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一六讲)  2004/10/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316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华严经.菩萨问明品》,经文这是刚刚讲到,清凉大师在《疏钞》里面给我们解释得很清楚。第一段里面,文殊菩萨问觉首菩萨,这是先「问所为」,这里面的意思很深。「正显问端」「述问意者」,这两个小科我们读过了,今天我们看第三个段落,「拣定所问」,我们把这个文念一念。

「三拣定所问者,准此问意,离如来藏,不许八识能所熏等别有自体,能生诸法,唯如来藏,是所依生」,这是法相里面所说的,於是难题就这样发生了。如来藏在大乘法里面确实是甚深之理,佛在「出现品」里面告诉我们,讲到一切法的缘起,佛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说这两句话,真的是把宇宙的缘起、生命的缘起说尽了,简简单单都说尽了。可是我们读了这两句,每个人解读都不相同,解读不一样。可以说从凡夫地到这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契入的深你就解得深,你契入的浅你就解得浅,的确显示出佛说法的圆融自在。也显示出大乘经教里面,字字句句有无穷无尽的义理,所以你说这个经怎么讲法?同样一部经,不要说是我们一生讲不尽,永远讲不尽。你要问为什么?因为字字句句无一不称性。

体,体就是真如自性,从真如自性现相,相不离体,体不离相,你要是从这个地方稍稍会得的话,能够体会到一点的话。宇宙之间万事万物,在佛法里面把它分类,分为六根、六尘、六识,这是我们讲十八界。《楞严经》里面,十八界之外又加上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这是佛家为了说法方便起见,把宇宙之间万事万物分成这些类别,每一类里面又不知道有多少,展开就是整个宇宙。整个宇宙是大而虚空法界,小而微尘,极微之微,无有一法不称性,无有一法不是依性为体。古人有个比喻说得好,古人用金跟器来比喻,所谓是「以金为器,器器皆金」,这个比喻不难懂,可是一般人也未必能够体会得到。如果你要能够参观黄金制品的展览会,你听这句话就有味道了。我是曾经参观过两次黄金做的这些首饰、装饰的东西,我看的这个展览会不算很大,大概有两万多种,它每个品种都不一样,你去看琳琅满目,全是黄金。以金为器,器有两万多种,摆在你面前;体是什么?黄金,没有一样不是依金为体的。

我们看了这个现场,就想到古大德用的这个比喻,以金为器,器器为金,这体会到了。回过头来再想一想,整个宇宙万事万物,哪一物不是真性?所以宗门彻悟之后,老师常常勘验学生,你举一物来看看,真的叫随便捻一物,无有一法不是!这才是你真正体会到了,入这个境界才真正知道宇宙原来是一体。所以,大乘经里面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这很不好懂,唯心所现。至於变化,不但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有显著的变化,就是在一真法界里面,又何尝没有变化?一真法界里面,唯心所现,问题是我们讲一真法界里头还有没有唯识所变?这说真的。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你说它是性,还是识?那一品生相无明算什么?又何况四十一位菩萨,讲到最低的,圆教初住,四十一品无明才破一品,还有四十品无明没破。这无明是什么,算不算是识?你要能从这个地方领会,你才晓得文殊菩萨问的意思,怎么样圆融?性识不二,这才是正确的答案。

性是真心,识是妄心,真妄不二,性识一如,只是讲真性是讲纯净,阿赖耶识染净和合。从净的那分讲它是真如,它是真性,从染的那边讲,它是阿赖耶,阿赖耶之体是真妄和合,要懂这个道理。法相家重视在识,《华严》是属於法相宗六经十一论之一,法相宗要学《华严》。法相宗他们的教义是「离如来藏,不许八识能所熏等」,能熏、所熏,「别有自体」,没有自体。体是什么?体就是如来藏,如来藏是真妄和合,如来藏在里面。像矿产一样,如来譬如黄金,如来藏就像金矿。金在哪里?金在矿里面,但这个矿一定要开采、要提炼,才能把真金取出来。所以,如来藏这个名词的意思,用这个比喻我们比较容易能体会得到。确实八识能熏所熏没有自体,离真如本性没有自体。

