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五三讲)  2007/10/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5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第五大段喻况玄旨分,我们从大喻第九段看起,第九段有两首偈,「修罗大身喻,喻法界身云德,同於上文,主伴严丽」。我们先看经文:

【如阿修罗变化身。蹈金刚际海中立。海水至深仅其半。首共须弥正齐等。彼有贪欲瞋恚痴。尚能现此大神通。况伏魔怨照世灯。而无自在威神力。】

这两首偈是以阿修罗变化大身,来比喻菩萨的法身德。这个公案,佛在经上不止说过一次,查经比较麻烦,大乘经典太丰富,古人将这些大经大论的典故编了一部类书,像辞典一样,它分为一百类,里面就有阿修罗。你看到之后,它引用哪些经论你都能看到,这部书叫《法苑珠林》。在过去一般读书人都喜欢看这部书。这书里面佛讲经说法讲了不少故事,统统都收在这里面,文人写文章的时候,引用佛家的典故,他就参考这部书。另外还有一部类似的,叫《经律异相》,经、律里面一些典故。《经律异相》《法苑珠林》这两部分量都很大,《经律异相》有五十卷,《法苑珠林》有一百卷。

阿修罗现大身,这个大身确实很不可思议。足『蹈金刚际海中立』,金刚际是大铁围山,就是娑婆世界的边界,现这么大的身,他站在海当中;海很深这大家都知道,站在海当中。『海水至深仅其半』,大概他站在海水里,海水最深的地方也只到阿修罗的腰,你就知道阿修罗身多大。他站在那个地方,头竖起来跟须弥山一样高。这个讲法,我们知道世尊是用比喻来说的,不是跟我们讲太空物理,讲太空物理须弥山是另一种说法。这里是说比喻,这个比喻确实是讲的我们居住的地球,假设有这么个大的人身站在海当中,他的头顶有多高?大概我们这个地球上,最高的高山是喜马拉雅山,他的头顶跟喜马拉雅山等齐,脚站在海底。这样算起来这个身相至少有一万公尺以上,还不止,像我们飞机飞在一万公尺,看到这海底下,阿修罗可以现这样大的身相。金刚际就是铁围山,大铁围山,有没有界限?是不是真正有个大铁围山在这个宇宙当中做我们的边界?我相信很多人都说没有。那你要问我,我也说不可能,也说没有。古大德跟我们讲这个事情,金刚是比喻,比喻坚固不容易破坏。在大乘教里面,佛用它来比喻般若智慧,自性里面本来具有的般若智慧,不是修来的。而且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人人都有,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这平等的,有这么大的智慧。这个智慧现前,世出世间一切法,你没有一样不明了,没有一样不知道。真正是一般宗教里面用的形容的话,所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在佛法里头这不是形容,这是事实,只要你明心见性,你的智慧、你的德能、你的相好统统恢复。

佛教化众生的目标,也就是希望你自己亲证自性本自具足,你要去亲证,你才能得到受用。这个受用是你自己本来具足的,那我们现在迷失了,一念不觉,这就迷了。一念不觉,叫它做根本无明,也叫它做无始无明,这都很不容易破的。所以金刚有时候也把它形容无始无明,很难破!想尽方法都破不了。你去读经,你把《大藏经》念得透熟,能够背得透熟,能不能破无始无明?给诸位说,不能。你修禅定也不能,修什么法子都没有办法破无明。无明不是真的,它是个错误的、虚幻的相似相续的现象。佛告诉我们,一念能破。《弥陀经》上教给我们「一心不乱」,你几时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无明就破了,无明一破就叫成佛。所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这叫理一心,这个境界跟禅宗里面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相等的,教下称之为大开圆解,都是讲的得一心。一心没妄念、没有念头,才叫一心,有念就二心!这个念头不管你是什么正念、邪念、妄念,那都不管,只要有念就不行,有念就是不觉,有念就是迷。古大德说得好,「迷唯一念,觉止一心」,一心就觉了,一念就迷了。我们六道凡夫的情况怎样?一个念头迷,接著又迷,念念都迷,愈迷愈深,这是六道凡夫。六道轮回的根源就是这个样子。

