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三三集)  2010/9/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3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五十面,最后一行看起:

「超过世间诸所有法」。菩萨利他行,一开始就跟我们讲「得佛辩才,住普贤行,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在这里接着我们又看到超过世间诸所有法,这几句是一小段。「妙行显实」,在贤首大师《妄尽还源观》里面,四德就是第一条,随缘妙行,这几句都是属于。特别是这一句,菩萨应化在世间,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该用什么方法帮助众生就用什么方法,没有一定的方法,也没有一定的形相,统统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像《楞严经》上所说的,真的是得大自在。黄老居士引用几位祖师大德的解释,首先引用《净影疏》,隋代的慧远法师,他解释这句说,「谓过分段、变易世间一切法也」。过就是超过,因为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就包括了十法界,十法界里头有六道,六道这两种生死都有,也就是变易跟分段统统都有。分段是一段一段的,我们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一段时间叫一段。变易是什么?天天在变化,我们人生老病死,老不是突然老的,一天比一天老,天天在变化,这叫变易。四圣法界,这十法界里高层的,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圣法界,他们没有分段生死,但是有变易。所以说分段、变易就把十法界全包括在其中。诸位要知道,超越十法界,你要是生到实报庄严土,变易就没有,变易生死也断了,它那里永恒不变,什么原因?因为他不用识。佛告诉我们,世出世间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只要还有唯识,他就有变易生死;他没有识,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变易生死就没有了。所以两种生死都没有了,这成佛,明心见性,成佛了,两种生死都没有了。这是《华严经》初住以上,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这是这些菩萨真实的智慧、德相,智慧德相全现前。

下面引用三个批注,都是日本的。《合赞》,日本观彻法师的,这都是《无量寿经》的批注。《合赞》云:超过分段、变易二死,安住出世二空之智,此即成就智断二德也」。这个批注比前面详细,前面这一句,超过分段、变易生死,跟远公所说的是一样,他后面多了个安住出世二空之智,就是成就智德、断德,这比前面说得详细。智是自性般若智慧,明心见性,这个智慧现前,智德;断德,两种生死都断了,这是断德。

我们再看《会疏》,这是日本峻谛法师,「三界虚妄,皆不常住,总名世间」。三界是说六道,没有包括四圣法界,六道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这叫三界。三界虚妄,这个经里常讲皆不常住,实在讲它是剎那生灭。不但六道如是,四圣法界也不例外,也不是常住的,都可以说是世间。「众生国土,臧否万差,是名诸所有法」,这是解释经的后面这一句,超过世间诸所有法。众生国土,三界里面就很复杂,三界前面我们读过,释迦牟尼佛这个教化区,三千大千世界都是讲三界,跟此地讲的这个三界都包括了。这么大的地区,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总共,那是像黄老居士所说的,十亿个银河系这么大的地方,从三界看地球就非常渺小。十亿个银河系,地球在里面算什么?非常渺小。这个星球里面有很好的地方,也有很差的地方,像我们现在这个地球就很差,现在这是社会动乱,地球上灾难这么多,这些就是他此地讲的臧否万差,臧是环境好,这星球居住的环境好。我们这个地球也曾经好过,在中国古籍里面所记载的大同之治,孔子所赞叹的,哪些人?黄帝、尧舜禹汤,黄帝、尧舜那个时代,那是大同之治。禹还不错,从禹传位给他儿子之后,启即天子位这以后,到文武周公,孔夫子都把这个时代认为小康之治。在中国历史上看到的,汉朝有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唐朝有贞观、开元之治,这都是盛世,在清朝有康熙、乾隆,都可以算历史上能够说得上是盛世,但是都是属于小康,不是大同。