那么说八识能熏、所熏没有自体,你就晓得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没有自体。没有自体怎么会能生诸法?诸法是缘生的!所以,文殊菩萨在这个地方问「缘起甚深」,这就是我们一般人常讲的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这个问题真叫大问题,不是小问题。你能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搞明白,你就得大自在,小乘经上所说的「所作已办,不受后有」,那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一句里头重视个「不许」,不许是不同意这个讲法。后面就总结这两句话,「唯如来藏,是所依生」,所依就是说八识所依,也是讲宇宙之间万事万物之所依。「亦不可言八识无二类,故名心性一」,不可言就是不可以说、不可以讲,八识无二类。

下面说,「以能生种种,非相违故」,这个能生种种,我们用一句话说就把它都包含进去了,这个种种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种种;非相违故,不相违背。「亦非第八而为性一」,你不能说第八是性一。这个话到底怎么讲?就像《楞严经》一开端,世尊叫著阿难,问他心在哪里,不问是真心,是妄心,心在哪里?阿难举出了七处,佛统统都把它否定掉,你能够懂得这个意思,这几句话你就不难体会;不能说是,也不能说不是。所以真正通了,明白了,无论怎么讲都对,没有通,怎么说都不对,这是总的一句话。所以,祖师这个比喻比得太好了,「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千千万万无量无边的金器,金是一,是所依生,种种那些金器,器是能依;这是讲依,依是依缘,依靠这个生的。如果讲能生所生,一是能生,种种是所生。可是你要晓得,能所是一,不是二,你的疑惑才能够解除,才能够断得了。

「答中既言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法性即是真如异名」。法性确实没有生,示现而有生,它怎么会示现?问题就在这个地方,怎么会示现?底下给我们解释,法性即是真如异名,法性就是真如,法性就是本性。「正与报事相违,故成难耳」,这个难题从这儿来的。法性本无生,为什么会有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在这个世界上,所谓是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多少人在探求,一直到今天没答案,说法很多,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这桩事情讲得真正透彻、讲明白,确实是佛法,佛法讲得最清楚,讲得最透彻。

我们用现代科学家所发现的,爱因斯坦说过,宇宙之间这些万事万物是幻相!不是真的。他说真实的其实只有一个「场」,这是科学家的这些名词。这个说法就很像大乘经教里面讲,万事万物,《般若经》上讲得好,如梦幻泡影。你看《金刚经》,大家常念,《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意思很深,几个人能懂得?接著它说,「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电是比喻现的这个相时间短,太短太短,短到什么样的程度你没有办法想像,无法想像。所以不能想,你这一想已经超越了,就是你用的时间太长。相现了,你还没起念头它就已经灭了,第二个又起来。所以,现在有很多科学家逐渐逐渐也同意,宇宙万象的生起是一时顿现,这是大乘教上讲的,没有先后次第,一时顿现。

《楞严经》上说得好,「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个生跟灭时间短到什么程度?我们用《仁王经》上的比喻来说,《仁王经》上佛给我们讲,一弹指有六十刹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一刹那里面有九百生灭,就是生灭已经有九百次。一弹指,我这个弹用力弹,弹得很快的话,我一秒钟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刚刚好两个十万八千,就是二十一万六千次。一秒钟的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这种讲法,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生灭的速度。你怎么想?你怎么可以起心动念?大乘教里头常说,「动念皆乖,开口便错」,你想想这两句话是不是真的?动念错了,开口也错了,为什么?相早不存在了。

这种现象在哪里?就在我们面前,我们已经习惯在里面,已经迷在里面。迷就是迷这个,诸佛如来悟就是悟这个,实际上只是迷悟不相同,统统在眼前。所以觉悟,刚刚觉悟的人非常感叹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你看看多少年的参究多辛苦,一旦就「原来就是这么个事情」!所以契入境界之后,不要说契入得深,我们在前面跟诸位谈的证悟跟解悟,证悟就不必说,已经入境界了,真正解悟之后,妄念也少了,这是真的。妄念还有,妄念还相当严重,你连解悟都没到,也就是说你连这个事实真相你并不了解,你还是凭你自己第六意识在想像、在分别,那怎么行!六识分别,七识执著,天天用这两样东西,与事实真相愈去愈远,你怎么能够理解!真正搞明白、搞清楚,有没有事情?天下本无事,真的是庸人自扰之。谁是庸人?自己是庸人。一天到晚打妄想,一天到晚搞分别、执著,你不是庸人谁是庸人?所以搞清楚之后,心是静的,心如止水,如如不动。静到一定的程度,这是经上讲「净极光通」,通就是证悟,净极是放光,放光就是生智慧,但是你还没有通,通就入进去了。

