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七八讲)  2001/11/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78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城神偈颂:

【尔时宝峰光曜主城神,承佛威力,普观一切主城神众而说颂言。】

这一段是说偈的仪式,世尊这样的仪式不断的在重复,这里面有很深教育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晓得,要知道怎样去学习。第一首:

【导师如是不思议,光明遍照於十方,众生现前悉见佛,教化成熟无央数。】

宝峰菩萨他所修学的法门是「方便利益众生」,这个意思非常之广。在偈颂里面看到他教化的成果,我们应当怎样学习。第一句是说出诸佛如来,『导师』是诸佛如来。『如是』这两个字意思就深了,一切经一开端「如是我闻」,这个地方的「如是」「如是我闻」是完全相同。就这两个字的意义来说,「如」就是真如,世出世间一切法相,都是从真如自性显现出来的,是真如自性的相分。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性相不二叫「如是」,不可思议。如是两个字把宇宙人生所有的现象,佛家常讲的性相、理事、因果,完全包括在其中。如果要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为无量无边众生说法,说些什么法?可以讲「如是」而已。这两个字是一切诸佛如来说法总的根源、总的纲领。如果解释一下,那就是《般若经》也是一句道出「诸法实相」,如是就是诸法实相。

诸法实相不可以思、不可以议,为什么?思已经落在意识里面去了。议是议论,议论也落在意识当中去了,所以一思一议落二三。二三是什么意思?三心二意,落二就是指末那跟第六识,这是二意,末那是意根,第六识是意识。三心,二意再加上阿赖耶,叫做三心。只要一动念头,思跟议就落二三,真相就没有了。真相,佛也起了个名字叫「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你还没有起心动念,还没有分别执著,这就是第一义,我们也可以说是第一个境界,是真的。诸佛与法身菩萨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他能够永恒的保持第一个境界,就是第一念永远保持,不会落在第二念。凡夫不如佛菩萨的地方,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刹那之间就落在二三,二三就是思议。思是分别,议就是执著。不执著你还谈什么?那就不谈了。所以不思议,这个不思议,并不是说这个事情不能讲、不能想,不是这个意思,那你完全把这句话真正的意思误会了。不思议三个字是衬托出第一义谛,这才是「诸法实相」,这才是「如是」,落到二三不如是了。

『光明遍照於十方』,唯有真理之光才能够加持一切众生,「光明遍照」。佛的教诲、佛的经论,我们今天稍稍能够体会到的、认识到的,无论他讲的理、讲的事、讲的境界、讲的因果,都是超越时空,也就是说他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三千年前他这个说法正确,得到许许多多听众的欢迎肯定,大家在佛陀教诲之下,开悟的、证果的,得真实利益。三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展开经卷,我们所得的利益,跟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当时在会的弟子们所得的利益没有两样,这样就证明超时间、超空间。也许有人问,法师你怎么可以这么说?我们在经上看到的,佛弟子听经不到一半就开悟证果了,我们今天听了多少年还是糊里糊涂的。这是什么原因?这其中的原因是我们不会听,所以得不到殊胜的效果。我们今天所得到的是佛学常识,与自己不相干,所以你不会开悟,你也不会证果。这个事情与古今没有交涉,只要你会,你会听,你会学,你所得的利益绝不亚於古人,这个东西才叫做真理,真理永恒不变。

譬如佛教给我们不杀生,我们做到没有?古人听了之后他就真的做到。什么时候做到的?上根利智当下就做到了。伤害众生的念头,听了佛这句话之后,这个念头就断掉,永远不起了,不会起这个念头,立刻就做到。佛教给我们不偷盗,我常说了,我们对於讨众生便宜的念头,想控制、想占有、想讨便宜的这个心断掉了,对一切众生从来不起这个念头了,当下证果,当下开悟。这是古大德所说的「随文入观」,我们看了经文,随著这个经文就能提起观想,就入境界。导师如是我也如是,导师不思议我也不思议,这样才能契入。但是我们今天学佛为什么不行?说实实在在的话,我们不是上根利智。何谓上根利智?善根福德因缘三者具足。《阿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三个条件统统具足,你想什么时候往生,什么时候就可以往生,这个话是真的,决定不是妄语。

