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四五讲)  2005/10/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45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菩萨问明品」第十,佛境界甚深,我们先看长行文。前面还有个科题,「第十佛境界甚深,十信观圆,便造佛境,於中亦先问」,后答。科题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十信位,可以说把一乘佛法的纲领都给我们说出来了,文字虽然不多,如果能够契入,观这个字是个关键,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观念、理念,圆是圆满。十信观圆满,在佛法里面讲观照、照住、照见,圆满是照见,我们初学的时候叫观照。所以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读诵经典的时候,最重要的随文入观,我们才真正能得到利益。

随文入观重要!怎么叫随文入观?譬如佛教导我们善护三业,我们学了之后,时时刻刻都能够提得起来,断恶生善,这就叫随文入观。你的观念改过来了,过去的观念错误,现在接受佛陀的教诲,这个观念是正确的。十信,前面跟诸位同学报告过,这十信心也说了很多。信心,第一个是信心,十种信心,第二个是念心,第三个是精进心,乃至於最后一个愿心。我们学到一个就得到一个。学到信心,深信不疑,这个信是正信,有理论依据。不但有理论做依据,而且诸佛菩萨他的德行,他没有过失,令我们尊敬景仰,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是正信的基础,一定要我们入境界。

你看十信圆满,入佛境界。这个单元,最后这个单元,第十个单元讲佛境界。契入佛境界就成佛了。所以十信观圆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十信是修德,到十住是果德现前了。当然这个大单元就是「问明品」,是讲观行。下面一品「净行品」「净行品」讲事行,就是说我们智慧的观行,如何能够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这才能入佛境界。学了之后不能在日常生活当中起用,这个不行。所学非所用,那我们入不了佛的境界;换句话说,成不了佛。

在这部《华严》当中,十信位里面,曾经跟诸位多次的报告,初信到六信没离开六道,七信离开六道了,七信到九信都在四圣法界。七信是声闻,八信是缘觉,九信是菩萨,一道甚深是菩萨境界,十信是佛,佛法界。诸位要知道这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天台大师称之为相似即佛。他把佛分做六种,第一种叫理即佛,理是法性,一切众生圆满具足。所以从法性上来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理上讲的。从事上讲,众生迷失了自性,现在开始接触到佛法,在这里认真的学习,学习并没有得受用,这个时候叫名字即佛,有名无实。我们想想看,我们现前大多数学佛的同修没得受用,怎么叫得受用?真正做断恶修善的功夫得受用,我们没有认真做。在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依旧随顺烦恼习气,在一般人讲毫无修养,没有变化气质。连世间读书人,这是从前不是现在,古时候读书人常说读书在变化气质,他不一样。

换句话说,读书人是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这是中国人,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的,他们对於物质生活不重视,精神生活重视,所以他常生欢喜心,物质缺乏无所谓。诸位在《论语》里面看到,物质生活最差的颜回。孔子学生里面,颜回最快乐,从来没有说是为物质生活忧虑过,没有。什么样艰苦的生活,他都能接受,从来就不放在心上。《论语》里面记载「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这种生活要给别人,哪个不忧虑?哪个不犯愁?可是颜回不然,夫子赞叹他,「回也不改其乐」,他很快乐!他乐从哪来的?在《论语》里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读书人如果能够有这么一个境界,你的功夫上道了,一天到晚欢欢喜喜,生活再贫穷,工作再繁忙,都快乐。

工作多不累,欢喜!知道这个工作是为社会服务。尤其是入圣贤境界之后,真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处处给一切广大群众做一个好榜样、好样子!人不愿意吃的苦,他愿意;人不愿意干的活,他愿意,这里头什么个道理,你得好好去想想,我们观念变了,思想变了。一般人是凡夫的思想、六道的观念,就是轮回心。他能够转迷为悟,转凡为圣,所以他快乐,道理在此地。

一切都是要从断恶修善做起,而断恶修善的基础在持戒。戒行的基础我们要知道,佛法里面是十善业道,这是最基础的,可是十善业道也建立在小乘的基础上,为什么我们现在学佛,十善做不到?其实十善并不难,而且是一定要做到,为什么?人本来就是善人,你看《三字经》上头一句已经念到,「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善就是说,人之初本来就具足十善,天经地义的。现在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迷失掉自性,就是迷失了本性,用《三字经》的话,迷失了本性。本性本善迷失之后,我们的思想行为就跟十善相违背,本善变成不善。