释迦牟尼佛这个教区,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星球里头,有没有大同之治的?肯定有。也有乱世,像我们这样现在是乱到不能再乱了,现在有很多人说这是世界末日。所以此地讲臧否万差,这从果上讲的。因上总是这个星球上的居民因果关系,如果存心善良,心行都善,这星球就是盛世,大同之治。心行不善,能够得到圣贤的教诲,不能说所有的人都能够遵从,那就变成大同,少数人。少数是多少?古人总说的是百分之一,一百个人里面有一个善人、一个好人,都可以成为小康之治,百分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我们能够看到。一百个人里头一个善人都没有,这个事情就麻烦,就变成乱世。我们现前这个社会,一百个人当中找一个善人找不到,一千个可能也找不到,大概到一万人当中找一个善人也许可以找到,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社会乱了。一百个人不善,有一个善的,社会还能维持。我们中国古人讲邪不胜正,有一个心行纯正的人,这一个人多多少少能感化那九十九个人,这个说法我们能够相信。是名诸所有法。「菩萨深以大智惠」,恩惠的惠跟智慧的慧在古时候是通用的,「达性空无相,故云超过」。这些菩萨他们明心见性,自性般若智慧现前,他了解所有一切的现象,相有性空,相有是幻有,性空是真空。所以他在一切现象里面,他不执着、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这叫超过,超过世间诸所有法。《会疏》的解释比前面两个详细。

我们再看后面,《甄解》(日本道隐法师说的,他说得很好)之说稍异于前,彼曰:世间诸所有法者,有为可破坏,名世间」。这就把十法界都包括在里面,为什么?它都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有生有灭,虽然四圣法界里面分段生死没有了,变易生死有,所以它还是有为法,一定要到一真法界才是无为法。那个境界我们无法想象,所以佛经上通常用一句叫不可思议,我们想象不到的,实在讲也说不出来。说不出来,佛为我们说出来了,这是佛的善巧方便。虽说出来,真正能体会,真正能够懂得,实在讲并不多,我们只是懂得一个名词、里面所说的粗浅意思,真实的性相、理事、因果我们都没有办法了解。「依正善恶因果等,一切有为诸法」,这是他讲世间,再讲有为法,依报正报、善恶因果;前面《会疏》只用四个字,臧否万差,他这里讲得清楚,我们很好懂,就是依报正报、善恶因果等,这是有为法,这解释叫所有法。「菩萨能知一切三界虚妄,而行世间不舍,故云超过」。这句话说得太好了,知道是假的,假的他也不舍,他也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来教化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叫大慈大悲。「以上诸说皆是」,都没有说错,「但《甄解》弥契本经」,这是对《甄解》的解释的赞叹,跟本经的教义非常契合。

阿弥陀佛不舍一切苦难众生,我们要知道、要感恩。怎么报恩?报恩只有依教修行,真干。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成就?确确实实只有六个字,这六个字做到,你这一生当中决定成佛,这六个字就是「老实、听话、真干」,你就成功。老实是什么?一心一意,这叫老实。一生当中就是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一生都不改变,这就叫老实。听话,这经上所讲的道理一点不怀疑,变成自己的思想,经里面所有的教训全盘接受,变成自己的行为,这是真听话。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做出好榜样给我们看,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叫听话、叫真干,哪有不成佛的道理!要干多久?完全看你的心态。如果你是百分之百的,刚才讲这六个字,百分之百,一点折扣也没有,真正是老实听话真干,《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一天就成功了。《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不难,真能成功。

过去真有人修,宋朝的莹珂法师,我们在《往生传》上看到他,在《净土圣贤录》上看到他,他只念三天,六天就往生了。传记里面记载他是个出家人,是个破戒的出家人,犯戒。这个人的好处在哪里?他深信因果。想到自己因为是烦恼习气,破戒,听到佛在经上讲的这些话,对照自己的行为,心里想决定堕地狱,想到将来要堕地狱他害怕了,真怕,不是假的。向同参道友们去请教,「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救我?」同学们也都不错,送他一本《往生传》,他看了之后很受感动。看完之后,他就坐在他自己寮房,把门一关,专念阿弥陀佛,不睡觉、不吃饭、不喝水,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三天三夜。真是诚则灵,问题是人要诚心,诚则灵,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还有十年阳寿,你好好的修,十年之后,你命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莹珂法师知道自己习气毛病很重,没办法克服,就跟阿弥陀佛哀求,「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去可不可以?现在就跟你去」。阿弥陀佛也就答应了,「好吧,三天以后我来接引你」。你看,三天把阿弥陀佛念来,跟阿弥陀佛约定,再三天之后佛来接引。所以他把寮房门打开告诉大家,「三天之后我要往生了」。没有人相信他,哪有那么简单?每个人都知道是个破戒、是个不守清规的出家人,怎么房门关了三天,再三天就往生?好在三天时间不长,大家等着瞧,看你是真的还是假的。