首先你得要信,具足信解行证,首先你要相信,你要相信佛在经中的教诲。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根,就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从哪里来的?那个根本就叫做真如本性。佛把这桩事情说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名字,这是佛教学的善巧方便。为什么这样作法叫善巧方便?佛教我们不要分别、不要执著,你用什么名词都可以,只要指的是这桩事情。说那么多名号用意在此地,怎么说都可以、都行。你只要不起分别、不起执著,就是不思不议,你就入境界。眼前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不在别的地方,你见到了,在十法界里头见到一真法界。在人法界里见到十法界,十法界里见到一真法界,就这么回事情。如果你不会,听经,耳听,心里记起来了,麻烦了,你已经落二三了。当然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妄想分别执著当家,你的真如当不了家。

这个事情佛经上有说,古大德也有比喻说得很好,真如本来是主人,妄想分别执著是你家里头的佣人,现在变成佣人当家,主人要听佣人的摆布,毫无自由,可怜!我们凡夫就是这样的,凡夫是你家里的佣人当家,主人就可怜了,宾主颠倒了。诸佛菩萨,就是连声闻、缘觉,他们是自己当家。声闻、缘觉、权教菩萨自己确实当了家,他的仆人还有相当大的权力,但是他的仆人听话。到法身菩萨的境界,自己的真心是完全当家,仆人完全听使唤而已,决定没有丝毫权力干预家里的事情,真正主人公恢复应有的主权。这个比喻好懂。

所以我们学佛没有别的,就是要学我们自己真心。真如当家作主,然后才「光明遍照於十方」。仆人当家不可能,为什么?仆人有自私自利。你只要起妄想分别执著,你怎么能够「遍照十方」?这个事情我们想像就明白了。我们起心动念有没有想到十法界依正庄严?佛菩萨跟我们的思想确实不一样,他们起心动念是怎样利益十法界依正庄严,不想自己,没有自己。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自己,这在大乘经里叫法身。我们每个人都有法身。这个身这是个业报身,从哪里来的?依法身而起的。法身是我们身相的根本,法身依什么起的?法身依真如本性而起的。《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讲的法身,也就是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自己。起心动念为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个人才知道真正为自己。凡夫迷了,迷了之后怎么样?把自己这个身当作自己,这一下错了,错得太离谱了。

佛在《楞严经》上做个比喻,它把法身、把你的真身比喻作大海,把我们现前这个身比喻作大海里的一个水泡,水泡依大海起的,这个容易懂。凡夫执著水泡是大海,把真正的大海忘掉,以为水泡就是大海。这个比喻是凡夫不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执著身是自己,真的自己忘掉了,假的自己他执著。把假的当作真的,把真的看作假的,这叫颠倒错乱。佛法教学没有别的,教我们返妄归真而已。我们今天用什么方法回头?大乘方法巧妙,真的是善巧方便,把那个观念转过来就行了。以前观念错误,现在随顺佛菩萨的教诲,我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自己了。我晓得哪是我自己?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我自己,是我的法身慧命。这个身有生有灭,法身不生不灭,我把自己不生不灭的自己找到了。禅宗里面常讲,叫你去参话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是什么?法身。父母生我这是肉身,这是假我;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真我,真的是不生不灭。

也许诸位要说,虚空法界这里头有无量无边的星系、星球,星系星球都有成住坏空,它怎么是不生不灭?真的是不生不灭,成住坏空是转变,因果的转变。你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身体有没有生灭?没有。人生死是转变,所以才讲因果不空,因会转变成果,果又会转变成因。这个身死了,不要了,神识又去投胎了。身体好像衣服一样,这衣服不喜欢,脱了不要了,换一件。坏了破了,立刻换一个。念佛的人、修行的人,身舍掉了,到极乐世界去了。到那里去干什么?去参学。亲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到那里去干什么?到那里去求佛法的,也就是说到那边去完成三学三慧,亲证清净法身。宇宙人生的性相、理事、因果彻底明了,这就叫成无上正等正觉,到那里去干这个的。证得无上菩提之后倒驾慈航,到十法界,再回到六道,去帮助有缘的众生。让这些有缘众生也能成就像自己一样的成就,这就是佛家的事业。