本善里面决没有伤害众生的念头,哪里会杀害众生?现在迷失,念念当中有利己,利己一定损人,损人是伤害人,为什么伤害人?为了利己。偷盗是想尽方法占便宜,占便宜是盗戒,本性里头没有,没这个念头。迷失了本性,就把十善变成了十恶。我们现在要想修十善这么样的困难,这个原因佛在经上都讲过,我们没有小乘的基础。十善是通达小乘的,所以中国佛教是以儒道为大乘佛法的基础,中国人不学小乘。但是现在儒跟道不学了,那怎么办?没有办法,所以我们今天极力提倡《弟子规》,希望大家一定要把《弟子规》做到。

《弟子规》简单!总共只有一百一十三桩事,这叫做根本戒。这一百一十三桩事要是不能够做好,统统做到,十善业你就没有法子落实。十善业落实,十信观你才能够修,观照!十信心你才能够起得来。十信观圆不但出六道,出十法界了,到哪里去?到一真法界去了,《华严经》里面讲华藏世界。这就是佛境界,华藏境界是佛境界。禅宗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教下讲大开圆解,十信观圆就是大开圆解;我们净土宗称之为理一心不乱。名称虽然不一样,境界是相同的,都是佛境。这个造当作到达讲。你就到达佛境,你就入佛境了。我们中国一般俗话讲成佛了、证果了,这个造就是成佛证果的意思。於中也是先问后答。你看看这里问的人不一样。

【尔时诸菩萨。谓文殊师利菩萨言。】

这个『谓』就是问。就是对文殊菩萨讲,诸菩萨对文殊菩萨讲:

【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说已。】

你前面问我们一些问题,我们把我们自己所了解的都向你做了报告。现在:

【唯愿仁者。以妙辩才。演畅如来所有境界。】

现在反过来要求他了。『仁者』,这个名词我们学佛的同修一定要熟悉、要理解。仁者,在佛门里面通称是菩萨的称号。我们有时候写信尊敬别人,仁者,仁者是菩萨的称号,就是仁慈的人。仁慈的标准,谚语常讲「仁者无敌」,我就用这句话做仁者的一个标准。敌是什么?敌对,对立,这就是敌。仁者无敌,这个人心里面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没有对立,这是菩萨,这是我们要学的。

你看看凡夫,他跟一切人有没有对立?有,不是同一类的就对立。现在社会上政党政治,不是同一个政党的就对立。这些年我在澳洲,也参加一些社会的活动,在宴会里面,认识的人很多,我们总想一桌吃饭,没有,他就是排得很远,到那边去。什么原因?他不是一个党。我听了以后也不说话,不好说话,心里很难过在想,现在我们每个人口口声声都讲和谐,化解冲突,促进和平安定,两个政党不能在一起吃饭,这到什么时候和谐才能落实?所以会后,我们同参道友,我谈谈这些话,真正要是和谐,不同的派系大家都在一桌吃饭,和谐!不同的派系不能在一起吃饭,只是见个面,点点头,打个招呼,都不肯深谈,这怎么行?这是明显的对立,坚固的对立,对立就不是仁者。

仁,二人,自他一体,自他不二,爱人如己,这叫仁者,这是菩萨。所以仁者也就是大慈大悲。你看看这意思多好,佛门通称,尊敬别人都称之为仁者。仁者两个字的意思我们一定要懂,如果看到这两个字,一定要给人家讲清楚、讲明白。我们自己要向这个方向、向这个目标努力,去修自己,就是把自己对一切人对立的界限,从自己内心里头把它化解,我们的心就清净了。有跟人对立、跟事对立、跟物对立,心不清净、心不平等、心不觉悟、心不真诚,怎么能修菩萨道?怎么能修大乘法?这不能不懂。

我们对人不能对立,对物,物是九法界众生。九法界众生,譬如蚊虫蚂蚁,蚊子来叮你,你什么样的心态?一巴掌打死了;看到蚂蚁,手指一按,蚂蚁死了。这是对立,有我无你,你不可以伤害我,我可以杀你,你不可以伤害我,哪有这种道理?这是不讲理。菩萨对这些小动物一视同仁。蚊子要叮菩萨,菩萨欢喜供养,它饿了想吃一点,你供养它就好了!跟我们的心不一样;不愿意供养它,把它赶走就好了,绝对不会杀它,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很乐意的供养。对这些小动物不对立,而且尊重它、爱护它,就跟对佛菩萨一样。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礼敬诸佛,蚊虫蚂蚁也是未来佛,它有佛性。凡有佛性皆当作佛。它今天为什么沦落成这个样子?它造的业障很重,所以今天受这样的果报。它受这个果报,我们懂得佛法的人知道,它正在消它的业障。业障消除之后,它会得人身,它会在人道当中闻佛法,会继续修行,这是事实真相,这不能不知道。

