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3

上海佛学书局印行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世主妙嚴品第一(卷四至卷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三)

目 錄

卷四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四..................................一

卷五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五..................................二一二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第四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四

復次,普光燄藏主火神,得悉除一切世間闇解脫門。

把前邊沒有說完的意思再說一遍。這位普光燄藏主火神,他的光明能普徧照耀一切,他的光燄是重重無盡的,所以叫普光燄藏。因為他是普光燄藏,所以把一切世間的黑暗都照除了。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普集光幢主火神,得能息一切衆生諸惑漂流熱惱苦解脫門。

這位普集光幢主火神,他的光能積集一起,猶如寳幢。他能息滅一切衆生的種種迷惑,種種無明,種種愚癡,種種暗障,令其脫離漂流熱惱的苦海。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衆生因為生出諸惑,所以輪廻六道?又作人,又作鬼,又作畜生,又作修羅,又生天上,又墮地獄,所以叫漂流。在地獄裏是最熱惱苦的地方,受苦是沒有窮盡的時候。凡是不孝順父母,不尊敬師長的人,以後要到地獄去受果報。

大光徧照主火神,得無動福力大悲藏解脫門。

這位大光徧照主火神,他的火光也是照徧三千大千世界。他得到無動福力大悲藏的解脫門。什麼叫無動福力呢?就是這個福力是永遠的、是不斷的、是不動的。因為修這種福力,所以得到大悲藏的解脫門。什麼是大悲藏?就是悲心切切,來教化衆生。這位主火神,他以自己的福力來護持一切衆生,令他們都得到無動福力大悲藏,這就是菩薩的心腸。

金山寺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非常非常的好。可以說是世界上沒有的,也可以說是將來領導世界佛教的人物。可惜還差一點點不能領導世界。為什麼?因為還有煩惱、有脾氣。如果沒有煩惱和脾氣,就是世界最高尚能教化人的大導師。現在就因為有脾氣,還不能到世界各處去教化衆生。

每個人應該一點火氣都沒有了。對人說話很溫和而客氣,無論對任何人?都是和顏悅色的態度,令對方有和藹可親的感覺。假設有人發我們的脾氣,我們絕對不發他的脾氣。有人對我們生煩惱,我們絕對不生他的煩惱。能這樣子,就是有定力。不能這樣子,就是沒有定力。

如果和人一談話,無明火便發生三千丈之高,不但不能教化世界的人,連自己的無明也沒有降伏哩。這一點是最要緊!最要緊!希望大家特別注意。

我們現在要選拔这种沒有火氣的人才。看看誰沒有火氣?沒有無明?沒有瞋恨心?如果不合標準,就應該鍛鍊自己,把瞋心除滅。要是沒有瞋心,只有慈心,就與萬物合成一體。到那時候,眞的沒有殺心,沒有瞋心,雀鳥都會飛到你的手中來吃東西,所有的禽獸也不怕你。就是遇到老虎,牠也不會咬你。那就到了「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的境界了。

衆妙宮殿主火神,得觀如來神通力示現無邊際解脫門。

這位衆妙宮殿主火神,他用一切妙寳來莊嚴宮殿。他得到佛的大自在神通力量,能示現無量無邊的國土和衆生,在刹海裏教化一切衆生。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無盡光髻主火神,得光明照耀無邊虛空界解脫門。

這位無盡光髻主火神,他的光明無盡,能照耀無量國土,無量世界,無量劫海。盡虛空徧法界,它都能照耀到,令一切衆生都發菩提心。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種種燄眼主火神,得種種福莊嚴寂靜光解脫門。

這位種種燄眼主火神,他的眼睛能放出青黃赤白黑種種的光燄。他明白佛的法身是萬福萬德所莊嚴,因此用種種福來莊嚴佛身。他用一種寂靜的光明,也就是定光,在定中常放光。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十方宮殿如須彌山主火神,得能滅一切世間諸趣熾然苦解脫門。

這位十方宮殿如須彌山主火神,他能莊嚴十方所有的宮殿,令其猶如須彌山那樣巍峨宏偉。他是能滅除一切有情世間諸趣中熾然的疾苦。諸趣就是四惡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在這四惡趣裏邊,好像被大火燃燒一樣的痛苦。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威光自在主火神,得自在開悟一切世間解脫門。

這位威光自在主火神,因為他有威德,所以放出的光非常自在,一點也不勉強。他得到自在開悟一切世間解脫門。他能令一切世間的衆生都很自在地開悟,成就所修行的道路。這位主火神不但威光自在,而且有大慈悲心。自己開悟了也教衆生開悟。

光照十方主火神,得永破一切愚癡執着見解脫門。

這位光照十方主火神,他的火光能徧照十方,永遠破除一切沒有智慧的黑暗,也就是愚癡。愚癡人自己不承認自己是愚癡,反說聰明人才是愚癡。好像烏鴉落在黑色的猪身上,牠看猪是黑色,而不知自己也是黑色的。這就是愚癡人的行為。愚癡人自己還不知道自己是愚癡,反說人家是愚癡——這是多麼的愚癡!

因為愚癡,才有所執著。什麼事情也看不開,見到什麼事情也不明白,於是就被事情所絆住,得不到解脫。尤其以執著見為甚;執著自己的見解是對的,人家的見解是錯的。這是執固不通。如果有執著見的思想,就不能開悟,不能解脫。這位主火神,他得到這種解脫門。什麼解脫門呢?就是能破除愚癡執著見的解脫門。

雷音電光主火神,得成就一切願力大震吼解脫門。

這位雷音電光主火神,他的大雷音,能震徧法界;他的大電光,能照徧法界。他能成就一切衆生的願力,無論你發什麼願力,他都能幫助你有所成就。他的師子吼音聲,震動法界,驚醒迷夢,令其清醒,反迷歸覺。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現在的時間,是我們大家共同來研究的時間。誰有什麼意見?可以乘興發揮,不要吞吞吐吐,想說又不敢說,不敢說又想說——這不是學佛法的態度。學佛法要學活活潑潑的,不要學死死板板的。要向前進,不要向後退。要提出問題,這才是學佛法的精神。

向後退的人,就會被新來的人追過去,所以你們自己問問自己,是不是想要向後退?要是不想向後退,那麼,就要勇猛精進,不要停止在那裏。所謂「站一站,二里半」。修道好比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又好像三步一拜,他們規定一天要拜二里半的路程,如果中間稍稍停頓,就不能達到所規定的里數。各位要精進!不要向後退,以阿鞞跋致為目標,向前邁進,達到不退轉的境界。

爾時,普光燄藏主火神,承佛威力。徧觀一切主火神衆,而說頌言。

在這個時候,這位普光燄藏主火神,他承仗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主火神衆,再用偈頌來把解脫門說一遍。

我們現在講華嚴經有點入門了。每段經文,只要看一遍就能記住。不要再看第二遍。現在講經,隨便一看,然後就能背誦出來,這就是華嚴法會諸佛菩薩之加被,所以才有這種感應。本來不想告訴你們這個消息。但是,我希望你們也要學一學,不看經文就能背誦出來。

我看你們講經時,用英文把我所講的完全讀出來,這是不對的。你們應該發揮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見解來講,才能生動,才有意義。我所講的,有些地方不太圓滿,所以希望你們依照自己的意思來講,不可照把我講的意思再讀一遍,那終歸還是我講的,只不過由你們重新再讀一遍而已。

講經不要背注解,我告訴你們,我講經是不看註解的。有時看一看,也不記它。有人聽說要講大乘起信論,他先把起信論的講義看一遍,這樣,是可以的。但是,看人家的東西,而不是自己的,終究會忘掉。所以我教你們發揮自己的智慧,看註解要添加自己的見解,不可食古不化,那就不起作用。

汝觀如來精進力 廣大億劫不思議

為利衆生現世間 所有暗障皆令滅。

【汝觀如來精進力】:汝觀是誰說的汝?是誰觀的?如來又是那位如來?這些問題都要知道,然後才能明白經義。

這首偈頌是誰說的?是前邊普光燄藏主火神所說的。他說:「你們大家看一看!看什麼?看如來。是那位如來?是釋迦牟尼如來。看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嗎?不是的。看如來在無量劫以前,修那種的精進力」

佛為求法,犧牲一切,放下一切,忘掉一切,甚至身心性命都能捨。只知精進,晝精進、夜精進、晝夜六時恒精進,把十大魔軍都趕跑了。佛用功修行,人家所不能作的事他能作,人家所不能忍的事他能忍。

好像佛捨身餵虎。要是一般人的想法,老虎那麼兇惡,餵牠幹什麼?餓死好了,世界便少了一個害蟲。佛不是這樣想,他有慈悲心,能施捨自己的身體去救餓虎。

佛又能割肉餵鷹。一般人的想法,老鷹也是最惡的東西,專食其他小動物,是飛禽的土匪。但佛能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餵它。你們看!這種精進力,誰能比得上?

你們知道自私,而不能無私。只知道自利,而不能利他。存有這種思想,是不能精進的。所以我們要勇猛精進,用功辦道。一切為人不為己,這樣才能行菩薩道。

【廣大億劫不思議】:佛在廣大億劫以前,就修行精進力不思議的行門。

【為利衆生現世間】:佛為什麼出現於世間呢?為了要利益衆生。我們為什麼出現於世呢?就因為損害衆生。佛是來教化衆生,來普度衆生,令衆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而我們只知自私自利,把衆生所得的利益,拿來作為自己的——只知有自己,而不知有他人。

我們對衆生的想法——你趕快死了吧!不然的話,我所需要的東西,都被你所用了。你若死了,我就多享受一點。甚至父子之間也有如此之想,爸爸錢多,作兒子的盼望爸爸早點死了,這筆錢就屬於我所有。唉!你怎還不死呢?眞是老而不死是為賊。兒子盼爸爸快點死。你們想一想,我們出現於世,是不是來損害衆生?

【所有暗障皆令滅】:暗障就是煩惱障、所知障、業障、報障等。他令衆生所有的暗障都消滅了。暗障沒有了,就現出光明,就得到智慧。這位普光燄藏主火神,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衆生愚癡起諸見 煩惱如流及火然

導師方便悉滅除 普集光幢於此悟。

【衆生愚癡起諸見】:諸見就是身見、邊見、邪見等,也就是邪知邪見。愚癡衆生多,聰明衆生少。在一萬個衆生中,很難找到一個聰明的。聰明的衆生具有正知正見。愚癡衆生具有邪知邪見。

【煩惱如流及火然】:有了邪知邪見,就有煩惱。煩惱好像瀑流,能把房屋沖倒,把樹木沖走。又好像大火,能燃燒一切物。

【導師方便悉滅除】:佛是接引導師,他用種種方便法門,來滅除煩惱的瀑流和大火。

【普集光幢於此悟】:這是普集光幢主火神,他所了悟的境界,所深入的解脫門。

福德如空無有盡 求其邊際不可得

此佛大悲無動力 光照悟入心生喜。

【福德如空無有盡】:佛的福德,好像虛空一樣,是沒有邊際的,不是算數譬喩所能知道的。

【求其邊際不可得】:要想求知佛的福德有多少?是不可得的,因為如虛空,所以無法可計算出來。

【此佛大悲無動力】:這是佛的大悲心寂然不動的力量。

【光照悟入心生喜】:這位大光徧照主火神,他明白這種境界,心中生出一種歡喜。

我觀如來之所行 經於劫海無邊際

如是示現神通力 衆妙宮神所了知。

阿難尊者,在結集經藏的時候,深恐長行的意思有人不太懂,所以用偈頌重說一遍。現在所講的十首偈頌,雖然是阿難說出來的,但是是代表十位主火神的意思。阿難不過是記錄人,而不是說法人。

每位主火神說出他們所得到境界而入那一種的解脫門。第一首偈頌,因為在前邊已說出其名,所以末句沒有名字,其餘九首偈頌都有名。因為這種原因,有人認為十首偈頌是同一位神所說的。那就錯了,便不合乎經義。現在講這四句偈頌。

【我觀如來之所行】:這個我觀是誰說的?是衆妙宮殿主火神說的。這是阿難尊者寫這首偈頌的時候替他說的。我觀察佛所修的行門。什麼行門呢?在下邊說明。

【經於劫海無邊際】:應該把重頌長行合起來看,才能明白大意。在前邊長行中說,衆妙宮殿主火神得到觀察如來神通力,示現無邊際解脫門。如來得到神通力,就是如來所修的行門。

劫海就是大劫猶如大海那樣多,是無窮無盡無邊際,所謂不可思議的無量數。這叫劫海。經過劫海那樣長的時間。究竟有多少大劫?不能知道,是無邊際的。

【如是示現神通力】:在這長遠的時間裏邊,佛示現種種神通的力量,來教化一切衆生,令一切衆生發菩提心。

【衆妙宮神所了知】:從這句偈頌看來,證明是結集經藏阿難尊者所說的。在前邊長行先說那位主火神的名字,說他承佛威力而說頌言。既然他能承佛威力而說頌言。那麼,其餘九位主火神,怎又不能承佛威力而說頌言呢?你們大家想一想,就會明白了。

我以前沒有詳細解釋,認為你們會明白這個道理,想不到還有人不明白,而去查註解。那麼,註解不一定是對的。因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所以你有你的註解,我有我的註解,他有他的註解。這個註解,也不一定能立得住。既然立不住,為什麼把它列在大藏經裏?雖然列在大藏經裏,也不一定完全是對的。

孟子說過這句話:「盡信書不如無書」。你相信書上所說的道理,不如沒有書,還不會把人弄得那麼糊塗。孟子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呢?因為在書經上有這兩句經文:「武王伐紂,血流漂杵」。形容周武王征伐殷紂王時,殺人太多,所流出的血成河,能把鐵杵(武器)都漂浮起來。這話你們相信嗎?所以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周武王是有道德的國君,他的士兵都講仁義,他以仁義之師,去伐無道德的國君,是替天行道,弔民伐罪,救百姓出離水深火熱的苦海,焉能殺人使血流遍地到浮起鐵杵的程度?你們想一想,會有這種道理?再仔細的分析一下,鐵杵的重量,最低限度也有兩百磅,因為古代的武器很重。那麼,要多少的血才能把鐵杵漂浮起來?

經典所講的道理,就是破執著。你有所執著,就得不到眞正的智慧,所謂迷者是衆生,悟者就是佛。什麼是覺悟?就是沒有執著。所以佛在菩提樹下證道時,三歎奇哉。「奇哉!奇哉!奇哉!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我們為什麼愚癡?就因為有執著。為什麼沒有智慧?就因為有執著。執著名,執著利。執著名的死在名上,執著利的死在利上,所以名利二字是殺人的劊子手。

億劫修成不可思 求其邊際莫能知

演法實相令歡喜 無盡光神所觀見。

這四句偈頌,也是阿難尊者所記載的。在結集經藏的時候,他說無盡光髻主火神得到了一種解脫門。什麼樣的解脫門?下邊的偈頌說明。

【億劫修成不可思】:他知道佛在無量劫以前,就修行成功不可思議的行門,不可說的神通,不可思議的妙用。總而言之,一切一切都是不可思議的。

【求其邊際莫能知】:要想知道佛的神通妙用和福德莊嚴的邊際,是沒有法子可以知道的。

【演法實相令歡喜】:佛演說實相的妙法,演說實相無相的妙法,演說無相不無相的妙法。令一切衆生聞到這種法音,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無盡光神所觀見】:這是無盡光髻主火神,他所觀察見到的境界,他所得到的解脫門。

你們聽經的時候,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寫筆記。但是,明白之後,要把筆記燒掉了。為什麼?因為迷時千卷少,悟後一字多。在迷的時候,看了一千卷的註解,還是看的少,要覺悟了之後,就是一個字也是多餘的。如有一個字,就是自性裏的障礙。你們想一想,要怎麼辦呢?

你們要知道什麼是明白?什麼是不明白?不明白的時候,就是對佛法沒有深入經藏,沒有能智慧如海,這就是應該寫筆記的時候。等到你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的時候,這經就是你、你就是經,把所有的筆記都記在自性裏邊,永遠不會忘掉了。那麼,你還留著筆記作什麼?所以教你們把筆記燒掉的原因在此。

十方所有廣大衆 一切現前瞻仰佛

寂靜光明照世間 此妙燄神所能了

【十方所有廣大衆】:十方就是上下東西南北這六方,再加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這四隅,合起來是十方。在這十方裏,所有廣大無邊的衆生。

【一切現前瞻仰佛】:這些無邊的廣大衆生,都現於佛前,齊來瞻仰佛。

【寂靜光明照世間】:寂靜就是定,佛在定中放光,照耀一切有情世間。

【此妙燄神所能了】:這種境界,是種種燄眼主火神,他所能明了的一種解脫門。

牟尼出現諸世間 坐於一切宮殿中

普雨無邊廣大法 此十方神之境界

【牟尼出現諸世間】:牟尼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譯為能仁,牟尼譯為寂默。就是能仁寂默這位佛,他出現到所有一切的世間。

【坐於一切宮殿中】:佛出現於世,他示現在國王家中。國王所住的都是宮殿,佛出世所住的也是宮殿。或者,佛坐在菩提樹下時,七寳莊嚴的宮殿也示現出來。佛就坐在七寳宮殿中,演說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妙法。

【普雨無邊廣大法】:佛來世間為衆生說廣大無邊的法門。佛說如意法,好像普降吉祥雨,令一切衆生聞法得到法的利益。好像大樹(利根的衆生)就多得一點甘露法雨的滋潤。小草(鈍根的衆生)就少得一點甘露法雨的滋潤。法雨是平等,不過根性有差別而已。

【此十方神之境界】:阿難尊者說:這種境界是十方宮殿如須彌山主火神,他所得的境界。

諸佛智慧最甚深 於法自在現世間

能悉闡明眞實理 威光悟此心欣慶。

【諸佛智慧最甚深】:諸佛可以說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又可以說是本師釋牟尼佛。諸佛的般若智慧,最為甚深。再沒有比佛的智慧高,比佛的智慧深的衆生。佛是世出世間大導師,他能開啟一切衆生的智慧,令一切衆生返本還原,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佛用種種譬喩來為衆生說法,令一切衆生明白佛法。

【於法自在現世間】:佛證得圓滿覺果,他把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參明了,所以於法自在。怎樣叫於法自在?就是不需要勉強,不需要造作,很自然的,很自在的。佛現於世間,令一切衆生,都開佛知見、悟佛知見、示佛知見、入佛知見。

【能悉闡明眞實理】:佛講法能把眞實的道理,都表達出來。眞實理就是不變之理。這種道理,是古今中外所遵循的一種眞理。

【威光悟此心欣慶】:這位威光自在主火神,他明白這種境界,所以他心裏非常的欣慶而歡喜。

諸見愚癡為暗蓋 衆生迷惑常流轉

佛為開闡妙法門 此照方神能悟入。

【諸見愚癡為暗蓋】:諸見也就是種種的邪見,先有邪知而後有邪見。見解邪僻了,就會愚癡。見解正確了,就會有智慧。所以說有邪見就有愚癡。愚癡就是無明,就是黑暗,就是蓋。蓋能把衆生的智慧光明覆蓋了,所以稱為暗蓋。

【衆生迷惑常流轉】:我們衆生因為有邪知邪見,所以從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還是沒有脫離六道輪廻,不能了生死。於是在六道輪廻中轉來轉去,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忽然而餓鬼、忽然而畜生、忽然而人、忽然而修羅。這種無明愚癡的暗障,障住你不能超出六道輪廻,這就叫常流轉。

【佛為開闡妙法門】:佛為愚癡的衆生,開闡最妙而不可思議的妙法門:教人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教人持咒,即身成佛。教人修種種行門,都是了生脫死,超出輪廻的妙法門。

【此照方神能悟入】:這種境界,這種解脫門,是光照十方主火神,他所能悟入的。

願門廣大不思議 力度修治已清淨

如昔願心皆出現 此震音神之所了。

【願門廣大不思議】:有信門、有願門、有行門。這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三資糧。你想要成佛,想要了生死,想要修行,必須先要有信心,不是單有信心,還要有願心,發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發願生東方琉璃世界。所以願門是廣大的,是不可思議的。

