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六集)  2010/7/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08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九十四面第五行:

「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处成就也。王舍城古有二说,一曰上茅城(或作上第城)(旧城),一曰寒林城(新城),两说不一」。这是六种成就里面第四处成就,就是佛讲经的处所,佛在哪里讲的。经文上说「在王舍城」,没有说住,说在。中国古时候用字非常谨慎。佛他已经不再执着这个身相,像《金刚般若经》上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确实证得,这证得法身。法身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不能说他住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都是他的住处,所以只能说他在哪里。好像我们到北京去看皇宫、看紫禁城,那么大,皇上住那里,那么大的地方,皇上在哪里?在哪一个房子,在哪一个庭阁?在过去,皇上不能说住,为什么?他是「四海之内,莫非王土」,这个国家的疆域就是他的住处,他住在这个国家里。现在他这个人在什么地方?在自己国家里头,不能说住处;如果到外国去,他住中国,清朝是住大清国,这样可以。佛,那你就晓得,佛的法身是遍法界虚空界,在大宇之内,大宇没有外,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对佛都称在,他在什么地方。

王舍城,佛陀在世,也是一个小国。佛陀出世,中国是周朝,诸位要晓得,那个时候国家没统一,所以周朝,我们在书籍里面读到的「八百诸侯」,一个诸侯大概像现在一个县长,比一个县还要小一点,一个县可能有二、三个国。所以说大国一百里,小国五十里,它的方圆五十里,可以说是像现在的一个乡镇一样,在古时候就是个小国,周朝那个时候有八百多个国家。在印度也是一样,也都是这些小国林立,经上所谓是「十六大国王」,比较大的大概像现在一个县一样,那就很大了,大国。这是历史地理环境,略微了解。在王舍城,王舍城什么地方?耆阇崛山中。王舍城外有五座山,这是五座山当中的一座,那这一说,大家都知道了,佛在这个山中讲了不少经,这后面还有介绍,所以先说这个处。王舍城,有两个王舍城,一个是旧城,一个是新城,我们把这一节读掉就知道。自古以来,祖师大德都肯定佛是住旧城,因为新城是释迦牟尼佛圆寂之后才建的,那当然是住旧城,不是住新城,所以就住上第城。我们看底下的引经,以及古来大德他们的说法,「今据《智度论》中曰:佛涅槃后」,这个很重要,释迦牟尼佛般涅槃后,就是入灭之后,「阿阇世王,以人民转少故,舍王舍大城,其边更作小城」,这个小城就是新城,寒林城。由此可知,佛灭度之后,这个城市就不很兴旺,渐渐衰了,人口少了。少了之后,阿阇世王觉得不太方便,就舍去旧城,在附近建一个新城,这个新城比较小,规模比较小,这就是寒林城。《甄解》云:本王舍城者,上第旧城也」,本是原本,原本的王舍城是旧城。「更作小城者,寒林新城也」,这是新城。「此既佛灭后阇王筑之,佛何住后城乎」,佛已经不在世,他怎么会住在后城?当然是在前面,前面是旧城。「今正佛所住处,明知上第城也」,这是旧城,也就是大城。「此说可证,佛说此经是在旧城」

《慈恩传》云」《慈恩传》应该就是《大唐西域记》《慈恩传》是玄奘大师旅游的时候他所记录下来的。这里头有这么一段话说,「王舍旧城,处摩揭陀国中,古昔君王多住其内。其城又生好香茅,故举为称」,所以也称为香茅城。「又日《望西疏》曰:若依宗家,应是上茅」。上茅就是旧城,宗家就是善导大师,日本人对善导大师非常崇敬,通常都不叫名,不称名,称宗家。「望西师意,亦谓经中之王舍城,即上茅旧城。此说可信,故不引异说」。其它的古德也有争论的地方,就不必说了,这个我们相信,因为新城是后建的,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才建的,不可能住在新城里面,所以应当是古城。

我们再往下面看,《法华论》云:如王舍城胜余一切城舍故,显此法门最胜义」。这就讲到佛家表法的意思,这个意思很重要。我们中国人讲地灵人杰,这个地方有灵气,一定有圣贤住在这个地方。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我们知道佛给我们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很重要,「境随心转」,境是环境。那我们就换过来,人杰地灵,这个地方有圣贤住,这个地方自然就有灵气,为什么?境随着人转。这两种说法都说得通,各有道理。如果这个地方地很灵,一定蕴育出圣贤,大圣大贤,他会生在这个地方;另外一种,大圣大贤居住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会聚集灵气。所以人杰地灵、地灵人杰,都说得通,它意思不一样。佛并不是在王舍城出生的,所以佛在这个地方讲了很多经,这个地方就有灵气了。而且这个城在古印度大国的里面,这个城可以说是最兴旺的、最大的一个城市,佛在这个地方讲经,说明这部经是无比的殊胜,它有这个意思在。所以下面讲,「五天竺有十六大城」,这是经上常讲的十六大国王,他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都皈依佛陀,跟佛学习,是世尊在家的护法,他也是在家弟子。这十六大城,王舍城最大,《法华经》在这个地方讲的,《无量寿经》也是在这个地方讲的,在这个地方讲了不少经,佛在这儿住的时间相当长。

