第一部分 佛教、神经科学与医学

一、佛教的心智观

嘉瓦仁波切

翻译:图典.金巴格西 Geshe Thubten Jinpa

我想简短地解释一下佛学对心智的基本概念,以及佛教所用的一些训练心智的方法。这些方法原本的目的是要达到开悟,但是使用这些方法也可能获得世俗的益处,诸如使身体健康之类。

经由与各种不同宗教与文化背景的人相接触,包括科学家与极端的唯物主义者,我发现有些人甚至根本不接受心智的存在。这使我相信佛教可以做极端唯物主义与宗教间的桥梁,因为佛教被认为是不属於任何一方面的。从极端唯物主义者的观点看,佛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接受心智的存在,因此与其他宗教一样是一信仰取向的体系。然而由於佛教不接受造物主上帝的观念,而强调自信以及个人本身所具有的力量与潜能,因此其他宗教将佛教视为一种无神论。既然任一方面都不认为佛教该归属他们,正好使佛教有机會做双方面的桥梁。

首先,我将通用於大乘与小乘佛法的一般性教义与修习,做一简略的介绍。

佛教很明显的一项特徵是虔诚的信心,这在修行皈依三宝(注):佛、法、僧时特别显著。要瞭解虔诚信心在这项修行中的角色,重点在於必须清楚明瞭我们 依道路佛陀称之为「法」或「乘」的性质。

为什麼强调必须先瞭解道路的性质或法,我们可以设想平常我们为何會将某人当成某方面的大权威的情况。我们把一个人奉为权威,不會单单因为他的名声、地位、权力、好相貌、财富等因素,而是因为当谈到与那人的专业有关的问题时,他的见解可信赖且令人折服。简而言之,我们不會只因为我们尊敬一个人或爱慕他,就把他视为某种事物的权威。

同样地,在佛教里,当我们将佛陀认做权威,认做一位可信赖的老师时,是在研究检视了他主要的教理四圣谛(注)之後才如此做的。只有在我们研究了这教理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之後,我们才接受佛陀,因为那是他所开示的可靠的修行指南。

欲瞭解佛教的主要教理四圣谛的深层意义,必须先明白所谓的「二谛」(注)。二谛是指佛教的基本哲学观点实相的二层次。其一是经验的、现象的、相对的层次,诸如原因与条件、名称与标签等作用,使我们看了能够正确瞭解的。其二是超乎这一层次的较深层的存在,佛教的哲学家称之为根本或究竟实相,也常技术性地被称为「空性」。

当佛学思想家研探实相的究竟意义时,他们不将佛陀所言视为绝对权威,而是当做钥匙用来开启他们自身的洞察力;因为绝对权威永远需要靠每个人自己的思考与批判性的分析才能建立。这就是为什麼我们會在佛教典籍中发现对实相有各种观念,每种观念都是根據对其究竟性质不同层次的瞭解。

在佛陀开示的语录佛经里,佛陀自己曾说,不应出於对他的尊崇,就将他所说的一切当做正确的,而应该加以检视;正如去金店买金子一样,要先用各种方法测出金子的质料与纯度(注)。同样地,我们应该检视佛陀所说的话,经过自己的思考与瞭解之後,如果认为那是可靠而令人心服的,我们才应该接受。

另一虔诚信心显然异常重要的地方,是在修习佛法密续的时候。不过即使在这里,如果仔细的检查,會发现整套密续之修行系统,是以对实相的究竟性质之理解做为基础。缺少此种理解,根本无法开始真正的密续修行。因此,在本质上,思考与理解是学佛在理论与实践双方面的根本。

佛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是「缘起」。这原理是说,所有客观经验及外在事物,均依赖原因与条件而产生,没有无原因而生的。依此原理,瞭解有何肇因存在以及因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佛学典籍里,曾提示两大类肇因:外因,譬如具形的实物与事件;内因,譬如认知与心理事件。

瞭解因果关系在佛学思想与修行上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那直接关系著众生对苦、乐以及其他主宰他们生活之各种经验的感受,其发生不单是由於内在的机制,也与外在的肇因与状况相关。

