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一七讲)  2006/8/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1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第一大段「发心行相」,我们接著看这段末后清凉大师的钞文。「虽知众生甚多,而度多多之众生,虽知烦恼无边底,而断无边底之烦恼,假观」。前面我们读过空观,空是从体上说的,假是从相上说的。相,我们常说森罗万象,无量无边。大师在此地说,「虽知众生甚多」,无量无边,要发心「度多多之众生」「虽知烦恼无边底」,这也是讲烦恼的相太多,千变万化,要发心断无尽的烦恼。这两句也是非常重要。我们要知道,定能伏烦恼,慧能转变烦恼,可是学佛从哪里学起?要从持戒学起。怎样才能持戒?先要从认识佛教做起。你对佛教一无所知,完全不认识,你就不得其门而入。

正如同我们中国老祖宗五千年来传统的教学、传统的文化,我们如果完全不知道、完全陌生,我们就无从学起。你要是真的学,你一定清楚,你一定明了;不清楚、不明了,怎么学法?儒释道三家在中国教了几千年,代代都有人承传,从来没有中断过。可是到现在断了,一般来讲大概断了一百年,至少也有八十年,八十年三代。都市,愈是沿海的都市,接触西方文明愈早的都市,断的时间就愈早,香港这个地方至少断了五、六代。所以现在人怎么会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不知道!只知道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知道这些;对中国传统的东西非常陌生,对於佛就更陌生。佛教之衰,说一百年是最保守的说法,还可以往上面再推展半个世纪,至少是一百五十年。

我在年轻的时候,对佛教是一无所知,没接触过。以后在学校念书,老师告诉我们,宗教是迷信,佛教尤其是迷信,这些印象真的叫先入为主,这印象太深刻了。由於这个错误的认知,障碍我们对佛法的接触。不接触,一看到、一听到,迷信,就把它排斥开。我多次告诉诸位,我年轻是学哲学,我的老师在课堂里面跟我们讲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我听了这个课之后,才真正认识了佛教。所以我不是从迷信入门,我是真正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了,觉得这门东西值得我们终身来学习,来从事於续佛慧命、弘扬佛法的工作。这个工作是什么工作?你就要想到释迦牟尼佛一生所作所为,释迦牟尼佛一生是从事於社会教育工作。佛教是社会教育,不能不知道。他老人家一生就是办班教学,我们在经典上读到的,讲经三百余会,那就是办班三百多次,我们讲办学、办班都可以;说法四十九年,说法就是上课,讲学、上课四十九年,一点迷信都没有!

佛灭度之后一千年,佛教传到中国,这是中国帝王派特使到西域去礼请,很隆重,请来印度的高僧,摩腾、竺法兰。到中国来之后,皇上把他看作老师,佛门所谓是国师,以国师之礼来对待。於是佛教的教育在中国就展开来,帝王支持,不是一个帝王,世世代代,从汉明帝一直到清朝。你看看哪个朝代的帝王不学佛?哪个朝代的帝王不是以释迦牟尼佛为本师?所以代代出人才。这些高僧大德,还有在家的大居士们,依教修行,弘法利生,这就是做的续佛慧命,弘传佛陀教育。佛陀教育是属於社会教育,不要别人的供养,不收学费,所以说是义务教育。释迦牟尼佛最早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

在当时,那些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也给我们做出好榜样。最著名的只园精舍,就是只树给孤独园这个道场,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地方讲了很多部最重要的经典。你看《弥陀经》是在这里讲的,这是净宗流传最广的一部经典。这个道场你要知道,是居士的,园林的产业是给孤独长者的,是他的财产,里面的树木花草是只陀太子种的,他们两个人奉献出来的,不是送给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出家了,你送给他那就错误,送给他,是不是又叫他回家去了?你们想想对不对?所以,给孤独长者给后人做了个榜样,希望后世人能效法他。那就是正法久住!