每个同学根性不一样,有人根利,有人根钝,这是什么原因?这是与过去生中修习有关系。过去生中你对这个法门下过功夫,还有人不是一生下功夫,可能是生生世世都在这上下功夫,也很可能百千万劫在这上下功夫,那个根柢就厚了。但是怎么样?没悟,没有证得。你要问他为什么无量劫的修行还没悟?原因在哪里?实在讲,我们在座同修,你们哪一个人不是无量劫修到今天?个个都是,为什么现在还变成这个样子?关键就是古德讲的放不下!放不下什么?我什么都放下了!是的,什么都放下了,就是「什么都放下了」你没有放下。你到我这里来,还提了一大堆问题来问我,你没放下,你放下了哪有问题?你有问题而不问,永远堕在无明里头,不会开悟!问题不断的往前涌,你没放下。

没放下的人要去参学,寻师访道,到处要求人指点。指点什么?无非是帮助你破迷开悟。那我们是不是真的能破迷开悟?真的破迷开悟没有别的,依教修行,最好的榜样是《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为我们表演的「五十三参」。你仔细观察参学的学人,善财是代表参学的学人,就是大乘的学人。五十三位善知识是什么人?都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这个难得!善财的命好,一生当中遇到这么多高人,我不行,我没有他这么好运,我一个善知识也没有遇到。」你错了,你细细看看五十三参,学生就一个人,善财一个人,善财所遇到的都是诸佛如来,不是假佛,是真佛。这五十三个人就在我们面前,从早到晚你都见到,你不认识。你看看这五十三个人,这里头有男女老少,有各行各业;我们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你这一天所接触的,不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吗?我们有分别、有执著,所以看这些人都是凡夫,我们什么都得不到。善财童子是最好的学生,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妄想,亲近一切众生,成就圆满的后得智,这个意思你懂吗?

在这个世间你什么时候能够醒悟过来,凡夫原来只有我一个人,除我一个,我六根所接触的统统都是自性一时顿现。体是真如,他不是如来他是谁!所以,一切人是佛,一切有情众生是佛,一切无情众生也是佛。有情众生有佛性,有情众生的生起依真性,体是真性;无情众生的生起,体是法性。佛性、法性,这是佛学上用的名词不一样,其实是一个性。为什么佛在有情分上用佛性不用法性?佛是觉义,偏重在自性觉,称之为佛性。称为法性?法性正是此地所讲的如来藏,如来藏里面有一分不觉义。并不是真的不觉,它有感觉,那个感觉是我们没有办法体会到的,我们有情众生六根接触不到,也就是它的感觉是很微细很微细。文殊菩萨在此地问的「各个不相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佛说它为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性。一性为什么不相知?为什么在如来境界里,他什么都知道?何以不到那个境界不知道?由此可知,相知不相知还是境界上的问题。

日本江本胜博士从水结晶实验里面证明,这是十年了,他搞这个事情搞了十年,现在有相当可观的成绩,我也跟诸位报告过几次。现在江本博士跟我也是好朋友了,我鼓励他做,与佛法讲的相应!水是矿物,测验出什么?它有见闻觉知。正是《楞严经》上所讲的一切因果微尘,《楞严经》上讲的是「世界微尘,一切因果,因心成体」。体,体是真心,它怎么会没有知觉?所以你真正要是通达了,你就晓得整个宇宙是活的,现在讲有机,整个宇宙是个有机体。水现在实验出来,它有见闻觉知,水能看、能听,懂得人的意思,人以善的意思对它,水的结晶特别美。所以,他得到一个结论,像我们佛教或者信仰其他宗教,在吃饭的时候,在饮食之前做祷告,他说太有道理了。这个祷告真的,我们讲加持,你的饮食变得非常之美,它里面的结晶就改变了;没有祷告跟有祷告就不一样,他证明出来了。

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也就知道怎样能够养生之道!养生之道就是人没有恶念,没有贪瞋痴慢,没有自私自利,没有是非人我,没有名闻利养,没有五欲六尘,你这个人身体每一个细胞都美好。如果像我们这两年来,常常跟许许多多宗教、族群往来,我劝大家,我们一定向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去迈进。这个方向、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爱心,真诚的爱心,扩展到宇宙,扩展到法界,「爱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你说这个人心情多快乐!我们中国谚语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你生活得很快乐,快乐就不容易衰老,快乐你就不生病。怎么样会老?忧能使人老,你忧虑的事情多,你很容易老化。