「光明遍照於十方」,我们还要说得具体一点,才知道应该怎样学习。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真诚之光,我们这个真诚心,不是对某一个人我对他真诚,对某一桩事情我对它真诚,另外一个人、另外一桩事情,这个真诚就没有了。你这个真诚很小,心量很小。对人真诚,你对一只狗真不真诚?你对一只蚂蚁真不真诚?你对一棵树真不真诚?你对一片叶子真不真诚?从这些地方多想想,如果你的真诚心能够达到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错了。再看看你的真诚心有多大?对我们居住的这个地方,你有这么大的心量,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国家,你对它有没有真诚?没有,「那不是跟我们一国,跟我们不同种族、跟我们不同宗教信仰。」你的真诚心有限。

佛与法身菩萨他们的真诚心遍虚空法界。一毛一尘,正报里面汗毛最小,依报里面是微尘。尽虚空、遍法界,正报的一毛端,依报的一微尘,真诚心全到了,那叫做「遍十方」。这种真诚心跟诸位说,十法界依正庄严都得到利益。千万不要以为这怎么可能?怎么不可能!真诚的光照到了。这个光是什么?波。我们起这个念,真诚这个念,这个波立刻就周遍虚空法界。随著你的心量,你心量小,我只爱我这个地区、只爱我这个香港,你这一念起,你这个念头的波立刻就周遍整个香港,它是有界限的,随你的心量大小。

如果你的心量果然跟法身菩萨一样,尽虚空、遍法界,这一念就周遍法界,这是光。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光有我们肉眼看得见的,有肉眼看不见的。我们这个肉眼能力不大,许许多多不同的光波,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小段;譬如讲,我们现在能够见的光波,速度并不高,一秒钟才三十万公里。那就晓得,我们这个心念的波,比这个速度快多了,念头才一动就尽虚空、遍法界,这个念头才一动。我们肉眼能够看到这个光波一秒钟才不过三十万公里而已,我们肉眼能看出这个光波,比这个光波速度大的我们看不见,比这个光波速度短的我们也看不见;换句话说,我们这个机器能够收到的只有一个频道,很单调。高频率的收不到,低频率的也收不到。这个话现在同修们容易懂得,我们用科学的仪器可以测量一些不同的光波。所以念头是有波的。真诚心、清净心放光也周遍十方法界,清净是一尘不染。

佛在《十善业道经》上教导我们「不容毫分不善间杂」,不善就是污染、不干净、不清净。没有毫分不善夹杂,这个心是纯善纯净,纯善纯净之心周遍虚空法界。你们想想看这个念头,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这个光照到他,对他加持。真诚加持他,清净加持他,平等光加持他,正觉光加持他,慈悲光加持他。诸位同修你们都念过《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一开端就给我们讲「十种光明云」,跟这个光明遍照十方,一个意思。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了,现在这个世界动乱,灾难很多,天灾人祸,我们学佛的人应该如何面对它?这些现象怎么来的?我们要记住,佛讲得很清楚,从心想生,心想就是念头。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你就能够消除世间一切众生的灾难。用什么方法?想。他想战争,我想和平,我这个和平的光就冲击他战争的光。如果我想的这个心的力量强、愿力强,他的愿力没有我的强,我的和平就把它战争的念头打消掉了。要大家都想,这个力量就大了。