下面又说,「又《大宝积经论》云:问云:何故此法唯王舍城说,非余城廓?」这个论里是假设问答,为什么《大乘无量寿经》要在王舍城讲?佛为什么不在别的地方讲?「答曰:释此法门法王住处故。喻如王舍,王所止住,故名王舍。此法门亦复如是,法王住处。释成此义故,说住王舍城」。事、理、表法,完全相应,此法就是《无量寿经》念佛成佛之法。所以,法王是佛,这部经里面所说的是什么?佛的住处,你学了这部经,住在这部经,你就成佛了,表这个意思,所以比喻作王舍。王舍,我们中国人讲皇宫,皇宫谁住的?皇上住的,皇上所住这叫皇宫,叫王舍。此法,这里讲,对此法门亦如是。这一部经里面所说的,说的是什么?诸佛如来之所住处,说的是这个,你能够进入这个法门,你就成佛了,是这个意思。所以说住王舍城,你看这个意思多么殊胜。所以佛法一定要懂得表法的义趣,不必用言语,你一看、一接触,你就明白了。中国佛教的道场全都是表法,可是现在人不懂,它的建筑,它的形式,甚至它的色彩,没有一样不是表法的,你六根接触到的全都是表法。你要真正懂得,不用说一句话,你到寺院庵堂走一圈,佛法就在其中,你心里面就充满了。这是现代人所说的艺术化的教学,你看佛法在几千年前它已经走向艺术。

这是先把城的表法介绍出来,山也表法,「耆阇崛山,是王舍城外五山之一。《净影疏》曰:耆阇山」,耆阇是印度话,梵语,「此翻名灵鹫山也」。我们中国人常讲灵山,灵山一会就是指这个地方。为什么叫它灵鹫山?「此山多有灵仙居住,故名为灵」。我们中国人讲圣贤,印度人讲灵仙。「亦有鹫居止此山」,这就像老鹰这一类的,也住在这个山上,所以称为鹫。「又此山顶似鹫头,又名鹫头山」。像我们香港,香港大家都知道狮子山,我们从香港看九龙,那山上确实很像一个狮子趴在那个地方,我们叫它做狮子山。这个山也是有个山峰,像老鹰的头,所以称它为鹫头山。《西域记》志此山曰」,这是玄奘大师他老人家所记的,「北山之阳」,王舍城北面,这个山的北面,「孤标特起。既栖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可见得这个山之美,这是玄奘大师的形容。「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他一生在这个地方住的时间最长,所以在这个地方讲的经很多。

《智度论》曰:耆山于五山中最胜故」。第一个,「此山精舍,近城而难上」,山很陡,不容易爬上去。「近城故乞食不疲」,世尊当年居住讲学的所在,选择于城市,或者是乡镇,距离要近,为什么?大家都出门去托钵乞食,太远就不方便。大概距离是以三里路为最适中,三里路,这样乞食比较方便。「难上故杂人不来」。所以中国古时候寺院丛林都建筑在高山,也取这个意思。一般人没有事情,他不愿意爬这个山,为什么?上这山的时间大概至少也需要半天,人家半天需要工作,他哪有闲时间去爬这个山?寺院庵堂在当时,那个时候佛没有寺院,佛都住在山林,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他没有固定的所在,但是总是在这个山区,而且乞食方便,也不会太远,所以了解他们生活状况。第二,「是耆山福德吉处」,为什么?这个地方「诸圣人喜住处。佛为诸圣主故多住」。这些圣贤人都喜欢在这个地方修行,佛也不离开他。这些人,贤人、罗汉、菩萨都常常向佛请教,佛要住得太远,他们也不方便,为了牵就这些人,佛也就多住在这个处所。这是第二个原因,这是所谓福德吉处。第三,「耆阇山是三世诸佛住处故」,这是过去、现在、未来,菩萨成佛都选择这一类的处所,修行、教学、讲经、传法,很适当的一个处所,所以诸佛都喜欢这个地方。

第四,「是中清净,有福德闲静故」。这个山清净,适合于养道。佛经上常讲「阿兰若」,阿兰若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寂静处。它也有个标准,古时候像这些地方多半都是以务农为主,务农离不开耕牛,牛叫的声音很大,他们住这个地方,农村里头牛叫听不到,所以就很清净。跟现在的社会完全不相同,现在的社会几乎找不到清净处,高山上还有飞机的杂音。所以从前人真有福报,现在科技发达,人的福报没有了,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一切诸佛行处,十方诸菩萨赞叹恭敬,八部大力众神所守护、恭敬供养处故。诸大乘经多在此山说」。这是说,真的,这个山上神仙多、圣人多,有护法神在这边恭敬供养,所以佛在此地说了很多的大乘经。我们看末后第五,「是中十方无量智慧福德力大菩萨,常来见释迦牟尼佛,礼拜恭敬听法故。诸大乘经多在此山说」。这就说出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在这个山上讲经说法的时间多那个因缘之所在为我们说出来了,这个山跟佛非常有缘分。《法华论》里也讲,「耆阇崛山胜余诸山。佛在于此说,显此法最胜。故本经即在此山说」。这是引经据典,介绍佛说这个经的处所,这都是给我们证信,真的有说法的地方。