只要得一心,无论你是用什么方法,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门径、方法无量无边,统统都是修定,统统都是教你放下的,这是个共同的目标方向。这是不是佛法?能见性就叫佛法,不能见性还是世间法。世间众生有修禅定,佛经上讲四禅八定,这是世间法,不是佛法。为什么?虽修定,没有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没放下,他不知道放下,可是有定功,他自然能够把分别执著控制住、伏住。伏住暂时不起作用,自性里面的智慧能力会透出一部分,这一部分就是此地讲的现大神通,他能现这么大的身相。如果要是懂得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那就叫出世间法,就是佛法,佛法跟世间法的界别就在此地。你知不知道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是不是真的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知道真肯放下,那没有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佛法。如果不知道,不能放下,纵然修四禅八定也不是佛法,这个事情不能不知道。你要是不知道,你就像经上所说的外道。外道修禅定,也修种种法门,他的果报能到四禅天,能到四空天,就是出不了六道轮回。我们明白这些道理,知道这些事实真相,那怎么修法?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之中学放下,这叫真学佛。根性利的人妄想分别执著同时放下,这种人叫上上根人,很希有,不是没有。在中国这两千年来,佛法传到中国将近两千年,无论是出家的高僧、在家的大德,学禅的、学密的、学教的、学净土的,真正成就的人不少。我们从《高僧传》里面看到,从《居士传》里面看到,从《传灯录》里面看到,有几千人。如果要把净土往生的人都算进去,那个数字就太可观。净土宗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一生圆满成佛,这是不可思议的法门。

净土的殊胜就在伏烦恼就能往生,所以这个功夫不可以轻视。我烦恼没有断,我能伏得住叫它不起作用,这点功夫在其他法门里面,就是八万四千法门里面不行,没什么大用处,你出不了六道轮回。在净土宗有用处,叫什么?叫带业往生。可是你要真的佛号念得有力,叫功夫得力。什么叫功夫得力?你烦恼起现行的时候阿弥陀佛,烦恼就消了,这叫功夫得力。所以功夫得不得力你自己清楚,别人也清楚。中国人讲的七情五欲,我们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自然会生起喜、怒、哀、乐、爱、恶、欲,这叫七情。这个七情是烦恼,欢喜是烦恼,发脾气是烦恼,悲哀是烦恼,忧虑也是烦恼,欲望也是烦恼,你喜欢是烦恼、讨厌的也是烦恼,你总是这情绪时时刻刻起现行。这念头才一动,要现行了,你觉悟了。这就是古大德常讲「修行人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来这是自然的,你是凡夫,无量劫来的习气怎么会不起现行?不起现行,那你就是菩萨;你不是菩萨,肯定起现行。才起现行,这第一念起现行,动了,动念头了,第二念怎么样?第二念就是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把念头压下去。譬如我们不高兴发脾气了,正想发作的时候,知道了,阿弥陀佛,把那个瞋恨念头压下去,这叫功夫成片,你念佛功夫得力。有这样的功夫,给诸位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随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说生死自在,我想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就去得了。为什么?一念、一心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你这个一心,烦恼并没有断,但是这句阿弥陀佛真的把烦恼控制住,起作用了,跟阿弥陀佛就通了。你这一念想往生,阿弥陀佛真的现前,他来接引你。

要知道,我们这里讲「法界身云德」,阿弥陀佛的法身遍法界虚空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一念相应他就现形。就好像我们现在网路、电视一样,我们知道网路、电视电磁波播出去,整个地球哪个地方都有,你只要有电视机频道一按对了,现相就出现了。这现相从哪里来?不是从那里跑到这儿来,这里跑到这里,不是的。《楞严经》上讲得很好,「当处出生」,阿弥陀佛像就在面前现,就当处,「随处灭尽」。我们有感,佛就有应。我这一念想生极乐世界,想亲近阿弥陀佛,这一念是感,佛现身是应,感应道交,你就跟佛走了。这个地方的世缘,跟这世间也要有缘分,了了,感就现前;没了,没了不要了,感应也能现前。所以往生自己可以做得了主,想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去得了;想在这个世间再住几年也不碍事。无论住与不住,都必须是在一心、一念的境界里,你才能做得到。

那我们功夫成片,这个一心、一念是相似的,不是真实的。要是真实的,那你在这个世间,跟诸佛如来应化可以说没有两样。相似的怎么样?相似的烦恼常常起现行,你常常去控制它,就用这句佛号常常去控制它,这才行。稍稍一疏忽,你就控制不了,控制不了是什么?它发作了。这一发作你要知道伤害别人、伤害自己。这我们常常讲,你发脾气、责备人的时候,伤害别人三分,伤害自己七分。伤害自己什么?这佛家常常讲功德,你天天在修积,积这个功德,积功累德,一发脾气,这功德全没有了,叫火烧功德林。瞋恚是火,你的功德全烧光。所以要知道,别人的损失只有三分,自己损失七分,你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叫太不值得,这个什么人肯做?愚痴的人。哪个聪明人肯干这种傻事情?我害别人,自己要付出一倍、二倍的代价,谁愿意干这个事情,所以愚痴;有智慧的人,绝不干这种傻事。这个难破,常常用金刚来做比喻。