这就是道场的建立是在家人的事情,出家人只是修道、讲经说法,不建道场。佛教传到中国,道场是中国国家建立的,不是出家人建立的。你看许多古老的寺院,匾额上有「敕建」,敕建就是国家建的。皇帝下命令请地方政府建立道场,提供给出家人修行,做为弘法利生的场所,不是个人!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我们要提倡。出家人什么都没有,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是你真正护持佛法。我们这个地方,汉口道的佛陀教育协会,就是遵循只园精舍的精神,我们用三层楼,三个施主。道场怎么样?借给我们用的。我们不要了,他可以收回。我们用一天他就供养一天,用一年就供养一年,用十年就供养十年,好!一点都不操心。我们哪一天不在这里,不讲经了,这个道场是居士的,他就收回去,这是对的。

释迦牟尼佛离开只园精舍,那个精舍就还给给孤独长者。不过给孤独长者很难得,释迦牟尼佛走了,释迦牟尼佛的学生继续在那个地方弘法利生,他继续护持。所以要记住,产业永远是居士们自己拥有,出家人才叫真正出了家。如果出家人还拥有产业的话,他没有出家,他出了他的家,又建立一个家,出了个小家,又搞个大家,错了。有家就有家累,就有很多事,他就不能专心办道。办道,不外乎学经教,要专心,参禅也要专心,念佛还是要专心。你给他搞那么多事务,他就要分心,他就不能专心,那是害了他。你本来想成就他,结果是害了他,这错了,这个要懂。我们自己要断烦恼,我们要帮助别人断烦恼,尤其是他已经出家发心修行,你更要帮助他断烦恼。你还给他家业,你不是给他增加烦恼吗?这个错了。

诸位要晓得,出家人,想想世尊当年的僧团,舍利弗、目犍连、迦叶、阿难,你们这些都很熟悉。他们这一生过的是什么生活,每天干些什么,要知道,这是我们的榜样!道场里面,这是给孤独长者贡献的道场,里面所有办事的,这些琐碎事务都是他派人来做,出家人可不管这个事情。出家人只管自己的事情,专心办道。就跟学校一样,出家人做学生、做教员,他的事情就是学习、就是上课。在家人是学校里面的职员,一切工作人员是在家居士他派人来做,或者是他请人来做。不管他派人,他家大,家里人多,他会派人;家要没有那么大,他有这个力量他请人,发工资请人来做,行。行政事情是他的,出家人决定不管行政,行政人决定尊重出家人,修行、授课、上课,这就是如法的道场。

我们读到这个地方感触很多,想到自己要断烦恼,一定要帮助这些好心出家的人,帮助他们断烦恼,不能让他生烦恼。如果我们没有这个力量,没有力量的时候就可以联合一些人,我们来建个道场,组成一个管理委员会,管理这个道场,请法师来教学、来上课,这是对的。理、事都要明了、都要通达,我们才不至於做错了。护法的心是个善心,结果是害了佛法,害了出家人这一生不能成就,将来他造作罪业堕三途,护持的人有很大的责任。由此可知,护法要不懂佛法,肯定会有过失,肯定会把佛法这个事情做错了。

佛教传到中国来,在制度上跟印度不同。所以方东美先生把佛法教给我的时候,他说中国的佛法是佛教的改革派,是佛教的革新,也就是革命。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在印度,出家人是决定不管行政。但是在中国,中国从马祖、百丈,这是禅宗第八代,诸位晓得六祖惠能大师,他们是惠能大师的徒孙。到他们的手上就正式兴建丛林制度,这是好的,佛法的革新,是中国佛教的特色,印度没有的。那就是什么?行政跟教学出家人都参与。在以往,出家人只管学习、教学,不管行政。这时候开始,正式建立学校的制度,丛林就是佛教大学,走上制度化,印度以前没有,这好事情。老师告诉我,佛教要复兴,一定要把丛林制度再兴旺起来,那佛教真的就复兴了,也就是今天讲的办佛教大学。

丛林制度的好处,出家人从事於行政工作,工作那是奉献,等於是做义工;出家人从前不做义工的,现在要做义工,做义工的期限是一年。很有道理!丛林里面有住持,住持也称作方丈、也称主席,丛林主席。主席也好,方丈也好,住持也好,一个意思,用现在的话讲,校长,他是校长。校长底下有组织,就是有教务、有训导、有总务,跟现在学校一样。但是它名词不一样,它不叫教务,叫首座;它不叫训导,叫维那,维那是训导;它不叫总务,叫监院,或者是叫当家师,这三个地位是平等的。你看每个下面都有组织,所有这些工作人员是寺院这些出家人推选出来的。选什么样的人?有道德、又有学问,还要懂得管理的;不懂得管理的人,你让他来做不是管得一团糟吗?也要懂得管理。