三天之后,上殿的时候就告诉大家,请大家今天上殿念佛,就念阿弥陀佛送他往生。那时候的人好,人都是很厚道,也就听话,好,我们今天送你往生。大家给他念,念不到一刻钟,一刻钟是我们现在的半个小时。古时候时辰是用子丑寅卯,用这个算的,不像现在,我们现在是用外国的二十四小时,中国时辰是十二个小时,所以一刻是现在的半个小时。不到一刻钟,大概就是半个小时的样子,莹珂法师告诉大家,「我看到了,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向大家告假,他走了,他就真的走了,也没有生病,真的就走了。这个示现告诉我们,《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不假,是真的,你真肯干,阿弥陀佛就真来了。你说你念,念了十几年,阿弥陀佛都没有念来,是什么?你的心不真诚、不恳切,你念,阿弥陀佛在那里笑,虚情假意,不是真的,真的就来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我们得真干,决定能成就,莹珂法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至于念佛念了三年功夫成就往生的就太多了。自古以来,我们看《净土圣贤录》所记载的,《往生传》里面所记载的,绝大多数都是三年。在过去曾经有人问过我,是不是他们的寿命只有三年,念三年往生了?我听了之后,我想不太可能,哪有那么巧的事情,寿命三年也许有,我想绝大多数不是这样的,他的功夫到了,也像莹珂一样,还有寿命不要了,求佛提前接引他去。佛是随众生心、满众生愿,你求他哪有不答应的!是这么去的。这桩事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要牢牢记住。为什么你念佛没有感应?你对这个世间还有留恋,只要有一丝毫留恋,佛就在那里等你,等到你真的念到哪一天,这个世间统统都不要了,全都放下了,佛就来接引你。事实真相如是,一定要有智慧,这世间是假的不是真的。

二空之智,相是空的,性也是空的,所以相叫幻有,性叫真空,都不能执着。不但不能执着,起心动念就错了,应该用什么态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于一切法,世间法如是,出世间法亦如是,你的心才叫干净,清净平等觉是真心,就都现前了;清净平等觉现前,阿弥陀佛就现前。在这部经上,释迦牟尼佛明白给我们介绍,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自性弥陀,跟西方极乐世界的弥陀他怎么不相应?所以《甄解》这个地方说得好,我们要记住,像菩萨一样,一切三界虚妄,还是行世间不舍。虽然不舍,一丝毫不执着,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没有。不舍是不是有?不舍没有起心动念,那是自性里面的大慈大悲自然的流露,与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毫不相关,这境界不可思议。这段讲的是佛菩萨应化到世间来他的真相、他的实德,真实的德行。

下面这一段,我们再看看他应化的,我们现在人讲心态,是什么样的心态、什么一个方式来应化?这都是随顺我们凡情说的。为什么?要是随顺佛菩萨,你简直开不了口,「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这就是世尊的善巧方便,为我们说出这些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你看,「心常谛住度世之道。谛者,安也。度者,出也。故本句之大义为,心常安住于出世无为之道」。这个意思说得好,也就是《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这个意思。《净影疏》云:谛谓安谛」,也是安的意思,「谓常安住真实无为度世之道」《甄解》曰:出有为,证无为,而不着无为,故云谛住」,这个意思,底下一句说,「此菩萨心常住无住处涅槃,云心常住」。证得大般涅槃他不住涅槃,我们也叫无住涅槃,他这里加个「处」,无住处,平常我们省一个字,无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这是说明他跟阿罗汉、辟支佛不一样,阿罗汉、辟支佛是住涅槃不住生死,生死是六道,他不住六道,他住涅槃;这些菩萨证涅槃不住涅槃,时时刻刻到六道来,跟六道众生混在一起,和光同尘。跟众生混在一起,所表现的跟众生差不多的样子,没人能够认得出来,他是真佛,他是真菩萨。