这个比喻佛菩萨,就是佛菩萨的法身,法界身云就是法身,已经证得法身的人。圆教,《华严》是圆教,初住以上法身菩萨,别教里面初地以上,一般讲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在净土宗里面讲得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这一心不乱有分三个讲法,理一心那真的证得了,也就是说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这是真佛不是假佛,真的是见性,法身菩萨。第二种是事一心不乱,什么叫事一心不乱?无明没放下,还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没有了,叫事一心。这样的人在什么地方?不在六道,他在四圣法界,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事一心不乱。六道凡夫这里面也有,有相似的,功夫成片,我们专讲念佛功夫,确实能伏烦恼,这个念佛叫会念。不会念的人「口念弥陀心散乱」,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拿著念珠念佛,心里面还有妄想、还有分别、还有执著,这个没用处。这只能够说念佛比骂人好,骂人造口业,念佛比骂人好,不能够伏烦恼。

你就晓得,念佛什么叫功夫,什么叫得力?一句佛号能伏住烦恼,叫功夫得力。功夫得力也有浅深不同,所以有三辈九品,上辈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这是我们在讲席里常常向同学们报告的,功夫得力的上三品生死自在;换句话说,他的功夫是真不错。虽然烦恼没有转过来,烦恼没断,他的功夫让烦恼都不起现行,他有这么大的功夫,就是他真能控制住,这中品的能控制,可是有时候还控制不了。下三品的,能控制的时间很短,不能控制的时间很长,下三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时候?临命终时,你能控制,那真能往生;临终那一念不能控制,这就不能往生。关键在最后临终的一念,那一念你心里是不是阿弥陀佛?如果是阿弥陀佛肯定往生。最后一念要想到家亲眷属、想到你的财产、想到你的怨亲,那就不行,马上随著业流转,你该到哪一道去投胎,你就到哪一道去,随业流转。这个道理讲得清楚、讲得明白,我们应当要了解、应当要记住,然后才知道自己怎样用功。

总的来说,於世间法要看淡薄,不要太认真,世缘太认真,是我们最严重的烦恼。怎样把世间法看淡?《般若经》最有效。所以《金刚经》在古时候不但是学佛的人,许多不学佛的人他念《金刚经》,而且许多人都能够背诵,因为它文字不多,只有五千多字。为什么?帮助你把世间是非人我、名闻利养看淡一点。因为经上明白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要常常想著这些自然就淡了,为什么?没有一样你带得去的。这个话不难懂,既然带不去,你何必那么认真?这是什么?迷!以为是真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你就在造业,你就在造罪业。《地藏经》上讲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话说得很重。罪业肯定有果报,业因变成果报,果报又造作因,因果循环,这就是六道的由来,轮回的由来,没完没了。这是真正的大苦,哪来的乐!

佛说得好,六道众生里面的乐,什么叫乐?苦暂时停了一下,他就觉得很乐。早年我们初学经的时候,李老师跟我们讲现实的事,现前的事,你相不相信?你的苦暂时停止,你觉得很乐。他举什么?举肚子饿了很苦,口渴了很苦;可是给你一点东西吃,给你一杯水喝的时候你很乐。为什么?那个苦暂停,再隔几个小时不给你苦又现前,苦是真的,乐是假的。从这个事实真相里面,我们确实体会到,我们人在世间,每天三餐吃饭,这三餐是服药,治什么病?治饿病;常常要喝水,喝水治渴病,哪有健康的人!没一个是健康的人。真正健康的人,不要吃、不要喝他若无其事,什么样的人?在经典上我们看到,阿罗汉一个星期吃一餐,辟支佛半个月吃一餐他就够了,比我们那是快乐多了。我们这个人间,尤其现在人一天三餐不够,还要吃几道点心,晚上半夜还吃宵夜。这是什么原因?他的病很重,他的时间很短促赶快要服药,不服药的时候他病就发作,道理在此地。