我们再看底下这一句,「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这是听众。「本品独标比丘众及菩萨众」,这部经夏老会集的时候,把证信分为两品,经文很长,第一品,听众只说比丘众及菩萨众,人数不多。第二品,「第二品末广标余三众弟子,及诸天众」,经文引用在此地,「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这是在家居士;「清信女」,在家女居士,有五百人;有「欲界天、色界天、诸天梵众,悉共大会」。经末又有这么一段文,「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我们从这些记录就知道这个法会太殊胜,连三界的天人都来参与。「可见说经时,会中有诸大菩萨、声闻、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直至诸天梵众」,就是大梵天,「天龙八部」,统统都来听法,「咸来听法,此乃六成就中之众成就」,就是这个法会你看有哪些人参加。「会中,有菩萨、声闻、诸天人等」,与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地球上,「四众弟子二万人同闻,非是阿难独闻,是可证信」,不是阿难一个人听的。当时我们肉眼凡夫能看到的是我们一般人,我们一般的人众就有两万多人,这法会殊胜。

下面再给我们细说,来解释,先说什么叫比丘。「与大比丘」「与者,共同之义」,很多这些大比丘参加这个法会,「表佛与大众共在会中」,都在这个大会当中。「比丘是梵语,名含三义故不翻」。在中国找不到适当的名词来翻它,所以就音译再加以批注、加以解释。它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乞士」,乞是乞讨,我们中国人叫乞丐,在讨饭吃的乞丐,但是他是士,士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他真的是每天去乞食。士在中国古代,中国古时候把人民也分为四个阶级:士农工商,这个在社会上地位不一样。士是读书人,是被世间最尊重的,读书人虽然没有地位,也没有财富,可是受人尊敬,为什么?他读书明理,中国人对这个尊重。从前读书,真的都是读圣贤书,从小启蒙就是读圣贤书,明理、懂事。读书人一直到汉朝,汉武帝的时候,读书人才有出路,为什么?国家需要你。诸位要知道,中国的大一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虽然统一了,社会动乱,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安定形成盛世,没有。一直到汉朝,汉武帝是第七个皇帝,才真正走向制度化,国家统一,需要人才帮助他治理。这是形成真正大国了,不是小国,古时候那些诸侯全没有了,都变成郡县,郡好像现在的省,省下面有县,这些各个阶层的公务人员,这需要人才。人才到哪里找?找读书人。所以学而优则仕,仕就是为国家服务,接受帝王的任职,于是考试的制度就形成。

所以国家读书人,读书是家庭里面的事情,是家学,家里面教,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学校。因为从前,中国自古以来农业立国,都是大家庭,人愈多,好办事,人少了就困难,人多了好干活。所以家庭子弟有可以读书的,一定请老师在家里教,所以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学校。书念得很好,参加政府的考试,县考,县考考中了称为秀才,就是把你选出来了。但是还是有选举,选举也是汉武帝时候定的制度,地方的官员要为国家选举人才。选哪些?从儿童里面去选,选童子。童子是没成年,中国成年是二十岁,不满二十岁,在这里面去访问、去调查。从前官员不像现在有电视、有照片你都认识,在从前不认识,他要不穿官服,你不知道他是官员。他穿个便衣,他去私访,为国家选人才。选人才的标准是什么?两个字「孝廉」,举孝廉,这个小孩孝父母,在家能孝父母,他对国家就能尽忠,他能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第二个条件廉洁,廉洁就不贪污,你看国家任用人的标准,两个字,一个孝、一个廉。县考考取秀才,你的生活就不要担忧了,国家给你一份俸禄,那个时候是给稻米。你看《了凡四训》,了凡先生考取了秀才,他一年有九十多石米,他生活就过得去,他就不愁了。好好念书,专心念书,再参加省考,省考考中就是举人。一般优秀的,举人特别优秀的,都可以任命做县长,现在讲的县市长,或者是高级的这些幕僚,相当现在的秘书长,一级幕僚。再考,他一面任职,一面读书,还可以参加国家的考试,叫殿试,考中叫进士。那时这些进士、举人、秀才都是学位的名称,古时候的学位,像现在学校里面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名称。考中进士,一般都是中央来任命。国家人才是这样子培养出来的。这个制度一直到满清,差不多用了两千年,两千年改朝换代多少次,可是这个制度没有变,无论哪个人做皇帝,都用这个方法来推选人才。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制度,维系中国这两千年来,历史上所记载到的长治久安,就是孝廉。这个制度好!这个制度太重要了,所以举孝廉。孝廉是从小在家学里头、私塾里面学到的,父母教你,老师教你,忠孝是一体。廉是不与取,在佛法里就是不偷盗,你才能够尽忠职守,像毛主席所说的,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如果这两个字没有,他不是为人民服务,他为自己服务,那个问题就非常严重。