这里头有一句话要跟诸位说清楚,大家要记住,这些佛菩萨示现在人间,身分要是露了,这是某菩萨来的,像弥勒菩萨,我举他做例子。宋朝时候的布袋和尚,《高僧传》上有他的传记,他是宋高宗时候出现的,俗家姓什么、在哪里、籍贯什么都没有人知道。因为当年在世也没人瞧得起他,是个出家人,很随便,也不修边幅,很邋遢,疯疯癫癫的,是这么样一个人,所以也没人重视他。每天背一个大布袋在外面化缘,无论人家给他什么,他都放到布袋里面,提了就走。曾经有人向他请教佛法,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往旁边一放,两个手摆平,大家看懂了,这放下,什么是佛法?放下。这人家看到了,晓得他的意思。放下以后怎么办?他把布袋背到身上就走了,理也不理。这表什么意思?放下之后要提得起。放得下,提得起,放下是把烦恼生死放下,提起来是什么?普度众生。看到这些众生在六道里头搞生死轮回,一定要有怜悯的心,慈悲心,念念帮助他们。根熟的众生要成就他,他已经到一定程度了,要帮他觉悟,帮助他明心见性;有了善根的人,还没有到这个程度,要帮助他成长;没有发心的要帮助他发心。无论对什么人,菩萨一看就晓得他的根器,尽心尽力的照顾。布袋和尚往生的时候告诉大家,公开的说,他是弥勒菩萨化身的。说了就走,这是真的;如果说了他不走,那就是骗人的,那是假的。所以现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说,某人是什么菩萨再来、什么佛再来,说了他又不走,这就是招摇撞骗。

像布袋和尚是自己说的,还有人身分是别人说出来的,《天台山志》有记载,寒山、拾得、丰干和尚,这三个人是文殊、普贤、阿弥陀佛,丰干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这三个人不是自己说出来的,别人说出来的,说出来之后大家知道了,这三个人都走了。这是真的,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永明延寿也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我们以后要遇到了,有这些说法,他要不走,再好好劝告他,你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你应该走,你为什么还不走?这说明你是假的,以后不要再说,再说是什么?这叫大妄语,你没有证得,你自己说你证得。连得禅定、开智慧都不可以说,你没有得禅定,你说你得禅定,你没有开智慧,你说你开智慧,你说这个话目的何在?统统都是为了名闻利养,你叫欺骗众生!这在佛法戒律里面是大妄语,大妄语统统是堕地狱,眼前你能得一点利益,小利益,欺骗人,你死了之后下地狱,再出来就很麻烦了。何况出来的时候,地狱罪受完之后出来,变畜生去还债,你欺骗那些人你都得要还。所以深明因果的人,不敢做非法的事情,不但不敢做,想都不敢想。所以因果对一个人的道行、修养,这种力量远远超过伦理道德。道德上有相当好的修养,可是遇到所谓高名重利,那个诱惑他还是守不住,还会犯,唯有深信因果,他虽然看到这个,心一动,想想将来果报怎么办,他就不敢了。

中国自古以来,社会几千年长治久安靠什么?最主要的是靠因果教育,儒释道三家都有因果教育。在社会上对因果讲得最多的,实在讲,道比佛讲得还多,佛家讲的也不少,但是一般讲经的时候他不专讲因果,只附带在里面。所以因果教育的普及,道放在第一。你看道家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吕祖的《心经》,这都是属于道家的,普遍在社会上流通,好!诸位读过《了凡四训》,云谷禅师给了凡先生的功过格,那就是《感应篇》。所以三教,儒释道三教,在中国这几千年来,帮助国家、帮助社会,确实做了很多好事,帮助社会安定,帮助社会和谐。我们今天要想自己道业成就,这三个根就比什么都重要,《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我们要想想、要记住,印光大师他老人家一生提倡因果教育,弘化社流通的这些经论善书,分量最大的是《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印光大师当年在世,在那个环境里面,印刷术不是很发达,他能把这三种书流通数量超过百万册,不是容易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现在明白了,现在看到社会动乱,看到这个地球灾变这么多,我们才想起印光大师一生极力宣扬因果教育,那个道理我们才明白。我们今天想救自己,大劫难里面如何能够回避?深信因果,你就能够避免这个灾难。深信因果,丝毫不怀疑,这个重要!