到什么样的功夫饮食可以离开?到色界天。这不是欲界,欲界是财色名食睡,这叫五欲,欲界都有这五种。这五种愈往上面去愈淡薄,愈往下面去愈严重,这是事实真相,这真的是麻烦事。可是这都不是真实的,全是虚妄的幻相,所以佛教我们放下。你放下执著这个现象就没有;换句话说,放下执著你的病就没有了,执著是病,你就恢复健康。那就像阿罗汉、辟支佛一样,阿罗汉、辟支佛应化在世间,七天吃一餐饭、半个月吃一餐饭是不是真的?不是。做这种示现,让凡夫觉悟他做这个示现,实际上他不需要吃,根本不需要。如果不做这个示现,这些凡夫看到你是神仙,我做不到,你可以不要吃饭,我们不行,凡夫就不能觉悟,把他的悟门堵死了,所以他做此示现。释迦牟尼佛成佛,佛还要吃饭吗?不要了,比阿罗汉高太多了,哪里会要这个东西!可是佛每天出去托钵,日中一食,示现!让一切众生见到佛生起信心,你能做的,我也能做到。你这个身是父母所生身,我们的身也是父母所生身,没有两样;你修行能有成就,我修行当然也能成就,这叫身教。在哪一道,佛所示现的身相不相同,这里头一定要懂得。

佛、菩萨乃至於阿罗汉,在六道里面应化,全是众生有感,菩萨有应。感,有念;应,没有念。如果有念,你就没有能力应。我们有念,所以没有能力去应;无念,就有能力去应。为什么?有念就有限量、就有范围,无念没有限量、没有范围,遍法界虚空界众生有感,你都会接收得到,你有念就接收不到。就像无线电的电波一样,只有你心不动,极微弱的电磁波你都能够感觉到;自己心要动,感觉不到,就这么个道理。所以阿罗汉的心就清净,菩萨就更清净。

我们学佛不容易,不可以说佛不在,我们这一生没有遇到佛,那你完全错了。佛在,佛没有生灭,惠能大师开悟之后说的第二句话,「何期自性本不生灭」,那是佛。佛没有生灭,佛是什么?整个虚空是佛。虚空是佛、法界是佛、万物是佛,你不认识!佛在这个经上说得更清楚,你自己就是佛,你不知道。只要你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就明白。这明白就是证得,你就证得。这个东西放不下,暂时你不能证得,不是说永恒的,为什么?总有一天你会放下。放下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不是真实的,这个东西放下,你可以冷静思惟去想想,你放下,人多快乐、多自在!烦恼没有了。烦恼没有了,再告诉你,智慧就圆满,为什么?原来烦恼就是智慧。智慧里面掺杂著妄想分别执著,就变成烦恼,把妄想分别执著抽掉,烦恼就是智慧,「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问题就是出在妄想分别执著,所以这个东西把它抽干净,你就回归到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本来是佛,到那个时候没有今佛、古佛,没有了,为什么?时间没有了、空间也没有了,叫一真法界。古今是一,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是一;四方、四维、上下这讲十方,十方是一。一是真的,二是假的,所以法界叫一真。无量无边的诸佛有没有?有,是自己的应化身。唯心净土,自性诸佛,不但是自性弥陀,自性释迦、自性弥勒。无量无边诸佛都是自性变现的,无量无边的菩萨还是自性变现的,无量无边的众生也是自性变现的,是一不是二,这就叫入不二法门。

所以末后这首偈我们就好懂了,『彼有贪欲瞋恚痴,尚能现此大神通』。这彼是指阿修罗,阿修罗贪瞋痴慢疑没断,只是他修定修福。他修十善业道,所以福报很大;他修定,所以他有大的神通,天阿修罗。贪瞋痴慢没断,世间法,尚能现此大神通,他有能力现大身,他有能力现小身。现小身我们肉眼看不到,现小身能到哪里去?能到毛孔。我们的汗毛毛孔,他小身他能到毛孔里面去,大身,像喜马拉雅山那么大,现那么大身。能现大、能现小,世间法,没断贪瞋痴,他能做得到,何况『伏魔怨照世灯』,这是菩萨。降伏魔怨,用什么降伏?一念能伏魔怨。自性智慧光明能照十法界,这是菩萨,明心见性的菩萨,他怎么会没有『自在威神力』!他的自在,他的威德、神通,阿修罗怎么能跟他相比?