所以乞士,士是个读书人,真正有学问、有德行,释迦牟尼佛本身也是乞士。「谓乞食乞法。乞食谓,既出家已,乞求自活,不事经营,无所贮积。万缘俱放,一意清修,故曰,乞食养身」。我们这个身体活在这个世间,需要生存基本的条件,头一个就是饮食。这些修行人、读书人、修养道德的人,他们没有从事营生的事业,他怎么活?他活的方法就是乞食,就是沿门托钵。我们中国对乞丐并不重视他,在社会上他地位是最低的,叫贫贱,贫是他没有财,贱是他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可是这个乞食的人不一样,他有学问,他有德行,所以在印度对于这类的人非常尊敬,只要遇到了,一定供养。所以乞食在古印度,像现在在泰国,南传的,没有问题,人家真供养你。现在在中国就很困难了,你在香港乞食是做不到的,没人供养你。所以在印度当时风俗习惯当中,一般人对于这些人很尊重。所以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日中一食,这个乞食一天要去乞三顿,那人家就麻烦,你还修什么行?一天到晚到外面找东西吃,未免也太贪婪了。所以佛规定是一餐,这大家更尊敬。

一食,够不够?够,我们人身体是一个机器,这机器活动必须要有能量,能量的来源就是饮食,饮食是补充我们能量的来源。可是机器有耗油的、有省油的,这个能量到底耗在哪里?百分之九十五应该是耗在妄念上,烦恼、妄念,这个消耗能量很多,那你要大幅补充,三餐还不够,还得要吃点心。如果心地清净,没有杂念,一餐够了,肯定够了。劳心劳力,你工作量再多,消耗能量都少。我早年求学,在台中亲近李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他老人家的工作量,一般说至少是五个人,他要做五个人的工作。你要跟他见面,一定在一个星期之前跟他约定,要不然他没有时间,他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那么大的工作量,他一天吃一餐,三十几岁就开始,一直到老死,几十年!而且一餐吃得很少,小馒头,大概像鸡蛋那么大的小馒头,他一餐就两个。每一天的生活费用,给诸位说,台湾钱两块钱,一个月六十块,六十块大概相当美金只有一块多钱,那时候美金好像一比四十,美金一块半,他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不容易!在家居士,他老人家一生的行持跟出家人一样,没穿出家人衣服。

我在台中跟他老人家学,我到台中以前,我学佛大概是一年多,我学佛半年就素食,就吃长素,大概一年半的时候,我就练习晚上这一餐断掉,一天吃两餐。到台中看到老师,我说我应该学他,我也学日中一食。我学到第八个月我才告诉他,向他老人家报告,我说我一天吃一餐。多久了?八个月了。怎么样?身体有没有什么不适合的感觉?没有,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远这样下去。为什么?生活简单,一生不求人。中国古人说得好,「人到无求品自高」,万缘放下。可是我那一餐比他吃得多,到底是年轻,修养比不上他,我的工作量没有他多,可是我一餐要吃三个馒头。我每天生活费用三块钱,一个月要九十块钱,他六十块钱就行了,这个我们没有办法,做不到。由此可知,这个老人心清净,没杂念。他告诉我,他大概是三十六、七岁开始的。我认识他的时候,他七十岁,九十七岁走的。我跟他在一起,他七十岁,看起来就像五十多岁的人一样。我们还看到江逸子替他照了一张照片,在一颗大树底下,他坐在那边,他的照片,那张照片是九十岁,你看起来大概六十多岁。由此可知,健康不在乎吃好东西,李老师吃的东西非常简单,自己做,他没有人照顾,自己照顾自己,饮食起居自己料理,自己煮饭、洗碗、洗小锅,自己洗衣服。我们接触,不能不佩服他。九十五岁才接受两个同学照顾他,九十五岁以前没人照顾,说明他身体好,他可以自理。所以老师给我们做出榜样。佛教导我们乞食养身,你才真正能放得下,真的没烦恼。

「乞法者,参师访道,露宿风餐,询求妙法,期成圣果,故曰,乞法养心」。人在世间,真正觉悟,什么最重要?道最重要。佛家这个说法,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也说这句话,那个时候佛法没传到中国来,你看夫子就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没有白来了,所以古人读书是重道。现在人读书,现在学校为什么?为将来在社会上有好的工作、好的发展,荣华富贵,目的在此地。圣贤人没有这个观念,孔子一生真的是贫贱,没有财富,也没有地位,贫民。做鲁司寇,鲁是现在的曲阜,济南是齐国,那时候鲁国就是现在的一个县,鲁国国君不就是现在一个县长吗?做鲁司寇做了三个月,被人挤下来,为什么?他要做好官。你要想做个好官,为人民服务,那个人要为自己的功名富贵,你跟他相抵触,你跟他不同类,你还能干下去吗?所以孔子聪明,辞职,不干了,回家去教书、去教学,教了五年,过世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汉武帝想治理国家,教老百姓,那时候诸子百家,用什么人的方法来教?董仲舒推荐孔孟,汉武帝接受了,所以就做为国家教养人民的主要的一个理念,用孔孟之道,尊孔子为万世师表。孔子在世作梦也没想到,如果想到这桩事情,何必去做官?何必去周游列国?教学多好!这个事情有人想到了,释迦牟尼想到了,你看他三十开悟,开悟之后不做国王,就教学,教四十九年,七十九岁圆寂的。圣贤人所走的路,这条路在佛法叫成佛之道。孔子是到晚年不得志,他一心是想做官,展示他爱国爱民的理念,没人用他,迫不得已回到老家去教学。回老家那一年,六十八岁,七十三岁走的,教了五年。你看五年的教学,万世师表,这是圣贤事业。在印度是成佛之道,在中国是圣贤事业。不是圣贤人见不到。