选举民主,选举制度在佛教里头,一千多年前就实行,至少将近一千三百年,禅宗第八代就用选举制度。任期一年,就是正月初一就职,腊月三十总辞,辞职,重新改选。这是什么?这是你对於大众做出事务上的贡献,为大家服务。每个人有权利,当然就有义务。权利是什么?权利是学习经教,教学、上课,这是出家人的权利,管理道场这是尽义务。方老师讲这个制度好!道场大多数都是国家建立的,不属於私人的,叫十方丛林。只要是出家人都可以去挂单,挂单就是到里面去住,在里面修学,或者是在里面担任执事,就是做义工。这个制度非常之好,我们要积极来提倡。

因为现在佛法也断了一个多世纪,我们世间儒家的传统教育,就是中国老祖宗传统的教育,也断了八十年到一百年。所以这些东西对我们现在的人非常的陌生,不能不认识,不认识你会走错路,热心,付出惨痛的代价,目的达不到。这个你可不能怪别人,也不必怪自己,为什么?我们自己不知道,我们上一代的父母也不知道,再上一代祖父母也不知道,断了好几代。所以现在一定要读经、要研究经教,经教里面讲得清楚、讲得明白。

佛在灭度之前,遗教教给我们后人「四依法」。释迦牟尼佛在,我们都依靠他,你不在的时候我们依靠谁?佛就讲了四种,四依,第一个是「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经教,我们一定要遵从经典的教诲,不能听人胡说八道。就是菩萨再来,他教导我们也要依靠经教,他所教的、他所学的、他所讲的,不能离开经教。离开经教,就是假的,就是骗人的,魔说,不是佛说。这依法不依人。

第二个「依义不依语」,这个说得好!为什么?会避免很多的争论。因为佛的原始经典是印度梵文写的,翻成中国文字。尤其是一部经有好多个译本,译本都不一样,哪个对?哪个不对?大家就会争论。所以佛这句说得好,依义不依语,只要翻的意思对就可以,文字上差别没有关系,把这个争论化解了。我们要懂得佛的意思,不要执著在文字,不要执著在言语,意思对了就行。

第三个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什么叫了义?简单的说,能适合我们这个时代,适合我当地人的生活需求,就叫了义。也就是说学了很管用,能够在生活上用上,在工作上用上,在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得上,这就叫了义;如果学的东西统统用不上,就不是了义。你看佛的意思多好,学以致用。所以同样一部经,每个朝代讲的方法不一样,注解就不相同。唐朝的注解适合於唐朝那个时代,宋朝的注解适合於宋朝那个时代,明朝的注解适合於明朝,清朝的注解适合於清朝。

现在我们的时代,我们在一块讲经、学习,一定要适合於现代时代生活,才管用!所谓是现代化,这就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我们今天不能拿唐朝注解来学习,那就变成回去做唐朝人,做古人了。无论在生活、在社会各方面不一样了,怎么能叫现在人回去做唐朝人?尤其是在对外国人讲佛法,总不能叫外国人做中国人,还得要做中国古人,哪有这个道理!那外国人怎么能接受?懂得四依法。

最后一句,我们修学的态度,「依智不依识」。智是什么?现在讲的理智,你学佛要用理智;识是感情,可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肯定出毛病。所以你用理智,头脑要冷静,你才不会把事情做错。你看四依法多好。

上面我跟诸位讲过,那是佛涅盘之前,贴身的这些学生向佛请教。佛是我们的老师,你老人家走了之后,我们依靠谁做老师?佛讲了两句话,「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就是说你能够持戒,能够吃苦,那就像跟我没有两样。释迦牟尼佛一生,持戒就是守规矩,一生苦行,决不求五欲奢侈的生活,不求。虽然是国王大臣来供养,他老人家每天还是出去托钵,没有改变。好榜样!佛法要兴,你不从这上做,怎么办?你怎么兴得起来?所以不学经教,你离佛就太远了,错了,你的烦恼怎么能断?发愿是度众生,结果是帮了倒忙,自己不能度自己,你怎么能度众生?这个道理一定要懂。这虽是假观,统统是幻相,也要很认真去做;虽做,知道「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心里头没罣碍,不舍清净心。

下面说「虽知众生如佛,而度如佛之众生,虽知烦恼如实相,而断如实相之烦恼,中观」。体是空寂的,相是幻有,你要会用,用是中道;空有二边不离,空有二边不即,不即不离就是中道,所以你要会用中。前面讲了,烦恼即菩提,这个地方讲实相,实相即是菩提。要不要断烦恼?要断,真的很认真在做断烦恼的工作。自己已经断掉了,还要不要做这样子?要做。为什么?做给还没有断的众生看。