学菩萨证无为,不着无为,我们今天连证都没有证到,我们知道有无为法,可不能着无为法,那就错了,那就变成小乘。一定要学菩萨们,心常谛住度世之道,念念想到正法久住。从哪里做起?从我自己做起,必须依教奉行,正法才能久住。帮助社会化解冲突,帮助社会恢复和谐,都要从自己做起,不要去想别人就对了,自己做好了,肯定会影响你的周边。念念为苦难众生去着想,自己要做榜样给他看,自己没有一个好样子,你不能够劝化众生。现在人一定要看到样子,你修得很好,你做得很好,别人尊敬你,向你学习;你会说,你做得不好,没人相信你,你不能帮助正法久住。人要有念头为自己,修一切善法,果报都是六道里面的痴福,不是功德,与你自己了生死出三界毫无关系。念念不为自己,念念为苦难众生,念念想着拯救地球,这是功德,你所做的一切善事全都是功德。只要有自私自利,把名利放在里面,那就不是的,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末后这一句,「又《会疏》曰:悲智相印,以为栖神之宅,故云谛住」。这句话的意思,这个心住在哪里?住在智慧、住在大慈大悲。悲是怜悯一切苦难众生,慈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在古时候这个世间,我们讲社会,一般人最敬佩的两种人,一种是教书的,古时候叫做夫子,你做哪一行?他做夫子的,这就是教书的,帮助人破迷开悟。教书的人很辛苦,为什么?自己要做出榜样给人看,你所讲的如果做不到,谁听你的?所以伦理、道德、因果他们统统做到。生活很清苦,社会上人对他很尊敬。从前教书是圣贤事业,学生家境清寒,对老师没有供养的,老师教不教?一样教,实在家庭很清苦的,老师有时候还帮助学生。没有说收学费的,哪有这种道理,那就变成商业行为。商人在中国古时候地位最低,士农工商,读书人地位最高,但是读书人通常很清苦,他没有收入,商人是最富有的,但在社会上地位最低。另外一个是医生,医生是救人的,学医干什么?学医是救人的。所以教书救人慧命,医生救人身命,这两种人都不是商人,都不要钱的,是救人的。现在这两种也变成商业行为了,这是古人怎么想都想不到的。修行人在社会上受人尊敬,为什么?道教也好,佛教也好,它也是教学,这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教学四十九年,三十岁开悟,一开悟就开始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中断。收不收学费?不收,佛门的生活是过托钵的这种形式,一分钱不收,戒律里面讲得很清楚,没有商业行为,没有商业这个念头,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佛教传到中国之后,是中国帝王从西域,从外国请来的,请到中国来之后一交流,才知道佛法跟中国传统教育完全相应,没有丝毫抵触,所以中国人就接受了,全盘接受。佛教传到中国是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今天是公元二0一0年,公元六十七年正式国家把佛教请到中国来,皇帝封这两位法师为国师。佛教育是皇帝亲自来管,我们传统教育是宰相管,宰相底下有个部,用现在的话就是教育部,在从前叫礼部,礼部尚书就是专管国民教育、社会教育,他管这些。佛教育是皇上管,所以佛教育的推动,那个力度就超过中国传统文化,在全国很快就展开,起很大的作用。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它的特点、特色就是儒释道三家,三家相辅相成,构成中华文化。英国汤恩比博士说得很好,他赞叹中国古人心量很大,没有嫉妒、没有排斥,能够包容异族文化,就是指佛教。佛教从印度传来的,能够包容,而佛教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我们讲相辅相成。

佛讲的是什么?用一句话来回答,《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我们前面也读过,真实际就是诸法实相;讲白一点,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不是迷信,这是哲学、是科学。所以方东美先生当年把佛教介绍给我,他告诉我,「释迦牟尼佛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这样入佛门的。学了五十九年,明年六十年,一甲子了,发现方老师只讲到哲学,没讲到科学。《华严经》里面,这些大乘经论里有科学,而且也是,要用他的话,是全世界科学的最高峰,不但是哲学最高峰,科学最高峰。现在的科学向两个极端发展,一个向太空物理,宏观世界;一个是从量子力学,是微观世界。这两样统统在《华严经》上,确实不可思议,讲得真的比我们现在的科学、哲学讲得好,现在科学、哲学里还有些问题有争论的,到现在不能解决的,佛经上统统解决。大学问、大道理!这么好的东西没有人继承,没有人愿意学,多可惜。尤其大乘佛法被人贬成宗教、贬为迷信,让一般人不愿意接触,这太遗憾了。