【力度修治已清淨】:力就是十力,度就是十度。佛的十力和十度都修行圓滿了。因為圓滿,所以得到清淨的本體。

【如昔願心皆出現】:已經清淨以前生生世世無量大劫以前所修行的,把發的願力。現在都顯現出來了。好像演電影一樣,一幕一幕在銀幕上出現。又好像錄音帶一樣,一句一句的音聲播放出來,聽得清清楚楚。

【此震音神之所了】:這種境界,是雷音電光主火神,他所明了的,他入這種解脫門。

復次,普興雲幢主水神,得平等利益一切衆生慈解脫門。

在前邊所說的道理,還沒有說完,所以繼續說一次。這位普興雲幢主水神,他能普徧興起雲來,這雲好像寳幢一般的莊嚴。他是主管水之神。如果水沒有神來管理,便會汎濫成災,洪流天下,到處是水,衆生便不得安居樂業。因為有神管理,所以水流有一定的地方和方向。

水可以利人,又可以害人。水大了就會害於人,小了就會利於人。所以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生之所惡,故幾於道」。就是說最上等的善人,好像水一樣。水能利益一切衆生,但是它還不爭功。它不會說你這個衆生,幸虧是有我,你才能生存,如果沒有我,你就不會存在了,所以我對你有功。水住的地方,誰也不願意住。為什麼?因為在最低窪的地方。水願往低下流,所以說它合道。上等的善人,也是這樣子。

海潮雲音主水神,得無邊法莊嚴解脫門。

這位海潮雲音主水神,他有一種力量,猶如海潮雲音一樣。他用無量無邊的法門,來莊嚴佛道。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妙色輪髻主水神,得觀所應化方便普攝解脫門。

這位妙色輪髻主水神,他有妙色的光,和旋輪的髻。他能觀察那位衆生的機緣成熟,就該先來教化,用種種方便法門,來普攝這個衆生,令這個衆生得到覺悟,得到解脫。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善巧漩澓主水神,得普演諸佛甚深境界解脫門。

這位善巧漩澓主水神,他明白善巧方便的法門,於是把這種法說了一次又一次,為什麼?因深恐衆生不明白,所以重複地說。他用善巧方便法來教化衆生,他得到善巧的三昧。他把十方諸佛甚深的境界,用種種方便法來演說。有時用光來演善巧的法門,有時用音來演善巧的法門,有時用流水聲音來演善巧的法門。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離垢香積主水神,得普現清淨大光明解脫門。

這位離垢香積主水神,他已經離開一切的染汚而得到清淨。因為清淨的關係,所以產生五味調和的香氣。所積的香氣,能令法界都清淨無染,在盡虛空徧法界,都現出一個大光明藏。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福橋光音主水神,得清淨法界無相無性解脫門。

這個福橋光音主水神,他的福好像橋樑一樣,對衆生有利益。他的光好像說法一樣,對衆生有利益。他得到清淨法界無相無性的解脫門。法界清淨,和虛空合而為一,也沒有相,也沒有性。它是諸法從本來,常至寂滅相,不可以言宣。那麼,無相是不是有性呢?不是的。也無性,所以才能和虛空合為一體。

知足自在主水神,得無盡大悲海解脫門。

這位知足自在主水神,他得到知足,得到自在,所以他是快樂之神。他用大悲心來教化衆生。所謂悲心切切,時時刻刻不忘衆生,常予衆生樂,常拔衆生苦,沒有休息的時候。他有這種的思想,所以叫無量大悲海。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人就怕不知足,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樂。所謂知足常樂,能忍自安。常樂就是知足,能忍自安。常樂就是知足,自安就是自在。不知足是最痛苦的一件事。怎叫不知足呢?好像有個人,他本來沒有房住,沒有飯吃,沒有衣穿,窮得一文不名,他在想,如果有間小房住,多麼舒服?於是天天打房子的妄想。如果有件衣服穿,多麼溫暖?於是天天打衣服妄想。如果有東西吃,多麼自在?於是天天打吃的妄想。有一天,房子也有了,衣服也有了,吃的東西也有了。房子可以遮風雨,衣服可以遮身體,吃的東西可以治餓病。應該知足,不要再有企求。可是,這個人又打妄想。啊!我能住大房子就好了,我能穿名貴的衣服就好了,我能吃有營養的東西就好了。這就是不知足的表現。

以前沒有房子住,現在有房子住,還想住大房子。以前沒有衣服穿,現在有衣服穿,還想穿名貴的衣服。以前沒有飯吃,現在有飯吃,還想吃有營養的東西。這就是貪心不足蛇吞象,所以說不知足就是苦。

有了房子住,有了衣服穿,有了飯吃。又想作官,作了縣長嫌其小,想作省長。作了省長又嫌小,又想作總統。作了總統,又想作為世界領導者。作了世界的領導人,又想到天上去作天主。你們看!不知足就是這樣的苦。可是只有這位主水神,他知足而自在。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淨喜善音主水神,得於菩薩衆會道場中,為大歡喜藏解脫門。

這位淨喜善音主水神,他常生清淨的歡喜心,他善於演說妙法音。他能在菩薩衆會道場中,令所有的海會大衆,都得到大歡喜。因為都能得到大歡喜,所以叫藏。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普現威光主水神,得以無礙廣大福德力普出現解脫門。

這位普現威光主水神,他能普徧的出現,又有大威光。他以無量無邊無礙的福德力,普徧出現於十方廣刹國土。福是修來的,德是作來的。他明白這種境界,入這種解脫門。

吼聲徧海主水神,得觀察一切衆生發起如虛空調伏方便解脫門。

這位吼聲徧海主水神,他的師子吼聲,能震徧於塵刹國土的衆生海。他能觀察十方世界所有一切的衆生,用調伏方便來教化一切衆生。雖然教化一切衆生,但是一切衆生能自教自化,所以他行所無事,不著於相。這就叫發起如虛空。在金剛經上說:「滅度一切衆生已,而無有一衆生實滅度者」。一切衆生界都空啦!可是,佛的願力還沒有滿。所以這位神觀察一切衆生,發起如虛空那樣廣大的願,廣大的神通,用種種方便法門,來調伏一切衆生。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爾時,普興雲幢主水神,承佛威力,徧觀一切主水神衆,而說頌言。

阿難尊者記載了前邊長行之後,在這個時候,又把長行中的意思,用重頌再來說一說。這位普興雲幢主水神,他承仗著佛的大威神力,(其餘的主水神,同樣的承仗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主水神衆的因緣和根性,而說這首偈頌。

清淨慈門刹塵數 共生如來一妙相

一一諸相莫不然 是故見者無厭足。

【清淨慈門刹塵數】:這個慈門是清淨的,是沒有染汚法。沒有染汚法,就是沒有一切欲心。那麼,這個慈悲門是作什麼呢?是利益一切衆生,是平等利益一切衆生,是慈悲平等利益一切衆生,這種慈門有多少?有刹塵數那樣多。怎樣生出那樣多的清淨慈門呢?

【共生如來一妙相】:在如來每一根毫毛端,就具足這樣多的慈悲門。在無量無邊的毛端,都具足刹塵數的慈悲門。

【一一諸相莫不然】:在如來每一相裏,都具足廣大無邊清淨慈門,來教化利益一切衆生。每一相都是如此,你想這慈門能有多少呢?

【是故見者無厭足】:因為如來每一妙相,都具足無量無邊的清淨慈門,所以凡是見到佛的衆生,都希望再見到佛,都希望再聞到法。衆生見到佛的時候,眼睛好像入定似的,目不轉睛地瞻仰於佛,所謂「目不暫捨」。為什麼?因為無厭足。衆生都是著相的,見到佛的相好光明,就生出一種不願捨離的心,願望常常見到佛。

世尊往昔修行時 普詣一切如來所

種種修治無懈倦 如是方便雲音入。

【世尊往昔修行時】:世尊就是世出世之尊,就是世間人和出世間人之尊,也就是佛十號之一。往昔就是從前,就是佛在因地的時候。現在佛成佛是在果地。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是怎樣的修行呢?

【普詣一切如來所】:普詣就是普徧到那個地方去。到那個地方呢?到有佛住的地方。到那位佛的處所。釋迦牟尼佛在當時尚未成佛,所以去親近一切諸佛,去供養一切諸佛,去恭敬一切諸佛。

【種種修治無懈倦】:種種就是指所能作到的法門,例如親近、供養、恭敬一切諸佛。佛為法忘軀,為求法而不睡覺,為求法而不吃飯,忘了自己的身體。就是有病也不管它,還是求法不怠。有人說:「佛還會有病嗎?」這時候,佛還沒有成佛。就是成佛之後,有時候,還會頭痛。佛在過去世還沒有成佛之前,曾作一個童子。那時候,村中的人在海中捕到一條大魚,這個童子見到魚那麼好玩,乃用木棍打魚頭三下,因此而種下因果。等成佛之後,頭痛了三天,就因為打魚頭的關係。由此可證,因果報應是毫釐不爽的。大家要相信因果,不要撥無因果。

總而言之,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不懶惰,不犯戒,勇猛精進而不退轉。按戒律來講,有法師講經說法的時候,在四十里以內居住的人,都應該去聽法。要是不去聽法,或者在道場中睡覺,這都是犯戒的。

【如是方便雲音入】:像前邊所說種種方便法門,是海潮雲音主水神所能入這種解脫門。

佛於一切十方中 寂然不動無來去

應化衆生悉令見 此是髻輪之所知。

【佛於一切十方中】:我們這個世界有十方,其他的世界也有十方。佛在一切十方裏。

【寂然不動無來去】:因為佛寂然不動,所以無來無去。所謂「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應化衆生悉令見】:佛雖然不來不去,但是,應該受佛教化的衆生,佛便以大神通力,令他們都得見於佛。

【此是髻輪之所知】:這種境界,就是妙色輪髻主水神他所能知道的。他能入這種解脫門。

如來境界無邊量 一切衆生不能了

妙音演說徧十方 此善漩神所行處。

【如來境界無邊量】:這是說佛的境界是不可思議,是無邊無量,無量無邊。

【一切衆生不能了】:在一切衆生沒有開示悟入佛知見之前,就不能明白佛的境界。等到有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的時候,才能眞正明白佛的境界。

【妙音演說徧十方】:佛用微妙之音,演說微妙之法,不單是在一個世界演說,而是在十方世界演說。

【此善漩神所行處】:這種境界,是善巧漩澓主水神,他所修行的道理,他入這種解脫門。

世尊光明無有盡 充徧法界不思議

說法教化度衆生 此淨香神所觀見。

【世尊光明無有盡】:世尊就是佛,佛所現出的光明是無量無盡的。因為光明重重無盡,所以說沒有窮盡的時候。

【充徧法界不思議】:佛的光明是盡虛空徧法界,統統都充徧滿了。這種境界,不可心思,不可言議,妙到極點。

【說法教化度衆生】:佛演說種種妙法,是來教化一切衆生,是來度脫一切衆生,令一切衆生都能離苦得樂,了生脫死。

【此淨香神所觀見】:這種境界,是離垢香積主水神,他親自看見,親自明白,親自證得的。

如來清淨等虛空 無相無形徧十方

而令衆會靡不見 此福光神善觀察

【如來清淨等虛空】:如來的法身是清淨的,猶如虛空,無在無不在。可是能徧於十方法界。為什麼?因為等虛空。

【無相無形徧十方】:佛的法身,雖然徧於十方法界,但是無相無形。雖然無相無形,可是又能徧於十方世界,所以說佛的境界,就是這麼妙。

【而令衆會靡不見】:雖然無相無形,可是令會道場中的衆生,沒有一個見不到佛。

【此福光神善觀察】:這種境界,是福橋光音主水神,他所觀察而能明白的。

佛昔修習大悲門 其心廣徧等衆生

是故如雲現於世 此解脫門知足了。

【佛昔修習大悲門】:佛在往昔修習大悲的行門,拔衆生的苦,予衆生的樂。

【其心廣徧等衆生】:佛修大悲門的時候,其心非常廣大和周徧。有多少衆生?就修多少大悲門,所以說等衆生。

【是故如雲現於世】: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好像天上的雲,而出現於世上,把世上所有熱惱的衆生,都蔭護得到清涼。

【此解脫門知足了】:佛猶如雲現於世間,普蔭一切衆生得到清涼。這種解脫門,是知足自在水神,他所明瞭的。

十方所有諸國土 悉見如來坐於座

朗然開悟大菩提 如是喜音之所入。

【十方所有諸國土】:在十方所有諸佛國土裏邊。

【悉見如來坐於座】:所有的衆生,都看見佛坐在蓮華座,演說無上甚深微妙法。

【朗然開悟大菩提】:凡是看見佛聞到法的衆生,都很明朗而開悟,得到大覺的道理。

【如是喜音之所入】:像這樣的境界,是淨喜善音主水神,他所能得到,他所能入這種解脫門。

如來所行無罣礙 徧往十方一切刹

處處示現大神通 普現威光已能悟。

【如來所行無罣礙】:佛無論所作什麼事情?都是無罣無礙。

【徧往十方一切刹】:佛是寂然不動於本座,感而遂通徧十方。佛雖然不離開本座,但是有感於衆生。如有衆生想見佛、想聞法,佛有感必通,有求必應。誰要虔誠求於佛,誰就能見於佛。

【處處示現大神通】:在所有十方法界微塵刹海中,佛在處處示現大神通。什麼是大神通?就是大能容小,小能容大,小大相容相攝。塵刹國土不出一粒微塵之外,一粒微塵又能容納塵刹國土在內。一粒微塵是小,但能容大。十方國土是大,但能容小,這是大中現小,小中現大的境界,所以叫大神通。

【普現威光已能悟】:這種道理,聽起來很容易,其實是不容易明白。小怎能容大?大怎能納小?有人說:「大納小是可以的,小容大却沒有這種道理」?在佛的分上來講,是無大無小無內外。也沒有大,也沒有小。也沒有內,也沒有外,互相圓融無礙的。這種境界,是普現威光主水神,他已經能明白了解。

修習無邊方便行 等衆生界悉充滿

神通妙用靡暫停 吼聲徧海斯能入

【修習無邊方便行】:吼聲徧海主水神,他說:佛修習種種無邊方便行門。

【等衆生界悉充滿】:有多少衆生?就修多少方便行門。像衆生界那樣多的數目,完全都充滿了這種法門。

【神通妙用靡暫停】:佛的神通妙用是不思議的,沒有暫時的停止,時時刻刻示現神通妙用來教化衆生。

【吼聲徧海斯能入】:這位吼聲徧海主水神,他能入這種解脫門。

復次,出現寳光主海神,得以等心施一切衆生福德海,衆寳莊嚴身解脫門。

今把前邊沒有說完的道理,再來說一遍。這位出現寳光主海神,他能現出種種寳光。他所得的佛境界,是以平等心,來布施一切衆生。布施什麼給衆生呢?布施福德海。他用所有的金、銀、琉璃、玻瓈、硨磲、赤珠、瑪瑙等衆寳來莊嚴身。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不可壞金剛幢主海神,得巧方便守護一切衆生善根解脫門。

這位不可壞金剛幢主海神,他的功德好像金剛寳幢一樣的堅固,永遠不可破壞。他用善巧方便法門來守護一切衆生的善根,令一切衆生的善根不壞。又能幫助一切衆生成就善根。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不雜塵垢主海神,得能竭一切衆生煩惱海解脫門。

這位不雜塵垢主海神,他非常清淨,沒有塵垢的汚染。他能令一切衆生的煩惱海都枯乾了。如果能把煩惱海乾了,就得到智慧。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我們為什麼沒有開智慧?就因為我們的煩惱太重了,所以煩惱海沒有竭乾。大概這位主海神不管我們了。假使他來管我們,我們的煩惱海也會竭乾的,皆同樣能得這種解脫門。

我們現在已聽到華嚴經,這位主海神一定會幫助我們把煩惱海竭乾的。但是,我們不要依賴這位主海神,而要依賴自己的信心和念力。自己應該乾自己的煩惱海,不要等待這位主海神來幫忙,他還有許多的工作要做,不要給他添麻煩,要自己乾煩惱海,智慧光明就會現前。

恒住波浪主海神,得令一切衆生離惡道解脫門。

這位恒住波浪主海神,他常住在波浪中過生活。他得到一種法門,能令一切衆生遠離三惡道,成就三善道。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吉祥寳月主海神,得普滅大癡暗解脫門。

這位吉祥寳月主海神,他的吉祥寳好像月亮一樣的圓明。他能普徧的滅除大癡暗。癡暗沒有了,就會生出大光明來,他明白佛這種境界,得到這種解脫門。

妙華龍髻主海神,得滅一切諸趣苦,與安樂解脫門。

這位妙華龍髻主海神,他的寳髻好像妙華龍一般的美觀。他能滅除四惡趣中衆生的苦,又能給四惡趣中衆生的樂,就是令其離苦得樂。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普持光味主海神,得淨治一切衆生諸見愚癡性解脫門。

這位普持光味主海神,他的光和味能普徧而持久。他能清淨治理一切衆生的諸見(就是六十二見),又能調和衆生的愚癡性,使其變為智慧性。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寳燄華光主海神,得出生一切寳種性菩提心解脫門。

這位寳燄華光主海神,他有寳燄的華光,能普照一切衆生。他能生出一切寳種性(堅固)的菩提心。這種菩提心堅固猶如金剛。又有一種解釋,這個寳種性就是戒的本體。出家人受戒,就是受寳種性。這寳種性,要令它一天比一天大一點,要令菩提一天一天增長,如此集少成多。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金剛妙髻主海神,得不動心功德海解脫門。

這位金剛妙髻主海神,他有金剛奇妙的寳髻。他得到佛的境界,是不動心功德海。他的心常常寂靜而不動,他的功德特別多,猶如海一樣。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海潮雷音主海神,得普入法界三昧門解脫門。

這位海潮雷音主海神,他的音聲,如同海潮一般,又如雷音,遠近皆聞。衆生聞到此妙音,就能開悟,他能普徧而入法界定,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爾時,出現寳光主海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海神衆,而說頌言。

當爾之時,這位出現寳光主海神,他承仗佛的大威神力,而能普徧觀察一切主海神衆。他用偈頌把長行的意思再仔細地說一遍。

不可思議大劫海 供養一切諸如來

普以功德施群生 是故端嚴最無比

這四句偈頌,是結集經藏的人,把前邊長行所說的道理,總合起來再重複說一說。雖然是阿難尊者說的,但這是根據主海神的意思而說,阿難尊者不過是作記錄而已。

【不可思議大劫海】:這位出現寳光主海神他說:「佛在不可心思不可言議的大劫海裏邊」。大劫海就是無量無邊的大劫,猶如大海一樣。無法能知道究竟有多少?所以用「海」字來形容。

【供養一切諸如來】:佛在大劫海中作什麼呢?佛在往昔這樣長的時間裏,供養十方三世一切佛。有時用財來供養,有時用法來供養,有時用身心性命來供養。時刻勤心求佛道。

好像我們金山寺的出家人和在家人,都是在忙裏偸閒來學習佛法,來行持佛法。這也是供養一切諸佛,我們應該用財來供養三寳,用法來供養三寳,用身心性命來供養三寳。這是佛教徒應作的事項。

【普以功德施群生】:佛修種種功德,廻向給衆生,布施給衆生。換言之,為一切衆生而修功德。佛往昔供養一切諸佛所得的功德,自己一點不留著,完全廻向給衆生,希望衆生離苦得樂,業障消除,善根增長,勤修正道,早登佛地。

【是故端嚴最無比】:因為佛把所有的功德,都廻向給法界衆生,布施給法界衆生,所以佛的身是端正而莊嚴,是最無比。無論天上或天下的衆生,都沒有像佛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相好光明。這種光明莊嚴微妙的相,任何人也不能比的。所以說端嚴最無比。

一切世間皆出現 衆生根欲靡不知

普為弘宣大法海 此是堅幢所欣悟

【一切世間皆出現】:佛能在一切所有世間裏出現。出現作什麼?為教化一切衆生,令一切衆生得到解脫,令衆生不再被五欲之繩所綑。

【衆生根欲靡不知】:每個衆生的根欲,具有善根或是沒有善根?佛都知道。因為佛有神通力,所以衆生所希望的是什麼?佛也靡不知。

【普為弘宣大法海】:佛能普徧地為一切衆生弘揚宣說大法。這種法猶如大海,所以叫大法海,也就是無量無邊無窮盡的法。

【此是堅幢所欣悟】:這種道理,是堅幢主海神,他所了解。他歡喜地悟入這種解脫門。

一切世間衆導師 法雲大雨不可測

消竭無窮諸苦海 此離垢塵入法門

【一切世間衆導師】:衆導師就是佛。也就是所有世間一切佛。

【法雲大雨不可測】:諸佛普徧興起大法雲,而降大法雨。這種境界,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明白的,所可測量的。所以說不可測。