这个路子,在现在来说,是很难走,你没有决心、没有毅力,你不能吃苦,你走不通。不但吃苦,还要受尽屈辱,你才能行得通。我走这个路走了五十九年,很多同学知道,不是好走的,七十岁以前,找麻烦的人总是特别多。七十岁之后,好一点,因为七十岁了,快要走了,孔子七十三岁就走了,七十岁差不多了,算了吧!大家就饶你,七十岁以前人家不饶你。所以这是,这条路也很难走,走出来之后,你就成佛成菩萨、成圣成贤了。你要是不能吃苦,别人的障碍、障难,实在讲不是别人,是自己。别人无论是毁谤也好、羞辱也好、陷害也好,那都是重重关卡,考试!你要是通过,那些都是好老师。没有那些人,你怎么能磨得出来?你怎么能成就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从这关卡上过来的。过来之后,对那些人感恩!没有他,你怎么成就?

古今中外说一帆风顺成就的,绝对找不到,哪有那种人?佛都不行。你看释迦牟尼佛一生,多少人找麻烦!里面六群比丘,家里不和,他的这些弟子当中,有问题的很多,外面叫六师外道,内外夹攻。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如如不动,用定、用慧,把这些障难都给化解了。我们今天想求学,难,自古以来没有例外的,现在这个时代尤其困难,没有忍辱功夫,没有布施、持戒,这三样是基本,得忍辱,没有你就不会成就。真正发心,在困难现前的时候,我们只有求佛,佛力加持,自然有好心人来帮助我们,来护持。可是我们自己心念要端正、要坚定,有丝毫偏向名闻利养就完了,这是什么?这是自己的业障,多少人败都败在这里,真的,几十年功夫毁于一旦,很可惜!这一毁,又去搞轮回了,那又不知道到哪一生、哪一劫,你得人身,再遇佛法,再来,看看你那一生能不能通过。哪一生能通过,你哪一生就成就。顺境里有丝毫贪恋的心,完了;逆境的时候有一点点怨恨的心,也完了。你要想成功,只有一个心,感恩。顺境、善缘,感恩;逆境、恶缘,还是感恩,你才能成就。

刚才跟诸位说过,汉武帝以后国家取才,取孝廉,佛门里头也不例外,这两个字差一点点都不行。圣贤之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圣贤之道也包括佛道,没有例外的。儒释道要成就,孝廉这个根要扎得深,有这个深根,你才能持戒,持戒是什么?守规矩,你才能忍辱。具备这些条件,你算具备成功条件的一半了。日常生活当中要节俭,就是要培福,有福,有福要给大众去享,不要自己享,这个世间苦难的人太多,常常想到他们。要谦虚,要卑下,把自己傲慢的习气,真的把它融化掉。人都有傲慢习气,不能说我没有,那个我没有里头就充满了傲慢,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说充满傲慢?因为佛讲的,佛说这个傲慢是与生俱来。哪一生?生命起源的那个开头。这在佛经上讲得很好,「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从自性里头变成一个妄心,阿赖耶,阿赖耶里面就具足贪瞋痴,贪瞋痴慢。你看末那就是的,末那就是我们自己,我自己从哪来的?跟宇宙同时发生的。

四大烦恼常相随,第一个是我见,执着身是我。在阿赖耶里面,不但执着身,执着意识是我,那个意识,我们一般讲灵魂,或者讲灵性。为什么灵性还是执着?四圣法界叫灵性,还是阿赖耶,还是末那,没转识成智。转末那为平等性智是什么?是明心见性,是《华严经》圆教初住菩萨,那超越十法界了。只要没有超越十法界,都是阿赖耶用事。不过四圣法界,阿赖耶用事他用得正,为什么用得正?完全依照佛菩萨的教诲,真正把它做到,所以他纯正,跟佛一样,但是用的不是真心,是阿赖耶。如果转识成智,就超越十法界,你就到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那就真的,那就不是假的。所以四圣法界里面,菩萨、佛还是用阿赖耶,还是第六意识的分别,第七末那的执着,还是有这个,不过他很淡,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我傲慢没有了,那什么时候?那是明心见性,你脱离十法界了,可以这样说,贪瞋痴慢都没有了。你没有超越十法界,你怎么可以说你没有贪瞋痴慢?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这才真正认识自己。中国古人讲,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自己要认识自己,我是凡夫,我不是圣人。