我们现在修行很困难,难在什么地方?冤亲债主太多。昨天还有个来我们道场示现的,好像一个女孩子被冤亲债主附身,冤亲债主太多。他为什么能附你的身?因为你有念,有我的念头,执著身是我,有自私自利,他就找著你,你过去跟他结的怨他来报复。如果你到一心,一心不要讲上品的,下品的,上中下三品,下品的,下品的是什么?下品执著,执著没有了。执著没有了,冤亲债主找不到你。为什么?阿罗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破了,他找不到你!魔怨没有了,统统化解了,阿罗汉。再往下面降,这个怨要不是很深的,须陀洹就化解了。须陀洹四相刚刚破,明白了,不再执著身是我,所以身见破了。这《金刚经》上讲得很清楚,须陀洹初果,就是他没有这个念头,「我证了须陀洹」,没这个念头。要有这个念头,他没有证得,为什么?他还有我相,他还执著身是我,「我证得须陀洹」,假的。再跟诸位说,我是什么菩萨再来的,假的,根本就骗人的。小乘须陀洹,大乘我们《华严经》上初信位的菩萨,就无我了。《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就做到了,刚刚做到。这就是什么?刚入佛门。

凡是还有我,念念都有我,没有入门,在佛门外面。虽学佛靠近一点点,没入门;入门就是初信位的菩萨,真正佛弟子。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具足,就是说你还有这些分别执著,你是六道凡夫。佛法难在这里,你放不下;佛法容易也容易在此地,放下就是。这个事情不求人的,完全求自己,那你自己放不下,不行,放下就是!於是我们终於搞明白、搞清楚了,真正学佛就是从放下执著下手。放下对一切人的执著,放下对一切事的执著,放下对一切物的执著,这叫真用功。放下不是不管了,这个不能误会,放下我都不管了,那这不是放下,没有放下;真正放下是两边不著,是真放下。「有」这边不著了,著了「空」,还是没放下;空放下了,他又执著有了,两边只要有一边,没有放下。空有两边都不执著,心里面没有,事上会做得更认真,会做得更圆满,没有一样事情你做不好,你是菩萨,为什么?你没有私心、你没有自己,你为众生,哪有事情做不好的!

没有自己,我们从什么地方看?从根本烦恼上看,你没有贪心、你没有瞋恚、你没有愚痴、你没有傲慢、你没有疑虑、你没有错误的见解。你说你办事情能办得不好吗?你在任何地方,你能不受大众欢迎吗?你能不受大众爱戴吗?不可能的事情。虽然接受大众的欢迎爱戴,为大众服务,自己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做再多的事情不累。怎么不累?没做,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人做事情为什么会累?有我。我今天做了这么多事情,累了,马上就累了,所以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一天做到晚,做二十四小时没中断,没做,没事,没事怎么会累?道理在此地。你有我、你有身就有累;你没有我,不执著身,身是机器,机器可以二十四小时运作,它没有障碍。我们把这机器当作我,一定要给它好好休息、好好保养,毛病这么发生的,总要晓得。这是诸法实相,不可以不知道。

现在这个社会上,最困难的事情在哪里?人与人不相信,这个社会不会有幸福、不会安定、不会和平。现在大家都在研究讨论这问题,这个世界还能和平吗?在佛法里面讲可以,在世法里面讲很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你的烦恼去不掉。所以佛到这个世间来才有办法,佛怎么样?你怀疑我,我不怀疑你,才破别人疑的烦恼;你贪,我不贪,断你贪烦恼;你瞋恚,我不瞋恚,断你瞋恚的烦恼。这方法就正确,你才真正能化解问题。佛到这个世间来是教化众生的,现在讲教育,教育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肯定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没有这个理念,你教育肯定失败,不会成功。中国老祖宗所传的「人之初,性本善」,你要肯定人性本善。他不善,不善是因为他迷了,迷失了本性,学坏了变成不善。不善是习性,不是本性,「性相近,习相远」,所以要教。

佛菩萨我们称他大慈大悲,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来教化众生。怎么教法?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三十六对,那就是教人怎样示现教化众生,三十六对从反面去做,他贪,我不贪;你贪,我能满足你的贪。昨天台北同修带个剧本来给我看,《杜子春》的故事,这是唐朝的小说,现在把它编成剧本。杜子春贪,太上老君满足他的贪心,到最后他觉悟,觉悟怎么讲?贪心放下,再多的金银财宝无动於衷。太上老君很有耐心,这个故事对人相当有启发性,你瞋恚,满足你的瞋恚,这非常不容易;你的毁谤、侮辱、陷害,随你怎么,无动於衷,到最后所谓良心发现,真的忏悔,真的承认我错了,回头了,所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只有菩萨才能做得到,凡夫做不到。