释迦牟尼佛,跟诸位说,早就成佛了。《梵网经》上他老人家讲,他这次到这个世界上来示现作佛,是第八千次,在他方世界那就不说了,单单在这个世界上,他来示现作佛第八千次了。这就是常常表演给大家看,真的,五欲、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统统放下了。世间人所希求的、所期望的,他全放下,完全舍弃掉了。这就是告诉人,那些东西不重要。身体在这个世间,只要三餐吃得饱,衣服能保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避风雨,足了!你生活多快乐。真正快乐是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智慧天天增长,身心清净,自在随缘,与一切众生相处常生欢喜心,这就对了。

前面经文上读过,清凉大师前面给我们说过,「本来成佛」,本来成佛是一切众生。我画了个图,想表这个意思,有些同学看到,又画了个图给我看。我看了之后,他没懂,是不好懂。本来是佛是谁?就是自己!我本来是佛,你本来也是佛,他本来也是佛。我画了个圆,好像这个圆是个镜子,这是个圆,这里面什么都没有,就叫佛,这就是自己。我在上面涂了一层黄色,它有东西了,但是还浅,只涂一层黄色,这叫菩萨。为什么?他有无明,黄色代表无明,佛没有无明。有一层黄色的,染得不重,很轻的染著,菩萨,这黄色。再在上面涂一层蓝变绿色,染污不就更严重了吗?他就叫罗汉,这染污重,比菩萨重多了。然后再涂一层红的,这个东西变成咖啡色,紫咖啡色,很严重的染污,那是什么?我们凡夫。

我们现在就是三重染污统统有,这叫凡夫;如果去掉红色的,还有黄色、还有绿色在里头,这叫罗汉;再把绿色去掉,只有黄色的,那就是菩萨;黄色都没有了,干干净净,这叫佛。我看他们今天拿给我看的,佛的圈圈里头,还有黄色的,还有个莲花,这不是糟糕了吗?那是什么?那是凡夫。佛是什么都没有,六祖说得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怎么会有莲花?哪有这种道理!你的清净自性里头什么都没有。所以我那个图的意思他没有看懂。最好就是一个圆圈,不要搞好多,因为这三种颜色涂进去,没有法子我才画了四个圆圈,实在讲四个是一个,这一定要懂得。

现在我们在电视萤光幕上可以把图做成功,在萤光幕上就像这一个圆,一个圆圈。画上黄色的,黄的圆圈告诉你这是菩萨,什么都没有的是佛;再加一个蓝色的,两种污染,这是阿罗汉;再加上一种红色的,三种污染,就是凡夫;什么都没有就是佛。一个圆圈,不要三个圆圈。但是我们画画不出来,可是在萤幕上能显示得出来,这就叫人很容易了解。本来是佛,本来是菩萨,本来是罗汉,本来是凡夫,就这个!所以叫生佛不二,是一不是二。你只要把染著去掉,你就是回归自性、回归本性,反璞归真;你要是不断的在那里涂染,那你是六道凡夫,就这个意思。

每种颜色有深浅不一样,黄色有淡黄、有深黄,绿色有浅绿、有深绿,红色有浅红、有深红。譬如在六道里头,六道是执著,执著轻的那就是浅红,三善道;执著很深的,深红,深红是三恶道。三善道又可以分为浅、中、深,浅的是无色界天,中的是色界天,深的是欲界天。深红色里面又可以分为三等,浅一等的是畜生道,中等的是饿鬼道,最深的,深中之深是地狱道。这么一显示,你就晓得,十法界在哪里?十法界在此地,就是自己一个人,迷悟不相同!彻悟了,什么都放下、都没有了,那就叫佛,那才是你自己本人,所谓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是佛在经上常讲的本来是佛,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无始劫以来你迷了,迷了就是有个黄圈,迷了,愈迷愈深,这就错了。

诸位一定要懂得我画这个图的意思,我画这个图是一个人,不是四个人。不是向你介绍这位是佛,这位是菩萨,这位是罗汉,这位是凡夫,有四个人上台,你们把意思错会了,没懂得。我介绍是一个人,这一个人,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没有,是佛;起了妄想,你就是菩萨;又起了分别,你就是阿罗汉;如果再起了执著,你是六道凡夫。是一个人,是一个圆,不是很多个人。所以你没有懂得我的意思。没懂得意思就是这句话你没有听懂,你不知道你自己是佛,你自己是菩萨。