【消竭無窮諸苦海】:這種法雲大雨能消除衆生一切的煩惱。也就是把貪瞋癡無窮無盡的煩惱,消除乾乾淨淨,不存絲毫。因為衆生有無窮無盡的苦,所以叫海。

【此離垢塵入法門】:這個法門,是離垢塵主海神,他所明了,而入這種解脫門。

一切衆生煩惱覆 流轉諸趣受衆苦

為其開示如來境 普水宮神入此門

【一切衆生煩惱覆】:衆生本來都有智慧,本來和佛無二無別。就因為有煩惱,把智慧遮蓋了,所以智慧光明就不現出來,好像烏雲把太陽遮住一樣,太陽光便不現出來。

【流轉諸趣受衆苦】:衆生為煩惱所覆,於是在六道輪廻中流來流去,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忽然畜生,忽然而餓鬼,在諸趣中輪轉不停,受一切的諸苦。

【為其開示如來境】:佛為什麼要開示一切衆生?因為令一切衆生都能得到如來的境界,也就是開悟成佛。

【普水宮神入此門】:這是普水宮主海神,他能入這種解脫門。

佛於難思劫海中 修行諸行無有盡

永截衆生癡惑網 寳月於此能明入

【佛於難思劫海中】:佛在往昔很長的劫海中,這個劫海有多長的時間?是人的心思想不到那樣的長,所以叫劫海。

【修行諸行無有盡】:佛在劫海中修一切行門。難捨的他能捨,難行的他能行,難忍的他能忍,難讓的他能讓。總而言之,最不容易修的法門,最不容易行的法門,他都能作到,都能修完。沒有窮盡的法門,佛都能修圓滿。

【永截衆生癡惑網】:癡是愚癡,惑是迷惑。這兩種東西好像魚網一樣,把衆生網住了,於是逃不出六道輪廻。佛能把衆生的癡惑網截斷了,不是暫時的截斷,而是永遠的截斷。也就是把衆生的癡惑網毁破了,令衆生得到自在。

【寳月於此能明入】:這位吉祥寳月主海神,他能明白這種境界,而能入這種解脫門。

佛見衆生常恐怖 流轉生死大海中

示彼如來無上道 龍髻悟解生欣悅

【佛見衆生常恐怖】:佛看見衆生他們自己常生恐怖。恐怖生死問題不了,而不是恐怖法門難修。因為衆生還不知什麼是法?什麼是門?所以在六道裏邊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輪轉不已,不想出離三界。

【流轉生死大海中】:在生死大海中,是最可怕的,是恐怖的。怕什麼?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無了期,這是多麼可怕呀!恐怖什麼?在三惡道中受種種的罪。尤其是在地獄中的各種刑具,實在令人恐怖。

人間五十年,是天上四天王的一晝夜時間。人間一百年,是忉利天的一晝夜時間,所以天人看我們的壽命好像蜉蝣一樣,朝生暮死。我們看蜉蝣在早晨生出來,到晚間就死了,覺得牠們的壽命很短。可是它在這一天的過程中,却覺得時間很多——我們的壽命何嘗不是這樣?生了又死,死了又生,這是多麼的恐怖啊!所以佛替衆生恐怖,常為衆生的生死不了而恐怖。

【示彼如來無上道】:佛慈悲來指示如來的無上道。什麼是無上道?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是出世的無上道。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這是世間的無上道。

【龍髻悟解生欣悅】:這是妙華龍髻主海神,他明白這種境界,心中生出這種欣悅。

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南無華嚴海會佛菩薩。這是祈禱的偈頌。我初到美國的時候,正遇到美國和蘇聯在古巴的地方,將要發生戰爭,情形十方危險,有一觸即發的現象。當時我在想,初到這個國家,對這個國家的人民毫無貢獻,也沒有一點幫忙。如果戰爭爆發了,雙方不知要犧牲多少人的性命?

於是我乃在佛前焚香發願,為求戰爭消滅和世界和平,絕食五個星期,也就是三十五天不吃飯。期滿之時,古巴沒有發生戰爭。當時美國總統甘廼迪的態度很強硬,嚇退蘇聯頭子赫魯雪夫,將在古巴的火箭撤囘本國。不管是不是我的誠心所感應,可是沒有戰爭是事實。

現在中東又發生戰爭(一九七三年),以色列和埃及為宗教為民族而戰爭。猶太教和囘教的信仰不同,民族的思想不同,所以彼此間常發生戰爭。所以我們要努力祈禱世界和平。但願這個戰爭早日停戰,生靈不受塗炭。

諸佛境界不思議 法界虛空平等相

能淨衆生癡惑網 如是持味能宣說

【諸佛境界不思議】:衆生就有衆生的境界,菩薩就有菩薩的境界,諸佛就有諸佛的境界。衆生的境界是不思議,菩薩的境界是不思議,諸佛的境界是不思議。不思議的境界,不是凡夫的心思和言議所能明白的,所以說是妙不可言的境界。

【法界虛空平等相】:諸佛就是法界,法界就是諸佛。法界和諸佛同如虛空,是平等相。無欠無餘,不多不少,最為平等。

【能淨衆生癡惑網】:佛的神通妙用,能把衆生的愚癡和迷惑網修治得清清淨淨,再不存在任何的染汚法。

衆生好像蒼蠅一樣,東飛飛,西飛飛,為什麼?為找食物。有時候空飛了很多冤枉路,也找不到東西吃。為什麼牠作了蒼蠅呢?就因為牠的愚癡迷惑太深,到處飛得不到成就,所以作了蒼蠅。又因為牠在因地的時候,妄想太多,羡慕蒼蠅自由自在,沒有人來管理,願怎樣就怎樣,所以終於作了蒼蠅。天天飛,也飛不出這個癡惑網的外邊去。所幸佛能淨衆生的癡惑網,讓他們將來還有成佛的機會。

【如是持味能宣說】:像前邊所說的道理,是普持光味主海神,他能了解這種道理,而能宣說這種法門。

佛眼清淨不思議 一切境界悉該覽

普示衆生諸妙道 此是華光心所悟

【佛眼清淨不思議】:佛有五眼六通。佛眼是清淨的。是徧觀一切的,是不思議的。

【一切境界悉該覽】:一切的境界,就是衆生的境界,也是諸佛的境界。無論那種境界,都影現佛眼的裏邊。佛眼猶如大明鏡,一切衆生的境界,佛都能看見。

【普示衆生諸妙道】:衆生的根性,是善根多還是惡根重?佛都知道。衆生的欲念,是多是少?佛也知道。所以佛普徧為一切衆生指示種種的妙道。

什麼是妙道?淺而言之,就是日常所行之道,我們天天所用的道、所行的道、所經過的道,都是很妙的。若不注意去研究它,便不知它的妙處。要注意去研究它,無論什麼?都是妙,妙不可言。譬如,我們日常所用的東西,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來處很妙。又怎樣去?去處又很妙。總之,都是妙道。

我們一天所遇到的境界,這就是妙道。好像不吃飯肚子餓。為什麼要餓?這就是妙。吃東西就飽了,這也是妙。乃至穿衣服,或是喝茶,都是一樣的妙。如果不妙的話,為什麼要去用它?就算用它之後,也不會長久,只是暫時而已。你說這不是妙嗎?

有人說:「啊!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是你所懂的是皮毛而不究竟。妙處就不知道了。為什麼想吃好東西?這是個妙。為什麼想穿好衣服?這是個妙。為什麼想住好房子?這是個妙。

妙的意思,就是不太明白它,不太了解它,換言之,明白了就是妙,不明白就是不妙。好像三步一拜的行者,拜在大路時,褲子破了,不能遮體。這時,在路邊就出現一條褲子!這也是個妙。有人用玻璃瓶打他們而打不中,這也是個妙。講起妙的意思太多了,現在經歸正傳。

【此是華光心所悟】:像這種的道理,是寳燄華光主海神,他心所能悟解,而入這種解脫門。

魔軍廣大無央數 一刹那中悉摧滅

心無傾動難測量 金剛妙髻之方便。

【魔軍廣大無央數】:魔軍就是十大魔軍(欲、憂愁、饑渴、渴受、睡眠、怖畏、疑、含毒、利養、自高)在每一種魔軍中又變成十大魔軍,而成百大魔軍。百大魔軍變成千大魔軍、千大魔軍變成萬大魔軍。越變越多,越生越多,魔子魔孫,魔王魔民,不知有多少?所以說無央數。

每一個魔就能變百千萬億,因為魔的神通力也很大,可惜屬於惡的方面。如果能利益衆生,也是不錯的。可惜魔是害人的,所以魔王是殺者。世間有修道者,將有成就時,魔王便用種種方法來破壞其道心,令定力不足者失去其開悟的機會。

慧嵬禪師在林中打坐,忽然來了一個無頭有身的魔,恐嚇、威脅禪師,但禪師不動於心,乃對魔說:「你不會有頭痛的病」。這時,魔又變成沒有腹的惡相。禪師又說:「恭喜你沒有六腑之症」。魔又變化出許多令人恐懼之相。時來威脅,都被禪師的定力遣去,不為其所迷惑。

最後,魔變為天女,乃對禪師說:「我奉天帝之命,來侍候禪師」。禪師說:「我心如大地,絕不會傾動」。天女無計可施,於是騰空而去。禪師安然不懼,就是定力功夫深,不會被境界所轉。

【一刹那中悉摧滅】: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是,邪不勝正,邪終歸還是要投降。因為佛的神通力,在一刹那間就把無央數的魔軍完全降伏了,令他們改變思想,改變行為,作為護法者。

【心無傾動難測量】:心無傾動,就是如如不動、了了常明。如果心不搖動,就是得到定力的證明。心不傾動,一定就很難能測量。

心不傾動,就是一念不生。在一念不生的時候,鬼神也看不見你,不會來找你的麻煩。好像大海沒有波浪一樣,風平浪靜,這個時候,便無法測量。

【金剛妙髻之方便】:這種方便法門,是金剛妙髻主海神他所得到的,他入這種解脫門。

普於十方演妙音 其音法界靡不周

此是如來三昧境 海潮音神所行處

【普於十方演妙音】:十方世界所有一切的音聲,都是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有的是有情說法,有的是無情說法。有的是有聲說法,有的是無聲說法,總之,一切都在說法。這種妙音,是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什麼衆生聽法便聽到什麼衆生的語言,都得法的利益。

【其音法界靡不周】:佛在十方演妙音,不但徧法界能聽到,就是盡虛空也周徧其音。一言以蔽之,沒有一個地方,不是佛演妙音的地方。

【此是如來三昧境】:什麼道理能有這種的力量?乃是如來定力所成就的境界。

【海潮音神所行處】:這種境界,是海潮雷音主海神,他所行所修的三昧行門。

佛法的妙音,我們不一定能聽到。就是聽到也不認識。好像電視,不但有音聲,而且又有影像。假設在三百年前,有人說將來有一種東西,有人說話,又有人表演,和眞實一樣。當時的人,一定認為你在發狂,癡人說夢話。那會有這種事情?怎會有這種妙境界?三百年後的今天,人人都相信了。這就是演妙音的道理。佛法合乎科學,科學越進步,也越證明佛法是科學。在兩千年五百年前,佛就知道宇宙間的秘密,肯定的說有三千大千世界。一個太陽系才是一個世界,一個銀河系才是一個小千世界。尚有中千世界和大千世界,人類正在發現中。將來三千大千世界的境界,會像電視一樣,出現於眼前。有五眼的人,看三千大千世界,能看得清清楚楚,好像看電視一般。所以有神通的人,其手心就是電視。三世的因果,都在小電視中出現。從前認為不可能的事情,現在可能了。現在認為不可能的,將來就可能了。所以佛法越受考驗,越顯出眞理。

復次,普發迅流主河神,得普雨無邊法雨解脫門。

在前邊的經義還沒有說完,現在繼續把它再說一次。這位普發迅流主河神,他是管理河流的神。他能普徧發出很迅速的河流。他得到佛的境界,能普雨無邊的大法雨。無邊法雨,就是盡虛空徧法界,沒有一個地方是得不到佛的大法雨。這個法雨,雖然是現在雨的法雨,但是過去也得到這法雨,未來也得到這法雨,同時都得到這法雨。所以在三際無邊,十方無邊。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普潔泉澗主河神,得普現一切衆生前,令永離煩惱解脫門。

這位是普潔泉澗主河神。一般的水泉和山澗,有時候會不清潔,很汚濁的。他能令泉水清淨,也能令澗水清淨。泉澗清潔,譬如衆生心清潔,除却一切煩惱,他能普徧示現於衆生前,令一切衆生永遠離開煩惱。離開煩惱,就是離開貪心、離開瞋心、離開癡心。這三毒心都離開了,就是永離煩惱。得到本體的清淨,便生出一種大智慧。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離塵淨眼主河神,得以大悲方便,普滌一切衆生諸惑塵垢解脫門。

這位離塵淨眼主河神。什麼叫離塵?就是離開一切塵勞和妄想。也可以說離開一切染汚之念。外邊的塵埃要離開,裏邊的染汚也應該離開。這樣心才能清淨,而得到淨眼。

什麼是淨眼?就是清淨的眼,也就是五眼。有淨五眼,才能得到五種力量。五眼就是天眼、肉眼、慧眼、法眼、佛眼。睜開五眼的人,才能離開染汚心。這五眼的道理,要是詳細的解釋,是無窮無盡無法說完。現在把它總括起來說一說。

①天眼:所謂「天眼通非礙」。是沒有障礙的。不但能觀千萬里以外的物,就是十方法界之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能觀一切皆空,空無障礙。

②肉眼:所謂「肉眼礙非通」。這個肉眼不是凡夫的眼睛,只能看有形的物,而不能看無形的物。只能看有色,不能看無色。這個肉眼,不但能看有障礙的東西,而且又能看無障礙的東西。無論是有形無形、有色無色,都可以看見。

什麼是有形?譬如人,是有形相的,可以看得見。什麼是無形?譬如鬼,是無形相的,不可以看得見。雖然一般人看不見鬼神,可是開五眼的人,能看見鬼神,又能看見佛菩薩。

③法眼:所謂「法眼唯觀俗」。這個法眼,能觀察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不但能觀俗諦,而且又能觀眞諦。不過,觀俗諦比觀眞諦看得清楚。

④慧眼:所謂「慧眼了眞空」。這個慧眼,能明了眞空的道理。眞空不空,不空而空,空而不空。不僅是懂,又看得清楚。

⑤佛眼:所謂「佛眼如千日」。佛的眼,好像一千個太陽一樣的光明,徧照三千大千世界,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五力就是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這五種力量,能增長菩提根,不為他法所能搖動。信力能破疑惑、進力能破懈怠、念力能破邪見、定力能轉境界、慧力能破諸執。

這位主河神,他得到佛的境界,用大悲心和方便法門,普徧來洗滌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衆生的諸惑。也就是洗滌迷惑的塵垢,令一切衆生都得到離塵淨眼這種解脫門。

十方徧吼主河神,得恒出饒益衆生音解脫門。

這位十方徧吼主河神,他的音聲特別大,普徧十方。衆生聽到這種吼聲,都得到利益。什麼利益呢?就是有貪心的衆生聞到吼聲,貪心就減少了一點。有瞋心的衆生聞到吼聲,瞋心就減少了一點。有癡心的衆生聞到吼聲,癡心就減少了一點。貪瞋癡在無形之中就沒有了。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普救護衆生主河神,得於一切含識中,恒起無惱害慈解脫門。

這位普救護衆生主河神,他能普徧救護一切衆生。他沒有分別心,不分親怨,一視同仁。他得到一切含識中無惱害慈的解脫門。什麼是含識?就是含有知覺性的衆生,也就是胎卵濕化四生的衆生。詳言之,凡是有血有氣、或有血無氣、或有氣無血等,這都是含識。換句話說,就是一切衆生的異名。這位主河神,對於衆生常生出一種不惱害的慈悲。他得到這種境界,而入這種解脫門。

無熱淨光主河神,得普示一切清涼善根解脫門。

這位無熱淨光主河神,他的清淨光是無熱的。無熱就是無煩惱。無熱煩惱就得到清涼。得到清涼,才有清淨的光明。他得到佛的境界,普徧示現一切清涼的善根。能把熱煩惱除去,而能得到智慧。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什麼是清涼善根?就是般若善根,也就是菩提善根。也就是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這五種根。

①信根:這個根能生出一種信仰力,這種信心非常堅固,不容易破壞。不是將信將疑的信,而是貫徹始終的信。

②進根:就是精進的善根。身也精進,心也精進,晝也精進,夜也精進。身心俱精進,晝夜俱精進。這樣精進,才有成就。

③念根:念什麼?念佛、念法、念僧。時時刻刻念三寳,而念念不忘三寳。

④定根:這個定不會被一切境界所搖動,所謂「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也就是如如不動,了了常明。這就是定所生的善根。什麼是八風?略釋如下:

ⓐ稱:就是稱讚。這是一股順風,順風容易令人生歡喜心。

ⓑ譏:就是譏諷。這是一股逆風,逆風容易令人生瞋恨心。

ⓒ苦:就是苦惱。這種風非常難受,也就是逆風,又可說是北風,是寒冷刺骨的。

ⓓ樂:就是喜樂。這種風非常自在,也就是順風,也可說是南風,暖和舒暢。

ⓔ利:就是利益。這種風對人有好處,令人生歡樂心。

ⓕ衰:主是衰敗。這種風對人有害處,令人生悲哀心。

ⓖ得:就是得到。這種風是有所得的風,也就是希望的順風。

ⓗ失:就是失去。這種風是無所得的風,也就是失望的逆風。

⑤慧根:就是智慧的善根。想要有智慧,就要多讀經典,多修般若。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這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根,要是具足了,就是清涼善根。這位主河神,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普生歡喜主河神,得修行具足施,令一切衆生永離慳著解脫門。

這位普生歡喜主河神,他能令衆生普徧生出歡喜心,歡喜離慳貪,歡喜離執着。他得到佛的境界。是什麼境界呢?就是修行具足布施的法門。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這三種施他都修到圓滿了。

①財施:分為內財和外財。內財就是頭目腦髓,把身心性命都捨掉。外財就是國城妻子,把榮華富貴都布施。

②法施:分為有為和無為。有為法就是有形有相的。無為法就是無為而無不為。又可以說有為法是世間法,無為法是出世間法。講經說法布施於一切衆生。

③無畏施:就是遇到人有恐怖驚惶的事情,便去安慰他,解除其心中的恐懼。或者人受到環境的威脅,你去令他得到安全感,不再生恐怖,這便是無畏施。

這位主河神,又能令一切衆生永遠離開慳貪和執着,而得到快樂。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廣德勝幢主河神,得作一切歡喜福田解脫門。

這位廣德勝幢主河神,他有廣大的功德。這種功德猶如寳幢一般的莊嚴。他得到佛的境界,佛為衆生作歡喜的福田,令衆生種福植菩提善根。衆生成就無邊的功德,便皆大歡喜。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光照普世主河神,得能令一切衆生雜染者清淨,瞋毒者歡喜解脫門。

這位光照普世主河神,他的光能普徧照世間,能令一切衆生離開雜染而得到清涼。雜染就是不清淨,有善有惡,有好有壞,有正有邪,也就是不純。在善念裏邊滲雜點惡念,在惡念裏邊滲雜點善念。在正念裏邊滲雜點邪念,在邪念裏邊滲雜點正念。好裏有點壞,壞裏有點好,這就是雜染。

這位主河神,又能令一切衆生沒有瞋恨心,而生出歡喜心。須知道瞋恨心猶如毒蛇一般可怕,令人不敢親近。凡是有瞋恨的人,很少有歡喜心。這位主河神,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海德光明主河神,得能令一切衆生入解脫海,恒受具足樂解脫門。

這位海德光明主河神,他的德行猶如大海,而且又大放光明,照耀一切。他能令一切衆生入解脫大海。因為解脫門很多的緣故,所以他常得到一種具足的快樂,也就是圓滿的快樂,也就是無上的快樂。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爾時,普發迅流主河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河神衆,而說頌言。