一般人不懂这个道理,今天世间人想的是什么?仇恨、竞争、斗争、战争、报复,想这个。我们学佛的人把这些想法全部放下,我们要有正确的思想,我们想和平,我们想忍让,我们想慈悲。总结我学佛五十年,总结经教的教诲,我提出这十句二十个字,天天去想,就能化解劫难。想真诚、想清净、想平等、想正觉、想慈悲;想看破、想放下、想自在、想随缘、想念佛,这是八正道里面的正思惟。常常这样想,这个念头不要失掉,这个念头是对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这就能化解世间许许多多的灾难,带给一切众生真正的幸福美满。世间人常讲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繁荣兴旺,不是做不到,是我们每天一天到晚想错了、说错了、做错了。所以真正学佛、真正慈悲的人,真正在学菩萨、修菩萨道、学菩萨行的人,他的思想纯真,绝对不会有错误的想法看法,不会有错误的说法、作法。

这是我们这些年来倡导的「存好心」,好心就是我说的这五句,什么是好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存这个心。「说好话」,什么是好话?佛告诉我们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这是好话。「行好事」,哪些是好事?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教导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好事。佛教菩萨四摄六度是好事。普贤菩萨更了不起,以十大愿王做为我们想法看法、行法的标准,那个标准是法身菩萨的标准、是诸佛如来的标准,真正叫行好事。后面还有一句「做好人」,做好人是要把前面这三条,存心、说话、行事,光明遍照十方,你才是一个好人。谁是好人?导师是好人,诸佛如来是好人,法身大士是好人。我们要跟他一样,这是真好人,不是假好人。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要念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起心动念要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融合成一体。本来是一体,现在也没有离开,只是我们糊涂了、迷失了,不肯承认。现在真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念头一转,就超凡入圣,破迷开悟了。这是如何来学习光明遍照十方法界,现在就可以学。

『众生现前悉见佛』,这个「众生」是十法界众生。我说的四句「四好」,果然落实这个四好就是佛。四好你能做多少?当然个人程度不一样,天台大师讲的「六即佛」,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的时候,烦恼习气还没有断,这是「观行即佛」,我们能做到。我们不能够落在名字位中,那就错了,名字位有名无实。四好你懂不懂?你听过了,你听懂,没有做到。没有做到就是有名无实,你不但不能够遍十方,你连光明都没有。你没有光明,哪来的照?一团漆黑。真正做到就放光,放光意思在此地,你真做到,这真的光明遍照。做到了,不过小,也是十方,范围还不大。再努力,再把心量扩大,诚诚恳恳的去做,做到「相似即佛」。做到相似即佛,你的光照一个大千世界,光明遍照大千世界。因为你无明烦恼没破,无明烦恼如果破了,你的光明就遍照虚空法界,跟法身菩萨没两样,我们要真干。

现在我们是在「观行即」中,你只要一起心一动念也了不起,你这个光明遍照三界六道。虽然如此,我们照不到尽虚空、遍法界,诸佛如来照到我们,无量无边的法身大士他们照到我。我照不到他,他照到我。我的这个小光跟他的大光一连起来,真的也遍虚空法界了。你们想想对不对?我这个光小,他那个光大,光光互照,我这个小光藉著他的大光立刻就遍虚空法界,就这么回事情。所以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这佛在经上讲,他的神通道力、智慧、三昧,已经跟阿惟越致菩萨平等了。阿惟越致是七地,下下品往生突然之间就变成七地菩萨,难信之法!什么人难信?菩萨不相信,声闻、缘觉不相信,我们是糊里糊涂相信了,这个难得,它是真的不是假的。因此我们才知道,自己起心动念不可思议。

「众生现前悉见佛」,十方诸佛刹土,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的光照到他那里,我们没有这个能力,藉著佛的光、藉著法身菩萨的光照到他,他见到我们了。我们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你自己无论在什么地方,一切时一切处,行住坐卧,你也会感受到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菩萨,放光在加持我。这样学习进度怎么会不快速?怎么会不断烦恼?我们学习情绪提升了,信心增长了,知道怎样学习才能够入得了门,一点差错都没有。『教化成熟无央数』,这个话都是真的,「无央数」,没有数量,无量无边。由此可知,这个观想的力量是多大,效果是多么殊胜!