所以我感谢方老师,念念都不忘,我要不是遇到他,也跟一般人见解相同,认为佛教是迷信,那就永远不会接触它。接触之后,佛教救了我,让我在这样的社会里面活得很幸福、很自在,没有忧虑、没有烦恼,这是大乘佛法给我的。对于宇宙之间这些事理、性相、因果,逐渐逐渐的明白了,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情。希望善根深厚的人、年轻的同学要认真去学习。首先你要认识佛教的本质,你认识它之后你才欢喜它,然后你才能够锲而不舍,你在这一生当中会有成就,确实给你带来一生美满幸福,而且将来会更美满、更幸福,达到究竟,《无量寿经》就行了,可以带我们在一生当中证得像佛菩萨的境界。

底下一句,「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你看这个经文,你愈看愈殊胜。这一句是多少哲学、科学、神学这些人所期望的,希望能有这一天。真正能得到的在大乘佛法,他不是说假的,真的能得随意自在。万物指一切法,指万法,这个万不是数字,是代表极多,无量无边无数无尽的意思,宇宙之间万事万物。「自在者,通达无碍也」,你全都了解,没有障碍,你多自在。拿眼前的事情来看,我为什么活在这个时代?我为什么过今天这种生活?知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怎么会不自在?你为什么会那么苦?因为你不知道,你不了解,不了解天天胡思乱想,那你可痛苦了。这里头是因果,你要知道前因后果,什么样的环境你都会很快乐。为什么?自作自受,不会怨天,不会尤人。为什么?与哪个都不相干,所以你就解脱了。现在地球上灾难这么多,你要是真正通达明了,这灾难怎么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灾难怎么化解完全了解,你怎么会不自在!与会的这些菩萨都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能力才能帮助别人。

《法华经序品》里面有这两句话,「尽诸有结,心得自在」,这两句话说得好!诸有,有什么?有结,结是什么?结是烦恼。好像我记得以前有个电影,我没有看过,我只在路上看到那个广告牌,「心有千千结」,这太可怜、太可悲了。这个有是什么?有是讲三有,欲界有,你有欲界的烦恼,你有欲界的果报,色界有、无色界有,有是有因有果。尽诸有结,这些烦恼你全放下了,你都没有了。这三界里面,欲界,三种烦恼都有,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全都有。你能把见思烦恼断了,这个有结实在讲,浅说就是见思烦恼,三界的。见思烦恼断了你心得自在,什么叫自在?超越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好像是个大笼子一样,佛经上把它比喻叫牢狱,三界是牢狱,你出不了这个监狱。这个三有的结断掉,就是见思烦恼断了,你超越了。超越之后还有四圣法界,四圣法界就很难超越,那里面的人比我们六道的人那是得大自在,但是要跟诸佛菩萨比,他差得很远,因为他的活动空间只能在三千大千世界之内,他不能够超越。所以他必须要把尘沙烦恼断掉、无明烦恼断掉,那就得大自在。这个地方的菩萨是法身菩萨,他们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不离十法界,妙就妙在这里;超越六道轮回,也不离开六道轮回。你要晓得,他在六道里面,他不造六道的因,也不受六道的报。他的心住在哪里?前面讲了,他的心常住在度世之道,他的心住在智慧、住在慈悲上,我们说一片慈悲。慈悲从哪里来的?智慧来的,没有智慧哪来的慈悲!

下面再给我们解释自在,「又自在者,施为无壅,神通自在。夫心有拘累,随物而转,故为烦恼所缚」。这给我们解释自在,这都是大乘经里面所说的。施为就是造作,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没有障碍,为什么没有障碍?你对于一切法是一清二楚。宇宙之间一切法,问你太阳系怎么来的,银河系怎么来的,一切诸佛剎土怎么来的?你没有一样不知道,而且你所知道是正确的知道,是真的知道,绝对不是虚妄的。就是一切法的体,体是性;一切法的现象,这法相,性相究竟是什么道理,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事、现象出现?你都懂,这里头有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不但释迦佛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你完全明了,十方诸佛剎土没有一样你不清楚。你明白之后,你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随着你的念头在转,在这个境界里面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时间就没有先后,没有空间就没有距离,极乐世界在哪里?极乐世界就在现前。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自性圆满的功德。十方三世不离方寸,方寸就是一念,不离方寸。这是科学跟哲学的顶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最高峰。「神通自在,通达无碍」,这两句话八个字是讲这些菩萨们。凡夫呢?「心有拘累」,你心有拘束、有累赘,我们说你心里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有忧虑、有牵挂、有烦恼,「随物而转」,跟着外面境界转,那你苦不堪言。为什么?外面境界是假象,你怎么可以当真?你知道是假象,你可以欣赏它,你不会有占有的念头,不会有控制的念头,你就自在;你要想控制它、想占有它,那你可有罪受了。这个罪是什么?是你自己找的,自作自受,根本就没有,所以受是冤枉受的。所以你被烦恼所缚,烦恼像一条绳索一样把你捆绑起来。