普贤菩萨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的十愿就是十种方法,那是高级菩萨修的,不是普通菩萨,普通菩萨修六度。什么是高级的?明心见性的菩萨,就是法身菩萨修普贤行。普贤行你看第一个「礼敬诸佛」,对一切众生,现在讲的没有一个不是九十度的鞠躬礼,他能做到。能叫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能叫一切众生慢慢回头,知道以礼对人好!我去尊敬别人,人家欢喜;人家尊敬我,我也欢喜。「称赞如来」,诸佛从相上讲的,如来从性上讲的,这个人他的思想言行与性德相应,这值得赞叹;与性德不相应,不赞叹。绝不说他的过失,只有不赞叹,见到他做再坏的事情,一口不说,这度化众生。让做坏事的人,做坏事有时候也会做一、二桩好事,做好事赞叹他,做坏事一句不提;时间久了那个良心发现,你看我做多少坏事,人家都原谅我,一口不提,做一点点好事都称赞。只要什么时候有这一念觉悟,他就回头。要有耐心,这样才真正能把动乱的世界帮助它回归到和平。

「广修供养」,有缘分、有机会尽量帮助需要的人,没有任何顾忌。现在很多想修福报的人,怕怎么?怕被人骗,不肯修了,这是错误。为什么?这都是分别执著造成自己的障碍,把自己积功累德的缘分断掉。那你要知道,愈施愈多,没有关系,施,被骗去没有关系,后面又来了。你命里只有这么多,你那里不舍后头就不来,愈舍愈多,骗也没有关系,也都是好事情,欢欢喜喜的。这个现象过去我只看到一个例子,一生得受用,道安老法师。过去在台湾骗他的人很多,大家都认为什么?老和尚迷惑颠倒,被人骗都不知道。其实他很清楚。那个时候他在台湾办大专佛学讲座,请我去做总主讲。我有一天到他寺庙里面去看他,我上去的时候,在他客厅里面见到他,他就问我,刚才有个某居士在我这里坐了一会儿出去,你看到他没有?看到了。我说我认识他,大门口看到,我进庙门,他出去。他说他今天来骗我。你给他没有?给他了。这我们才晓得他不糊涂。而骗他的人不知道,以为老和尚不晓得,又被骗。老和尚死的时候负债,那个时候台湾钱八百万,都是这个骗他、那个骗他,他统统都给人,最后这个债松山寺替他付。我们把这个事情说穿了,那些骗他的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和尚头脑清清楚楚,真慈悲。

老和尚真放得下,没有嫉妒心,太难得!这个大专讲座排课程,我上课的学生最多,差不多有三、四百人,这最少的;最多的时候到七、八百人,至少都有三、四百人。老和尚去上课的时候不到一百人,少的时候大概只有四、五十个人。我们看到很难过,跟老和尚换时间,本来我上午上课的,上午让老和尚,我上下午的。结果学生上午不来,下午来。老和尚一点都不生气,而且对我们这年轻人非常爱护,我们很感动。没有嫉妒心,真的念念提拔后学,看到好的年轻人,非常重视,很器重。我这一生就遇到这么一个人。他给我们的是身教,许多示现都值得我们一生依教奉行,全心全力帮助后学、奖励后学。他过世了,我们大专讲座移交给佛教会另外一位法师来接办,我也辞职。好像只办了两届就没有了,没人去了,这就解散掉,很可惜。讲座人数最多的时候到八百人,那都是高等知识分子。大乘教里头常说「佛法因缘生」,真正有爱心的人,没有私心的人,没有一样不能成就;一有私心、有嫉妒心、有疑惑,事情肯定就失败。大经里面告诉我们,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我们通常讲精进,世法里头精进有三根,不贪、不瞋、不痴;出世间法精进只有一个,没有怀疑,怀疑障碍精进。世法里头贪瞋痴障碍精进,必须要断的。这段我们就学到此地,修罗大身与法界身喻。

我们再看下面这段,第十个比喻,「帝释破怨喻」,这就是忉利天主,我们中国人称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怎样化解怨恨?这对我们来讲都非常重要,我们应当要认真的学习,为什么?无始劫以来我们跟众生结的怨太深了。这里面有四首颂,我们先看第一首:

【天阿修罗共战时。帝释神力难思议。随阿修罗军众数。现身等彼而与敌。】

这里面含的意思很深,『天』是讲忉利天,忉利天主跟『阿修罗』打仗,这事情佛在经典里面讲得很多。总而言之,都是凡夫,忉利天烦恼没断,阿修罗烦恼更重,只有轻重之分,没有其他的差别。经上告诉我们,战争的原因还是争利,忉利天福报大,饮食美食很多,阿修罗很羡慕也非常嫉妒;阿修罗虽然有忉利天一样的福报,但是阿修罗没有美食。阿修罗的相貌丑陋,男子相貌丑陋,所以阿修罗翻作无端正,女子非常美;忉利天虽然有美食,没有美女,忉利天主羡慕阿修罗的女孩子,他有美女。互相嫉妒,互相的羡慕,常常就因这个引发战争。打仗的时候,『帝释神力难思议』,帝释天神通变化不可思议,随著阿修罗军队的数量,阿修罗的军队很庞大,『现身等彼而与敌』,帝释天可以变现。这个地方要注意到,中国人讲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出去的兵不是真兵,没有伤害老百姓,他是自己变现出来的,你有多少军队,我变多少军队来跟你对抗,这决定不能疏忽。不像人间的战争,人间战争民众受害,他徵兵,那死伤不是自己,是别人。天上不是如此,天上阿修罗跟帝释天作战,不伤害人民,虽然是战争,确实是仁义之师,不造罪业,业是有,不像人间这种战争造的业那么重。这是我们应该要知道的,这真的是难思议,不可思议,我们无法想像帝释天是用这种方法来应付阿修罗的进攻,用他自己神力的变化。

【诸阿修罗发是念。释提桓因来向我。必取我身五种缚。由是彼众悉忧悴。】

『阿修罗』,这天阿修罗,佛在《楞严经》上告诉我们,阿修罗有四种,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统统有阿修罗,只有地狱没有。所以有的时候经上常讲「五趣轮回」,只有五道没有六道,阿修罗在哪一道就算哪一道。六道里面单单说阿修罗,那是讲天道,其他的阿修罗都归到自己一道去了。阿修罗前面也说过,这一道的人,不管他是在哪一道,福报大,为什么?他前世修福,他修十善,他修福、修布施,所以福报很大。为什么会变阿修罗?佛说三个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傲慢心重,他不服别人,一切都是要带头,第二个嫉妒心重,第三个怀疑心重,疑心很重。有这三种心,拜佛、修行、修福,将来果报都在阿修罗。最大的果报,福报到天上去,天阿修罗,其次的人间阿修罗,再其次的畜生阿修罗、饿鬼阿修罗。在鬼道是鬼王,在畜生道是猛兽,毒蛇猛兽瞋恚心很重,疑心很重;在人道也是人王,二次大战,像希特勒这些人都是属於阿修罗,这是我们要知道的。所以修福要知道,这三种非常严重的,傲慢、嫉妒、疑惑,这一定要断,否则的话,你落在这一道。落在这一道这佛法讲三世怨。你这一生修行修福,你有这三种习气没断,来生得大福报。得福报的时候,你就会作威作福,为什么?你的习气烦恼很重,你有大福报你会伤害很多人。福报享完之后堕地狱,堕阿鼻地狱,你的罪报就现前。叫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造孽,第三世堕地狱,这三世因果不可以不知道。

他们修这么大的福报,多半都是在佛门修的,佛门修福容易,修功德不容易,修福报很容易。功德,你一发脾气就没有了;福报有,福报你发脾气它还存在。将来到哪一道里面去享福,享福必定造罪业,必定很容易伤害人,这是烦恼习气。稍稍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他瞋恚就发作,那他有权有势,这就很容易造业。一般人你发脾气,你还不至於杀人;如果你是做了人王、做了鬼王他会杀人。要晓得杀人你要堕地狱,地狱出来之后,你还要还命债,麻烦大!你杀的人多,你还到哪辈子才能还得清。欠命一定是还命,欠钱一定还钱,你懂得这些因果事实,你就晓得世间人,没有一个人说是吃亏,也没有一个人是占到便宜。占到便宜,来生要还人;吃亏的时候来生有补偿,他要还我的。所以懂得三世因果,你心就平了,大无畏的心你就能发出来。你要记住一句话,施舍是愈施愈多,不是说被人骗了我就没有了,骗了还是多。人家骗得多,你这来得愈多,愈施愈多,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不要是世风不善,把我们布施的意念就断掉,这个不好,这是自己愚痴,把自己积功累德、修布施、修功德的机会错过了。这不能怪别人,一定还是自己的业力在作祟。所以佛法不能不懂,不能不透彻,透彻了,疑虑一扫而尽,菩提道上一帆风顺,没有任何障碍,这事实真相不可以不知。