所以今天大家都晓得这个社会严重的对立矛盾,所以它才有许许多多冲突发生。怎样化解冲突?我参加联合国和平会议很多次,我每次都报告,每次讲话一定都提到,从自己本身化解对一切人事物的对立,化解对一切人事物的冲突。和平首先在自己心内落实,然后我们才能够影响别人,才能够帮助社会和谐。所以和谐要从这里做起,才能收到效果。否则的话,我本身都不合,怎么能跟别人合?怎么能跟社会大众合?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所以从事世界和平工作的人一定是仁者,在佛法讲一定是菩萨。

『以妙辩才』。文殊代表的是智慧第一,实智、权智二智圆融,辩才无碍,他代表这个。中国佛教可以说是纯大乘教。大乘教最主要的是以四位菩萨代表大乘的四个主要的课程。第一个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你看看他的名号上「地」,我们在这个世间,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第一个条件要有土地。你办个学校,你没有土地不行;你开个公司,没有土地你也开不成功;你成家立业住个家,你没有土地,你不能盖房子。我们离开地不能生存,离开地,什么事业都不能成就,地的意思在此地。「藏」是宝藏,那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地的资源,地上的资源,地下的资源。地下有多少矿产,地上树木花草、五谷杂粮,养人的,离开地,我们就不能生存!这个藏是宝藏,五谷杂粮都是宝藏,离开它,我们不能生活。佛用这个来比喻人的心地。

我们的真心,真心就是本性,本性里面本来具足无量智慧,这是宝藏;具足无量的才艺,这是宝藏;具足无量相好。你看看现在人,不管信不信宗教,不管中国、外国,不管是哪个族群、哪个宗教,你去问问,谁不想发财?人人都求财富。财富在佛法里属於相好,我们一般人讲福报,求这个。谁不希望聪明智慧?谁不希望健康长寿?这些全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你要讲长寿,真的无量寿!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在大乘教里头告诉我们,一切众生个个都是无量寿,这个道理可就深!

你要真正懂得一点皮毛,你会很开心,为什么?生命是永恒的,没有生死!这个身,身是个物质,用个一段时间它就旧了,老旧了,旧了要淘汰掉,再换个新的。我们的衣服穿旧了、穿破了,你会脱掉、舍掉去换件新的。身体就像衣服一样,众生迷惑不知道,把它当作自己,错了。换件新衣服你很欢喜,人死了再换个身体,为什么那么恐怖?这叫迷惑颠倒。所以明白之后,生死这一关看破了,这叫了生死。了是明了生死是这么一桩事情,你再不再害怕?不害怕了,换个身体,身体时间用久了,老了,换个身体。所以聪明人换身体是愈换愈好,往上升了,换欲界天身、换色界天身,愈换愈殊胜!不了解的人,用旧了他一定要换,愈换愈差,换畜生身、换饿鬼身、换地狱身,愈换愈糟。这个道理学佛的同修不能不知道。你要知道这桩事情,这用旧了一定要换,我们希望愈换愈好。

六道、十法界是一回什么事?因缘果报!这桩事情在这个大单元往后经典里面,还会有很详细的说明,帮助我们了解诸法实相。佛菩萨对这个境界是怎么个看法的?他是怎么样态度来生活,为什么生活得那么快乐?为什么境界那么样的殊胜?这是我们应当学的。不是学不到,那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哪有学不到的?文殊是我们自己的妙慧。

这要求文殊菩萨来给我们说,『演畅』,演好,演是表演,演是身教。身教感人深,你做到!你看《弟子规》里面,话很简单,意思很深。讲儿女对待父母,父母喜欢你,这个孝不难;父母讨厌你,不喜欢你,你还是对他尽孝,这就可贵了,这真正叫孝子。为什么中国二十四孝第一个是舜王?你读一读历史你才晓得,舜王他是从小母亲过世了,父亲续弦又娶了个太太(后母)。后母生了儿子,就是他弟弟,同父异母弟弟。他爱他的父亲,爱他的后母,也爱他的弟弟。可是他的后母讨厌他,爸爸听后母的话也讨厌他,一家三个人都讨厌他。他尽孝的心、尽孝的行只有天天加强,没有退转!三年之后把他父母感化过来了,父母才说这个儿子是真正好儿子,也在千年万世给后人做了最好的榜样。这个意思很深!