我在上一堂课用三副眼镜做比喻,这就更亲切了。我们没有戴眼镜,我们自己能见的跟我们见到外面,外面所见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佛知佛见。我们戴上个黄色眼镜,看到外面有一层黄色,从外面看我们眼睛,也戴了一层黄色,因为它有个黄的玻璃片在那里。再加一副眼镜,加个绿色的,好像这个世界染污严重。再加个红色的,那更严重了。是不是我眼睛有毛病?没有。外面境界上是不是有染污?也没有。到底这个事情是什么回事情?原来就是这几片玻璃片作怪,拿掉就没事了。就好像同时带上三副眼镜,六道凡夫,统统拿掉就是佛。懂不懂这个意思?我们现在确实戴三副眼镜,而且这三副眼镜的色彩非常严重,这个眼镜拿不掉,我们才搞六道轮回,永远不能脱离。

你要是明白,我不执著了,於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统统不执著,我这副眼镜拿掉了,红色拿掉了,拿掉就是阿罗汉。拿掉之后怎么样?你就是不念佛求生净土,也超越六道轮回;六道的因没有了,六道的果报哪里会有?你就超越六道了。到哪里去?到四圣法界去。四圣法界有分别,四圣下面两个有分别;分别拿掉,就是四圣的上面两个,佛、菩萨,只有妄想,没有分别。妄想断掉,十法界没有了,一真法界,你算是反璞归真,你这才真正成佛了。就是《坛经》上讲的「本来无一物」,你到这个境界了,这才叫究竟圆满。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下面清凉大师的钞文。「何者」,这是一句问话,用现在话就是为什么,为什么要用三观?就是空观、假观、中观三观。发菩提心、发四弘誓愿,为什么要用三观?这下面就讲得很清楚,「若但拔苦因,不拔苦果,此誓杂毒,故须观空」。这个要知道,为什么要空观,你发四弘誓愿为什么要空观?要空观,道理在此地。苦因、苦果都要远离,苦因、苦果在都不行,这个要懂。这是教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发四弘誓愿,还要用空观。

这就跟我们画的图一样,你里面有染污。有染污,染污是毒,掺著有毒在里头,不可以。不能有相,你要记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法性没有相,法相才有相,法性是能变、能现,叫法性;法相是所变、所现,它有相,虽然有相,相是假相,《般若经》上讲得很清楚,「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个不能不知道。现在科学家逐渐的观察到这个事实真相,大科学家他都不承认有现相的存在。你们如果学现代的物理,讲到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只承认有「场」的存在,不承认有物质。宇宙只是一个场,场是什么?能量。物质从哪里来的?物质从能量变现出来的。所以物质不是真的,是一种幻相,永远不变的是能量。

佛法在三千年前就讲到这个,佛法不称能量,佛法称性,性里头确实有能量。能量是什么?是智慧,般若智慧,是德能、是相好,法性本来具足,没有生灭。从法性起了现相,这个现相就叫法相,法相必定也具足智慧德相,肯定具足!这个事实真相,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科学技术没有发明,他就讲得这么清楚、这么透彻,我们应该要晓得。这就是为什么需要观空,因为菩提心,菩提心的体是大智;菩提心的自受用,深心,要观空,清净心才能现前。只要你心里头还有一点点的染污,你的心就不清净,心不清净就不空;换句话说,你就不是佛,你就变成阿罗汉、变成凡夫,这个道理要懂!

我们再看下面,「若偏观空」,你没有假观、没有中观,你只偏在一边,你只知道观空。观空怎么样?「即不见众生可度,是名著空者,诸佛所不化」。有没有这种人?有。什么人?就是在六道里面无色界天。所以无色界天里面没有佛法,八难里面第一个是长寿天,长寿天就是无色界天。因为它完全是空了,色身都不要了,我们一般讲灵界,这个地方佛没有办法教化。所以佛的教化是色界,色界的天顶摩醯首罗天有佛法,无色界天没有佛法。没众生可度,观空之后,无有众生可度,你所证得的东西不起作用,偏空!