我早年有个老同参,香港同修大家都知道,慧忍法师。慧忍法师年轻时候不错,从小出家,被人家抓兵抓到台湾去,去当兵去了。当兵也很难得,因为出家人会剃头,所以他就做剃头兵,没有受多大的苦。总是想退下来再出家,但是年轻,没办法离开军队,就装心脏病。这他告诉我的,每天装心脏病,装了三年,真的得了心脏病。病从哪里来的?从心想生,佛法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一下真的得心脏病,就没有办法再让心脏病复原,就没有办法了,一生受这个累。能装成病,不能再把病还原,实在讲,这是对佛法这些道理了解得不够透彻。我们也是几十年才逐渐逐渐慢慢才明了,再加上有些科学家在实验,我们看到实验报告一看就懂,就知道它是怎么回事情。所以,肯定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些东西搞清楚之后,文殊菩萨这个难就难不倒你!

下面觉首菩萨的答覆,偈颂里面的答覆,我也都看过了,都读过了,也是用这个意思来答的。所以,近代科学里面所发现的,我会在这个地方跟诸位报告出来,来引证。科学家是从数学里面推演出来的,推演出来知道,我这才了解世尊在《仁王经》上说的这个速度,这个数字是随顺俗谛说的,也就是随顺我们世间讲的。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一时顿现速度是这么快,「如露亦如电」。露是什么?露是露水,露水是讲相续相,闪电是讲一个相,露水是比喻相续相。我们今天只知道相续相,不知道真相,相续相是幻相。就像我常常用这个做比喻,像我们看电影,电影银幕上的现相是相续相,这个诸位都知道,如果单张的看,就称为幻灯片,它移动得太快。那个太快要跟佛法讲,还太慢了,一秒钟才二十四张;一秒钟二十四次,我们看电影已经就被迷了。

今天的宇宙,佛告诉我们,一秒钟是二十一万六千次,这个我们没法子想像,我们怎么会知道它是假的。一秒钟二十四次生灭,我们就以为是真的,现在说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我们以为这个存在都是真的,不知道是梦幻泡影。我们读了科学报告,我就恍然大悟,这个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是如来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就把我们吓倒了。真实说是多少?应该讲是亿万分之一秒,我到后面用个概略的数字向诸位做个报告。我们现在的科学知道,现在速度最快是光速,电磁波跟光速差不多是很接近,一秒钟三十万公里。那么光的速度走一公里就是三十万分之一秒,三十万分之一秒就超过二十一万六千秒,超过了;三十万分之一秒,超过了,那才一公里。那一公尺?一公里是一千公尺,一公尺要多少时间?一公分多少时间?一公厘多少时间?你算到光静止在那里不动了,这是多少时间?这个时间再加速度,光就退回去了,光就没有了,消失了。这个消失大概就是现在科学家在太空当中发现的黑洞,黑洞,光进去之后都没有了。

种种现象都是一时顿现,这个一时,我们最困难的就是这个一时的概念。一时的概念是我们决定没法子想像的,所以说经上讲「不可思议」,这个话是妙绝了!为什么?你思,思的时间短,就像露、闪电一样;议是说明,说明就像露一样,就更长了,统统达不到。你动念头想思的时候,不知道已经远之远去了,你还思个什么?所以思,我叫它做胡思乱想;说,我说它叫胡说八道。我用这个名词,大家就很容易体会,真的一点都不假。

所以,佛法集合现代科学的发现,你去看,特别是在《华严》上,非常有兴趣。慢慢的你能够悟解,悟解不能说不得受用,得受用不多,一定要契入,契入才得大受用。什么受用?生死了了。不但生死了了,三界、六道、十法界都没有!真的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才对世尊所说的这个宇宙万法的状况,佩服得五体投地。三千多年前他老人家说得这么详细,说得这么的准确,一丝毫差错都没有。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报告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在清凉大师《华严疏》里面看到文殊提出这些问题,接著大师为我们说,「文殊欲显实教之理,故以心性而为难本,欲令觉首以法性示生,决定而答,海会同证,楞伽,密严,皆广说故」。这里实在讲还有《楞严》,但是《楞严》在那个时候还没到中国来,还没有传到中国。这段话就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了。文殊欲显实教之理,世出世间圣贤应化在九法界,天台大师讲得好,九法界中每一个法界都具足十法界,所以天台大师讲「百界千如」。百界就是十法界每一个法界具足十法界,就变成一百界,一百法界;每一界里头都有十如是,就变成一千如是,百界千如。这个就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百界里面每一界里头又有十法界,就变成千界;千法界里面,每一法界里头还是有十法界,重重无尽,这是法界的真相。