主城神偈颂第二首:

【诸众生根各差别,佛悉了知无有余,妙严宫殿主城神,入此法门心庆悦。】

这是妙严宫殿主城神的赞颂,也是他的修学报告。在前面我们看到他主修的法门是「知众生根教化成熟」。清凉大师注解,「应病与药,令得服行」,这八个字跟他所得的法门可以说是完全相应。提醒我们,第一个是我们自己修学,我们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根性,才有办法成就。佛法常说「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换句话说,教学要想教别人,先要教自己。自己都没有教好,怎么能教人?现在教育出了毛病,毛病出在哪里?不知道。实实在在讲,教学的老师连自己没有教好,如何能够把学生教好?毛病就在这个地方。我们学佛就知道,一定要晓得自己是什么根性。遇到高明的老师,高明的老师他能观机。一个老师教十几个学生、几十个学生,他教学的方法不相同,不是一个方法,这个老师是真善知识。

就跟大夫一样,「应病与药」,不是处方做好了卖成药。卖成药不用观机,现在我们很多做老师的人,也都是卖成药。修行的人亦复如是,不知道观机,那个药不是应病而配的方子,拿别人的方子,拿陈旧的方子照吃。运气好,没什么大碍;如果运气不好,一吃,不但病没治好还加重了,甚至於要死了。药不对症,全是毒药;法要是不对症,那是害死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性。在一切法门里面,我们选择哪一个法门?选择这个法门确确实实适合自己的根性、适合自己的程度、适合自己生活环境,这样学起来就很方便,容易成就,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知道。如果不知道,我们的吃亏就大了,时间浪费了,功夫浪费了。

每个人根性都不一样,但是大致上来说,我们相差悬殊不算太大,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个共同的科目。世尊早就知道我们现代人的根性,在那个时候已经为我们做了一个处方,这留给后人做参考的。正法时期戒律成就,严持戒律就能证果;像法时期禅定成就,能修禅定就能大彻大悟;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老实念佛往生的人很多。我们生在末法时期是末法时期的根机,我们选择净土做为共修,决定没错。但是要晓得,净宗法门祖师大德常常讲「正助双修」,如鸟的两个翅膀、车的两个轮一样,缺一不可。什么是正修?《无量寿经》「三辈往生品」说得很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正修;《阿弥陀经》上所说,「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这是正修。什么是助修?助修就是怎样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帮助我们念佛功夫得力,帮助我们成就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得要有一些助修的方法。

基本上共同助修的科目,决定不能缺少的,「净业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都是属於共同助修的科目,我们一定要这样做,学做人。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作佛?没这个道理。要作佛,先学做人。这四句话是做人,人做好了,学佛,「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小乘。学佛先学小乘,后学大乘。「不学小乘而学大乘,无有是处」,这是佛经上讲的,没这个道理。学小乘先要学做人,做好人,然后才能学小乘,小乘学好了再学大乘。

第三条就是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劝进行者是化他,前面是自行,自行化他,这是我们的共同科目。学戒,在家同修是五戒十善,做为我们念佛人的助行,为什么?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的心行不善,佛念得再好也没有法子去。为什么?条件不符合,那个地方都是善人,我们不善,要到善人的俱乐部,会被别人排斥,他们不能接受。阿弥陀佛欢迎你来,阿弥陀佛底下这些学生大众不欢迎你,这个也没法子。所以你要晓得,佛欢迎你,每一个大众都欢迎你,这个比什么都重要,人和!我们在现前就要学习,常常反省,在任何场合你都能受到别人欢迎,都受到别人爱戴,你做人成功了。如果你在在处处,人家对你侧目而视,不喜欢你,不愿意跟你接近,你失败了。学佛从做人开始,这个地方我们自己一定要认真去检讨反省。为什么有的人被人讨厌、有的人被人欢迎?我们看不到自己,看别人,看了别人再回过头来反省自己。有一些人在我面前,对我还算不错,你要明了他是真的还是假的,他是什么原因对你好?什么原因对你不好?你不想想怎么行?然后你才发现那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有一个老朋友,这是最近的事情。年岁很大了,我劝他落叶归根,这是好事情。但是他离开故乡太久,六十多年,一个甲子了。家乡人地生疏,真的是少小离乡老大回。家乡还有一些亲戚,已经很稀少,多半都是陌生人了。你总是有个根,大家还会照顾你,如果你要一不在了,你的妻子儿女也回家去了,你在大家会照顾,你不在谁照顾你?就把你当作陌生人看待了。这是人之常情,自古以来中外都不例外,所以建立人际关系非常重要。他在海外住了这么多年,已经在海外建立他邻里乡党朋友的关系,我的话就不再说了。从这些地方我们自己要想想,现前我的身边围绕这些人,他们用意何在?是真的还是假的?他们想得到些什么东西?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学佛要学做个明白人,不要做个糊涂人。糊涂人是凡夫,明白人是佛菩萨。所以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根,根性,先把自己调理好,把自己教好,然后再观察别人、再帮助别人;自己没有调理好想帮助别人,佛讲的「没有这个道理」,这是多么重要!