當爾之時。這位普發迅流主河神,他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主河神衆的根機和因緣,把長行的意思,用偈頌再來講一講。

如來往昔為衆生 修治法海無邊行

譬如霈澤清炎暑 普滅衆生煩惱熱。

【如來往昔為衆生】:佛在無量劫以前就修行。為什麼要修行?因為佛看一切衆生在受苦,不知道離苦得樂,因此佛便發願修行。願意開悟成佛之後,來救度一切衆生出離苦海。佛是為衆生而修行,不是為自己而修行,這就是行菩薩道,一切為人不為己。

【修治法海無邊行】:佛所修行的法門是無量無邊,好像大海,所以叫法海。佛所修的法門,先修六度萬行。六度中第一度是布施,要布施給人,不是教人布施給自己。第二度是持戒,要自己實實在在去持戒,不是教人持戒而自己不持戒。第三度是忍辱,要忍人所不能忍的,要受人所不能受的,忍就是考驗,經得起考驗才算及格。受就是忍受,一般人不能忍受,而你能忍受,才算及格,及格才能通過。六度中最重要就是忍辱。如果不能忍辱,其他五度無論如何的修,也不會有大成就的。第四度是精進,就是不懶惰,時時刻刻參禪打坐,念佛持咒,研究經典,翻譯經典。第五度是禪定,有了定力,便不會被境界所轉。第六度是智慧。有了智慧,不會顚倒夢想,便得到究竟湼槃。

佛所修的行門就是這樣。一般人忍不了他能忍,一般人受不了他能受。為什麼?因為無我。沒有我又是誰忍?又是誰受?沒有一個能忍所忍,沒有一個能受所受。佛在修治法海的時候,不知受了多少氣?有人打他罵他,他都無動於衷。如是者心止不動,修無邊行門,結果得到神通妙用來教化衆生。

【譬如霈澤清炎暑】:在孟子上說:「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勃然興之矣」!天空有濃濃的雲,好像油一樣,下了一陣大雨,不是太過,不是不及,正是所需要的雨量,田中的稻苗便勃然興長起來。佛教化衆生,就好像霈澤。霈澤就是及時之雨,能把炎熱的暑氣消除,便得到清涼。

【普滅衆生煩惱熱】:佛用清涼的佛法來普徧消滅一切衆生的煩惱熱,令一切衆生得到清涼。不但身清涼,心也清涼。

佛昔難宣無量劫 以願光明淨世間

諸根熟者令悟道 此普潔神心所悟

【佛昔難宣無量劫】:佛在往昔無量劫時。有多少劫?很難宣說有多少的無量劫。

【以願光明淨世間】:佛以大願力、大智慧光明來教化世間,來清淨世間,令一切衆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

【諸根熟者令悟道】:衆生的諸善根成熟者,佛便令這類衆生覺悟大道。什麼大道?就是生死大事的道理。

【此普潔神心所悟】:這是普潔泉澗主河神,他心中所明白的境界,所入的解脫門。

大悲方便等衆生 悉現其前常化誘

普使淨治煩惱垢 淨眼見此深歡悅

【大悲方便等衆生】:佛用大悲心來救度一切衆生。大悲心就是拔衆生苦,予衆生樂。佛用方便法門來教化一切衆生。方便就是權巧方便,是暫時性變通活動的法門,不是不變通的法門。等衆生就是多少衆生?就有多少大悲心和方便法門。

【悉現其前常化誘】:佛常示現於衆生前,常用種種方法來教化衆生、誘導衆生,令衆生知道改邪歸正,改過自新。所以說常化誘。

【普使淨治煩惱垢】:佛能普徧使令一切衆生,把習氣毛病都戒掉,返本還原。煩惱好像垃圾一樣的穢垢,所以說煩惱垢。佛能把衆生的煩惱垢大掃除,治理得清清淨淨,一塵不染。

【淨眼見此深歡悅】:這位離塵淨眼主河神,他見到這種境界,心中深深地生出一種歡喜而快樂。

佛演妙音普使聞 衆生愛樂心歡喜

悉使滌除無量苦 此徧吼神之解脫。

【佛演妙音普使聞】:佛演說清淨微妙的法音,普徧使令一切衆生都能聽到這種不可思議的妙音。

【衆生愛樂心歡喜】:衆生聞到妙音之後,心中便生出喜愛和快樂的心,歡喜這種妙音,百聞而不厭。

【悉使滌除無量苦】:衆生一聽到佛的妙音,便把無量的苦根,完全洗滌乾淨。苦根洗清淨,善根便生出來了。

【此徧吼神之解脫】:這是十方徧吼主河神,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佛昔修習菩提行 為利衆生無量劫

是故光明徧世間 護神憶念生歡喜。

【佛昔修習菩提行】: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修習覺悟的行門,修習自覺覺他的行門,修習利益衆生的行門。總而言之,修習種種覺道的行門。

【為利衆生無量劫】:佛為利益一切衆生,經過無量無邊大劫,而修習菩提行。

【是故光明徧世間】: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光明普徧照耀十方有情世間。

【護神憶念生歡喜】:這位普救護衆生主河神,他憶念這種境界,心中生無量無邊的歡喜,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誰有問題?可以提出來,大家共同來研究研究。果護法師問:「什麼是生忍?什麼是法忍?什麼是無生法忍?請上人開示」

生忍:就是衆生忍。誰罵你,你也能忍。誰打你,你也能忍。誰殺你,你也能忍。這就是衆生忍。

法忍:就是學法也要忍。佛法深如大海,要是沒有忍,就不能學佛法。這樣多的佛法,我怎樣去學?我沒有法子學!這就是沒有法忍。

無生法忍:是證得一種境界。這種境界,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這時候人也空了,法也空了,人法雙亡。這就是無生法忍。

生忍就是人空。有人空的境界,才能得到生忍。能有人空,就有生忍。再有法空,就是法忍。人空法空,這是無生法忍。

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忍可於心。對着這種境界,想說又說不出來——這就是無生法忍。

佛昔修行為衆生 種種方便令成熟

普淨福海除衆苦 無熱見此心欣慶

【佛昔修行為衆生】:佛為衆生而修行,不是為自己而修行,佛為什麼為衆生而修行呢?因為佛看一切衆生在受苦,等於自己在受苦一樣,如果衆生的苦不除,佛便覺得自己的苦也沒有盡,所以發願要拔出衆生的苦惱。因之,佛在往昔修行是為了衆生。

【種種方便令成熟】:佛用種種善巧方便法門,使令衆生的機緣成熟。也就是沒有種善根的衆生,想法子教他種善根。已經種善根的衆生,幫助他增長善根。已經增長善根的衆生,幫助他成熟善根。已經成熟善根的衆生,令他得到解脫,得到佛果。

【普淨福海除衆苦】:普徧使令一切衆生,都得到清淨的福田,成就無上的道業,而除去一切衆苦。

【無熱見此心欣慶】:這位無熱淨光主河神,他見到這種境界,而又明白這種境界,所以心中非常歡喜,非常慶幸。

施門廣大無窮盡 一切衆生咸利益

能令見者無慳著 此普喜神之所悟

【施門廣大無窮盡】:這位主河神,他見到佛所修行的布施法門,是廣大而無窮無盡。施門就是財施、法施、無畏施的法門。種種的施是無窮盡的。

【一切衆生咸利益】:無論那一類的衆生,都完全得到利益。這種利益是平等的,沒有分別的。

【能令見者無慳著】:佛的大威神力、大智慧力、大光明,照破一切黑暗。這個黑暗,就是慳貪。凡是見到佛的光,聞到佛的法,聽到佛的音的衆生,都能離開慳貪的執著。

修行的人,要利益他人,不要利益自己。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要時時刻刻説明人。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固然要去幫助人。就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要去幫助人。也就是盡力而為之。這樣就是無慳貪。所以佛教徒要有慈悲心,不但修靜的法門,也要修動的法門。這樣才除去慳貪,除去這種執著。

這個慳貪,就是捨不得。要能捨就能得,所謂捨得捨得。捨什麼?捨去內財和外財。得什麼?得到德行,得到功德。所以修道人,把外邊一切的財產都要布施,裏邊的身心性命也要布施。能這樣的布施,那還有慳著呢?

【此普喜神之所悟】:這種道理,說起來很容易,行起來很困難。所以說很不容易明白的。可是這位普生歡喜主河神,他才明白這種道理,他能悟解,所以說不容易。

佛昔修行實方便 成就無邊功德海

能令見者靡不欣 此勝幢神心悟悅

【佛昔修行實方便】:佛在以前修行種種法門。為什麼又說實方便呢?為了為實施權,所以為實教而修方便法門。

【成就無邊功德海】:佛利益衆生,布施衆生,作種種功德。凡是利益衆生的事都去做。不是專為利己,還要利人,所以成就無邊功德海。

【能令見者靡不欣】:凡是見到佛的衆生,佛都能使令他們生欣喜心。

【此勝幢神心悟悅】:這種境界,是廣德勝幢主河神,他所悟解的。他生出喜悅,而入這種解脫門。

衆生有垢咸淨治 一切怨害等生慈

故得光照滿虛空 普世河神見歡喜

【衆生有垢咸淨治】:塵垢就是染汚。因為衆生有了染汚心。所以佛能令他完全變成清淨。

【一切怨害等生慈】:怨害就是怨毒和瞋害。衆生有了這種怨害的瞋恨心,佛使令它變成慈悲心。

【故得光照滿虛空】:佛能令一切染汚的衆生都得到清淨,一切瞋毒的衆生都得到歡喜。所以佛的大智慧光明,能盡虛空徧法界。

【普世河神見歡喜】:這位光照普世主河神,他能見到這種境界,而生出歡喜。

佛是福田功德海 能令一切離諸惡

乃至成就大菩提 此海光神之解脫

【佛是福田功德海】:佛是衆生的福田,就是衆生種福的田地,又是衆生的功德海。

【能令一切離諸惡】:佛為衆生說戒律,就是止惡防非,如果能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就能離開一切的諸惡。

【乃至成就大菩提】:不但能離開諸惡,而且將來又能成就大菩提,成就佛的果位。

【此海光神之解脫】:這是海德光明主河神,他所明白的解脫門。

復次,柔軟勝味主稼神,得與一切衆生法滋味,令成就佛身解脫門。

在前邊所講的是十位主河神,他們各說一首偈頌來讚歎佛的功德之後,又有十位主稼神,繼續演暢華嚴大會裏還沒有說完的義理。現在以長行來說明華嚴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這種境界不是凡夫和二乘人所能了解的道理。所以復次,也就是將前邊沒有說完的意思再說一次。

這位柔軟勝味主稼神。柔軟就是方便法,令聞法的衆生,都有舒服的感覺。勝味就是殊勝的味道,也就是酸甜苦辣鹹五味。稼就是稼穡,稼是耕種,穡是收穫。古代的神農氏教導人民稼穡的方法——怎樣播種?怎樣栽培?怎樣灌溉?怎樣收割?種種的技術。這位神,就是管理稼穡的神。

世間的人,對於五味之所好,各有不同。有的歡喜酸、有的歡喜甜、有的歡喜苦、有的歡喜辣、有的歡喜鹹。可是一般人所好的味,是平常的味,而不是勝味。什麼是勝味?就是方便中的方便,了義中的了義。這種味勝過一切的味,是一種特別殊勝的法滋味。

一般人的根性不同,所愛好也不同。有的歡喜天主教,認為是至高無上的教。有的歡喜耶穌教,認為是世界第一的教。有的歡喜儒教,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是最完善的道德。有的歡喜道教,認為煉丹是長生不老的仙藥。有的歡喜佛教,認為是能究竟了生脫死的教。

我們修道人,就是種田人。應該自耕自食,應該自強不息。把菩提種子植在佛的福田裏,令其生芽出苗,長成菩提樹,結菩提果實,得到解脫的境界。所謂:「未種善根者令其種善根,已種善根者令其增長,已增長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其解脫」。這位主稼神,他就管理這種事情。誰能種菩提因,誰就將來能得到菩提果。換言之,誰能修行?誰能得到。誰不修行?誰就得不到。得到得不到?只看修不修。如果依教奉行,依法修行,就能得到這種法滋味。

這種法滋味,是最甜美的,是最殊勝的。如果能完全吃到,其味是勝味中的勝味。這種法滋味有八萬四千法門,來栽培、來灌溉法性田,而成佛果。成佛之後,再教化衆生,令衆生也成佛。佛的工作就是度化衆生。

這位主稼神,他能令一切衆生得到法滋味,而成就佛身,他明的這種境界,而能入法滋味的解脫門。

時華淨光主稼神,得能令一切衆生受廣大喜樂解脫門。

這位時華淨光主稼神。他有一年四季常開的大妙蓮華。這朵妙蓮華放出清淨的光明,照耀十方法界一切衆生,令一切衆生得到廣大無比的喜樂。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一切衆生,就是你這個衆生、我這個衆生、他那個衆生,都包括在內。這位主稼神,他能令我們受到光明的普照,而得到法益。只要精進地修行,始終能得到廣大喜樂解脫門。

色力勇健主稼神,得以一切圓滿法門,淨諸境界解脫門。

這位色力勇健主稼神。色力就是身體,勇健就是勇猛而健壯,所以他的身體非常強壯。為教化衆生,他晝夜六時恒精進,不辭勞苦,也無退心,所以他能修圓滿一切法門來教化衆生。他令衆生返本還原,得到清淨本體,得到淨諸境界,也就是令衆生返迷歸覺,改邪歸正,行菩薩道,成就佛果,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華嚴經的境界,是妙不可言,是不可思議的。不是我們凡夫的知見所能說得圓滿。就是諸佛菩薩在常寂光淨土中,時時講刻刻講,也說不完華嚴的道理。現在只不過是掛一漏萬,說個大概的意思而已。

各位善知識,如果覺得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讓大家共同用眞心去研究這個道理。佛教偉大的地方,就是有了疑問,可以研究。不像其他宗教,只許聽講,不許疑問。

增益精氣主稼神,得見佛大悲無量神通變化力解脫門。

這位增益精氣主稼神。增益就是增加利益。什麼利益?就是增加精氣的利益。因為這位神管理耕種和收穫,使五穀豐富,所以能增加精氣。精氣充足,身體就健康。身體健壯才能修行。如果身體衰弱,想要用功修行,也不方便。身懷病痛,那麼,就不能專心修行。所以說修行不容易,不是簡單的事。

這位主稼神,他得到佛的境界,見到釋迦牟尼佛在往昔生中,修大悲心的法門,得無量無邊神通變化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他能增加法身慧命,又幫助衆生增加菩提心。也就是令衆生增加善法心,消滅一切惡法。善法就是菩提心,惡法就是瞋恨心。所以令衆生種功德田結功德果。

我們如果能依法修行,勤修大悲心,也能得到無量無邊神通變化力。變化是無有定法。一般人的變化,是在動中變化,在靜中不能變化。佛的境界,不但在動中能千變萬化,就是在靜中也有神通變化,不論動靜都能變化,所以佛能應機說法,教化衆生。這位主稼神,他明白佛法一小部分,而入這種解脫門。

古人說:「動則變,變則化,為天下至誠」。我常說,動就有變化。好像易經上所講動靜變化的道理,乾三連一動。第一 如果一動,就變成兌上缺。第二爻假如動,第一爻不動,就變成離中虛。第三爻假如動,第一爻和第二爻不動,就變成巽下斷。你們有學過易經的人,便能懂得這種變化的道理。神通變化也是這樣,不過,大同小異而已。

你們不妨修一個神通來試試看,修出神通,對這個變化就懂了。你懂了,就是至誠。至誠之道,可以先知先覺。誠到極點,什麼事情都能先知道。可是,儘管得到了先知,也不要知道太多,知道太多也有麻煩,這就是動了,也是妄想。

普生根果主稼神,得普現佛福田,令下種無失壞解脫門。

這位普生根果主稼神,他不但能動,而且也能生。生什麼?生根、生果。生什麼根?生果的根。生什麼果?生根的果。有根才有果,有果必須有根。根是什麼根?是菩提根。果是什麼果?是菩提果。這個道理再不明白,就是愚癡。為什麼?在下邊長行中說得很清楚。

這位主稼神,他得到普現佛福田,令下種無失壞解脫門。在佛的福田裏所種的是菩提根,所結的是菩提果。這不會壞的、不會不生出、也不會失去的。無論什麼時候,一定會生菩提根,而結菩提果。只要勤精進,就能早生根、早開花、早結果。

這位主稼神,他能説明衆生種菩提根、結菩提果。除非沒有聽到華嚴經,那又當別論,暫且不管。只要聽到華嚴經,一歷耳根便成道種,這就是下種無失壞。好像若把金剛吞到胃裏,無論消化力怎樣強,也不能把金剛消化沒有了。所以這粒金剛消化始終不會失壞。

菩提根和果,也和金剛一樣無失壞。所以說一歷耳根便成道種。聽到華嚴經,一定會發菩提心。好像各位發心出家,這都是善根成熟了。在你們過去中,有種種差別的因緣,有種種不同的因緣。所以有的人發心,很順利地功德滿,有的人想發心,就有很多障礙發生。但既然已經種下這顆菩提種子,是不會丟的。這顆種子,始終會生根、長葉、開花、結果。不要憂愁,早成晚成,早晚都會成佛。誰要想入這種解脫門?就要趕快發菩提心。

妙嚴環髻主稼神,得普發衆生淨信華解脫門。

這位妙嚴環髻主稼神,他有微妙不可思議的功德,來莊嚴這個環髻。環髻是圓形的裝飾品,環表示無盡的意思。髻表示功德莊嚴之相。這是淺而言之,要是詳細來講,窮際難盡。

他明白佛的境界一小部分。是什麼?他得到普徧能令衆生發淨信華。什麼是淨信華?就是以前有很多的染汚,很多的妄想,很多的私欲,沒有能發淨信華。現在是發了,所以未種善根的衆生,令其種善根。未發善心的衆生,令其發善心。這就是發的作用。

好像播種五穀的種子,種在地下。它得到陽光的助緣,得到水的助緣,以及種種的助緣,乃發生芽而生根,出葉而長大,發淨信的華,結淨信的果。不能有花而無果,這是荒花。也不有果而無花。這個淨信華,是功德所成就的。這是成就菩提道的一種表現,也就是結圓滿覺果的花。

這位主稼神,他明白淨信華是結覺道的果,也就是成佛的果。他了悟這種境界,而入這種解脫門。

潤澤淨華主稼神,得大慈愍濟諸衆生,令增長福德海解脫門。

這位潤澤淨華主稼神,他能潤澤淨信華。怎樣來潤澤呢?是用種種功德來潤澤。具足無量的功德,這朵淨信華就茂盛了。他得到大慈愍濟諸衆生的法門。大慈愍就是慈悲衆生,憐愍衆生,攝受一切衆生,愛護一切衆生。古人說:「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就是慈悲愛護的表現。佛教是平等愛護一切衆生,是平等救濟一切衆生。譬如,有人渡生死大河,也沒有到彼岸,也沒有到此岸,正在中流快要淹死,這時能用一個救生圈或一條救生繩,把他拯救出來,或者用船筏,把他從此岸濟度到彼岸,這就叫救濟。

不幸,渡船到了河的中心,又漏水了,沒有力量能達到彼岸。這時候,又再用另一隻船來把他渡到彼岸去。這叫濟度。佛教用戒定慧三無漏學作為渡衆生之船筏,使其平安到達究竟湼槃的彼岸。

古時,有濟河焚舟的故事。有位大將軍率領軍隊去征伐另外的國家,渡過大河之後,命令軍隊把所有的船都焚燒,表示絕路,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將軍告訴士兵,「你們要勇猛攻敵,還有生存的希望;如果戰敗,便沒有囘國的希望。」這是警告軍隊,必須要捨生忘死,將生死置於度外,才能戰勝,凱旋而歸。

我們修道人,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才能到達湼槃彼岸。到彼岸之後,不要想再囘到娑婆世界來,所以把渡筏也燒掉了。這是一斷永斷,一勞永逸的辦法。

不是濟度一個衆生到彼岸,而是濟度所有衆生到彼岸。將衆生濟度到彼岸做什麼呢?令其增長福德海,譬如,度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修行,等其福德增長到海一樣的廣大,就可以成佛。這位主稼神,他明白這種境界,而入這種解脫門。

成就妙香主稼神,得廣開示一切行法解脫門。

這位成就妙香主稼神,他能成就種種的妙香,令一切衆生齅到這種妙香,能改惡向善,發菩提心。所以叫妙香。這種妙香,就是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

他得到佛的境界一部分,所以能廣大開示一切衆生修行的法門。指示一切衆生,過去諸佛所修行無量無邊的法門,現在諸佛所修行無量無邊的法門,未來諸佛所修行無量無邊的法門。三世諸佛都是從這個法門悟道的。

我們衆生不要對法門生出一種畏懼心,望洋興嘆!什麼叫望洋興嘆?就是說佛法猶如大海洋,既廣博又深邃。在什麼時候才能修完這樣多的法門?譬如,有人站在海岸上看大海的汪洋浩瀚無邊,心中就想,什麼時候才可以渡過這個大海呢?於是發生感歎——這就是望洋興嘆!