真正学佛,四弘誓愿里讲得好,简单明了,「众生无边誓愿度」,你怎么度他?没有别的,就是给他做好样子。佛菩萨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看到众生哪些地方有毛病,我们就把它反而行之,从他的反面去改过。譬如现在这个世间,一般人与人之间没有礼貌,我们怎么去度他?我们给他行礼,这就是度他,使他知道有礼貌。现在人没有恭敬心,写字都很潦草,那我们怎么治他的毛病?我们写字给他的时候恭敬、端正。字不在好坏要工整,这印光大师教我们,这是我们的恭敬心,我们对他有恭敬。不要去责怪他,不要去说他,他给我的东西都潦草,我每次给他的东西都端端正正的,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他会觉悟,我给他工工整整他欢喜,慢慢他就体会到,长时间去感化。

现在人不知道人与人的关系,从小没学过,现在社会上学不到,大家都这样子,都认为这正常的,其实是错误的。那怎么办?学《弟子规》,弟子规怎么学法?一定要有氛围的地方去学,那个印象才深刻。我们在汤池做出来了,你到那个地方去学,我听说一般五天,五天他就改变。真正能够成就自己,我常常讲,无论学佛法、学世间法真正想成就,《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这三个根一定要扎稳。需要多少时间?真肯学的人一年,烦恼习气重一点的人两年,你才把根扎下去。根扎下去之后,无论学什么没有不成就的。扎根到哪里去扎?要到汤池去扎。你到汤池那边去做个一年,至少去做半年,到那个中心去做义工,天天学、天天看,自然就不一样。如果你有愿力你好学,你有信心学上半年你就能讲,你就在中心做老师,解行并进,这样子有一段时期的学养,你根就扎稳。如果学佛,无论学哪个法门,无论学哪部经典,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没有一个不成就的。所以这是个很好的机缘,遇到这个缘分不是容易事情,也是像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

这首偈子是说,阿修罗看到忉利天主变现大军来迎敌,阿修罗就想,『释提桓因』就是忉利天主,前面有介绍过,释提桓因的军队来了,这个军队是释提桓因变现的。来干什么?『必取我身五种缚』,这个缚是烦恼,五种是什么?贪、瞋、痴、慢、疑,阿修罗就是这五种,修大福报他才变成阿修罗。阿修罗这五种东西舍不掉,他非常贪恋,他放不下。想到这个地方,这些阿修罗就很忧虑、憔悴,如果这一仗打败了,被忉利天主战胜,他说那我们这贪瞋痴慢疑全都没有了。其实这好事情,不是坏事情,可是他放不下这些,所以他还不能够从阿修罗转变为忉利天人。这首偈的意思是很深很广,我们细心去体会。阿修罗、帝释天都有这个能力,其实帝释天只比他高明不了好多,帝释天还是有贪瞋痴慢疑,只是比他轻。

我们知道,天道的烦恼比人道轻,人间的贪瞋痴慢疑比忉利天严重很多,非常的严重,你生不了天;这东西有,轻,轻他就生天,就上去。我们知道,贪瞋痴慢疑、财色名食睡都属於欲界的,贪瞋痴慢疑是内,财色名食睡是外面的。内外的烦恼,愈往上面去愈轻,到第六天,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非常淡薄。再往上去这个烦恼就伏住,完全伏住没断,生色界天,它不叫欲界。为什么?内,贪瞋痴慢疑伏住,外面,财色名食睡也伏住,这是六道里面上两界,色界跟无色界。色界四禅十八层天,无色界四层天,这一共二十二层天,二十二层天加上欲界六层叫二十八层天。这二十二层天里面是伏烦恼,愈往上去功夫愈深,伏的时间愈长,也就是说他寿命愈长。色界跟无色界的寿命是定功时间长短,这我们现在讲起来都是天文数字。所以无色界天叫长寿天,最高的天寿命八万大劫,你就晓得,他定功能够把烦恼伏住,伏住八万大劫不起作用,但他没有断,所以他出不了六道。八万大劫到了他烦恼起现行,伏不住了,这一起现行就往下坠落。爬得高摔得重,坠落多半坠落到阿鼻地狱,从最高的掉到最下面。这是佛跟我们介绍得很清楚、很明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