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都不是圣人,你看在大乘教里面,六道里面叫内凡,六道是个界线,六道外面,四圣法界叫外凡,还是凡夫,六道之外的凡夫。一定要把无始无明断掉,超越十法界,才叫圣人。佛门里面叫小圣,阿罗汉,那是尊敬他,他不是真的圣,为什么?三大类烦恼,他只断见思,见思烦恼断了,世出世间这个法他不执着,他还有分别,他还有妄想,这称他为小圣。再往上去,辟支佛、菩萨、佛,这是四圣法界里头,比小圣高一点,一般我们都称圣人,不是大圣。大圣是什么?破了无明,超越十法界,证得圆教初住,这是大圣。在实报庄严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称大圣,我们讲菩萨摩诃萨,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摩诃萨。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那就称菩萨。加上摩诃萨不是十法界的,是一真法界的,是实报庄严土里面的菩萨。学大乘教的人,这是普通常识,基本常识,不能不知道。知道这些,我们就很谦虚了,就知道我们实在是凡夫,真的是凡夫,怎么可以傲慢?所以一定要学谦卑,道理在此地,谦卑才能够乞法养心。

哪些人教我们?这个要知道,要学善财童子,什么人是善知识?除我之外每个人都是善知识,善财童子就这么成就的。顺境逆境、善缘恶缘,统统是善知识。五十三参,清凉大师说得很清楚,历事炼心,炼什么心?炼清净平等觉。环境有顺有逆,人事有善有恶,环境跟人事全部都是善知识。善财童子心目当中的善友,那个善友是佛,不是菩萨,诸佛如来示现来教导我的,这是活的道学,不是文字上的。他表现得很好,善人,我们看他们,心里喜欢,完了。喜是什么?喜是感情,七情五欲,喜怒哀乐爱恶欲,你怎么动心?动心就被染污了。看到善行,内心真正起效敬之心,不能有贪恋。那个人表现得很可恶,见了你恨你、骂你、揍你,那是善知识,不能有怨恨心。一有怨恨心,完了,你又动了七情五欲。所以在环境、在人事里面断什么?七情五欲断干净,你不就成佛了吗?你有七情五欲的话,你出不了六道,连小圣都不能证得。七情五欲断了,证小圣,出了六道。出了六道,还有四圣,四圣还得磨炼,那是微细的,微细的磨炼。

微细的这个都不动心了,真的永远就住在《无量寿》《无量寿经》讲的修因就是清净平等觉。你常住在清净平等觉,这个就是我们刚才念的处所,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它就代表这个意思。真正能把心常住在清净平等觉,成功!你才会真的对一切环境感恩,对一切人事感恩。你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是什么?全是佛菩萨,你见佛了,你成就了。佛经上写的是教科书,这是什么?这是引导你、指引你。真正的功夫在哪里?在生活上。你成就,你断烦恼,你证菩提,是在生活上证得的,与书本不相干。所以六祖大师讲的,他听无尽藏比丘尼念《涅槃经》,念完之后跟她讲道理,讲得比丘尼非常欢喜,捧着经本来问,向他请教。他说我不认识字。不认识字,怎么讲得这么好?这个与认识字不认识字没关系。活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什么?你们要看到经本,这是《华严经》,错了,那不是《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就是整个宇宙,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活的!活生生的生活就是《大方广佛华严》,大方广是自性的体相用,哪里是在书本里头?哪有这种道理!

我们学佛,死在书本里,你怎么会开悟?所以书本是个引导,好像我们走路一样要看地图,这个地图不是那里,你想去的地方不在那里,只要你看着,你就到了吗?你把地图丢掉,走出去才能到达。现在的人讲求活学活用,这话很有味道,咱们要活学活用。佛法在哪里?佛法在生活,在穿衣吃饭,在待人接物。大乘在哪里?大乘在工作。所以释迦牟尼佛在当时被那么多人尊敬,你看这个法会两万多人,两万多是人,人之外我们眼睛看不见,还有不同维次空间。不同维次空间的,那就是诸大菩萨,声闻也算,声闻阿罗汉,这不是六道里面的;六道里面还有诸天,欲界天、四禅天,梵众是四禅天。不说四空天,四空天他不来了,四空天叫长寿天,他不会来听法的。八部鬼神,这也是欲界的,这都是我们看不见的。看不见的众生比我们现前看得见的不晓得多多少倍!来学,都是来学活的佛法,不是学这死东西,这个一定要知道。所以「乞」这两个意思,你看乞食养身、乞法养心,这个心是真心,不是妄心。这是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是「破恶」,所以比丘他有三个意思,这个恶是什么?恶是烦恼。「正慧观察,破烦恼恶,见思惑尽」,惑是迷惑,见思惑断尽了。见是什么?错误的见解,你看错了,思就是你想错了,你每天在看,每天在想,全都错了。为什么错了?你出不了六道轮回就错了。你如果看法正确,没错,想法也没错,就出六道,你就到四圣法界去了。只要你在六道里面,我们就得承认,我们看错了,我们想错了。佛给我们列的几个具体的例子,你得看,经上讲八十八种。佛教初学,就把它简化了,八十八种归纳为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个见就是你看错了,见解。你是不是头一个就想到这身是我?因为有我,就有自私自利,就有名闻利养,就有是非人我,头一个错了。第二个错,边见,边见是什么?对立,我跟人对立,我跟事对立,我跟一切万物对立。自性清净圆明体里头没有身见,也没有边见,这五种见惑没有,五种思惑也没有,思惑是思想错误。