所以自己每天都要反省,要学古人天天反省、天天知过,天天改过自新,这个人有前途,这个人佛光常照他,这个人鬼神帮助他。所以我们要拿行动才能感动诸佛菩萨来应。我们求感应,我拿什么感?一定要拿善心善行感。善心善行,说老实话,就是一个改过自新的心、改过自新的行持,这样感动就快了,真的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佛知道自己的根性,修行功德圆满了,所以回过头来再看一切众生太容易,自己的经验太丰富。从前我有些什么毛病,我是怎么改过来的?现在遇到别人有这个毛病,我就很有把握、很肯定,毫无疑惑的告诉你,你用什么方法,你可以能够改过来。『佛悉了知无有余』,完全明了,我们从这个地方学习就对了。

佛往昔改过自新的方法,他都说出来了,全在经典里面。古大德怕我们后学看不出来,为我们指点出来。禅是佛心,律是佛的行为,教是佛的言语,所以佛的身语意三业之行就在经教里头。《大藏经》是完整的,任何一部经典,不论是大部是小部,都具足这三个部分。你仔细去观察,决定有戒、有禅、有教,佛的身语意三业全在其中。这部经更不必说了,大圆满,一丝毫欠缺都没有,戒定慧三学具足。同学们常常念的《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经文,几乎每一品,这四十八品每一品都具足戒定慧三学,都具足闻思修三慧,连经题都不例外。「大乘无量寿庄严」,那是讲的果德,「清净平等觉」是讲的因行,我们因地上就是要修清净平等觉。清净是戒学,是佛的身行;平等是定是佛心,就是禅;觉是佛的智慧;末后经是教,是佛语。身口意三轮教诲。『妙严宫殿主城神』,他看出来了,他体会得到。『入此法门心庆悦』,「入」就是证得。这个法门是如来果地上的成就,他证得了,那就是他证得像诸佛如来一样无上正等正觉。「佛悉了知无有余」,他也悉了知无有余,从这个法门圆成佛道。第三首:

【如来无量劫修行,护持往昔诸佛法,意常承奉生欢喜,妙宝城神悟此门。】

这是清净喜宝主城神他的赞颂、他的报告。他所修学的法门,他主修的课程,是「常欢喜,令一切众生受诸福德解脱门」。我们看他的赞颂,应当怎样来学习?首先我们如何成就自己的常欢喜心、大慈悲心?对於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即使是三途地狱,连阿鼻地狱也绝对没有一丝毫厌弃的念头,那就常欢喜了,这个道理要懂。做很坏的事情,受这种惨不忍睹的报应,应该用什么心来看待?用慈母的心来看待。这个小孩犯了错误,还是要想方法去帮助他,帮助他回头、帮助他改过自新。不可以说把他放弃掉,「这个小孩不好,把他开除掉,不要他了。」失败的教育。如何能帮助一个人、一个恶人变成好人、变成善人?一个为一切众生讨厌的人,把他变成令一切众生欢喜的人,这个教育成功,这才叫教育。佛是大教育家,世出世间第一人,他所从事的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他心所念的,所思所想的,是普遍令一切众生受福德、享受,怎么样能令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享受福德,不为自己。心心念念念一切众生,真的跟慈母念他的子女一样,如何教他的儿孙个个都享福、都得福报。我们看赞颂里头他是怎样教导的。