再看下面,「若偏见众生可度」,前面是著空,这著有,「若」是假设,偏见,见众生可度,「即堕爱见大悲,非解脱道」。堕空错误,堕在有也错误。堕在有怎么样?你的感情动了,你看大悲,这个慈悲里头有爱、有见,有爱见。佛给我们讲,慈悲在佛法里面讲有四种缘。凡夫有没有慈悲?有,凡夫叫「爱缘慈悲」。爱见,我喜欢他、我可怜他,我才帮助他,这是凡夫,这不是解脱道。

比爱缘慈悲高一级的,叫「众生缘慈悲」,还是有爱见,爱见很淡薄。我为什么要帮助他?我是众生,他也是众生,众生缘慈悲。这是世间的圣人、贤人、君子,就跟《弟子规》里面讲的,「凡是人,皆须爱」,那是众生缘。你看把爱心扩大了,能爱一切众生,不是爱你亲爱的人;爱你亲爱的人那是爱见,爱缘慈悲。这个爱心扩大了,能爱一切众生,我们讲爱社会、爱国家、爱民族、爱世界、爱一切众生,都是众生缘慈悲。

第三种叫「法缘慈悲」,阿罗汉是属於这个,阿罗汉跟权教菩萨,可以说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的,属於法缘。知道,从佛法里面得到的,众生与我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是属於法。既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自他不二,众生有苦,怎么能不帮忙?自然去帮忙,自动自发去帮忙。这是觉悟了,虽觉悟,没有彻底。

彻底觉悟的,是诸佛如来,这个诸佛如来是圆教以上,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以上都叫诸佛如来,他们是大彻大悟,他们的慈悲叫「无缘慈悲」,没条件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究竟圆满,真正契入《华严》的不二法门,这是自己证得。前面法缘是正在学习,没有证得,从佛的教诲里面知道这个事情,不是自己境界;无缘慈悲那是自己境界,已经证得,差别在此地。

只要是爱缘、众生缘,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说非解脱道,你还在六道里头。既然在六道里面,你就脱不了轮回,你爬得再高,将来还是要堕下去。由此可知,爱见是个麻烦事情,现在大家把这个看得很重,我们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但是自己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在相上来说,诸佛菩萨跟我们众生真的毫无差别,骨子里头完全不一样。为什么?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知道即空、即假、即中。他的慈悲、他的大爱是即空、即假、即中,有没有?有。有没有执著?没执著。有没有分别?没分别。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究竟解脱!所以这里头具足三观。

具足三观,「今则非毒非伪,故名为真」。非毒,不掺杂爱见;非伪,不是小乘。这不是假的,是真的,所以这叫真,真的定义在此地。「非空边,非有边」,空有二边都不著。不像前面所讲的,偏观空是空边,偏观有是有边;偏观空是阿罗汉,偏观有是凡夫,不名为正。所以菩萨中观,非空非有,「故名为正」。下面举个比喻,这个比喻佛在经上也常用,「如鸟飞空,终不住空,虽不住空,迹不可寻」。鸟在空中飞行,飞行决定不住,一住就掉下来了,它不住。「虽不住空」,你要求它飞行路径的迹象不可得,用这个来做比喻,「迹不可寻」

「虽空而度,虽度而空,是故誓与虚空共斗,故名真正发菩提心」。因为这个缘故,誓是四弘誓愿,空就是三观,即空、即假、即中。这个斗是什么意思?中国这个字,一个字有很多的解释,在此地当作引导的意思,我们也叫逗趣、逗人,斗是诱导,此地用这个意思。你看菩萨教化众生用四弘誓,又用一心三观,来诱导众生觉悟。你看觉悟不是事不做了,事要做,要为众生服务,要很认真的去做,丝毫痕迹都不著。就像鸟飞空中一样,它飞过了,有没有痕迹可寻?找不到。所以这个比喻,比喻得很好。这叫真正发菩提心,四弘誓愿全是为众生服务的。

但是我们是凡夫,我们不是法身菩萨,不是诸佛如来。诸佛如来在这里现相,像释迦牟尼佛,他第八千次到我们这个地方来示现成佛,这段完全讲他。我们的菩提心发不起来,怎么说,实在讲多少人把菩提心的意思错会了。纵然我们讲直心、至诚心、深心、大悲心,听众听到似懂非懂,实在讲没懂。有些人在那里产生误会,我真的发菩提心了,我有诚心,我诚心诚意,我好善、好德,我有慈悲心,我常常帮助众生。要是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全没有了。所以经不能不学,不学不会,而且学要深入。佛经深广无有边际的,我们一生学不完,你学的时间愈久,用的功夫愈深,你体会的境界不一样!