那麼,怎樣辦呢?不要焦急,只要躬行實踐,實實在在認眞去修行,終有成就的一天。所謂「彈指圓成八萬門」,在一彈指的時間,就可以把八萬法門圓滿成就了。為什麼?因為一通一切通。一個法門修行成功,所有的法門,統統都通達無礙,都會成功。所以說「刹那滅除三祗劫」。在一刹那之間,三大阿僧祗劫的功德都修圓滿了。所以不要對佛法生出難行的心。

這位主稼神,他能開示一切衆生修八萬四千法門,而不生畏懼心。他明白這種道理,而得到這種解脫門。

今天我有個問題,來問你們,希望你們告訴我!我不知道八萬四千法門中那一個法門是第一?恒觀法師答:「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個是第一,可是都是第一」。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第一呢?又答:「因為有那樣多的衆生,每個衆生有他的法門,令他成佛。所以契合那個衆生的法門是第一。因此,說它都是第一」。那麼,你的法門是那一個?答:「是睡覺」。你眞會睡覺嗎?答:「不會」。那麼,睡覺不會,怎能會有睡覺法門呢?要能有睡覺法門的話,那就是得到睡覺三昧。睡也就是醒,醒也就是睡,醒睡一如,而無分別。醒和睡的時候沒有分別,睡和醒的時候也沒有分別,這就是得到睡覺三昧。得到睡覺三昧,醒睡、睡醒是一致的。

你的法門是不是這樣的?答:「不是這樣」。那麼,是什麼樣子?答:「妄想跑出來了」。啊!妄想也是個法門,添個第一。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這是有根據的,不是隨便空談,也不是空穴來風,更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根據經典說的。在金剛經上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沒有一個第一,也沒有一個第二。要是不信,就去研究研究。那個法門對你相應,就是第一——睡覺——。那個法門對我相應,就是第一——吃飯——。那個法門對他相應,就是第一——穿衣——。吃飯、穿衣、睡覺都是第一,沒有旁的,就是這三件事。

見者愛樂主稼神,得能令法界一切衆生,捨離懈怠憂惱等諸惡普清淨解脫門。

這位見者愛樂主稼神,無論那類的衆生,見到他都生愛慕歡樂的心。他得到佛的境界一部分。是什麼呢?令一切衆生見到或聞到佛法,都能捨棄離懈怠和憂惱等諸惡,而能普徧地生出清淨。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金山寺所有的衆生,可以說是捨離懈怠。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些青年人,在沒有聞佛法以前,和美國一般青年人一樣,吃東西有份,工作沒有份。吃東西無人相(只知有自己,不知有他人);做工作無我相(只教他人做,而自己不做);打架時無衆生相;吃肉時無壽者相。現在到了金山寺,作風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吃東西無我相,自己吃不吃沒有關係,只要旁人吃飽就好了。做工作無人相,所有的工作自己來做,不教他人去做。打架時有衆生相,知道不應該和人諍論,不應該和人打架。也不吃肉了,不吃肉就有壽者相。不但不殺生,而且保護衆生,願一切衆生長命中百歲。這些青年人都是勤勞辛苦,不怕工作多,這就是所謂捨離懈怠。也就是為法忘軀,為學佛法,忍人所不能忍的事,受人所不能受的苦。

憂惱就是憂愁煩惱。修道人不應該有憂悲心和苦惱心。這兩種是修行的絆脚石,一時不愼便會摔跤。有個寓言,在古時,杞國有個人,一天到晚愁眉苦臉,笑容不展。有人問他為什麼發愁?他說:「我擔心天會塌下來,到時我怎麼辦呢?」所以他也不去種田,什麼事也不做,總坐在家裏發愁。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是多餘的愁,後人稱為杞人憂天。

有人自找煩惱,早晨照鏡子,發現鼻孔朝下,他就想,「如果鼻孔朝上長,與人不同,那多麼好?」因此就生出煩惱來。這是吃飽飯無事做,才生妄想和煩惱。如果有工作,就無暇來打妄想和生煩惱。

離垢光明主稼神,得觀察一切衆生善根,隨應說法,令衆會歡喜滿足解脫門。

這位離垢光明主稼神,他能離開一切塵垢,而得到光明。什麼是垢?就是一些染汚。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上說:「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眞」。離垢要心法雙忘,也就是離開我法二執。我執等於垢,法執也等於垢。如果離開我法二執,人也空,法也空,自性了了在其中,光明便會現前。

他得到一種解脫門,能用智慧來觀察一切衆生的善根。因為衆生的善根,有深有淺,有多有少。所以必須要用佛法來栽培來灌溉,才能令它增長而茂盛。什麼叫栽培灌溉?就是隨應說法。他應該所得的法,就對他說這個法,說得恰到好處,正合其機,即是能觀機逗教,因人說法,應病予藥,使令法會大衆歡喜滿足。這個法筵大衆,正是他們所應得的力量。所以說令衆會歡喜滿足。

爾時,柔軟勝味主稼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稼神衆,而說頌言。

當爾之時,在法會大衆裏邊,有位柔軟勝味主稼神。他承仗佛的大威神力,能普徧觀察一切主稼神衆,又用頌言來說一遍。

如來無上功德海 普現明燈照世間

一切衆生咸救護 悉與安樂無遺者

【如來無上功德海】:如來是三覺圓萬德備,所以說是無上功德海。無上就是再沒有能比它高上的。如來的功德無有可比,其功德之多,猶如大海,是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所以稱為功德海。

【普現明燈照世間】:佛是普徧而平等來示現於世間。為什麼?為教化一切衆生改惡向善,反迷歸覺。佛的智慧光猶如明燈一樣,能把無明的黑暗照破了。

在佛沒有出世以前,世間好像沒有日月光,沒有燈光,衆生在漫長黑夜裏過生活。佛出世之後,世間有了太陽光,有了月光,又有了燈光,能照耀一切世界,都得到光明。所謂佛光普照。

【一切衆生咸救護】:佛要成佛的目的,就是為度衆生。度衆生是佛的工作。衆生沉淪在愛河裏,不能脫離苦海裏,佛駕一艘大寳慈航,來救護一切衆生,所以說咸救護。

沒有一個衆生不是佛所救護的對象。就是再惡的衆生,佛也是一樣的救護他。佛不會說你這個衆生太惡了,我不救護你,佛沒有這種分別心。佛看衆生,都是他的子女,無論子女如何不孝?如何不守規矩?他仍然要救護他們出離苦海,得到解脫。

【悉與安樂無遺者】:佛是完全給衆生快樂,不會遺漏一個衆生,也不會忘掉一個衆生,除非不是衆生,所以說悉與安樂無遺者。

世尊功德無有邊 衆生聞者不唐捐

悉使離苦常歡喜 此是時華之所入

【世尊功德無有邊】:世尊是世出世之尊,三界大導師。他的功德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

【衆生聞者不唐捐】:所有的衆生,包括你我他在內。或聽到佛的名號?或聽到佛的經典?都不會空過,而得到大用處。

【悉使離苦常歡喜】:佛能完全使令一切衆生,把一切苦都離開,而得到一切快樂。也就是沒有衆苦,而受諸樂,所以說常歡喜。

【此是時華之所入】:這種境界,這種解脫門,就是時華淨光主稼神,他所能明白,而所能入進的。

善逝諸力皆圓滿 功德莊嚴現世間

一切衆生悉調伏 此法勇力能明證

【善逝諸力皆圓滿】:善逝是佛的十號之一。諸力就是十力。佛把一切力都修到圓滿。

【功德莊嚴現世間】:佛是一切功德所莊嚴而成就的。佛以功德莊嚴之身,出現於有情世間。

【一切衆生悉調伏】:娑婆世界的剛強衆生,是難調難伏。你耳提面命地用種種權巧方便法門給他說善法,他也不相信,但如果遇到不清淨邪淫的惡緣,就驅之若狂,好像發狂一般往那個方向跑。這種衆生最難調伏。可是佛能把一切衆生完全調伏了。佛用兩種方法來調伏,一種是文度,一種是武度。在顯教是文度,在密教是武度。菩薩是慈眉善目,來度衆生;金剛是橫眉怒目,來度衆生。總之,令衆生脫離三界,不過手段不同而已。顯教好像藥方,照方吃藥。密教好像成藥,吃藥治病。

【此法勇力能明證】:這個法門,是色力勇健主稼神,他所明白,而能證得這種解脫門。

佛昔修治大悲海 其心念念等世間

是故神通無有邊 增益精氣能觀見

【佛昔修治大悲海】:佛在往昔的時候,修行治理大悲法門。大悲法門就是給衆生樂拔衆生苦的法門,將它修治成為大悲海。

【其心念念等世間】:佛的心,每一念都想救護衆生,想令衆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得到解脫。所以念念等世間。

【是故神通無有邊】:要想教化剛強難調難伏的衆生,必須要有種種神通,種種方便法門,來教化衆生,令衆生見到神通妙用而生信,所以佛的神通是沒有邊際的。

【增益精氣能觀見】:這種境界,是增益精氣主稼神,他所能觀察見到,所能知道的。

佛徧世間常現前 一切方便無空過

悉淨衆生諸惑惱 此普生神之解脫

【佛徧世間常現前】:佛是無在無不在,佛是徧滿一切處。所以說佛徧世間。衆生為什麼不能都看見佛?因為有諸惑惱,被它所遮蓋。猶如雲霧遮蔽太陽一樣的道理。

佛雖然徧滿一切處,常現衆生前,可是衆生仍然看不見佛。如果把無明的惑業苦諸障礙滅除,就能見到佛了。

【一切方便無空過】:佛用一切的方便法來教化衆生,令衆生發菩提心,成就佛果。佛所用的方便法,沒有空過而無效果的。

【悉淨衆生諸惑惱】:諸惑就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等。佛能令一切衆生的三惑,完全清淨,不存雜染。好像把雲霧撥開,現出太陽光。諸惑的煩惱能消滅,智慧就現前。

【此普生神之解脫】:這種境界,是普生根果主稼神,他所明白的解脫門。

佛是世間大智海 放淨光明無不徧

廣大信解悉從生 如是嚴髻能明入

【佛是世間大智海】:佛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衆生,佛是衆生中一個覺者。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無所不明,無所不了,所以說大智海。佛法僧是世間大智慧海,也是世間無盡的明燈。

【放淨光明無不徧】:佛是大智海,大放清淨智慧的光明,徧照一切處。又照耀衆生的心,令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廣大信解悉從生】:佛放淨光照衆生心,衆生生出廣大信解心,這種信解是不可思議的,是得到佛的智慧光明加被而生出來的。

【如是嚴髻能明入】:像前邊所說的境界,所說的道理,是妙嚴環髻主稼神,他所能明白而領悟的解脫門。

如來觀世起慈心 為利衆生而出現

示彼恬怡最勝道 此淨華神之解脫

【如來觀世起慈心】:如來就是釋迦牟尼佛。他觀察世間的衆生太苦了,終日在苦海中掙扎,而得不到解脫。於是佛生起大慈悲心,予衆生樂,拔衆生苦,令衆生離苦得樂。

【為利衆生而出現】:佛為利益衆生,為救護衆生,而出現於世間,來教化一切衆生,令衆生都有智慧,而能悟道。

【示彼恬怡最勝道】:恬是恬靜,怡是怡樂;也就是寂靜而怡然,沒有煩惱。佛為衆生指示一條最安靜最快樂,最殊勝最光明的平坦大道。只要向前勇猛精進,一定到達究竟湼槃的彼岸。

【此淨華神之解脫】:這是潤澤淨華主稼神,他所得到的這種解脫門。(以上四句偈頌是果護法師所講解)

善逝所修清淨行 菩提樹下具宣說

如是教化滿十方 此妙香神能聽受

【善逝所修清淨行】:佛在往昔所修的清淨行門,就是諸惡莫行,衆善奉行。也就是遠離一切惡法,修治一切善法。一切惡法就是染汚法,一切善法就是清淨法。世間法是染汚出,出世法是清淨法。染汚法有欲念,清淨法無欲念。換言之,有欲念心就是染汚,無欲念心就是清淨,我們修的工夫,就是斷欲去愛。

【菩提樹下具宣說】: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三歎奇哉!『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由此可見妄想執著是修道一個大障礙物。

我們如果沒落妄想執著,便很快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為什麼我們沒有證得呢?就因為妄想心太多,執著心太重的關係,所以仍然還是凡夫。

佛在菩提樹下成道之後,在二十一天的時間,宣說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時,二乘人雖然也在法會裏,但是有眼不見盧舍那,有耳不聞圓頓教。為什麼?因為根性不同。菩薩是利根,能接受頓教;二乘是鈍根,只能接受漸教,所以若盲若聾。

【如是教化滿十方】:佛說大華嚴法,以及一切經藏,是為教化十方一切衆生,令十方一切衆生都得度。

【此妙香神能聽受】:這是成就妙香主稼神,他所領悟到的解脫門,他所聽受的法門。

佛於一切諸世間 悉使離憂生大喜

所有根欲皆治淨 可愛樂神斯悟入

【佛於一切諸世間】:佛不是單單在娑婆世界出現,而是在十方所有的世界都出現。出現世間來做什麼呢?在下邊說明。

【悉使離憂生大喜】:佛憐愍衆生,看衆生的生死不了,輪迴路險,在六道輪迴裏轉來轉去,實在很可憂慮的。所以佛不辭勞苦,想盡辦法來度衆生,使令衆生遠離一切憂悲苦惱,而生大歡喜。

【所有根欲皆治淨】:衆生的根性不同,有的是善根,有的是惡根。有善根者,佛用方便法令其增長。沒有善根者,佛便用方便法令其種善根。衆生的欲念也不同,有的歡喜財、有的歡喜色、有的歡喜名、有的歡喜食、有的歡喜睡。

這種種的根和種種的欲,佛都知道,所以把衆生多生多劫的一切習氣毛病,都修治清清淨淨,把它從染汚變成清淨。譬如有人原來不修行,也不守規矩,歡喜吃肉,歡喜喝酒,甚至歡喜吃迷魂藥。自從聞到佛法之後,就守規矩,認眞修行,把習氣也除了,把染心放下了。這樣,清淨心便出前。所以說佛教是明燈是路牌,指示迷途的衆生,走向光明大道,也就是無上的覺道。

【可愛樂神斯悟入】:這位見者愛樂主稼神,他對於這種境界明白而領悟,所以能入這種解脫門。

如來出現於世間 普觀衆生心所樂

種種方便而成熟 此淨光神解脫門

【如來出現於世間】:佛為什麼要出現於娑婆世界呢?因為要救護衆生出離煩惱海。

【普觀衆生心所樂】:佛普徧來觀察衆生心,看衆生心中所歡喜是什麼?凡是衆生所願意的事,佛都令衆生滿足而得到快樂。

【種種方便而成熟】:佛用種種方便法門來教化衆生,令其善根成熟,而得解脫。

由此觀之,證明佛教化衆生也不容易。假設是容易的話,佛就不需要種種方便法門來教化,只要用一種方便法門,就可以把全部的衆生度了,又何必需要種種方便而度之?可見衆生是難度的。這種方便法門用完了,而衆生還沒有度成功,乃再用另一種方便法門來度。總要令這個衆生信這個法、解這個法、行這個法、證這個法。一直堅持到衆生得度為止。所以用種種的方便法門,令衆生成熟佛的果位。

又有一個講法,以種種方便法門來教化種種衆生。因為衆生的根性不同,所以要用種種方便法門。那一類的衆生,就用那一種法門去教化。所以說種種方便成熟。

這兩個講法之中,後邊的講法比較圓滿。前邊的講法是說,佛要用種種方便法來教化一個衆生。這一點有問題:莫非佛不知道衆生的根欲嗎?佛因為知道衆生的根欲,所以僅用一種方便法便把這個衆生度了,不需要用種種方便法門。那麼,種種法門是為教化種種衆生的。教化之後,又要時時刻刻幫助這個衆生修行。修行之後,乃至成熟,成就道業。

【此淨光神解脫門】:這是離垢光明主稼神,他所得到的解脫門。

復次,吉祥主藥神,得普觀一切衆生心,而勤攝取解脫門。

前邊的義理還沒有說完,所以再繼續說一次。這位吉祥主藥神,他是管理藥的神。藥有治病的功能。有什麼病?就要服什麼藥。譬如感冒要吃點解毒片,咳嗽要吃枇杷膏,才有藥到病除的功效。藥有良藥和毒藥,所以要有神來管理。無神來管理,便容易有害於衆生。

這位神的名字叫吉祥。吉祥就是平安無病,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如果有病就可以服這種藥,即時便得痊癒。無病,也可以服這種藥,服後則永不生病。那麼,這種藥是什麼呢?它是歡喜藥。人人歡喜,永無病痛。人人憂愁,時時病痛。所以歡喜就是吉祥,不歡喜就不吉祥。

古人說:「自古神仙無別法,廣生歡喜不生愁」。什麼是神仙?就是不死的人。神仙為什麼不死呢?因為他天天生歡喜心而不知愁。你們想長生不老嗎?那麼,要天天吃歡喜藥,也就是不發脾氣。笑是長生不老丹。

這位主藥神,他能普徧觀察一切衆生的病。如有貪病,就給「戒」藥吃。如有瞋病,就給「定」藥吃。如有癡病,就給「慧」藥吃。這戒定慧的妙藥,專治貪瞋癡三毒的熱病。

貪瞋的病比較容易醫治,唯獨癡病最難醫治。什麼是癡病呢?譬如有人打妄想——不讀書想中狀元,不耕田想割五穀,不學佛法想講經,不修禪定想開悟——這就是癡病。

癡心人的妄想「好花常會朝朝艶,明月何妨夜夜圓。大地有泉皆化酒,長林無樹不搖錢」。這麼美麗鮮艶的花,要是天天開放多麼好呀!這皎潔圓明的月,要是夜夜圓明不缺多麼美呀!大地所有泉水都變為酒,喝起來多麼妙呀!森林所有的大樹都生出錢,用起來多麼方便呀!有這種的想法,就是癡病。也可以說是心理變態的病症。

這位神,他把這些癡心妄想的衆生都攝到平坦菩提路上。對他們說:「清醒吧!不要做白日夢了」。人生就是夢,何日清醒,就何日覺悟。他得到勤攝取的解脫門。

栴檀林主藥神,得以光明攝衆生,俾見者無空過解脫門。

這位栴檀林主藥神。栴檀是樹名,據說生在臭樹林中,長成大樹時,其味奇香。其根、枝、和花皆可以制香料,燃起能香達數裏,又可入藥的作用。藥分為寒熱溫平四種。譬如川君、是寒性藥,有大洩作用,可以治便秘,稱為猛將。甘草、是平和藥,能解百毒,稱為閣老。犀角、是解心熱的藥。人參、是補虛的藥。有什麼樣的病,就服什麼樣的藥來對治。要懂病情,兼明藥性,則毒藥可為仙丹,否則仙丹便成毒藥,誤人性命。

這位主藥神,他明白佛的境界,以光明來攝取衆生,使令一切衆生心念不會空過,而能得到好處。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離塵光明主藥神,得能以淨方便,滅一切衆生煩惱解脫門。

這位離塵光明主藥神,他能離開世間的染汚而得到清淨的光明。他用清淨方便法門,來滅除衆生一切的煩惱。令一切衆生得到清淨的光明,把愚癡煩惱的病治好了。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名稱普聞主藥神,得能以大名稱,增長無邊善根海解脫門。

這位名稱普聞主藥神,他的名稱很大,遠近普聞。在主藥神中,他很有名望,人人皆知,個個都曉。因為他的藥,能治衆生的習氣毛病,普生出種種善根。他得到佛的境界,以大名稱來治衆生病,令衆生聞到他的名稱,就發菩提心,並增長無邊善根海。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今天是我們擧行念佛七的第一天。在這七天裏,大家聚會在一起,都是有緣。能夠共同誠心來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很難得的機會,不可錯過。所以信佛的人,必須忙裏偸閑來參加念佛。

為什麼要參加念佛七呢?因為以一個人的力量去念佛,有時候會間斷,提不起來這個念。大家共同一起念,便不會間斷。所謂:「念佛能念無間斷,口念彌陀打成片。雜念不生得三昧,往生淨土定有盼。終日厭煩娑婆苦,才將紅塵心念斷,求生極樂意念重,放下染念歸淨念」。念佛能不停止的念,口念阿彌陀佛,心想阿彌陀佛,心口打成一片,就得到念佛三昧。如果念佛念到不生雜亂的妄念,就能往生淨土,所盼望的一定會滿足。要覺悟娑婆世界是苦惱的,才能把塵世間的一切放下,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個心意要看得重要,把染念放下,就是淨念圓成時。

在這七天裏,我們一定要得到「念佛三昧」,這才是沒有白費功夫。越苦越要念、越難越要念。不要怕苦!不要怕難!不要把這個臭皮囊看得那樣重。坐一坐,覺得腰痛。走一走,覺得腿痛。念多了,又覺得喉嚨乾了,嗓子啞了,就受不了。受不了是誰?何必把臭皮囊看得那樣寳貴?應該為法忘軀!這個假的軀殼是無常,到時候它就會跑了。

現在你對它客氣、保護它、愛惜它,不要它凍著,不要它餓著,不要它渴著,更不要它病著。你不停地幫助它、注意它。可是時間一久,它却漸漸一部分一部分都撤退了。眼睛、看東西不清楚。耳朵、聽聲音不清楚。乃至四肢不靈活,甚至不能行動。到那時候,你對它再好,它也不聽使喚、不聽你指揮。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們要趁著身體還健康時,好好精進念佛,要借假修眞。這一點,各位應該注意。

有人說:「去年我參加念佛七,沒有什麼感應,今年我不參加了」。這是錯誤的觀念,正因為去年沒有得到什麼好處,所以今年更要努力地念佛,一定會得到好處。修道人,應該向前精進,不應該向後退轉,要一天比一天精進,要一天比一天誠心。這樣,才會有所成就。

三步一拜的兩位比丘,為世界和平,在風裏雨裏拜,也不覺其苦,這是誠心的感應。你們在房子裏念佛,不算是苦,所以要努力念佛,念到「念佛三昧」的境界,才有功德。大家一心一意念吧!