对父母如是,对朋友亦如是。我们佛门里面,同参道友也没有两样。这里头有喜欢我的人,很尊重我的人,有讨厌我的人。对尊重我的人,我们对他好,这是应该的;对於常常找麻烦,不尊重我们的、讨厌我们的人,这个关系怎么样把它化解?就是刚才讲的仁者,我们仁慈的心就从这里修,决定不记别人过失。普贤菩萨教导我们礼敬、称赞,再恶的人他也有善行,我们知道了,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要懂得赞叹,他的不善绝口不提。时间久了,我们对他的态度他会听到,他听到之后,他会生惭愧心。我们有善巧方便,给台阶给他下,往后还是好朋友,决定不能做冤家,不可以做对头。

这是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解冤释结,这个结就是对立,要从自己内心把它化解,不跟任何人对立。他误会我,我不误会他;他毁谤我,我赞叹他;他侮辱我,我恭敬他,这就是自行化他,这就是行菩萨道!这样的人则成为仁者。早年太虚大师提倡的「菩萨学处」,这就是菩萨学处。所以会学,无论是顺境,无论是逆境,你都能把它转变为佛境界,这叫会学。怎样会学?不读经不行,不研究教不行。经读得很熟,教理通达,境界现前,历事炼心,善财童子就这么成就的。外面的境界归纳起来总不外乎顺境逆境,人事环境总不外乎善缘恶缘,善缘里面不起贪恋,恶缘里面不生瞋恚,平等心现前了。心平等就清净了,清净智慧就生了,不生烦恼。处事待人接物要学菩萨,这才能入得了佛的境界。

所以演是表演,要做出来的。畅是畅通,没有障碍。你看,他行道没障碍,行道就是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他做得那么圆满,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应付那么样得好,令人赞叹,畅通无阻。读甚深教理,通达无障碍,智慧现前了,权实二智圆融无碍,「演畅如来所有境界」。所以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下一品经就细说了。细说也是归纳成为纲领一百四十一条,这一百四十一条入佛境界,我们不能够不重视。可是学了之后你能不能做到?不能,为什么不能?没有十善业,没有三皈,没有众戒;再跟诸位往深处讲,没有《弟子规》

说来说去,《弟子规》重要。我们要想这一生当中入佛境界,你不把《弟子规》百分之百做到,不行。《弟子规》百分之百做到,十善业就可以做到八、九成,十善业圆满就成佛了。三皈是最重要的修学纲领,总的方向、目标,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觉正净,佛法僧就是觉正净。我们看下面经文,底下一段「别显问端」,是诸菩萨向文殊菩萨请教的:

【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说。何等是佛境界知。何等是佛境界证。何等是佛境界现。何等是佛境界广。】

诸菩萨向文殊菩萨请教也是十一句。全部问的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问了十一桩事情。我们看清凉大师的开示,《疏》「问中分二」,分为二段。第一段「标能所问人」,这就是头一句,能问的是诸菩萨,就是前面九首菩萨,所问的是文殊师利。下面清凉大师说得很好,「大众同问者,摄别归总故」。你看前面九段,九个甚深一桩一桩说,别。今天到这个地方九别归总,总是佛。「总别无碍,六相圆融」。六相,在前面跟诸位略略的报告过了,体有总别,相有同异,用有成坏,这里头古人讲有平等门、有差别门。哪些是平等?总相、同相、成相是平等。哪些是差别?别相、异相、坏相是差别。这我们不多说,诸位细心想想能体会得到。摄别归总,总别是一不是二。现在时间到了,休息十分钟。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清凉大师的开示,「问文殊者,佛境甚深,除般若妙德,无能达故」。这是为什么要问文殊菩萨,佛境界确实甚深,这个单元「问明品」讲了十种甚深,十种甚深都依佛境甚深;换句话说,都是从佛境甚深开出来的。既然知道佛境甚深,然后我们能够体会到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有一法不是甚深境界。你要问为什么?心现识变。性识甚深,性识是佛境,谁能答得出来?除了般若妙慧,这里说妙德,妙德是文殊菩萨的名字。文殊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称妙德、称妙吉祥。吉祥就是德的意思。所以说最有智慧,代表究竟圆满智慧的文殊菩萨,除他之外,没有能够通达的。换句话说,凡是能够通达佛境甚深的,都称之为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不是专指一个人,这个名号是共有的。你到达这个境界,你就是文殊。文殊菩萨不止一个人,指你的境界达到什么程度。到真的《华严经》上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对世出世间一切法通达无碍,这叫般若妙德,就是文殊菩萨代表。