因此,不但需瞭解内在的心理与认知之因果作用,还需要明白其与外在物质世界之关系,这点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内在对苦、乐之体验,属於主观的心理与认知状态,此乃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此种内在主观的事件,为何与外在环境与物质世界相关联,却是重大的问题。究竟有没有一种独立於众生之意识与心智之外的物质实相的问题,在佛学思想界一向有广泛的讨论;很自然地,对此问题,不同哲学思想学派之间持有分歧的看法。有一学派(注)断言没有外在实相,甚至没有外在的物体,而我们所见的物质世界,本质上只是我们心的投影而已。就多方论点来看,此项结论相当极端。而从哲学上及概念上说,维持一个既接受心智的主观世界,也承认外在物体的物理世界的立场,似乎更为合理。现在,如果我们研究一下我们的内在经验与外在事物的根源,我们會发现两者存在的性质有一基本的共同性,那就是他们均受因果律的支配。正如在心理与认知事件的内在世界里,每一时刻的经验,都是由於先前发生的连续事件所引起。依此类推追溯上去,同样地,在物理世界里,每一物体或事件也有它一连串的前因,促使这外在事物於此刻存在。

在某些佛学典籍里,我们可以找出关於这连续事物的根源,物理实相的宏观世界可以一直追溯到它的原始状态,彼时所有物质微粒均凝缩成所谓的「太空微粒」(注)。假使我们宏观宇宙的物质都可以追溯成如此的原始状态,那麼问题是这些微粒如何相互作用演化成一宏观世界,而可以直接影响到众生内在苦与乐的体验。佛教对这问题的答案是业报学说,动作与其後果间看不见的作用,解释了这些无生命的太空微粒如何演化成各种不同的示现。

动作的看不见的作用,或称业力(「业」是动作的意思),与引发这些动作的心智中的动机,密切相连,因而引发这些动作。所以瞭解心智的性质与它 色的认定,对於进一步瞭解人类的经验,以及心智与物质间的关系,极为重要。我们可由自身的经验,得知我们的心智状况对日常生活与身心健康的影响非常大。

如果一个人有平静与稳定的心情,一定會影响他对其他人的态度与行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保持心智状态的安静、清明与和平,外界的环境与状况很少能扰乱他。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纷扰不安的,即使处於最安适的环境,最好的朋友们围绕著他,也很难使他平静或欢喜。这表示,我们的心理态度,是决定我们感受快乐幸福以至於身体健康的极重要因素。

总结来说,瞭解心智的本质之所以重要,可归纳为两个理由:其一是心智与业密切相关;其二是我们的心智状态对我们经验幸福或感受痛苦有很大的影响。既然明瞭心智是如此重要,那麼,究竟何谓心智?它的本质又是什麼?

在佛教的典籍里,经与密续中都有对心智与其性质的广泛讨论,尤其在密续中,更讨论到心智与意识的各个细微层次。经书里,并没有多谈心智的各种状态以及相应的生理状态;而在密续典籍中,却充满意识层面各种微细的描述,以及他们与各种生理状态诸如体内的生命力中心、气脉与气脉中流动的气等之关联。密续中,也解说如何藉明确的瑜伽静坐修持来运用各种生理原动力,使修行者可以产生种种的意识状态(注)。

根據密续所述,心智的究竟本质是清净无染的,这种纯净的本质特称为「明光」。各种使人痛苦的情感,如欲望、仇恨与嫉妒,都是因为「缘」而生,它们并不是心智内具的,因为心智可以将这些情感净除。当心智的此种明光性质,由於苦恼的情感或思想而受到遮蔽或压抑,不能显现它真正的本质时,这人就被称为堕入轮回。但是,当一个人运用适当的静坐方法与修习时,可以超脱苦境的约制与影响,完全地体验心智的明光性质,那麼此人即是走上了真正解脱与究竟开悟之道。