『如来无量劫修行,护持往昔诸佛法』,「如来无量劫修行」,修的是什么行?当然这个行门里头无量无边,它有一个总纲领,这个总纲领就是护法,护持过去一切佛的教法,「教理行果」,这个功德大了。前面长行里面,清凉大师注得很富丰,引经据典为我们说明护法的功德超过弘法。弘护是一不是二,这个道理、事实一定要清楚。这个道场「佛陀教育协会」,会长、董事、干事、义工、同学都是护法。哪些人来弘法?讲经的在此地是弘法的,听经在此地也是弘法的,每天在这边念佛的也是弘法的。我们这个说法恐怕大家还不容易体会,讲经是弘法这个没有问题,大家会点头会承认的;听经也是弘法,这个就不太懂了。听经是自利利他,利他不就是弘法?你坐在这里听经,怎么利他?庄严道场。讲经说法的道场如果听经的人数很少,只有几个人听,座位空了许多,会让听众信心散失。所以初学讲经,接引初机,听众里头影响众他就是弘法。当机众得利了,影响众是弘法,影响众是老修行。这个经他也会讲,甚至讲得比我还好,他坐在底下听我讲,让这些听众一看到,「某人都在那里听经,这个法师大概讲得不错」,不但增长他的信心,他还会劝别人,他的亲戚朋友劝他们来听。他不是在弘法吗?不需要自己讲经,我来听,我介绍一些人来听。

过去我在台北,影响众不少,都是一些大德的老居士。他们学佛几十年了,我才刚入门,他们对我很爱护,我每一堂讲经他们都来听。连我的老师都来听,难得周邦道老居士,他不但听经,他还在做笔记,真正是现身说法。有一年我参加大专佛学讲座,这个讲座在善导寺旁边中国佛教会的大楼上, 道安法师主办的,请我去当总主讲。每一个星期天在那边上课,南亭法师来听,老法师!我初学佛的时候我听他讲经,我跟他很熟,那时候做居士。他讲《金刚经》每天晚上开讲,我记得很清楚,我只缺一堂课,连续讲一个多月,我只有一次缺课,所以他对我很爱护,我是他的忠实信徒。我在大专佛学讲座上课,他老人家来听,这些大德长者,我们都懂规矩,有他们在座一定先向他们顶礼,然后才升座讲经。老和尚知道,所以他什么时候来?我上了台之后,坐定开讲了,他老人家就进来了。我这个经一讲完,我还没有起来他就走了,我想跟他打个招呼顶个礼,这个机会他都不给我。每堂课都来,我很感激他。这是影响众,让这些学生大众看到了,「南亭法师都来听讲」,这是在台北有名的讲经的老法师,老一辈的。周邦道、赵默林居士都是老一辈的居士。他到这里来是弘法,弘护统统都做到了,所以听众里头有护持、有弘法,兼而有之。

「护持往昔诸佛法」,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为我们大众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说实在话,他是「护持往昔诸佛法」。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经题注解里说得很明白,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佛法,告诉我们学佛要谦敬。孔老夫子自己说他一生没有创作,都是说古人的,「述而不作」。孔老夫子,都是叙述古圣先王的教诲,没有自己东西。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是诸佛的佛法,古佛所流传下来的,不是自己的。这个话是真的,绝对不是假的。古佛的法从哪里来的?从真如本性里头流露出来的。释迦牟尼佛已经证得真如本性,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跟古佛一模一样,丝毫不差。我们哪一天明心见性,我们从自性里流出来决定跟佛经上是一模一样的。那个时候经典对我们起什么作用?印证。我所契入的境界,跟诸佛如来入的境界一样不一样?拿经来对照一下,果然没有错,自己就晓得,真的契入境界了。如果自己心里面所体悟的、所领会的跟经上讲的不一样,我们所悟的是有偏差,不纯正,要赶紧修改,要从头来起,这就对了。