我们一般讲,时间久,你的经验丰富,你体会到的深广。而且一定要行,信、解、行、证。我们有没有证?有,我们证得很浅。证不是突然的就证得,也是一分一分慢慢证得,有证。从哪里证?从行,就是信解行,「是真的,是一不是二,一而三,三而一」,这就是证。证在信解行中,那你的信是真信,你的解是圆解,你的行是妙行。为什么是妙行?空有二边不沾!行愿为虚,与虚空共斗,这个多妙!这个斗有逗趣的意思,逗趣跟逗留的逗是一样的字,它是逗趣、挑逗的意思。这个斗不是斗争,字是一个字,有很多意思。这是把发菩提心跟四弘誓愿为什么要跟三观融会在一起,有他的道理!清凉大师慈悲,怕我们没有法子透彻的明了,下面还有解释,这很难得。

「释曰」,解释,「此上释(释是解释)须三观所以」,上面的文是为我们解释为什么需要用三观,把这个说清楚、说明白。「又云,又识不思议心,一乐心一切乐心,我及众生,昔虽求乐,不知乐因,如执瓦砾,谓如意珠,妄指萤光,呼为日月,今方始解,故起大悲,兴两誓愿,谓法门无量誓愿知,无上佛道誓愿成」,我们看到此地。很不容易!清凉大师给我们这样详细说出来。「识不思议心」,识是认识,我们今天讲认知,这很多人不知道。不思议的心是什么?菩提心,不可思议。「一乐心一切乐心」,乐是爱好,把它读作ㄌㄜˋ也能讲得通,乐是快乐。这是《华严经》上常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关键在一,我们今天的心没有办法做到一,你看看行住坐卧你的念头有多少?前念灭,后念生,杂念太多!所以这个乐你得不到。这个乐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法喜,儒家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喜悦。

「我及众生,昔虽求乐,不知乐因」,真正的乐因是菩提心,不思议心。谁得到?菩萨得到了。菩萨得到也不是那么容易,依照佛陀的指导,很长时间修得的,这个要知道。怎么修法?前面讲了,烦恼无尽誓愿断,这是因。你烦恼不断,你的真心不能现前。诸位要知道,妄想是烦恼,分别是烦恼,执著是烦恼,《华严经》上这么说法。一般大乘经教里头,多半都是讲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讲这三大类。无明烦恼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尘沙烦恼是《华严经》上讲的分别,见思烦恼是《华严经》上讲的执著。见思烦恼断了,证阿罗汉;尘沙烦恼断了,是权教菩萨;无明断掉了,才是真正的菩萨、真实的菩萨,法身菩萨。那就是一乐心一切乐心,菩提心现前,三种障碍都没有了,那是不思议心。不思议心本来就快乐,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是真正究竟解脱的境界。

所以现在想想自己跟一切众生,我及众生,在六道里头生生世世,谁不求快乐?哪个不是这样追求?可是真正快乐的因没找到,所以快乐后面都是苦。乐会变成苦,这个乐就不是真乐,假的!世间人不知道。从前李老师跟我们讲,讲苦乐,他说苦是真的,乐是假的,我们都很难相信。他举个例子,譬如人家打你,你很痛很苦,这苦!一鞭打下去苦,再打一鞭更苦,继续不断打下去,苦中又加苦,不会变乐,苦不会变成乐。乐怎么样?乐会变成苦,譬如很好吃的东西,吃起来很快乐。吃一碗很快乐,再吃一碗也很好,叫你连续吃十碗、吃二十碗,苦了,乐会变成苦,所以乐是假的。这个比喻我们容易懂。唱歌、跳舞很快乐,如果叫你连续唱三天三夜,你就苦了;连续叫你跳一个星期,日夜不休息,恐怕跳完就死了。所以,乐会变成苦,苦不会变成乐。举这个例子给我们讲,让我们了解乐是假的,苦是真的。

到你的烦恼统统断尽之后,那个乐叫真乐,那个乐不是苦乐之乐,苦乐二边都没有,才叫真乐!怎么知道苦乐二边都没有?不是说法喜充满吗?常生欢喜心吗?我们讲这个话,真正的意思我们不懂,只是用我们自己的理解去想像这个境界,其实想错了。为什么?他们的法喜与即空、即假、即中相应,一心法喜,无量法喜,即空、即假、即中。它跟性德相应,跟法性相应,跟理体相应,这是我们凡夫想像不到的。所以,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那种喜乐是称性的,是不思议的境界。我们如果套这个话来说,那是不思议的乐,我们只能这样说法。不思议之心有不思议之乐,不能用我们的意思去解释,我们的意思一解释就错了。