所以前面地藏菩萨代表是基础,四大菩萨代表的,他是基础。好像盖房子一样,他是代表地基。地基是什么?孝亲尊师。你看看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跟我们讲「净业三福」,那是净宗最高的指导原则,三条十一句。第一条第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你看看,下面才是「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一条四句那是基础的基础。这不但是净宗不可以疏忽,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哪个宗派都要遵守这个指导原则。为什么?它后面的结语,这三条(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多重,这句话多么重要。三世诸佛是讲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修行人修到成佛,都要遵守这个原则。这个原则头一条就是孝亲尊师,孝亲尊师是地藏菩萨代表的。所以干什么先要拥有土地,没有这个什么都干不成,地藏菩萨代表这个。地藏菩萨代表孝敬,就是孝亲尊师,代表中国所讲的孝道跟师道。

中国人非常讲求一个人能够成人(长大成人),能够将来在社会上为大众建功立业,靠什么?靠父母教,靠老师教。父母教什么?父母教《弟子规》。所以诸位要知道《弟子规》不是教小朋友的课程,现在我们把它当作儿童的一种课程来教就收不到效果。《弟子规》是什么?《弟子规》是父母做给儿女看的,身教!什么时候教他?没有上学之前父母教,上学之后老师教。什么时候上学?中国古时候一般都是七岁,有提早一点六岁,六岁上学了;换句话说,从他出生到五岁,父母天天把《弟子规》表演给他看,薰习成种。这是中国谚语里头常讲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伦理道德的根是父母把它扎下去的,然后长大了,接著给老师来教,老师好教!他懂事,他受教。

我们今天这个教育困难,困难到极处,什么原因?从小父母没做好样子;换句话说,他没有良好的基础,难在这个地方。中国传统的教育至少可以往上推到五千年。五千年的老祖宗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重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就是在儿女面前,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要有规矩。小孩虽然还不会说话,还不会走路,他会看,他会听,他已经在那里学了。天天在看,天天在听,这叫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薰修到三、四岁他懂事了,虽然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他什么都懂,懂得孝亲尊师。

所以《弟子规》是父母做榜样给儿女看的,不是学校课程,上学他统统都会了。老师督促,让他保持,这些规矩一点都错不得,要把他培养到十二、三岁。从七岁开始,现在我们讲五年。古人的小学也是六、七年,从六、七岁到十二、三岁,小学教育,严格的管束,在德行上百分之百落实《弟子规》。他做到了,所以他懂得孝养父母,懂得尊敬长辈,处事待人接物都有分寸。老师要管著他,他不能走样,到十一、二岁根深蒂固,一辈子都不会违犯。从小这个根扎得好,老师再帮助他向上提升。小学这个过程里面,利用他生理,良好的生理就是记忆力。儿童记忆力最强,把应该要记得的东西,统统在这个时候教他读诵、背诵。全部都记住了,到一生都不会忘记。八十、九十随手拈来,不要去查参考资料,他统统都背过。所以小学老师只教句读,只教规矩。这个规矩总不离《弟子规》,从这个基础上加强他对於圣贤的尊重,对圣贤的敬仰。

读书志在圣贤!立志要作圣人、作贤人,这是教育的总目标、总方向。什么叫圣人?圣这个字跟佛法里头佛这个字意思、解释都相同。佛是觉的意思,圣也是觉的意思,觉悟。对於宇宙人生事实真相通达明了,这个人在中国叫圣人,在印度叫佛陀;中国人称贤人,印度人称菩萨;中国人称君子,印度人称罗汉,很相像。所以我说佛法是教育,它不是宗教,现在一般人把它当作宗教看待,这是很大的误会。这是释迦牟尼佛很不幸,被人误会了。他是一个教育家,他比孔子还要殊胜。孔子教学五年,他教学四十九年。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那个弟子不知道有多少。成为贤人的,我们打开经典里面看,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都是证得阿罗汉的,贤人!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他教的时间长;夫子只有五年。他栽培的人太多太多!在家、出家多少菩萨、多少声闻。经典里面记载的多半都是出家的,常随弟子、有成就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