毛孔現光主藥神,得大悲幢,速赴一切病境界解脫門。

這位毛孔現光主藥神,他的每根毛孔都能現出大光明。這種光明,善於醫治一切衆生的疾病。無論什麼病症,只要被這光一照,就會痊癒。這位藥神得到大悲幢,也就是慈悲幢。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慈悲喜捨是菩薩的四種無量心。所有一切善根,都是從這四無量心所生出來的。

尤其是這個慈心更為重要,在疏文上說:「以慈善根力,放月愛等光」「心身兩病,纔念便滅」。慈就是善根的母體,假使沒有慈,一切善根不能增長。所以要修「慈心三昧」,才能增長善根。增長之後,才能放出月愛等的光明。月愛就是「月愛三昧」

一切聲聞、緣覺、菩薩以及諸佛,都是從慈心而成就的。慈心能生善根,有善根的功德,便能證佛果。所以慈悲是修道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法門。能以慈悲心來作布施,這種布施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乃至般若,亦復如是。由此可知,慈悲心是最要緊的行門,所以修道人要能「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行菩薩道的人,必須具足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以此無量心作為根本,一切善根就生出來。生出之後,一種神通妙用也具足了。這是有連帶的關係。神通妙用不是無緣無故而有的,乃是從修行而得來的。你們想要有神通妙用嗎?那麼就快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什麼時候修圓滿?什麼時候就有神通。所以修行是脚踏實地的功夫,而不是僥倖投機的功夫。

慈就是佛,佛就是慈。又可以說,慈就是大乘法門,大乘法門也不超出這個慈。所以說這個慈是最要緊最要緊的行門。要是離了慈悲,一切免談。你們看!釋迦牟尼佛,就修「慈心三昧」「月愛三昧」的行門。

現在用公案來解釋,什麼是「慈心三昧」?佛有個最聰明的弟子,名叫提婆達多(佛的堂兄,阿難的胞兄)。他雖然聰明,但是妬嫉心重,他想害死佛,自己做新佛。所以他挑撥阿闍世王(王舍城頻婆娑羅王的兒子,他又叫未生怨),放醉象踩死佛。佛入「慈心三昧」,伸出五指化成五隻獅子!獅子大吼一聲,頓時,醉象不敢再橫衝直撞,被佛降伏。

佛對弟子說:「當時,我的手指變成獅子,乃是慈善根力所成就,我是以大慈悲心來降伏醉象。」

再用公案來解釋,什麼是「月愛三昧」?釋迦牟尼佛在娑羅雙樹林的時候,在定中觀察阿闍世王患重病,就要斷氣了(他犯重罪:弑父、弑母、弑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佛乃入「月愛三昧」,放大光明。這種光明,像月光一樣的清涼,照到阿闍世王身上,他覺得非常清涼,病立刻就好了。

在四十二手眼法門中,有一手名叫月精摩尼手,就能除去一切熱病。眞言「唵,蘇悉地揭哩。薩嚩賀」,有不可思議的效果。

阿闍世王病癒後,乃問老婆耆婆(他是博學多聞的人)「什麼叫「月愛三昧」?佛用「月愛三昧」治好我的病,我不懂「月愛三昧」的道理,你能為我說一說嗎?」耆婆說:「這個『月愛三昧』有六種意思:

①月光能令一切優缽羅華開放鮮明。月愛三昧也是這樣,能令一切衆生善心開敷,發長遠的菩提心,永不退轉。

②月光能令行路人歡喜,發出喜氣的光輝。月愛三昧能令修習湼槃道的人歡喜。誰修習佛法,誰便生歡喜心。

③從初一到十五,這段時期間裡,月光一天比一天光明,一天比一天圓滿。月愛三昧也能令一切衆生的善根增長。

④由十六日到三十日,在這段期間,月光一天比一天滅少,月愛三昧也能令一切衆生的煩惱滅少。

⑤月光能除去鬱蒸之氣,也就是把悶熱之氣除掉。月愛三昧能除去一切衆生貪惱的熱毒病,令身心清涼。

⑥月光是衆星中之王,猶如甘露一樣,人人所愛。月愛三昧是衆善中之王。也譬如甘露,能令一切衆生心中發出愛樂之感覺。」

這是耆婆答覆阿闍世王所問月愛三昧的道理。現在再來解釋「身心兩病,纔念便滅」的道理。身有三病,就是殺盜淫。心有三病,就是貪瞋癡。念慈心三昧和月愛三昧,能把這兩種病消滅,而得到清涼。健康的人,不但身健康,心也要健康。學佛法就能令身心都健康,參禪打坐是使生理健康,研究經典是使心理健全,所以說佛法是使身心健康的無上妙藥。

這位毛孔現光主藥神,他能令一切有病患的衆生,見到他的光明後,所有的病都痊癒了。身心無病,這時便精神愉快、生活安樂。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破暗清淨主藥神,得療治一切盲冥衆生,令智眼清淨解脫門。

這位破暗清淨主藥神,他能把一切無明(黑暗)都破了,所以得到清淨。什麼是清淨?在疏文上說:「迷理迷報,二愚盲冥。起惑造業,備受衆苦。佛以正法金錍,開其智眼。令明見三諦。故云清淨」。迷理迷報就是不明白眞理,也不懂果報。這兩種的愚,好像盲冥人一樣。盲是什麼也看不見的瞎眼人,冥是冥頑不靈,什麼也不懂的愚癡人。迷理起分別是見惑,迷報起貪愛是思惑。這二惑就是愚,所以說二愚盲冥,起惑造業,備受衆苦。

在湼槃經第八卷有這一段的經文:「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性者,云何甚深?難見難入?佛言。善男子!如百盲人,為治目故,造詣良醫。是時良醫,即以金錍抉其眼膜。以一指示,問言見不?盲人答言。我猶未見。復以二指三指示之,乃言少見。」有位迦葉菩薩問佛:「世尊!佛性怎樣甚深難見難入,是什麼道理?」佛說:「好像有百個盲人,想要治眼病,到醫院去找良醫。這時,良醫用金錍(小斧)將盲人的眼膜割除。伸出一個手指問盲人:『你看見了沒有?』盲人答:『不見』。又伸出二指三指問盲人『你看見了沒有?』盲人答『少見』

百盲人,是沒有見佛性的人,也是沒有明心見性的菩薩。譬如十地菩薩,在每一地要修十度,十地成為百,所以叫百盲人。這是說十地菩薩沒有見到佛性,也不懂佛性。等待佛指示他們之後,這才覺得奇怪!他們從無始來修行,還是被無明所惑亂,不能徹底明白佛性。十地菩薩尚不容易見到佛性,何況聲聞緣覺?更不容易見到佛性了。

三指代表三大阿僧祇劫,有人這樣說。但是清涼國師以三諦來比喩三指。第一指表示俗諦,第二指表示眞諦,第三指表示中道。俗諦是說凡是有道心,一定應當成佛,都有佛性。眞諦表示佛性是第一義空。中道是說佛性是無上菩提種子。

療治一切盲冥衆生,就是把所有的黑暗破了。把無明破了,智慧就現前。每個衆生都有智慧眼,如果智慧眼開了,就能照見五蘊皆空,照了諸法寳相,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凡是智慧如海的人,一定是辯才無礙。無論什麼經典,不管學過或沒有學過,一律都能講解。所講的道理和學來的道理完全不同。因為學來的是跟著人所學的,而不是自己的。要是開智慧眼的人,所懂的道理乃是從自性裏發揮出來的,所以與衆不同。

智慧眼就是破愚癡,愚癡等於盲冥。冥頑不靈的衆生,就是不聽教化的衆生,不受人管的衆生,不守規矩的衆生。韓愈在祭鱷魚文上說:「如果你是冥頑不靈的話,我用毒矢射死你」。他一發脾氣,果然把鱷魚嚇跑了。鱷魚是冥頑不靈的動物,尚有知覺,何況人是萬物之靈!如果不守規矩,不依教奉行,就是盲冥之人,也就是無法教化的人。在儒教說:「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絕物也」。教他去支配人,他沒有能力來支配人,可是他又不聽人的教化——這種人是沒有用的東西,是死物。

人的眼睛瞎了,這不要緊,不過是看不見東西。心要瞎了,這是最嚴重的毛病,就不明眞理,不懂果報,也就是所謂迷理迷報。

智慧眼開了,無論什麼道理?一切能迎刄而解,無所障礙。有人能看見鬼或看見神,這不是一般凡夫肉眼所見,而是報得通。有這種報,才有這種神通。修道人有另外五個眼睛就是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在五眼中的肉眼,並不是我們凡夫的肉眼。這個肉眼能看一切有形質和有障礙的東西。這肉眼是一個的,其他四眼,都是一個的,並不是兩個長在一起。凡是得到五眼的人,都知道這種境界。沒有開五眼的人,只懂依照經典來講,還不知道究竟。所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究竟五眼在什麼地方?就在心上,沒有離開心。這是自心本來具有的。可是自心被無明所遮蓋,所以五眼好像丟了,因為不會用,等於丟了一樣。要是修道,或修觀梵字,觀來觀去,時間一久,就會觀成功,就能開五眼得六通。怎樣觀呢?就是觀想六字大明咒的梵字,「唵、嘛、呢、叭、彌、吽」六個梵字。又可觀愣嚴咒的咒心的梵字「跢姪他、唵、阿那隸、毗舍提」。又可以觀華嚴字母四十二字妙陀羅尼,字字包括無邊義理。能觀一字成功,就知道五眼六通的境界。

這時,有人問:「法師!你怎樣?有沒有五眼六通?」我和你還不是一樣,沒有什麼分別。沒有開五眼人,想開五眼。但是開了五眼的人,也有很多麻煩的事。可以看見天堂,又可以看見地獄。又可以見人,又可以見鬼。能看見很多的東西,假如不能攝心,定力不具足,便很容易著魔。這是你們大家必需要知道的道理。至於開眼不開眼,都不要緊。不要認為開眼就有很多益處。開眼好像看電影或看電視一樣,不過,多看一點而已。又好像雷達一樣,不過,事前先發覺而已。沒有開眼的人,好像鄉下佬,知道少煩惱少。等到了大都市時,看見有作戯的、有演電影的、有賭錢的,看見許多千奇百怪的東西,就生出煩惱來。

都市的人和鄉下的人,因為生活環境不同,感受也不同。鄉下人在心裡沒有那麼多的麻煩。開眼的人,在心裏有五個電達網,要時刻照顧這五個雷達,深恐敵人的飛機,或者火箭來了,總要看守雷達,寸步不離,你說麻煩不麻煩?要是沒有雷達,什麼來了也不知道。根本也不知道什麼東西,這樣就比較自在。

這位破暗清淨主藥神,他能療治一切盲冥的衆生,令他們開智慧眼,明白眞理,懂得果報,而不受衆苦。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普發吼聲主藥神,得能演佛音說諸法差別義解脫門。

這位普發吼聲主藥神,他所發出的吼聲,能普徧傳達於法界。迷夢中的衆生,被吼聲驚醒,於是趕快起來做一天應做的工作。就好像我們早晨的木梆聲,這就是無情說法。修道人要精進學習,不可貪睡。睡是墮地獄的一條道。

這位主藥神,他得到的解脫門,是能演佛音說諸法差別義的境界。

什麼是佛音?就是世間一切的音聲,都是佛的廣長舌相。如果說不是佛音,那麼,你說是什麼音?有人說:「人有人的聲音,馬有馬的聲音,牛有牛的聲音」。不錯!各有各的聲音。但是,這都是佛的神通妙用變化所作。好像極樂世界的「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迦、共命之鳥。是諸衆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華所作。」極樂世界是這樣子,我們娑婆世界也是這樣子。要是會聽的,一切聲音都是佛音。不會聽的,一切音聲都是鬼聲。

什麼是諸法?就是「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個心所法,二十四個不相應,六個無為成百法」。這百法也就是諸法。這個諸法是說一法,而不是說多法。可是,這一個法的意思不同。所謂「一本散為萬殊,萬殊仍歸一本」。一可以為無量,無量可以為一,所以說諸法差別。

什麼是差別?就是有所分別。一為無量,就是多法。無量為一,就是一法。一不礙多,多不礙一。一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一法。要照佛法來講,有八萬四千門,這也是諸法。八萬四千法門,也不曾離開一念心。沒有離開一念心,就是一個法。八萬四千法門是諸法,諸法分別起來,窮劫難盡。

修靜慮的法門,這門修成功了,一切諸法都明白,這叫但得本莫愁末。得到根本,就不愁末稍。本就是一個法。所謂「得一萬事畢」。把「一」字得到了,什麼事情都沒有了。可是,得到了「一」字還是不行。有人說:「怎不行?天得到一,所以天清。地得到一,所以地寧」。我說不行的意思,是把這個「一」字,變成0字。如果明白0字的意義,那就得到本。所以我們修道人,就要修這個0字。把0字修圓滿了,一切問題皆無問題,無問題就放下了,就無罣礙了。

蔽日光幢主藥神,得能作一切衆生善知識,令見者咸生善根解脫門。

這位蔽日光幢主藥神,他能把日月的光遮蓋起來,好像烏雲蔽日一樣。又有一個講法,他的寳幢所放的光明比太陽的光明還要明亮。在經典上一句經文,有很多的義理,就看各人的見解怎麼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就是深者見深,淺者見淺。我是淺者,因此見解就淺。我這「人者」,不是仁慈的仁,而是一般人的人,所以所見的和一般人所見的是一樣。談智慧,更談不到。並不是謙虛,也不是客氣。每個人都應該有自知之明,所以我也不例外。

這位主藥神,他明白佛的境界一部分。他能作為一切衆生的善知識。所謂的善知識?就是能令一切衆生遠離十惡,修行十善法。也就是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這是一個大菩薩的境界,要不是菩薩的話,就不會作一切衆生的善知識。這一切的衆生,包括飛禽走獸、胎、卵、濕、化。他都能隨類化現而為說法。

善知識分為三等,有大、中、小的分別。大善知識是觀機逗教,因人說法。中善知識是隨衆生所欲而為說法,令衆生改變染汚心為清淨心。小善知識能令衆生除去小的習氣毛病。

這位主藥神,是大善知識,能令見者都生善根。或者聞到說法,便能生出慈悲喜捨心。具足這個四無量心,就能種足善根。

有人所講的道理,是正知正見,能作衆生的善知識。有人所講的道理,是邪知邪見,只能作衆生的惡知識。惡知道他能引導衆生走入歧途。使沒有貪心的衆生,生出貪心。令沒有瞋心的衆生,生出瞋心。能令沒有癡心的衆生,生出癡心。使令沒有妬嫉心的衆生,生出妬嫉心令沒有妄想的衆生,生出妄想,這是惡知識的行為,和善知識則恰好相反。善知識的功效是:有貪瞋癡的衆生,令其消除。有妬嫉妄想的衆生,令息滅。用眞正的道理來勸化,使之改邪歸正。

我在東北家鄉的時候,遇到一種外道,專教信徒作皇帝。他說:「要是信仰我的道,將來可以作皇帝。要是不信仰我的道,想作老百姓也作不成」。這種妖言惑衆的思想,令人生出貪欲心——這就是惡知識。所以修道人,要有擇法眼,能明辨正邪是非,是道則進,非道則退。否則,貽害終生,得不到正道。

這位主藥神,他作為衆生的善知識,能令衆生發菩提心,將來成佛。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明見十方主藥神,得清淨大悲藏,能以方便令生信解解脫門。

這位明見十方主藥神,因為他有智慧光明,所以能見到十方一切衆生。也就是能明白十方一切衆生的根性。他所得到的是清淨大悲藏。清淨就是沒有染汚,染汚就是有愛和見。大悲就是大慈大悲。藏就是包容含藏。包容大慈,含藏大悲,慈能與樂,悲能拔苦。為什麼要說清淨大悲藏?因為沒有染汚的愛和見。一般衆生所明白的愛,是染汚的愛,而不是清淨的愛。一般衆生所明白的見,是邪知邪見,而不是正知正見。這種清淨的慈愛,不存半點染汚雜念;這種清淨的見解,不雜絲毫正當的思想,所以才叫清淨大悲藏。

這種出世間的慈愛,和世間的染汚愛,只在一念間。一念善就清淨,一念惡就染汚。染汚和清淨的念,是一個念而不是兩個念。一念中沒有染汚,就是清淨;沒有清淨,就是染汚。所以慈悲的愛,能救一切衆生離苦得樂,這就是功德。有這種慈愛衆生的功德,才能用種種方便法門來令衆生生出信解心。沒有信心的衆生,令其生信心;沒有了解的衆生,令其能了解。這位主藥神他明白這種境界,得到這種解脫門。

普發威光主藥神,得方便令念佛,滅一切衆生病解脫門。

這位普發威光主藥神,他有威德的光明,普徧能令衆生見到這種威光,就除去一切的疾病。他得到一種方便法門,能令衆生生出念佛的信心,念佛的願心,念佛的行心。總之,他先令衆生歡喜,然後教衆生念佛。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現在我們打佛七,這就是方便法門。有人說:「念佛法門,不是方便法門」。無論那一個法門,都可以說是方便法門,也可以說都不是方便法門。因為佛法是活動的,不是固定的,所謂法無定法。要說佛法一定是什麼樣子?就變成執著,應該沒有執著,一切無著,方便念佛。

從前打佛七,在開始的時候,在中國有很多人得到「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就是一心不亂,一塵不染的境界。現在西方提倡淨土法門,也教人發心來念佛。但是,這個念佛法門,不是念一念就可以,而必須念茲在茲,心不旁鶩,念佛念到風吹不進,雨淋不透的時候,便能轉六塵的境界為念佛境界。說個譬如,現在我們佛堂有些小孩子在吵在鬧。你要是得到「念佛三昧」,便認為這都是在念佛,在念阿彌陀佛。在念佛法門裡,能念一聲佛,就減去八十億劫生死的重罪,所以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但是,要誠心來念佛,要眞心來念佛,才能有感應。

現在佛教在西方才開始,一定要產生一些大菩薩、大祖師、大聖人;這些大菩薩、大祖師、大聖人就在金山寺裏。誰能不怕苦、不原難,眞心修行,用功到極點,一定會有成就。無論修禪、念佛、誦經、或者持咒,修那一門都要認眞去修行,絲毫不馬虎,即使一秒鐘也不放過,專心一致的精進,這樣一定會成功。我們為什麼沒有成就呢?就因為沒有像大菩薩大祖師大聖人那樣用功修行。修行人,如果偸工減料的話,那是自己欺騙自己。所謂「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所以修行是眞實功夫,修一分便有一分的好處。向前邁進一步,就距離佛地近一步。勇猛精進!直達彼岸!