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示现在无尽法界里面,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示现、讲经说法总的原则不外乎契机、契理,理是一个,决定不能够违背,实相!机就不同了,众生的根性不一样,对众生不同的根性,诸佛菩萨以三种方式作为说法的依据,这三种方法就是我们讲的二谛。二谛怎么说三种?一种是专门讲真谛,一种是专门讲俗谛,一种是二谛都说,就变成三种说法,依这个原则。《华严经》上这些大众根性都成熟了,不是凡夫,讲真谛,讲实教;二谛里面讲权教,有真谛、有俗谛,讲权教。佛虽然讲的是真谛,祖师注解的是二谛,要讲纯真我们不懂,绝对不是我们凡夫境界,连二乘都不懂,何况我们凡夫。所以,祖师大德为我们讲经说法,就适合我们现在人的程度,二谛。

如果程度更浅一点的,他的志向只希望做个好人,希望来生还能得人身,日子过得比这一生还要好一点,这样的人很多。你给他讲生天、生极乐世界,他觉得太茫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给他说三途他又害怕,遇到这一类根性,那就只讲俗谛,不讲真谛。说法的方式,我们会在经典里面看得很清楚、很明白,这个不能不知道。如果诸位将来接触圣贤教化的层面多了,你就很明白、很了解。

譬如说有很多人问,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世间,为什么不在中国降生?为什么在印度?我初学佛的时候也有这个问题。为什么孔子降生在中国?不降生在欧洲?才知道这些大圣人,哪个不是佛菩萨化身来的?要是依《华严》来讲,那是除我自己一个是凡夫之外,没有一个不是佛菩萨化身来的,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入这个境界得大利益!为什么?天天接受诸佛菩萨教诲,你哪有不成佛的道理?为什么善财童子一生成佛,我们成不了佛?善财童子遇到真是无量无尽的那些佛菩萨天天教他,有从正面教他,有从反面教他,方方面面的来教导他,他成就了,一生圆满成就。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成就?我们一尊佛没有遇到,你什么都学不到,佛在你面前你不认识!这种教法,那是实教。

我们是凡夫心,妄想、分别、执著特别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烦恼,不生智慧,用实教的方法讲不通,没法子!但是中国人也不算笨,还有些聪明智慧,所以儒家、道家,老庄、孔孟教导中国人,有权、有实,权多实少,不是没有,有,不多。所以,伦常道德讲得多,这个东西通实教,不是纯实教,通实教。西方社会里面聪明人有,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文化跟中国不相同,业报也不一样,所以圣人在那个地方示现,可以说多分是用权教,俗谛;真谛方面讲得太少,比东方还少。可是在印度不一样,印度在释迦牟尼佛出现那个时候,印度修定的人多,我们称它为宗教之国。佛经里面讲,当时有九十六种外道,用现在的话来说,都是宗教的派别,就有那么多,而且这里面有许许多多修得有很深的定功。

六道、轮回不是佛法说的,现在很多人说佛教讲轮回,这是粗心大意,这是误会。六道轮回是谁讲的?婆罗门教讲的,婆罗门教就是现在印度教的前身,它的历史最久。我跟他们接触很多,他们自己内部讲,他们宗教的历史有一万多年,但是世界上一般大家学术界承认的是八千五百年,这世界上承认的。就如同佛教,释迦牟尼佛灭度到现在,现在全世界承认的是两千五百多年,我们中国记载超过三千年,可是世界一般承认的是两千五百年。那么他说他们一万多年,我们想想也可以相信。他们在定中见到的,这不是推论。

他们所修的这些禅定,在今天佛法里面来讲叫世间禅定,世间四禅八定。修这种方法没有真正达到禅定的水平,我们一般讲未到定。他有没有定功?有,但是还没有达到初禅。未到定他就能够见到欲界天,能够见到畜生、饿鬼、地狱,也就是说,这些层次的空间维次他突破了,他能见得到。定功要是达到一定的水平,他证得初禅,他见到初禅天;证到二禅、证到三禅、四禅,乃至於证得四空定,六道里面的状况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亲眼所见的。这个道理现在我们已经很清楚,已经不再怀疑了。在禅定境界里面,时空观念没有了,也就是时间没有先后,过去的、未来的,他统统看见。空间没有距离,从四禅、四空到六道,这个三界的状况他清清楚楚,婆罗门教!瑜伽、数论都有这种功夫。这个境界在中国没有,孔子那个时代,周朝、春秋那个时候没有。我们从这里想想,释迦牟尼佛应该降生在什么地方?当然降生在印度。