他是大教育家,而且是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他教学不收学费,他的生活方式托钵,这种方式教我们什么?看破、放下。看破是一切通达明了,放下是除了最低生活所需,一无所取,真正做到了「於人无争,於世无求」。给我们做出这么好的榜样。我们如果对他误会,那就罪过,到哪里去找这么一个好人?别人误会情有可原,我们学佛的四众弟子对佛陀误会,那真的叫罪过。你的老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你都不知道,你还学什么?他老人家是以身教,以身作则。身教为主,言教是辅助,统统做到!所以这是以地藏为基础,代表根本教育。

再提升,观音菩萨。观音代表什么?大慈大悲,就是把你的孝、把你的敬,孝亲尊师展开来孝顺一切众生,尊重一切众生,这叫大慈大悲。你看菩萨戒经里面,佛给我们说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仁者菩萨眼光当中,对於一切众生都看作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怎么敢怠慢?怎么敢不孝顺?怎么敢不尊重?这是观音菩萨代表的。文殊代表智慧,我们现代人讲理智,不要用感情。感情里头有烦恼,理性里头没烦恼,智慧。把烦恼转变成智慧,文殊菩萨代表这个。智慧主导你所有的行为,你的行为就决定没有过失。所有过失从哪来的?感情来的。情里面有好恶,有妄想分别执著,智慧里头没有。所以智慧点点滴滴,再小的事情都不会有过失。普贤菩萨代表实行,落实了!把孝亲尊师、慈悲智慧统统落实到生活,落实到工作,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称为普贤。普是平等、普遍。人人都是君子,人人都是贤人。这是大乘教的四个主要的科目,用四大菩萨做代表。你要是把这些菩萨当作神明看待,你迷信了,你根本不懂。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认识文殊菩萨。

「始信终智,皆托佛境故」。初信讲缘起甚深,最后第十佛境界甚深,始初信位,到这个地方这是指文殊菩萨代表。第一个是觉首菩萨代表,最后这是文殊菩萨自己代表,皆托佛境。这个托是依托,统统都是依佛境,离开佛境,无有一法可得。这个佛是法性,佛是真心,佛就是本性,本性本有的境界,本性本来具足的境界。这段经文里头没有问难的,所以「无案定结难者」,这我们前面九段都看到有这些经文,这个地方没有,为什么?九首菩萨对文殊菩萨的尊敬,「表尊敬故」。文殊是老师,九首是学生。「若人若法,难致诘故」,人是文殊、是诸佛,法是佛境界,提不出问题出来。

这个地方清凉大师《钞》里面,我们把它念一念,「十信观圆等者,此明来意,亦辨在后之义,始信终智等,文殊主二法门」。这是文殊代表的两个法门,第一个代表信。「善财初见,便发信心」,这在五十三参,后面。第二「主智故」。五十三参,善财是两次见文殊菩萨。最初他是跟文殊菩萨学的,学成之后,菩萨教他去参学,这就是五十三参。最后见到普贤,那就入了佛境界,成就像文殊菩萨一样的智慧。所以文殊表智,代表信,代表智。我们看后面的注解。

「佛子我等下,正申请问,分为二」,十一句分为二段。「初结前标后,赞妙辨者,敬上首故」。前面这段经文,「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说已」,一直到「演畅如来所有境界」,这一行经的经文,这是对於文殊菩萨的赞叹,称赞他智慧辩才无碍,向他提出请教的问题。下面这有十一句,就是问了十桩事情。我们看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的提示,「何等下,别显问端,句有十一」,有十一句。初句是总,后句是别。实在讲事是十桩事情,为什么会有十一句?境界里头分成二句,分齐境界,所缘境界。「分齐境界,谓从十地因后果位之法,是佛所有」。分是等分,一分、一分;齐就是齐,你跟哪一个等分平等。譬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参访德云比丘,德云比丘是初住菩萨,他能够见初住菩萨,他就跟初住菩萨等齐,我们现在讲看齐。向初住菩萨看齐,你就接触到了,他就修初住法门;他要是跟二住菩萨看齐,那他就是二住。分齐是这个意思。