我们在这里,这个不能不懂得,不能不认真学习。佛教给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这十善业。这十善业不是释迦牟尼佛第一个说的,过去一切诸佛如来都是这个说法。所以我们很客观的说,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也没有错,说释迦牟尼佛禀承一切诸佛所说的也没有错。释迦牟尼佛自己依教奉行,这是「护持往昔诸佛法」;我们如果学了没有去做,不能够落实到我们生活上,我们就没有护持诸佛法。护持一定是依教奉行,一定是做出榜样来给别人看。你能够为别人做榜样,你就成佛了。别人看到之后一定有所感悟,他受了感动,他开始觉悟,这就是化他。他的善根成熟了,你就教他,怎样才能够契入境界?依教奉行。为什么?诸佛如来是这样行的,要把性相、理事、因果融合成一体,就证果了。不能分!我讲性相理事因果,就是讲一切万法,这是世出世间一切万法的总纲领。

所以佛门有一句话,大家也都很熟悉,「万法归一」;有人在底下加一句,「一归何处」?这就打禅机了。万法归一,一归万法,「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你就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华藏世界,不二法门就是极乐世界。念佛求生净土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入不二法门。不二岂不就是一真吗?不二法门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的法身大士,天台家称「分证即佛」,他们是真佛,不是假佛;虽然是真佛,他的果证还没有达到圆满。入这个境界你才真正生喜悦心,这就是弥陀世界为什么称极乐,极乐就是此地讲的「得常欢喜」,一切世间苦永离了。这是世尊在《十善业道经》里面最重要的一段开示,修十善业的总纲领,修十善业的总方向,佛讲得很清楚,「能断一切世间苦」。一切世间是指十法界,不但指十法界,还包括一真法界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世出世间法全包括在其中,你看看这个方法要不要紧?

什么方法?「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这个「善法」广义的讲,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佛所说的一切法是至善之法,孔老夫子说的、孟夫子说的都是善法。「常念」,常是不间断,日夜都不间断,常念是心善,你的心纯善。「思惟善法」,你的思想善,起心动念善。思想从哪里生的?根生的,常念是根、是心。「观察善法」是你的言行善,你的行为善,这样当然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世尊末后提醒我们,不可以有毫分不善夹杂在里头,这样才是真正「护持往昔诸佛法」。我们要做,我们一定要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头。

『意常承奉生欢喜』,「意」是我们心,「承」是承事,「奉」是奉行,依教奉行。果然能够依教奉行,生大欢喜心。这个欢喜心不是外面刺激的,不是说你遇到什么开心的事情、欢乐的事情,你生欢喜心,不是的。这个欢喜心是从自性里面生出来的,这个欢喜心是自性里头本具的。我们被烦恼盖覆住,欢喜不起来了。烦恼统统断尽,一切时一切处,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一团欢喜。《论语》头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意常承奉」就是学而时习之,「生欢喜」就是不亦悦乎。你们看看儒跟佛能不能合起来?是一不是二。所以中国佛教,把小乘搁置,不学小乘直接学大乘,什么原因?用儒家的教学代替小乘。

从前学佛的人无论在家出家,没有不读孔孟书的,最低限度《四书》《五经》《五经》不一定全读,《四书》是肯定全读,代替了小乘。以这个为基础,直接入大乘,一点问题都没有。实在讲,这很适合中国人的根性,契中国人的机,让中国人用这个方法直接入大乘,比读小乘经还要殊胜,还要圆满。这叫护法,儒佛都护,一切圣贤的法我们统统都护持。护一个圣人的法,一切圣人的法全都护持了。为什么?所有宗教的根本就是仁慈博爱,目的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菩萨在此地,令一切众生受福德,不就是离苦得乐吗?一法修成功,法法都圆满了。这是清净喜宝主城神,他从这个法门悟入的。在这个赞颂里面,虽然文字不多,纲领全部提示出来,教导我们应当认真努力的来学习,我们也会从这个法门契入无上菩提。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