虽然佛说法也是不离真俗二谛,但是在前面一个阶段,他老人家说法四十九年,前面一个阶段有二十年,「阿含」讲了十二年,「方等」讲了八年,二十年。前面二十年多说俗谛,少说真谛,可是后面的二十九年,佛说法四十九年,「般若」说了二十年,「法华涅盘」八年,多说真谛,少说俗谛。《华严》《法华》说真谛几乎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可以说是纯真,俗谛在这里头就讲得很少了,是随顺如来亲证境界说出来的,所以不是凡夫境界。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才晓得文殊他问的意思是要显实教之理。

所以,用权教、用世俗人对心性有限的程度做为问难的依据,「本」就是依据,依据这个来提出难题。而目的?目的太好了,目的是「令觉首以法性示生」,示是开示,生是众生。「决定而答」,决定是决定没有疑惑。我们凡夫、二乘虽然常常听佛说法,佛是真谛、俗谛都说,俗谛没有问题,没有疑惑,但是佛讲到真谛这些地方的时候,总难免有些疑惑,疑要是不能断,对於大乘的修学造成一定的障碍。凡夫有三障,菩萨有没有障?菩萨有,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所以疑是一定要化解。讲经说法起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大家破迷开悟,如果众生没有疑惑,佛还讲什么经?不需要讲了;就是因为有疑,佛才天天讲经。劳累到世尊四十九年都不能休息,天天在这里教导,帮助大家破迷开悟,大慈大悲到了极处。

觉首菩萨他正式学这门功课,让他来答覆,决定而答,没有疑惑。「海会同证」,这个海会是华严海会,海会菩萨一同给他做证明。证明什么?觉首菩萨讲得没错,讲得很对。觉首菩萨讲的就是代表诸菩萨所说的,诸菩萨所说的是代表诸佛如来所说的,决定没有疑惑。下面举出《楞伽》《密严》,对这个说得很详细,这真正把问答的义趣给我们显示出来。

再看底下这一段,「会相违者」,这是第四科。会是会通,怎么样把相违会通?「问,若尔」,要像前面所说的,「瑜伽等中,异熟赖耶,从业惑种,办体而生,非如来藏随缘所成,如何会释」,这个问题提得好。「瑜伽等」,这是指法相宗的论典,像《瑜伽师地论》这一类的。法相是有六经十一论,像《唯识三十论》《法相入门》,这诸位应当都读过的,《唯识二十论》《百法明门论》《瑜伽师地论》有一百卷,分量很大,弥勒菩萨造的。弥勒菩萨是法相专家,他修的叫「唯心识定」,是依法相经论里面的理论方法修行证果。这个方法好,但是很难,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性宗,像禅宗,那要上上根人。老师说你不是上上根,你修这个法门,在这一生当中要想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看样子是不可能。相宗,中上根性的人行,有条件可以学,时间太长,恐怕你没有那么长的寿命。那时候李老师简简单单的算了一算,「五重唯识观」每一个法门大概需要多少时间,五重加起来要两百多年,能活那么大的年岁吗?而且你还要有老而不衰,你要有这个能力才行,年岁老了就衰了,体力就差,你就不能修了,那没办法。所以,法相也相当不容易成就。最后老师教我还是念佛求生净土妥当,稳当,有把握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依照净土宗的经论,念佛求生净土。

求生净土这个法门,说起来也不容易,难在什么地方?难在放不下。古大德说这个法门叫万修万人去,那是什么原因?哪一个肯放下,哪个就去了。所以,净宗法门有它真正殊胜之处,你要把这个世界,身心世界、人情世故统统放下。不是说你这么忍心,你要不忍心你自己不能成就,你成就之后,你才能回过头来帮助这些家亲眷属,这些父老故旧你才能照顾得到。佛法里面讲得好,佛不度无缘之人,你过去生中的家亲眷属、乡亲父老,跟你都有关系,只要有关系他跟你就有缘,你将来成佛的时候你就能度他。所以要暂时忍心抛弃,不是真的不顾,我到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了,我再回来帮助你。否则的话,我跟你们一起沉沦在六道轮回里面,生生世世彼此没有法子照顾,这是事实真相。谁能照顾谁?只有成了佛,才真正有把握照顾别人,你自己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了,回过头来可以帮助有缘人。你的这些亲故,无论他在哪一道你都认识,你也有能力很容易就找到他们,只要得度的机缘成熟了,你一定会帮助他。什么叫得度机缘成熟?你能信、你能解、你能行,缘成熟了,一定会来,真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真来帮助你,真来救你。