大师这里说得好,「从十地因后果位之法,是佛所有」。地上称为大圣。教,天台家判教有藏通别圆,贤首大师就是华严宗,他判五教,小始终顿圆。一般在大乘法里面都说十地,别教的意思。别教的三贤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个三贤位还在十法界,在四圣法界里头,没有出十法界,也就是说没有明心见性。圆教,圆教的初住等於别教初地,圆教初行位的菩萨,十住上面就是初行位等於别教的等觉,二行位的菩萨等於别教究竟佛果。此地(这个地方)是用别教说的,这是说佛有。十地等於圆教十住,确确实实超越了十法界,是佛境界。这个佛果境界是佛所有,这是讲分齐。

《华严经》是属於圆教,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说得很详细。法身大士的修行跟我们修行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佛在经上所说的全是我们的境界,实在讲这是慈悲到了极处,帮助我们向上提升。佛境界不可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佛境界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没有动念。那我们要问,为什么有这么多等级?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底是真的是假的?前面跟诸位说过,昨天我们讲过,讲得很详细,这意思很深。你不能说他有,你也不能说他没有;你说他有他确实没有,只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才有。一切法从心想生,他心里要没有想,哪有法?心行处灭,一切法不生,这你很难懂!

一真法界里头,一真,一就是没有二。你想想看有念跟无念这是二法,所以有念错了,无念也错了。有修跟无修也是二法,法身菩萨跟究竟果地菩萨也是二法,又何况还有四十一个阶级,什么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不是分别执著是什么?诸位要知道,这是如来对凡夫说的,方便说,你可不能当真,你也不能说它是假的。一真法界里面,真的是平等了。所以这个经上讲得好,「十信观圆,便造佛境」,你就入佛境界了。但是要晓得这是圆教,你就入佛境界了。入佛境界里头,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这菩萨还有没有等级?有,不能说没有。李长者给我们讲得好,为什么还有等级?无始无明的习气不好断,那可不是容易事情。有没有方法断?你要有个方法,你又起心动念了,起心动念就入到十法界里头去了。一真法界里面的人,从来没有一个起心动念的。

他这个等级怎么分的?就是无始劫以来的无明习气。烦恼是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断了,统统都断了,习气还在。我们昨天用了两个比喻,其中一个是用酒瓶做比喻,这容易懂。酒瓶,盛酒的,现在酒倒光了,没有了,里面擦得干干净净,一滴酒都没有,闻闻味道还有酒的味道,有没有法子把那个味道去掉?没法子,怎么擦还是有味道。这个味道必须让时间慢慢的它就没有了。譬如,我们假设这个空瓶子里头酒的味道要四十天之后就没有了,菩萨这四十一个位次,四十一天没有了,那么它这个味道是不是一天比一天轻?到四十天闻还有那么一点点,到四十一天再闻,没有了,真的没有了,就好比是这样。这个阶段,华藏世界菩萨修行的,不是像我们这样的。我们这里真的是在修,他那儿没有,无功用道,不能起心动念,也没有言语造作。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那个境界。

三大阿僧只劫习气才断尽,我们把它比喻作四十一天,大家好懂。所以它这个习气有浓淡不同,愈往上面去愈淡,愈往下面就愈浓,就这个意思。用不得力,就是古人讲的「此处用不得力」。说用不得力,已经有分别执著,这都是九法界众生的话,所以上面的境界不可思议。但是上面这些人除这个之外,他还有什么活动?他的活动非常频繁,怎么说非常频繁?因为在因地里他发过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他都发过。所以遍法界虚空界里头,过去生中跟他往来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这些人跟他有缘。有缘就是跟他有关系,那些人有感他就有应。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应的时候,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观察他的根机,应该给他说什么法就说什么法。所以他应现在十方,无量无边的色相,说无量无边法,没有定法可说。这他的活动。

他应化到九法界来、到六道三途来,他有没有执著?没有,依然是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没有动念。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虽应化到九法界,还是住一真法界,一真跟十法界不二,境界不相同!我们在一起,菩萨跟我们在一起,他示现人身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一起在一块生活,在一起工作,我们住十法界的人法界,他住他的一真法界。什么原因?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问他什么事情,他都明白,他都通达明了,他智慧现前了。我们智慧变成了烦恼,变成习气,道理在此地。