这五种思惑是什么?贪瞋痴慢疑。这个疑是对于圣教的疑惑,实际讲是对于所有一切法的疑惑,这里头最重要的是圣教。圣教决定是正确的,人家明心见性,从自性里面说出来的,它怎么不正确?我们没有见性,看到人家见性的东西,跟我看的不一样,他错了,我没错,他错了,这叫疑。什么时候叫见思烦恼断尽,你就「超出三界」,这个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六道,超越三界就是超越六道。六道外面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那叫外凡,三界之外的凡。虽然见思断了,尘沙没断,无明没断,还是有烦恼,粗重的烦恼没有了,微细的烦恼在。所以比丘有破恶的意思。我们今天烦恼习气这么重,这能称比丘吗?比丘真干,真的断烦恼。用什么方法?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法,但是初学的人最重要的是持戒,得从这里开始。你不持戒,烦恼怎么断?

所以我们这么多年,在世界上走了这么多地方,接触的面很广,所看到的,在家同修十善做不到,出家同修沙弥律仪做不到,这问题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不是真正佛弟子,真正佛弟子要认真去做。别人做不做与我不相干,我要做,你才能成就。不能说别人都不做,我做干什么?我做不就吃亏了吗?那你就错了。实际上是,你做,占便宜了;他不做,吃亏了,吃亏是他。他吃亏在哪里?吃亏,要继续搞六道轮回,他吃亏在这里。你真干,轮回到这一次,以后再不轮回了,再不干傻事。尤其遇到净土,我来生决定到极乐世界,六道让你们去玩,我不再跟你们玩了,要有这个念头才行!我们到哪里去?到极乐世界跟诸佛菩萨、诸上善人一起去玩去,这就对了。这个心要坚定,坚定你才肯放下,放不下就去不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什么时候放下?现在就要放下,为什么?咱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来生了,所以现在就要放下。放下真自在!放下烦恼轻,智慧就增长。所以你看比丘,超出三界,超出六道轮回,没有超十法界。

第三个意思「怖魔」,这魔是魔王。「如《涅槃》说:魔性姤」,魔的性染污,这姤是染污。「据《中华大字典》,姤有八义,今取其一,姤者恶也」,不善!「弊,忌他胜己」,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傲慢嫉妒,别人比我强,心里就难过,这个是错误。嫉妒心也是与生俱来,你很细心去观察,你看什么?三、四个月的小孩,婴孩,还不会走路,在地上爬。你旁边有两个小孩,同样大,你给一块糖给那个吃,那旁边你去看,他嫉妒,他就很难受,你细心去观察。所以嫉妒傲慢是与生俱来的烦恼,多生多劫的习气,要不从小好好的锻炼他、去教导他,这个烦恼怎么断?人没有嫉妒心,心清净了,清净心里头没有嫉妒,平等心里面没有傲慢,这是性德。我们在一切处、一切时遇到这些事情,心里还会起这个念头,马上要回光返照,我们功夫差得太远。这个回光返照就是觉,古大德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一觉,你就回头了,你就生惭愧心,忏除业障。

什么叫忏除业障?现在大家讲发露忏悔,发露忏悔完了之后,遇到事情还照干,照干明天再发露,天天发露。诸位要知道,真正忏悔是后不再造。发露忏悔有没有好处?发露忏悔是舞台表演,是劝别人的,很好,用自己的例子来劝导别人,这是好,自利利他。但是真实利益是后不再造,孔夫子所说的「不贰过」,过失只有一次,不会有重复的。夫子赞叹,他那么多学生,只有一个做到,颜回,他赞叹颜回不贰过。由此可知,其它学生都做不到,你才晓得这个事情难,不容易。在佛门里面,不贰过,阿罗汉才做到,不是普通人。所以既然发心出家,就得真干。这个病非常非常之深,会衍生出许许多多的恶业,所以这个嫉妒心非常不好!不能够轻视它,要在这里痛下功夫。魔,魔就是这样的,傲慢、嫉妒,所以这是魔,这不是佛。「故怀恐怖」,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心里难过,怕别人又胜过自己。「又惧其人,多化众生」,这个修行人,比丘,教化众生,众生都跟他去,他的信徒太多了,他又生嫉妒。为什么?他跟你抢信徒,不择手段的去拉信徒,破坏你,障碍你,让你的信徒对你产生误会,远离你,他就拉去了,干这个事情。所以他怕,怕其人,「多化众生,同出生死,空其境界」,空其境界是什么?魔界人少了,佛界人多了,他怕这个,「故生恐怖」