「凡夫着有」,六道的凡夫着在有这边;二乘人怎么样?佛跟他讲万法皆空,空,好啊,他执着空了,「皆堕情执之中」。执有是情执,执空还是情执,所以二乘出不了十法界,他执着空。什么人出十法界?空有二边都不着,连不着也没有,才真出去。还有空有二边都不着,他已经着了空有二边都不着,还是出不去,他心还不清净。要知道,真心里头什么东西都没有!我们讲席里这个话讲得太多了,要常常提醒大家,真心里面,真心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决定没有十法界,何况是六道,十法界、六道是幻相,所以经上有个比喻叫梦幻泡影,它不是真的。为什么放不下?你不知道它是假的,你以为它是真的,所以你执着,你受苦,这个受苦执着真叫冤枉。你想占有,说实在话,连这个身体都不能占有,你能占有什么!如果真的了解事实真相,像现在量子力学家所说的,物质是什么?物质的本质他们发现了,原来是意念的累积连续产生的幻相;换句话说,在他们心目当中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存在。这个发现、这个说法,跟《华严经》上讲的完全相同。《华严经》上讲阿赖耶的三分,自证分、见分、相分,相分就是物质。相分从哪里来的?从见分变现出来的。所以佛常常用五个字来做代表,色受想行识,叫五蕴,讲得真好!五蕴就是我们所接触到的万事万法,他把真相说出来了。五蕴里面的色就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就是意念;受是感受,想是思想,行就是科学家讲的累积连续的现相,识就是这些意念储存的一个数据库,像计算机里面的芯片一样,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心经》上说得很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你对这个宇宙之间,十法界里头,你还有什么留恋的?你全搞明白、搞清楚了,你自自然然就彻底放下。

彻底放下有什么好处?烦恼没有了、忧虑没有了、牵挂没有了,再告诉你,你身体就不衰不老,你就得一个金刚不坏身,你不会再生病了。病从哪里来的?病的因是贪瞋痴慢疑,五毒,这是病因;病的缘,这个缘有内外,内里面怨恨恼怒烦,这是内缘,外面缘是什么?财色名食睡,这三个东西一结合,你的大病就发作,就要你命。这个东西不摆脱,你永远搞六道轮回,实在可怜,为什么?全是假的。真的,佛菩萨不可以说你可怜悯者,说这个话太过分了,变成挖苦,佛怎么可以说这种话?假的,全是假的,就像作恶梦一样,每天作恶梦,吓了一身冷汗,没病也吓出病出来。所以你真正通达明了的话,身心的疾病没有了,对自己多快乐!你居住的地方,山河大地不会有灾难,什么风灾、水灾、火灾,这些东西统统没有,像气候突变都没有,都不可能。为什么?境随心转,你的心态正常,山河大地、外面境界也都正常;心不正常,它也不正常,外头都不正常,就这么个道理。所以改变地球异常的这些灾变,从我们心里改,我们的心感应外面境界,心改了,外面灾难就没有了,这是大道理!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佛法全都给你解决了。这是讲二乘,凡夫着有,二乘滞空,皆堕情执之中。「咸是心随物转,故于万物不得自在」,为什么?你心随境转,得大自在的是物随心转,心跟物两个掉一下,物随心转,问题就解决了。