今天刚才有位老和尚圣怀老法师,刚才我看到他,现在没有看到。这位老和尚也很了不起,他大我三岁,今年八十一岁,我跟他连络上,他今天来我们这个道场来参观,来看看我。我跟他的缘分是一九七六年,我在台北善导寺好像是冬季的一个讲座,七天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他们从香港到台湾去观光旅游,碰到了。他今天告诉我,他说见如法师介绍他去听经,他本来讲只听一次,第二天就准备到南部去旅游去。头一天听了之后,他听了还有兴趣,再听一天,就把这个约会推迟一天,听两天。听两天之后还想听,后面的旅游就取消了,就一直七天的经听完。听完之后,那时候还有一个谢道莲居士,这一僧一俗来看我,跟我商量:法师,我们从香港来的,你能不能到香港去讲经?当时我就答应了,所以过了年之后我就到香港来,在香港住了四个月,他们两位邀请的。

这是二十多年以前的事情,我到香港来是七七年,二十多年了,那个时候我们认识的。当时在界限街中华佛教图书馆,在那边讲经讲两个月,后面两个月是在香港蓝塘道,寿冶老和尚的道场,「光明讲堂」,续讲两个月,讲四个月。我记得《楞严经》没讲完,我们的签证时间到了,结果离开了。我们的缘是那个时候结的,现在见面非常欢喜,多年没见面了。当时许多的同参道友,一半以上都不在了,正是古人所讲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多少人都没有过七十岁就走了。所以时节因缘非常重要,你要没有长时间的修行,你很难成就,这是我在讲席当中也常常跟诸位报告的。明白这个道理,对身体不必过分的执著,但是也不可以过分的爱惜。最好?最好是随缘,随缘要知道保养,不可以糟蹋身体。饮食起居要注意,要保持好的体力,你才有能力用功办道,你才能够在这一生当中成就道业。

所以今天有人问我,有许多难题没有办法解答,他们说是瓶颈不能突破,就是有很多困难,问问我要学什么法门。如果你的疑虑太多,读《金刚经》好,我过去在《金刚经》有一次比较详细的讲解,总共好像讲了二百四十八个小时,我讲了四个月,二百四十八个小时,值得做参考。我是依据江味农居士《讲义》讲的。如果读书,读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读周止庵居士的《心经诠注》,这两本书很好,确实可以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突破重重的瓶颈,这就是断疑生信。如果要想这一生当中有成就,这一生当中决定不空过,那我就劝你学《无量寿经》,学《弥陀经疏钞》,或是《弥陀经要解》,就够了,你这一生当中一定得生净土。这是在现前一般的根性真正有利益的课程,不多,只要好好去学,没有不成就的。

《华严》太大,但是没有关系,我是每一次都讲得很细,听一次有一次的利益,听一品有一品的利益。能够有机会听,也能够帮助你断疑生信,而且我们处处都指归净土,这个绝不违背大经的宗旨,为什么?《华严》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隋唐大德就已经说出来了,《华严》《法华》皆是《无量寿经》的引导,这个话讲得好!意思就是讲《华严》《法华》都是引导你归无量寿的,归无量寿就是归净土,归念佛法门,这个很难得。

我们看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个参访的善知识德云比丘,德云比丘所修的法门就是般舟三昧,般舟三昧是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他说了二十一种念佛法门,二十一是表法,不是数字,就是无量无边的法门,没有一个法门不是念佛法门。在许许多多念佛法门里面,他特别为我们所示现的,就是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第一个善知识。中国人常讲「先入为主」,善财果然不错,就是以专修念佛为主。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接引,真的往生了,他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证究竟圆满的佛果,不可思议。善财童子是一生圆证无上菩提,所以《华严》导归极乐世界是天经地义,我们一丝毫疑惑都没有。