「若人出家受戒,羯磨成就,地行夜叉,空行夜叉,天行夜叉,辗转赞叹,声传欲界六天,魔闻心怖」。这个魔是第六天的天王,魔王,他化自在天的天王。为什么?这个人发心出家受戒,羯磨就是受戒的仪式完成,夜叉辗转赞叹,被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王听到,他化自在天王心里就很难过。因为他有嫉妒,他嫉妒佛菩萨把六道里面众生一个个都度脱,他统治下的人渐渐就少了,欲界是他统领的。现在诸位要晓得,魔王很快乐、很欢喜,为什么?出家受戒不是真的,是假的,谁能持戒?谁能做到?魔一调查,现在这些释迦牟尼佛弟子,在家,十善做不到,出家,沙弥律仪做不到,他可乐死了,他一点忧虑都没有。真的有一、二个,当然他还是有顾忌,人很少,他不在乎;人多了,他就在乎。人很少的时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应该就不在乎了。所以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比丘三个意思,我们就介绍到此地。我们学了这些文字,智能就开了,我们应该怎样学法?应该怎样在菩提路上尽量回避这些障碍?障碍是绝定有,你看看,你真想修道,六欲天都不会饶过你,都要给你做障难。你真成功了,给你说,六欲天是大善知识,为什么?他天天考你,天天折磨你,结果你关关通过,他就来给你顶礼,拜你做老师,护你的法,就变成护法神。好人,不是坏人。你通不过,通不过你就再来,他折磨你。所以都是佛菩萨,都是善知识。今天找麻烦的、折磨人的想想,我们能成就不都是靠他们吗?没有他们我们怎么会提升?一次障难后面肯定一次大幅度的提升,无论是智慧、是福报,统统提升。这是我们过去将近六十年学习当中的经验,这个经验非常宝贵。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这解释一个「大」字,比丘上头加一个大。「大者,梵语为摩诃」。这是佛经上的音译,梵文称摩诃,中文翻作大。它「具有三义」,它有三个意思,有大的意思,有多的意思,有胜的意思,殊胜、超胜。「大者,《弥陀疏钞》云: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他持戒,他修定,这就是大德,因戒得定。你要是不持戒,你的心是散乱的,你妄想很多,这些天王大人他不会尊敬你;你真正持戒,心就清净,清净心就是定,这些天王大人看到你,你比他强,他不如你,他怎么会不尊敬你?戒从哪里做起?这个诸位不能不知道,从《弟子规》《感应篇》做起。《弟子规》里头一百一十三桩事做到了没有?得真干。《感应篇》里面,一百九十五桩事,这是善恶果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你跟它都能够相应,善的你都有,恶的你都能够断除,你是大德,你不是小德。现在这个世间人不尊重你,天地鬼神尊敬你,天地鬼神拥护你,他看得出来,人看不出来,他看得出来,世间人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看得出来,你的光彩不一样。又何况这些人是佛弟子,天天学习佛陀的教诲。诸位一定要记住,学习,着重在习,习是落实。你所学的做不到,那只有学,没有习,那就变成什么?变成学术,变成佛学。学了做到,这是学佛,释迦牟尼佛我跟他一样,老师是我们最好的榜样,那真学到东西。《净影》《净影疏》前面介绍过。《净影疏》说,「旷备高德,过余近学」,过是超过,「故名为大」。德高,学富,他学的东西多。德高是什么?他所学的东西做到了,做到了德就高。学得多,这是学富。学富,没做到,有学富,德不高,那个不行,那是学者,现在称为学者专家,不能称为圣贤。他真做到了,他是圣贤。做到一半,是贤人;统统能做到,他是圣人。这是大的意思。

再说多,「多者,内典外籍,无不博通,非寡解也,名多」。这一条就是讲的广学多闻。内典是佛的典籍,佛菩萨教的;外籍,除了佛法之外,所有宗教,所有学术,他没有不通达的。他怎么通达的?中国过去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一经通,一切经通」,一门通,门门都通,为什么?什么叫通?见性叫通,没有见性,不通。为什么会见性?一切法不离自性,一切法,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善法、恶法,全是从自性流的,问题你真会。你在一法里头,你去参究,不能叫研究,研究是什么?你用心意识,那叫研究,离心意识叫参究,参究才能见性,研究不能见性。所以科学家他能够发现阿赖耶,他不能见性,为什么?见性一定要离心意识,就是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见性了。科学家他还分别、他还执着、他还起心动念,所以他学到的东西是知识,不是智能。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是智能,它不是知识。

智慧一通,一切通,惠能大师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没念过书,世出世间法你去问他,他没有一样不通。那个时候没有问科学这些东西,如果问他的话,他跟你讲,全懂,他没有一样不晓得。古今中外,我们今天科学里面讲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他没有一样不晓得的。没有接触过的,只要一接触就通达,一看一听就全明了了,一通一切通,多!多是从精来的,中国那个文字妙得不得了,精就通了,不精就不通。学得再多,再多他不精,所以他不通;那学一样,精,他全通了。中国文字在外国找不到,智能的符号,中国文字确实是智能,它都教你了。所以老祖宗没有秘密,因为老祖宗没有嫉妒心,老祖宗总是希望后面来的人都能超过他。是不是真能超过?给诸位说,决定不能,因为它是平等的,你到那个程度,跟他是平等的,你没有办法超过他。就像一个圆球一样,你全通了,你不能在圆球上突出一块,你也不能少一块。所以佛佛道同,就这个道理,平等的,清净平等觉,你也回归到清净平等觉了。所以注意「精通」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其味无穷。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返回《净土大经解演义》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