因此,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被囚禁与真自由都是此明光心的不同状态,而修行者应用各种修习方法想要达到的终极状态,即是使此心的究竟本质充分显示出它全部的正面潜能,也即是开悟或成佛。因此,对於明光心的瞭解,在精神的精进修持上是极为重要的。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可以察觉到,特别是在较粗糙的层面上,我们的心与我们身体的生理状况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精神状态是沮丧或是愉悦,會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的身体状况也會影响心境。

如我前面说过的,密续典籍里提到身体内特殊的能量集中点,我想,可能与神经生物学家们所说的第二脑免疫系统有些关联。这些能量集中点,在我们内心增加或减少各种情绪状态这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由於身、心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我们身体中存在这些特别的生理中心点,因此以练瑜伽术或是修习特定的静坐法来训练心智,可以对健康有正面的功效。譬如,已经证实了的,经由适当的静坐技巧,可以控制呼吸以及增加或降低体温(注)。

此外,正如我们在清醒状态可以应用各种静坐方法,如果我们瞭解身、心间的细微关系,我们在睡眠状态也可以做同样的修习。这种可能性,暗示在某一层次,意识的粗浅层面可以与身体的表面状态分开,而到达身与心的更细微层次。换句话说,也就是你可以将心智自粗糙的肉体抽离。譬如,你可以在睡眠中将心智抽离,去做些额外的工作。不过,你可能得不到报酬!

所以,这里你看到身与心间的紧密环链清楚地显现:它们可以互相补充。有鉴於此,我非常高兴看到有些科学家正在进行重要的研究工作探讨身、心之间的关系,藉此使我们对精神与身体安适的本质更加瞭解。譬如我的老友班森博士,已经对西藏佛教行者进行了数年的实验。类似的研究工作,在捷克也有人在做。根據目前已有的发现判断,我相信未来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当此类研究的成果累积更多时,我们对身、心以及身体与精神健康的瞭解,必會大大增加。有些现代学者认为,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一门心智科学,这项主张看来并不是没有根據的。

注:

1.依佛教的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普方式。「我 依佛,我 依法,我 依僧」,是全世界的佛教徒每日念诵的辞句。人们 依三宝,是因为他们认清了这娑婆世界的危险,深恐在轮回流转中,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或者转世到恐怖的境域中做人。

他们认为佛陀已了悟解脱此种命运之道,佛陀所传的「法」,即此解脱之道;又组合「僧伽」或集团,来奉行佛法。 依三宝,被恐惧轮回之苦者视为满愿如意宝,是步上解脱之佛道的开端。

2. 四圣谛是佛陀初转法轮的开示。此四真理如一医学分析,是佛陀对所有生命,尤其是人类苦境的诊断,并且对症下药,提出解脱痛苦的良方。因此四者为觉悟的圣者所知见,故称圣谛。苦谛,是人生多苦的真理自私自利的凡夫必然的经验;集谛如何由无明、贪欲、瞋恚造作种种不善业,而招集种种的痛苦;灭谛说明灭尽苦、集之 槃之境方是解脱;道谛如何修道以脱苦,证 槃的真理。

3. 说明见下文。另见《 Opening the Eye of New Awareness 》,页39起。

4. 此段经文引自《 Compendium of All principles 》, V.3587,并常见於各佛教书籍。

5. 这是唯识宗,大乘佛学的理想宗派,由印度大哲学家无著菩萨与世亲菩萨所倡。唯识宗之论点远较唯我论微细复杂,它使用精神的化约方法,透视我们的各种心理过程,诸如:如何感知外物,如何控制自身的反应,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等。此派学者与其他较为实际之宗派,以及与主张批判性相对主义之中观派,曾进行激烈之辩论达数世纪之久。

6. 此是根據大多数佛教教派所采用之阿毗达磨宇宙观。原始的状态,被视为是宇宙生成与消失之无始循环的一部分。在佛教的各种宇宙观之演进当中,「初始」的观念,一直被认为是没有根據与不合理的。

7. 见第四章,此类静坐法与大脑软体程式之比较,特别在页

8. 见第三章,页


返回《东西方的对话》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