「大士深达法性」,大士是称这些人,这些可以说都是明心见性的人;或者我们这样说法,念佛功夫到家的人。功夫到家是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跟禅宗里明心见性是同一个级别、同一个层次,都超越十法界,都证得一真法界,就是那个法界里面两种生死都没有,分段、变易的现象全没有,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这些菩萨们不但是通达,深达。如果说大士达法性,那是圆教初住,初住菩萨就达了,二住以上那就可以说是深达。「当相离相,不随物转,故无缚系」,这个我们要学。当相是相在我面前,怎么叫离相?我对于所有的现相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没事了,就离相。如果你认为相是真的,你看看如果现相摆在面前,不管是什么现相,你马上想到,这个现相是意念累积连续发生的幻相,你能这样看法,它就完了,里面全被你看穿了,虚幻不实,自然放下了,你马上就得自在。你为什么放不下?实在讲,你迷得太深、迷得太久,无始劫以来,你在六道里头生死轮回,你看这个时间多长?所以迷得太久。这种迷惑颠倒,这种习气叫妄想习气,太深太深了,现在刚刚听佛法,听的佛法不深,所以境界现前依旧转不过来。听上个十年、二十年,比较明白了,可是还是转不过来,什么原因?真正原因是你不老实、你不听话、你没真干,如果是老实、听话、真干,不应该很长的时间。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宗门教下、显教密教,三、五年开悟的人很多,就是他放下了,十几年、二十年放下的也不少。

我们看看佛门里面这些历史的记载,我的估计,这两千年来,从佛教传到中国来,真正修行达到这个境界的,我估计至少有三千人。他们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情执。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炼,锻炼。首先炼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诸位要知道,这种功夫炼成了,只是你决定不会堕三恶道,你在六道里能保持来生还在人天,这不是究竟法。实在炼不成,自己没有这个把握,不能够当相离相、不随物转,这个做不到,你就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到西方极乐世界,环境就不一样了。为什么?那边的环境,说老实话,是这些诸佛菩萨、法身大士他们生活的环境,我们凡夫也进去了,这不可思议,所以真是难信之法。我们为什么能进去?这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他帮助我们的。你看一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就是此地讲的大士,深达法性,当相离相,不随物转。所以你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本愿威神就完全加持给你,你真得受用,你不会着相了。再殊胜的相,引不起你爱的念头,再不好的相,阿鼻地狱,也不会引发你怨恨的念头,都不会起来了。一般凡夫只有用这个方法,所以这个方法十方诸佛赞叹,他不是随便赞叹的,他赞叹有道理。所以说你只要学净土这个法门,真正干,没有一个不往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法身大士,虽然自己还没有证得,只要一往生你就得到,但是要感阿弥陀佛的恩德,是他老人家加持的,但是你真得受用,那不是假的,也就是这个地方的四句话,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证得,深达法性,当相离相,不随物转,故无缚系,缚系是烦恼,烦恼到那里就断尽。

「宗门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这是禅宗里头,实在讲也是说这个境界。可是前面这句话重要,你对于一切万物无心才行。这个心是什么心?妄想心、分别心、执着心,你有这个心就不行。这些心统统没有,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没有起心动念,这是法身菩萨,他跟我们和光同尘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实际上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维次空间,他知道我们,我们不知道他。有没有这样的人?有,宋朝时候看到一个济公,给诸位说,,济公真有其人,那不是假的。但是外面卖的《济公传》靠不住,那里面编的假东西很多,你要看,看《高僧传》《高僧传》里有《济公传》,分量真不少,好像是有四卷。他的传记特别多,人家传记只有一篇,他的传记好像占了四卷。《高僧传》这个可靠,他确实是何妨万物常围绕。

在我们这个时代,超前一点,也就是说七十年前,中国江苏镇江有个金山寺,里面有个法师叫妙善,妙善法师,他老人家那种行持跟济公差不多,给我们示现的,这真的不是假的,这两句话是形容他的。在台湾我看到两本书,写书的人跟我都认识,一个是煮云法师,他跟妙善法师没见过面,他知道有这个人,到处打听,有跟他见过面的、知道他的故事的,他写了一本书叫《金山活佛》。他走的时候是在抗战快要结束的时候,在缅甸走的。这个人一生就穿一件衣服,里面是小褂裤,外面一个长褂,一生就是那一身衣服,冬天他也不冷,夏天他也不热,你看这个妙!请他吃饭,他满众生的愿,你盛一碗饭给他,他当你面前吃掉,「法师很欢喜我」。信徒好多,每个人都端一碗,一下吃了二十多碗,旁边有人说,「你们不能害他,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法师?」他对那个说话的人讲,「不增不减」。他也能一个星期不喝水、不吃饭,也能一天吃几十碗,他不增不减。他的故事很多,真的不是假的,距离我们不远。现在时间到了,明天我接着跟大家讲故事。好,谢谢大家。


返回《净土大经解演义》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