那么这个地方所提出来的问题,就是《瑜伽论》当中讲「异熟赖耶」。什么叫异熟?异熟就是不是一个时间成熟,成熟有先后不一样,这个叫异熟。赖耶实在就是讲阿赖耶里面含藏著种子,这些种子十法界都有,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每一个人阿赖耶里面都有作佛的种子,都有作菩萨的种子,也都有作饿鬼、地狱的种子。所以,从因上来讲,一切众生个个具足,无二无别,缘就不同了。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阿赖耶里头有佛的种子,如果我们随顺佛的种子,那你这一生就作佛去,你随顺菩萨种子,你就作菩萨去。所以佛说缘生,他不说因生,阿赖耶种子是业因,是因,但是因要是没有缘,它不能够结果,一定要缘。所以缘非常重要,缘每个人就不一样,这是异熟的一个状况。

我们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最容易成佛的,最稳当、最快速的,无过於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如果我们真的肯定,没有疑惑了,这一生当中死心塌地,抱住这一句阿弥陀佛,我就决定成就。世间所有一切的缘要暂时放下,你要是放不下,麻烦大了,你这一生的机会错过了,所以自己要有智慧,有智慧才能下定这个决心。放下不是事上放下,事上放下我都不顾你,这个在伦理道德上讲不过去,那世间法破坏了,这个要记住。佛在一切经教里头常常讲,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不坏世间法怎么放下?是心里放下,心里头干干净净,决定没有牵挂,决定没有忧虑,这是真放下。心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连经教都没有,这才叫专精!

常常想著经教也不行,把你念佛的功夫破坏掉了,《金刚经》上说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佛法,我学的佛法在我真正用功夫的时候,这个放下,我要把念佛往生作为我一生当中第一个大事来办。至於研究经教,或者是讲经说法,附带的,那不是我主修的,主修我的选择是一卷《弥陀经》、一句佛号,就这么简单。跟大家在一起研究这些大经大论是附带的,这个东西平常绝不放在心上。

也许有同学又问了,你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好像你还讲得不错,这是什么原因?实际上我在讲席上讲得很多,古德说「一经通一切经通」,我得这么一点利益,得这个利益老师教的。很多同学都知道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十年学五部经,这就是我看家的本事。我第一部学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些资料现在在这边都找得到,经文不长。第二部学的《阿弥陀经》,第三部学的《普贤行愿品》,第四部学的《金刚经》,第五部《楞严经》,我在台中十年就这么多功课。这个五部经是次第完成的,李老师教学「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部经你学到他要不认为满意,决定不准你学第二样,要学到他点头了,行,你可以再学一样。

我在台中学五部不容易,我的基础是《金刚经》《楞严经》,在这上打下的底子,其余这些大经大论都没有学过。我看起来没有困难,你们要我讲什么,我就可以给你们讲什么,不但佛法能通,世间法也能贯通。何况世间一般宗教的典籍,无论哪个宗教的典籍,我拿到手没有困难,我都会讲得头头是道,讲得大家都很欢喜。所以真的要一门深入,要在一部经上下真实功夫。这个真实功夫,不但你透彻了解,了解之后你要能落实在你的生活当中,落实在你自己的思想、见解、生活、行为,这个学了才有用处。如果你所学的经教与你自己生活不相干,这学了没用处,你只是学文字而已,皮毛而已,你没有得到真实的受用。好像吃东西一样,囫囵吞枣,你没有消化,没有吸收,没有吸收它的养分,白吃了,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这个答,答里面就说得很好,说「瑜伽等中,对於凡小」,这两个字是关键,凡夫、小乘,「约就权教,随相假说」,这两个字用得好,假说就是不是真说。《华严》真的是真说,可是权小的经典很多,初学的人都是从这儿开始学起。你从这些学起的时候,已经好像养成一种习惯,常常就想著这些,一下给你讲真实的时候反而觉得疑惑。这就是我前面所举的这些例子,佛说法一定要契机契理,要观机,他是什么样的程度给他说什么法。华严会上这些大根器的人,也是从初学慢慢培养出来的,不是天生的。佛也是像我们这种程度慢慢修成的,三大阿僧只劫,无量阿僧只劫,是这么修成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有些人根利,有些人根钝,这什么原因?过去生的宿根不相同,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宿根不相同。有些人过去生中修得好,修的时间长,现在接触就容易;有些人过去虽然修,不很认真,没有真正奠下基础,这一生再接触,也很欢喜,契入就困难。又何况,缘各个人不同,有人障缘很多,有人障缘就比较少,助缘比较多,各个不相同,原因在此地。所以,他这一句讲得很好,对於凡小,约就权教,随相假说,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好,现在时间到了,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