念佛能治一切病,無論什麼病?都可以治,所謂一念百病消。有人說:「得了吧!你這位法師才是騙人!不念佛還沒有病,現在打佛七,反而念出病來,怎能滅一切病?這豈不是騙人嗎?」就因為生病,才是滅病時。如果不生病,怎會滅病?你們仔細想一想,生病然後沒有了,這就是滅病。也就是當頭棒喝!告訴你:不但會生病,而且還會死呢!要趕快用功修行,等無常到的時候,想修行也來不及了。到時候作不得主,其苦難言。生病就是預告,教你趕緊修行、用功、清醒,不要被迷夢所惑,不要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能放下就能開悟,放不下就糊塗。到死的時候,放不下的也要放下。我常對你們講這個偈頌:「勸君為善曰無錢,禍到臨頭用萬千。若要與君談善事,一朝命盡喪黃泉。」勸你作點善事,你說沒有錢;這是「有也無」。有了意外或飛災橫禍來臨,用去萬千;這是「無也有」。假設和你談行善的事,例如去聽經、去弘法,便說沒有時間;這是「去也忙」。等無常鬼來領你到閻王殿去喝迷魂酒時,不去也不行;這是「忙也去」。你們想一想,為什麼要修行?就是要了生脫死,除去了這些麻煩。

這位普發威光主藥神,他能滅除衆生一切病苦患難,所以得到這種解脫門。

爾時,吉祥主藥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藥神衆,而說頌言。

在這個時候,這位吉祥主藥神,承仰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主藥神衆,而說出這首偈頌,來讚歎佛的功德。

如來智慧不思議 悉知一切衆生心

能以種種方便力 滅彼群迷無量苦

【如來智慧不思議】:佛的圓滿智慧是不可思議的。我們衆生也有不可思議的東西,就是愚癡。不辨是非,不明正邪。也就是黑白不分,善惡不別。黑色說是白色,白色說是黑色,善的說是惡,惡的說是善。這是愚癡人的思想。

還有一種愚癡人,不好的他認為是好,好的他認為是不好。出世法應該修行,他說是大錯而特錯。世間法應該放下,他說那是愚人的想法。就因為放不下世間法,所以出世法不容易成功。這就是衆生不可思議的地方。

衆生有沒有智慧?有的。有沒有佛的智慧?也有的。不過,被無明所覆蓋而已,所以暫時現不出來。如果修行,便即刻現前。好像太陽光被烏雲所遮一樣。太陽光就是衆本具的智慧,烏雲就是愚癡。愚癡是從貪瞋癡裏生出來的。而智慧是從戒定慧裏生出來。所以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

我們所有的衆生,如果想恢復本有的智慧,一定要修戒、修定、修慧。戒就是止惡防非,也就是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你能諸惡莫作,就能生定。你能衆善奉行,就會有功德。有了功德,就生出定來。定要有外功內果。在外邊要修六度。六度修得有點基礎,就有定。所以要用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忍辱的功德、精進的功德來幫助禪定。定力充足了,就能生出智慧。如果沒有這四種功德,就很容易誤入歧途。因此六度是修行最重要的法門。

修道人,切記!切記!不要有慳貪心,要有布施心。不要捨不得。所謂捨得!捨得!要捨,才能得。不捨,就不能得。所以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些法門都城是幫助生定,然後由定生慧。定力功夫深了,就生出一種智慧。這種定功深,好像讀書讀多了,就有修養。所以說「學問深時意氣平」。修養就是沒有貪瞋癡,沒有無明。無明雖然不易斷,但是,可以令它一天比一天減少,減來減去就沒有了。功到自然成。用什麼方法來減少無明?就是用般若智慧的法門。有了般若智慧的光,就能破除無明黑暗,現出光明。

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根本就不能說的。因為不可思議嘛!現在我在頭上又安一個頭,說出幾句來。你們不要像我,在頭上的頭再安個頭,那就變成三個頭。兩個頭已經不少了,安上三個頭,就變為三頭六臂。你們看!觀世音菩薩的聖像,不只是三頭六臂,而有十一面千手千眼。準提菩薩也有那樣多的手眼。可是那是眞有三個頭。你所安上的三個頭是死的,起不了作用。

【悉知一切衆生心】:佛的智慧,能知道一切衆生的心。在金剛經上說:「一切衆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有多少衆生?就有多少心。佛怎會知道我們衆生的心呢?奇怪!那麼,我們衆生所行所作,佛豈不是都知道了嗎?不錯。衆生所行所作,所思所想,佛完全一清二楚。所謂「一切衆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佛不但知道衆生的心,而且還能見到衆生所作的事情。

方才問:「佛怎會知道衆生心呢?」這個問題,暫且不說。現在擧出兩個科學例子來說明這種道理。但是,這個比喩本來是不對的,因為我沒有法子能用對的來比喩,只可以說一個不對的。這個不對的比喩是什麼呢?就是雷達。這個雷達的功能,無論有多少的電波,它都能收到,在鏡上發現影點。又好像無線電,只要撥對頻率,各國的消息,都能收聽到。

佛是大科學家,他不但是個有形的雷達,而且還是無形的雷達。這個無形的雷達,是自然現出來的。每個衆生的自性裏邊都有佛性,佛性就是無形的雷達。可是衆生不會覺察,所以不知道。佛會看這個無形的雷達,所以稱佛為大科學家。

佛的無形雷達是什麼?就是智慧眼。因為智慧眼具足,能觀察八萬大劫以外的因緣,所以勝過有形的雷達。凡是開五眼的人,就是雷達站,能知三世的因緣。

有人說:「這個比喩是大錯而特錯,完全不對」。又有人說:「既然知道不對,為什麼要擧出這個來作比喩呢」?因為找不出第二個比喩,只好用它來作比喩。希望你擧出一個對的來告訴我。以後再講經時,採用你那個對的來講。我現在不知道用什麼對的比喩來形容,只能說一個不對的。

【能以種種方便力】:佛知道衆生的心之後,才能用方便法來教化衆生,使令衆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早成佛道。佛知道衆生的心被無明鎖住,乃用智慧鑰匙來開啟。衆生的智慧門開了,愚癡門就關上了。我們修行人,就是在找一把智慧鑰匙。什麼時候找到了,什麼時候就開悟。所以需要努力念佛,用功打坐,就是找鑰匙的方法。

【滅彼群迷無量苦】:群迷就是你我他一切衆生都在內。凡是沒有證果,沒有出三界者,都是迷的衆生。佛知衆生的苦太多,所以把群迷的苦滅了。什麼是苦?苦就是不明白眞理。如果能明白眞理,苦就沒有了。怎樣能明白眞理?就要學習佛法。怎樣學習佛法?就要發長遠的心。盡未來際,發願學習佛法:我要在生生世世出家修行,作比丘或作比丘尼。我要生生世世作優婆塞或作優婆夷。我要生生世世在佛法中薰修,不離佛法。我明白佛法之後,要弘揚佛法,令人人都曉得佛法眞實義。要發這種願,才能有成就。修行不發願,好像開花不結果的虛花,沒有用處。

滅無量苦,談何容易。佛陀心心念念,時時刻刻想把衆生的苦滅了。可是這個衆生的苦消滅了,那個衆生的苦又來了。把那個衆生的苦消滅了,那個衆生的苦又跟著來了。就像波浪一樣,前浪滅後浪生,生生不息,這個波浪好像衆生一樣,永不間斷。可是,還必須消滅衆生的無量苦。雖然滅不盡,但是一定要滅。佛因為知道衆生的苦不容易滅,所以願意行這種難行的工作,來教化衆生。

現在有人發心救世界,這種浩劫並非一個人的力量所能辦到的,必需要結合大家共同的力量,才能挽囘浩劫。可是,你等著我,我等著他,互相觀望,誰也不發菩提心來救度一切衆生——這世界就快到末日了!

挽救世界,人人有責,不管他人做不做這個工作,我要先盡我應盡的責任,不要等待他人去做。這樣子,才有挽囘這個世界的希望。不然的話,大家同歸於盡,都沒有生存的機會了。

大雄善巧難測量 凡有所作無空過

必使衆生諸苦滅 栴檀林神能悟此

【大雄善巧難測量】:大雄就是佛。因為佛是大英雄、大丈夫、大導師。這三個名稱,只有佛受之無愧。我們一般衆生,自命為英雄,自命為丈夫,自命為導師;其實都不夠資格。唯有佛才能擔當得起這個名稱。

怎麼才叫大英雄?這個英雄,並不是拔劍而起,挺身而鬪,以力服人的英雄。而是能修人所不能修的行門,能忍人所不能忍的橫逆,能受人所不能受的諸苦。總之,人家做不到的事,他都能做到。如果人家能做到,他也能做到;人家做不到,他也做不到——那就不是大英雄了。

好像釋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在這樣長的時間裡,只有精進,沒有懈怠。佛在往昔修種種苦行,雖然是苦,但不生退轉心,所以,終成正覺。這就是修人所不能修的行門。

什麼是能忍人所不能忍的橫逆?好像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行時,被歌利王割解身體四肢。這是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可是他都能忍受。不但能忍,而又發願:「等我成佛後,第一先度你成佛」。佛為什麼發這種願呢?因為歌利王是他的善知識,助他增長菩提心,成熟道果。佛這種慈悲心多麼偉大!不但不瞋恨歌利王,反而先度歌利王(是鹿野苑五比丘之一,憍陳如尊者)。這是忍人所不能忍的橫逆。

什麼是能受人所不能受的諸苦?我們不知懺悔,認為一天吃一餐(日中一食),夜不倒單(坐著睡覺),這樣就算有修行。以為這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看看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雪山修行,一天只吃一麻一麥,而不覺其苦,為法而忘軀。我們有牛奶喝,有麥片吃。又有奶油,麪包,清香的米飯,新鮮的蔬菜,願吃鹹的加點醬油,願吃香的加點配料。天天在腦海裏想吃的東西,今天有沒有豆腐?有沒有水果?盡打這種吃的妄想,焉能修行!

現在是打佛七,身在佛堂繞佛,口在念佛,心却到厨房去了——今天午齋怎樣?有沒有人來供養?這不是打佛七,這是打食七。我們要想一想,釋迦牟尼佛受人所不能受的諸苦,那才是一位大英雄、大丈夫、大導師,值得作我們的師父。我們有這樣大英雄的師父,應當喜悅,應該慶幸。我們要作為大英雄的徒弟,不要作為草包的徒弟。要為本師釋迦牟尼佛爭一口氣。啊!本師當初受那樣的苦,都能接受。我為什麼不能受?!我為什麼要作一個酒囊飯袋的穿衣架子?我們一定要作為大英雄的弟子,才無愧於心。

佛的善巧方便說法,是觀機逗教,教化衆生。這個法門是最難測量的。佛所用的方便法門和我們衆生所用的方便法門不同。佛的方便法門,有衆生接受教化;我們衆生的方便法門,沒有衆生接受教化。為什麼?這是「緣「的問題。因為佛和衆生結緣,所以衆生願意接受佛的教化;我們沒有和衆生結緣,所以衆生不歡喜聽我們的教化。由這一點看來,我們要廣結衆緣,廣開方便門,而不是給衆生添麻煩。

佛在三祇中修福修慧,在百劫中種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功德圓滿,以道德來感化人,不用壓迫的力量去征服人,所以衆生從深心生出佩服,都尊敬他,信仰他。在儒家也有這種說法:「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善也。以德服人者,衷心悅而誠服也」。由這一點看來,我們要修福修慧,才能服人。怎樣修法?就是儘量去利益於人,這是修福;利於自己的修持,這是修慧。就是用般若智慧來幫助自己,用慈悲喜捨來帮助人。

究竟用那一種方便法門正對衆生的機呢?這是佛才能知道的。我們衆生沒有智慧,認為是對,反變成不對;以為是不對,又變成對——所以善巧方便法門是很難測量的。

【凡有所作無空過】:佛的一擧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利益衆生的,所以凡有所作,不會空過而無用處。我們衆生所行所作,都是空過,白費工夫,但是自己却不知道哩!

【必使衆生諸苦滅】:佛唯一的希望,是想教化衆生離苦得樂。佛唯一的目的,是想救度衆生了生脫死。這樣,衆生的一切苦惱都沒有了。

【栴檀林神能悟此】:這種種的道理,種種的境界,是栴檀香林主藥神所能明白而入的解脫門。

汝觀諸佛法如是 往昔勤修無量劫

而於諸有無所著 此離塵光所入門

【汝觀諸佛法如是】:現在叫所有的衆生來觀察,觀察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法,就是這個樣子。

什麼樣子呢?淺而言之,就是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佛的神通變化,八萬四千法門,就像這樣子。這個樣子又是什麼樣子?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謂「口欲言而辭喪,心欲緣而慮亡」,就是沒有什麼可說的,也就是如是。那麼,諸佛法如是,是怎樣得來的如是法?又怎樣得來如如不動,了了常明這種法呢?在下一句說得很清楚。

【往昔勤修無量劫】:怎樣得來如是法?是在無量無量劫以前,諸佛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所得來的。從無量劫到現在,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勤修諸法,勤修如是法,勤修如是道,所以現在才成就如是佛果。這個如是佛果的功夫,就是從「勤修」二字得來的。

佛修道的時候,不但晝精進,夜也精進。佛為求佛法,為成佛道,把所有一切的一切都布施,躬行實踐,脚踏實地老老實實的去修行。

【而於諸有無所著】:諸有就是三界諸有。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在欲界有十四有(四惡趣、四大洲、六欲天)。在色界有七有(四個禪天、無想天、淨空天、大梵天)。在無色界有四有(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共計二十五有。有什麼?有漏、有生死、有無明、有習氣等等。

無所著就是沒有執著,也就是沒有人執也沒有法執,二執皆空。假設有我執和法執,這都不能得到解脫,所以要一切無所執著。

【此離塵光所入門】:這是離塵光明主藥神他所悟入的解脫門。

佛百千劫難可遇 若有得見及聞名

必令獲益無空過 此普稱神之所了

【佛百千劫難可遇】:佛法難聞,人身難得,大國難生,善知識難遇。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眞實義」。這個法是千百萬劫難遭遇,佛也是百千萬劫不容易遇到。有時遇到佛也不認識,因為善根不具足,因緣沒有成熟,所以見而不見,聞而不聞,錯過機會所以說難遭遇。一般人都是馬後課,過去了的事情才知道,但在當時並不知道,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在三國時代,有位諸葛亮,他研究馬前課,能「未卜先知」,後人採用其意,凡事過去後才知道謂之馬後課。

【若有得見及聞名】:假設有見到佛,或聞到佛的名稱,這類的衆生,必獲得無量的利益。

【必令獲益無空過】:凡是見佛聞名的衆生,不會空空的過去,一定會得到好處。令一切衆生離開煩惱得到解脫。

【此普稱神之所了】:這是名稱普聞主藥神,他所明了的解脫門。

如來一一毛孔中 悉放光明滅衆患

世間煩惱皆令盡 此現光神所入門

【如來一一毛孔中】:在佛的每一根毛孔裏,都放出智慧的光明,而為說法,放大光明。

【悉放光明滅衆患】:佛一擧手、一投足,或放光動地,都是有因緣的,就是想利益衆生,而滅衆患。有了患難,就不吉祥。佛令一切衆生得到吉祥,把一切患難消除了。佛大放光明,普照衆生身。無論那一類衆生,都能得到利益,而被拯救出三界,了生脫死,永脫離輪迴之苦難。

【世間煩惱皆令盡】:在世間有很多的煩惱,這些煩惱一言難盡。可是佛現大神通,消除一切衆生的煩惱障。煩惱障消除,智慧就增長。

【此現光神所入門】:這種境界,是毛孔現光主藥神,他所得到的解脫門。

一切衆生癡所盲 惑業衆苦無量別

佛悉蠲除開智照 如是破暗能觀見

【一切衆生癡所盲】:可憐的衆生!自己認為自己有智慧,其實,是最愚癡最笨的。走到生死的坑裏去,自己還不知道。為什麼落在生死坑裏呢?因為太愚癡的關係。愚癡猶如盲人。盲人行路,很容易掉到河裏,或者井裏,隨時有死亡的危險。我們愚癡的衆生,想了生死,却找不到出路。不知道怎樣才能了生脫死?怎樣擺脫六道輪廻?

【惑業衆苦無量別】:這個迷惑,就是愚癡。因為衆生起惑、造業、受報,在生死圈裏繞來繞去,始終也出不去。在裏邊轉來轉去不知作什麼?所以衆苦有無量的分別。

【佛悉蠲除開智照】:佛看衆生這樣的可憐,所以把一切衆生的惑業苦及癡盲等都蠲除了,猶如日光普照,令衆生開大智慧。

【如是破暗能觀見】:像這種的境界,是破暗清淨主藥神,他能觀察而所見到的。

如來一音無限量 能開一切法門海

衆生聽者悉了知 此是大音之解脫

【如來一音無限量】: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所以說沒有限量。

【能開一切法門海】:這一音就具足一切音、一切法、一切義。所以說能開一切法門海。

【衆生聽者悉了知】:所有的衆生,聽到佛音,如覩日光。覺得日光照耀着自己,佛正為自己在說法,完全明白而了解。

【此是大音之解脫】:這種境界,是普發吼聲主藥神,他所得到的解脫門。

汝觀佛智難思議 普現諸趣救群生

能令見者皆從化 此蔽日幢深悟了

【汝觀佛智難思議】:你應該觀察佛在無量劫以來,所修的大智大慧,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議的。這種境界是我們的智慧所達不到,所以才說難思議。

【普現諸趣救群生】:諸趣就是四惡趣,也就是罪業深重的衆生。佛悲心切切,看諸趣顚倒衆生,(就是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佛乃以大威神力,示現各趣中種種身,來教化衆生。

在阿修羅趣中,佛便示現剛強難調伏的阿修羅(阿修羅是橫行霸道,不講道理的),以同類身來教化他們,令他們改惡為善。乃至地獄,亦復如是。總而言之,在什麼趣中,佛就示現什麼身,來度化什麼衆生。因為這樣比較容易教化。

【能令見者皆從化】:佛用神通力來教化衆生,所以一切衆生都被佛所感化,而能依法修行,不生惡念。

【此蔽日幢深悟了】:這種境界,是蔽日光幢主藥神,他深深覺悟而了解的解脫門。

如來大悲方便海 為利世間而出現

廣開正道示衆生 此見方神能了達

【如來大悲方便海】:佛用大悲方便法門,來救度衆生。這種方便法門,猶如大海一般的廣大,所以說是方便海。

【為利世間而出現】:佛為利益有情世間的衆生,而出現於世,廣說方便法,令衆生走向菩提覺路。

【廣開正道示衆生】:正道就是正法,佛廣開正法來指示一切衆生出離三界的道路,也就是到常寂光淨土去。

【此見方神能了達】:這種境界,是明見十方主藥神,他能明了達到的解脫門。

如來普放大光明 一切十方無不照

令隨念佛生功德 此發威光解脫門

【如來普放大光明】:佛住在大光明藏裏邊。盡虛空徧法界,都在佛的大光明藏裏邊。所以說如來普徧放出大光明。

我為你們講一般人不會相信的道理,可是,鬼會相信,神也會相信。為什麼?因為人太聰明,也可以說太愚癡了。太聰明的人,太過火,不會相信;太愚癡的人,又不及,也不會相信。是什麼道理呢?就是圖書館。我們人間各處都有圖書館。圖書館要有管理員來管理來保護,不令圖書生蟲、損毁,而要使其清潔、美觀。但是,有些人保護過度,甚至將圖書拿囘家中,放在床頭來保護,這樣也會有損失。