所以他那个无始无明的习气怎么断的?应化在十方,就像善财童子子五十三参一样,历事炼心!最后无始无明习气就自然没有了,圆满成就。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要晓得、懂得怎么样学习,事不怕,难不怕,你有分别执著你就怕。你没有分别执著你怕什么?有分别执著,烦恼当家作主;没有分别执著,智慧当家作主。这个经上一再提到要智慧用事才行,不能用烦恼,用烦恼你就错了。

这个道理明白了,极乐世界的道理你也就明白了。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有没有?不能说没有,不能说有,跟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道理完全相同。不过在华藏世界是无始无明的习气,西方世界还带著有见思烦恼的习气,这点不相同。但是带这个习气不怕,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烦恼的缘,所以纵然有这些习气,它不会现行,它不起作用。

不过我们细心想一想,这些烦恼没断的菩萨,凡圣同居土的菩萨,如果要是发慈悲心到娑婆世界、到六道里头来度众生,会不会又被六道众生把他的烦恼引发出来?这倒是个问题,因为这些往生的人功夫没有生华藏世界那些人功夫深!那些是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也破一品,他断尽了;那往生极乐世界没断,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断,他能不能回来?那我们方便说能,为什么说能?能,他才肯去,你要说不能,不能他不肯去了。那我要到哪一年才回来?不肯去了。所以这里头有善巧方便,去要紧。到什么时候你倒驾慈航不会被六道三途所动心、所诱惑,你就来了。到那个时候,自然有阿弥陀佛给你做主。什么时候可以去?阿弥陀佛点点头你就可以去,阿弥陀佛摇摇头你就不能去,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肯定一生成佛,这一点都不假。

在我们这个世间起心动念总是感情用事,可是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理智用事,不是感情用事了,不一样。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真正是经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讲「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遇到净土法门,太难得!遇到这个法门,下定决心,这一生当中肯定成功。你没有这个法门,你哪个法门都不保险,不能保证你一生成就,净宗法门保证你一生成就,了不起!这不可以不知道。这个分齐境界,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至少要能够跟凡圣同居土往生的境界相等,我们才能去得了。统统是佛境界。

第二个「所缘境界,谓佛所知之境,并非余测,总为佛境」。这就是大乘教里所讲的佛知佛见!佛知佛见深广无尽,只能够意会不能够言传。言语的能力有限,我们思惟想像的能力也有限,必须把言语放下,把思惟想像放下,就能够体会到。这一般人讲,那我要不思不想,我怎么能会?不思不想是用真心,他就会了。这个思想是妄心,妄心永远想不到真心里面的境界。所以佛家八万四千法门统统修禅定,修禅定的方式不一样。

禅定是什么?就是不用心意识。心是阿赖耶,意是末那,识是第六识,这个定是不用心意识的。这样讲我们还不容易懂;换句话说,心是什么?心是妄想,就是起心动念。不用第八识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用第七识,第七识是执著,就不执著;第六意识是分别,不用第六意识就不分别。所以离心意识,不用心意识,就是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个时候真心现前。真心能够体会到佛境界。你的功夫深,你体会的就深,功夫浅,体会的浅。

我们净宗用什么方法修禅定?用持名念佛。所以会念佛的人,这一句佛号就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打掉了。这个东西也有层次的,它有浅深不一样。先从哪里?先从执著,这个病最深。我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有丝毫执著跟人家争的时候,马上警觉到,「阿弥陀佛」,随缘不执著。如果这个事情是个坏事、恶事,有害於人的?那我们要衡量,我们要给他开导,要劝导他。劝导不听?不听,我们离开,各人做各人的。个人因果,个人负责,离开就好了,我们让不要去争。眼看到众生会遭苦难怎么办?离开了另外再想办法,还有别的缘分!不一定是这一个。方法多得是,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个不通转那个,那个不通再转那个,一切都随缘。随缘不攀缘,这事情就很顺利做通了。

我是年轻的时候老师教我的,我在学佛五十四年当中,我就遵守老师的教诲,哪个地方不对了马上就让,就退让,一句恶言都没有。对他过去的好处我们只有赞叹,他做得不如法的一句不说。离开之后,又有别的缘来了,每次遇到这个事情,缘愈来愈殊胜。老师讲的话不错,没有骗我,我要相信,我要依教奉行,没有错的。所以佛境界一定要知道,太深太广,不是我们思惟想像能够理解的。所以说是并非余测,测是测度,余是九法界众生,没有办法,怎么想也想不到,再高的数学怎么样去推算也推不到。总而言之要晓得。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