所以佛经难懂,真难,难在什么地方?佛不是用意识心说出来的,意识心是有心,佛是无心。佛是无心说出来,我们今天用有心去体会,你怎么懂得他的意思?这是没法子,这就是《华严》《大智度论》里面所讲的,「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人是什么人?佛、法身菩萨,智是什么?世间,六道里面绝顶聪明智慧的人,不懂佛的意思,所以佛经要有人说。最早是佛说的,佛灭度之后,菩萨说、阿罗汉说,这些人灭度之后,历代这些高僧大德说,这些高僧大德都有师承,代代相传。虽然代代相传,自己要没有真修实证,你还是说不出来。真修实证,自己确实契入三观四弘,契入这个境界,契入华严境界,入就是证,你才能够体会少分,你能够宣说少分。如果你自己没有体会,你依照经文来讲,依照注解来讲,自己都不懂;自己不懂,怎么会让别人听懂?哪有这个道理!

世间人求乐,这个世间是讲六道,不但指人间,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就不谈了,因为那是个清净寂灭的世界,物质、精神的活动完全停止,所以佛到那里去也无法度他们。佛的教化是从四禅天以下,他们能接受;四空天不接受,以为自己证得涅盘,以为自己成佛了,这产生错误知见。所以,我们不知道乐因。下面的比喻比得很好,「如执瓦砾」,瓦片、小石头,以为这是如意珠,如意珠是宝珠。错认了!「妄指萤光」,萤火虫的光,以为这是月亮、太阳,这就是讲错认了,不晓得乐的因。乐的因是清净心、平等心,真诚、智慧、慈悲,乐,这里头有真乐。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里头决定没有。一般人都以为五欲六尘是乐,这是享受,名闻利养是享受、是乐,那就跟这两个比喻一样,错了。

古人还有一个也说得很不错,读书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乐!读圣贤书,读道家的书,读佛家的书,这里头真有乐趣。这个乐趣是要能信、能解、能行、能证,才真有乐趣;如果信得不深,解得不透彻,你不能够落实,这就没有乐趣。你看现在我们有一批年轻人,大家非常认真落实《弟子规》,他怎么样?乐!现在一些人学《弟子规》感觉得很苦,那是什么?你的信解行都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信解行达到一定的水平,苦没有了,乐,真乐!你自己乐,你天天这样做,做出来给大家看,一切大家都乐。一乐心一切乐心,你看看多快乐。大家都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己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没人知道没有关系,没有人奖励你,没有人称赞你,甚至於还有人挖苦你、讽刺你,没有关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所以真正快乐是从切身体验当中得来的。这个乐别人不知道,为什么?他没入这个境界,你给他讲也没用处,他也听不懂。所以现在才真正明白,学了佛之后才明白。明白之后,这才生慈悲心,起了两个愿。两个愿是什么?学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虽知法门,永寂如空」,佛法也不是真的,佛在《般若经》上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是告诉我们法门可以学,不能执著,执著就错了。就是刚才讲的誓与虚空,誓愿与虚空共斗,来斗我们,来引导我们,引导我们契入真实。你可不能执著,执著你就错了,你要接受引导。这个意思很深,学不执著,放下跟提起同时。理体上放下,一尘不染;事相上提起来,样样随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虽然恒顺众生,虽然随喜,知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但是还是干得挺热心的,干得很快乐的,这是菩萨,这是如来示现,不是凡夫。知道法门永寂如空,「誓愿修行永寂」

「虽知菩提无所有,无所有中,吾故求之。上即空观」。真的一尘不染,不是不干。法门是什么?经教。我们学不学?学。大众在一起学,没有人自己也学。法尚应舍,我还拼命在学,虽然学,心里不著相就是舍,不执著。空有不二,这就对了,不堕空边,不堕有边。天天很认真学习,不堕空边;虽学习,又不执著,不偏在有;空有二边都不执著,这叫中道,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回归到念佛法门也不例外,时时刻刻要想到我们自己是凡夫,大乘经教好,要记住,不是我们的境界。为什么?我们见思烦恼没断,就是执著。回到日常生活当中,回到工作岗位,回到处事待人接物,依旧是有严重的分别执著,入华严境界谈何容易!我们知道是即空、即假、即中,只是听说而已,做不到。我们怎么办?印祖教我们求生净土,教我们常常生惭愧心、忏悔心,只管自己,不要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只有自己一个是凡夫。他老人家所讲的,跟《华严经》上文殊菩萨教善财童子是同样的意思。真正照这个去做,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决定得生,这个重要!《华严》可以听,可是还是要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