有人說:「法師!你講這些不高深的道理,任何人都知道,非常淺近的。」你不要著急!現在我講深的道理。好像大藏經,一定要保護周全。這個國家不太平,運到那個國家去保存。如果那個國家也不太平,又運到太平的國家去保存。保護又保護,等到死了,這部大藏經就不知道由誰來保護?這時,有人在想,這是說什麼道理?越說越平常了。我現在說的是不平常的圖書館。睜開你的法眼,看看盡虛空徧法界的圖書館,不知有多少?但是這個圖書館不需要人來保護,也不會遺失。每天有無數的羅漢和菩薩在那裏看無量的法藏。每一個聖人,都在那裏念他念不完的經。可是這部經不需要保護。要是沒有佛眼、法眼、慧眼的人,不能明白這種境界。所以這種境界若說出來,不會有人相信的。我知道你們不會相信,但是,這個不能不說。該說的時候,一定要說。

那麼,這些經典在什麼地方?說是盡虛空,徧法界。可是虛空裏什麼也沒有,怎會有這樣多的經典?你說虛空什麼都沒有,可是虛空裏什麼都有,只是盲眼人看不見妙有的境界。好像如來普放大光明,沒有眼睛的人,就看不見這種光。

【一切十方無不照】:在十方世界中的一切衆生,沒有不被佛的大光明所照著。所謂「佛光普照」,這個佛光勝過太陽光萬萬倍。太陽光只照陽不照陰,佛光不但照陽,而又照陰,所以說無處不照。

【令隨念佛生功德】:佛能令一切衆生都發心念佛。能念佛,就能滅除一切疾病,一切罪孽,及一切業障。把罪業滅除,病也沒有了,就生出功德。功德生出,就能發菩提心,修無上道,究竟成佛。

我們修道人,不要好高騖遠,高了還想高,遠了更想遠。眼前的事情還不明白,一天到晚想看月球裏的石頭是什麼樣子?可是,地球的石頭還不明白它的來源,它的成份,它的構造,又何必要知道月球的石頭呢?這就是捨近求遠,捨本逐末。這一類的衆生,佛也無辦法而皺眉頭了。怎麼辦呢?這些衆生,把自己都忘了,而為他人做嫁衣,也就是捨己田而耕他田。

【此發威光解脫門】:這種境界,就是普發威光主藥神,他所得到的解脫門。

天台智者大師,在讀誦妙法蓮華經時,誦到藥王菩薩本事品的經文:「是眞精進,是名眞法供養如來」,當時身心豁然而入定,親覩靈山法會仍然未散。智者大師乃到慧思大師處,請求印證。大師歎道:「非汝莫識,非我莫證!」遂將該宗法要傳授於他,後為天台宗第三祖。

在座各位善知識,再告訴你們一個道理,也是人不相信的道理。十方諸佛的法會,現在還沒有散會哪!各自努力吧!

復次,布華如雲主林神,得廣大無邊智海藏解脫門。

再把前邊沒有說完的意思,再說一次。這位布華如雲主林神,他的蓮華海分布如雲一樣。他是統理樹林的神,在佛教裏,大樹叫鬼神樹,因為鬼神都住在大樹裏。所以遇到大樹時,要特別小心。這位樹神得到廣大無邊智慧海藏的解脫門。什麼是智海藏?因為智慧大如海,在智海中又含藏功德,又流放光明,所以叫智海藏。

擢幹舒光主林神,得廣大修治普清淨解脫門。

這位擢幹舒光主林神,他能令所有的樹幹,一天比一天增長,並放出清淨的光明。他修廣大清淨的法門,清淨就是沒有染汚心。什麼是染汚心?就是有情情愛愛的思想,所以修道人,第一要修斷欲去愛的功夫,這種功夫修到圓滿,一切皆清淨。這位擢幹舒光主林神能普徧使令一切衆生得到清淨而無雜染的法門,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生芽發耀主林神,得增長種種淨信芽解脫門。

這位生芽發耀主林神,他能生出清淨的芽,發耀一種智慧光。這種光能增長清淨信心的菩提芽,使衆生將來得到菩提果,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吉祥淨葉主林神,得一切清淨功德莊嚴聚解脫門。

這位吉祥淨葉主林神,他所管理的樹林又清淨又莊嚴,尤其令樹葉非常乾淨,可以說一塵不染。他得到這種解脫門,是由清淨、功德、莊嚴三種積聚在一起。

垂布燄藏主林神,得普門清淨慧,恒周覽法界解脫門。

這位垂布燄藏主林神,他有垂布的燄藏。這種燄光普照十方,令所有的樹林都清淨,好像得到智慧一樣,他能周徧遊覽法界,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妙莊嚴光主林神,得普知一切衆生行海,而興布法雲解脫門。

這位妙莊嚴光主林神,他有微妙而莊嚴的光,能知道衆生所修行的一切行門海,又能興布一切法,猶如騰雲,令衆生得到清涼。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可意雷聲主林神,得忍受一切不可意聲,演清淨音解脫門。

這位可意雷聲主林神,可意就是遂心如意的意思。他的音聲雖然是雷聲,但是令一切衆生聽見而生歡喜心。他能忍受一切不可意聲。可意聲是順聲,不可意聲是逆聲。順聲是讚歎聲,逆聲是誹謗聲。不管是可意聲或是不可意聲,他都能忍受,又能演說清淨的妙法音,令衆生知道佛法的妙處。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香光普徧主林神,得十方普現昔所修治廣大行境界解脫門。

這位香光普徧主林神,他又有芬芳的香味,又有智慧的光,而普徧達到十方。能在十方普徧示現以前所修行所治理的行門。這種行門是廣大無邊,不可思議不可說的境界,把一切習氣毛病都修治沒有了,清清淨淨、明明白白。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妙光逈曜主林神,得以一切功德法,饒益世間解脫門。

這位妙光逈曜主林神,他的妙光迥然不同。他的智慧能照耀一切大地的樹林,也就是普照一切衆生。他用一切功德的法,來饒益世間所有衆生,令一切衆生都得到好處。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華果光味主林神,得能令一切見佛出興,常敬念不忘莊嚴功德藏解脫門。

這位華果光味主林神,他能開衆生的般若華,結衆生的菩提果。他能放出般若光,現出醍醐味。他得到佛的境界,能令一切衆生都看見佛出現在這個世界。他又能常常的恭敬而憶念佛,時時不忘於佛。因為有了功德,所以特別莊嚴。功德多了積聚成藏。藏就是包含莊嚴、微妙、殊勝的功德。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我們學佛法,要學一點就去行一點,這才有用處。如果學了而不去行,等於沒有學一樣。聽經聞法,必須躬行實踐,所謂依教奉行。不怕知道少,就怕不修行;知道再多,不去修行,也無用處。所以要老老實實去修行,這樣才能有進步;集沙成塔,慢慢就能修成正果。

在金山寺天天講經說法,你們天天聽經聞法,風雨無阻,從無間斷。所以金山寺的佛法,好像人身上的血脈一樣,不可斷絕。希望你們大家聽完之後,必須依照佛法的道理來修行。這樣用功,才沒有浪費寳貴的光陰。你們都在年經力壯的時候,來學習佛法,實是難能可貴;如果不認眞去修行,就沒有半點的價值。

無論是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都應該生大精進心,生大勇猛心,來學習佛法,才不辜負當初發願的心意。你們看看現在的世界,沒有一個地方是安樂的——人人都懷着戰戰兢兢的心情,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深恐第三次大戰爆發。人人都懷著這種恐慌心過活。想要避免這種災難,人人必須迴光返照,改變自己的心地。這樣,也許有挽救的機會。

那麼,世界亂了嗎?世界沒有亂。人亂了嗎?人也沒有亂。不過,是人的心亂了,所以弄得世界不安寧。所謂「人心平,天下寧;天下寧,成大同」。就因為人心亂了,所以世界不安寧。我們學佛法的人,要負起糾正人心的責任。要治人心的病,貪、瞋、癡的病。如果人人沒有這三毒的病,就能使家庭幸福,社會安寧,國家富強,世界和平——這樣就成為大同的世界。

現在亞洲的佛教,一天比一天衰落。在美洲的佛教,要一天比一天興盛,想要佛教興盛起來,一定要認眞修行。所以我們金山寺所有的出家人和在家人,都不要懶惰,不要懈怠,大家共同來修行。有工大家做,有法大家學,不要勾心鬥角,不要嫉妬障礙。不然的話,在這裏混生活,沒有多大意思。我們一天吃一餐,夜不倒單,如果再不認眞修行,那才沒有價值。各位善知識!光陰寳貴,不可隨便放過。要時刻提醒自己,問問自己在這裏幹什麼?

爾時,布華如雲主林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林神衆,而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布華如雲主林神,承仗著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主林神衆,又用偈頌來講解前邊沒有講完的道理。

佛昔修集菩提行 福德智慧悉成滿

一切諸力皆具足 放大光明出世間

【佛昔修集菩提行】:佛在以前所修行所集聚的菩提行,是自近至遠,由淺入深。佛以前和我們是一樣的凡夫,不過,佛肯勤精進,修種種行。佛在沒有修行時,是沒有菩提行。但後來逐步積聚了菩提行,所謂「自無而有」。以後又修種種的菩提行,所謂「自一而多」。有一個菩提行,就集聚多個菩提行。因為佛在修行時,不捨小善而不為,就是像頭髮那麼細的小善,也要去做功德,所以集少成多。佛所修的種種苦行,不是一般人所能受得了的。一般人不能修他能修,因此把菩提行集聚很多。

【福德智慧悉成滿】:佛所修的福德具足了,智慧也具足了,這叫福慧兩足。福德圓滿了,智慧也圓滿了,這叫福慧雙圓。

【一切諸力皆具足】:佛所修行的十力都具足而圓滿。只有佛才能修足十力。這十種的力量在前邊已經說過。

【放大光明出世間】:佛修成佛之後,便放大光明而出現在這個世界,來教化衆生。告訴衆生說:「苦海無邊,囘頭是岸」

悲門無量等衆生 如來往昔普淨治

是故於世能為益 此擢幹神之所了

【悲門無量等衆生】:悲能拔一切衆生苦,這個悲門有無量無邊那樣多,也就是有多少衆生,就有多少的慈悲門。

【如來往昔普淨治】:如來就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佛在以前修種種行門,所以普徧能令一切行門清淨而治理。

【是故於世能為益】: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佛在世界上對一切衆生都有益處。什麼益處呢?令一切衆生都能離苦得樂。

【此擢幹神之所了】:這種境界,是擢幹舒光主林神他所明了的。

若有衆生一見佛 必使入於深信海

普示一切如來道 此妙芽神之解脫

【若有衆生一見佛】:一切衆生見佛是不容易的,聞佛法更難。無論到有塔的地方,或寺廟的地方,見到佛像,都是有大善根的人。沒有善根的人,根本就沒有機會見佛、聞法、覩僧。這佛法僧三寳是不容易遇到。假設有衆生能見到佛或佛像,這乃是宿世所種植的善根。

【必使入於深信海】:必定使這個衆生明白佛法,深深信仰佛法。信心猶如大海,永不退轉且不枯乾。

【普示一切如來道】:佛慈悲的指示一切衆生,令其明白修行佛的道,成就佛的位。

【此妙芽神之解脫】:這是生芽發耀主林神,他所得到的解脫門。

一毛所集諸功德 劫海宣揚不可盡

諸佛方便難思議 淨葉能明此深義

【一毛所集諸功德】:在佛的一毛孔中,能現十方國土。這種境界不是凡夫所能明白的。在佛一毛孔中便能集聚一切功德。

【劫海宣揚不可盡】:好像大海般不可說的劫,宣揚佛一毛孔中的功德,也不能說盡。為什麼說不完?因為它是無量無邊。

【諸佛方便難思議】:所以在諸佛方便的法門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議的妙境界。

【淨葉能明此深義】:這位吉祥淨葉主林神,他能明了這種甚深的道理。

我念如來於往昔 供養刹塵無量佛

一一佛所智漸明 此燄藏神之所了

【我念如來於往昔】:這是垂布燄藏主林神說:「我憶念如來在無量劫以前」

【供養刹塵無量佛】:曾經用種種布施來供養刹塵數那樣多的佛。

【一一佛所智漸明】:在每位佛供養已竟,福也莊嚴,智也莊嚴;福慧雙足,智慧的光明,一天比一天增加。

【此燄藏神之所了】:這種境界,是垂布燄藏主林神,他所能明了的。

一切衆生諸行海 世尊一念悉了知

如是廣大無礙智 妙莊嚴神能悟入

【一切衆生諸行海】:一切衆生就是胎、卵、濕、化,都包括在內。諸行海就是一切衆生各有各的行為,各有各所造的業,各有各的思想。所謂「起惑、行業、受報」,也就是因為造無量無邊的業,所以受無量無邊的果報。

【世尊一念悉了知】:佛能在一念中,完全知道衆生的心。所謂「一切衆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所以佛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明的大覺者。

【如是廣大無礙智】:像這樣廣大無邊無所障礙的智慧。

【妙莊嚴神能悟入】:這是妙莊嚴光主林神,他能明白而悟入的解脫門。

恒演如來寂妙音 普生無等大歡喜

隨其解欲皆令悟 此是雷音所行法

【恆演如來寂妙音】:恆常不變在演說如來的寂妙音。如來的音聲,是寂靜而微妙的。

【普生無等大歡喜】:能令一切衆生普徧生出一種無有比的大歡喜。

【隨其解欲皆令悟】:衆生聽到如來的寂妙音,隨順所歡喜的音聲,都能了解這種甚深的道理而得開悟。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

【此是雷音所行法】:這是可意雷音主林神,他所修行的一種方法。

如來示現大神通 十方國土皆周徧

佛昔修行悉令見 此普香光所入門

【如來示現大神通】:如來就是佛,佛就是世尊,世尊就是如來——三者一體。名稱雖多,其實就是佛。佛是半梵語,應讀佛陀耶。中文譯為覺者,就是大明白人。佛是世間出世間最有智慧的人。不但自己有智慧,也教衆生有智慧,自己成佛,也教衆生成佛。所以說佛教是人教,是衆生教。因為佛法廣大無邊,不管你信佛也好,不信佛也好,都在佛教之內,沒有超出佛教的範圍之外。所以一切衆生都有機會成佛,不過,時間遲早而已。

佛教是最平等最無私的教,誰能依照佛法修行,誰就能得到智慧。誰不依照佛法修行,當然不會得到眞正的智慧。能得到眞正的智慧,就是得到眞正的解脫。得到眞正的解脫,就能離苦得樂。

我們衆生為什麼還是衆生?就因為顚顚倒倒,以是為非,以非為是。是非分析不清楚的時候,很容易做出顚倒事。我們學佛法,就是學不顚倒。不顚倒就得到清淨,得到清淨就快樂。

佛在不動道場示現大神通。神通就是無中變有,有中化無,變化無窮,隱顯莫測。

【十方國土皆周徧】:佛在十方諸國土裏,都能周徧而現法身。

【佛昔修行悉令見】:佛在以前所修行的行門,令一切衆生完全能看見。

【此普香光所入門】:這是香光普徧主林神,他所入的解脫門。

衆生譣詖不修德 迷惑沉流生死中

為彼闡明衆智道 此妙光神之所見

【衆生譣詖不修德】:譣詖就是諂媚,對人不說眞話。衆生的心不直,歡喜說假話,所以不修德。教他直心去修正道,但不容易學。如果教他曲心去修邪道,一學就會。為什麼?因為彎曲之心人人皆有,所以說衆生譣詖不修德。

【迷惑沉流生死中】:迷就是不明白事理。惑就是懷疑事理。迷疑於理為見惑,迷疑於事為思惑。因為不明白又疑惑,所以沉流在生死的苦海裏。

【為彼闡明衆智道】:佛為這類迷惑的衆生,闡揚說明一切有智慧的道理,令其悟解,得菩提道。

【此妙光神之所見】:這是妙光迥耀主林神,他所見到的境界。

佛為業障諸衆生 經於億劫時乃現

其餘念念常令見 此味光神所觀察

【佛為業障諸衆生】:他念念不忘業障深重的衆生,在念念中都想救他們出苦海。可是衆生的業障又深又重,所以不能感應道交。

【經於億劫時乃現】:因為衆生業障太重,所以要經過很長的時間,甚至億劫那樣多的時間,佛乃能出興於世。

【其餘念念常令見】:一切衆生在念念中想見到佛,佛也在念念中令衆生常見到佛。

【此味光神所觀察】:這個道理,是華果味光主林神,他所觀察的境界。

復次,寳峰開華主山神,得入大寂定光明解脫門。

把前邊沒有說完的意思再說一次。這位寳峰開華主山神,他在寳峰上能開大蓮華,不但鮮艶,而且莊嚴。他是管理山的神,如果沒有神來管理,山會搬家。現在有神管理,所以不敢移動。主山神多數是山中的獸王,好像老虎,稱為山神爺。這位主山神,他得到大寂定光明。大寂定就是寂然不動。他在這種定中放光,而看守山岳,得到這種解脫門。

華林妙髻主山神,得修集慈善根,成熟不可思議數衆生解脫門。

這位華林妙髻主山神,他所管理的山,都開敷美麗的華,華莖如林。他頭上有微妙莊嚴的髮髻。他修行而學習慈善之根。令善根成熟,可以救不可思議數的衆生出離苦海。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高幢普照主山神,得觀察一切衆生心所樂嚴淨諸根解脫門。

這位高幢普照主山神,他的高幢所放的光,能普徧照耀一切衆生身。他觀察一切衆生心,所願意所喜樂的事,都令其滿足。然後再莊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淨。六根嚴淨,就能持戒律:眼不隨便看色,耳不隨便聽聲、鼻不隨便嗅香、舌不隨便嚐味、身不隨便覺觸、意不隨便知法——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離塵寳髻主山神,得無邊劫海勤精進無厭怠解脫門。

這位離塵寳髻主山神,他已離開紅塵世界,得到清涼的境界。他有七寳裝飾髮髻,一塵不染,清淨而光明。他能見到佛在無邊劫海的時間,時刻修精進的法門,沒有厭倦懈怠的時候,一分一秒都是勇猛精進。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光照十方主山神,得以無邊功德光普覺悟解脫門。

這位光照十方主山神,他的智慧光,徧照十方世界。他用無量無邊的功德光,普照一切衆生,令一切衆生見到這種光,都能覺悟。覺悟娑婆世界苦多樂少,極樂世界只有樂而沒有苦。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大力光明主山神,得能自成熟,復令衆生捨離愚迷行解脫門。

這位大力光明主山神,他有移山的力氣,放出的光特別強烈,令山中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魎等不敢作崇。他自己成熟無上圓滿的覺果,也令一切衆生捨棄離開愚癡和迷惑的行為,而開大智慧、明了是非。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威光普勝主山神,得拔一切苦使無有餘解脫門。

這位威光普勝主山神,他的大威光是普徧而殊勝。他得到的境界,是能明了佛拔一切衆生苦,令一切衆生得到一切樂。他能使令衆生的苦沒有餘剩,完全消除。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微密光輪主山神,得演教法光明,顯示一切如來功德解脫門。

這位微密光輪主山神,他有微妙嚴密的光輪。這光輪能放出無量的智慧光,照耀山中的有情和無情,都能聽到佛法。他演說一切的教法、演說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他用光來說法,用光來顯示如來在過去所行所作一切的功德,在光明圈中都顯現出來。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我們凡夫沒有得到神通,所以不能了解這種境界。如果得到五眼六通的話,看這光圈中也有佛,也有菩薩、也有聲聞緣覺,也有一切衆生。有聖人在那裏演教說法,也有衆生在那裏聽教聞法。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凡是古今高僧,都有神通妙用。在晉朝時,有位佛圖澄三藏,為感化殺人如麻的石勒和石虎,而現出種種神通,令二石虔誠信仰佛教,改變泛殺殘忍的惡習。現代虛雲老和尚,他的神通妙用,不勝枚擧。大家想知道的話,在虛老畫傳上說得很詳細,不妨參考一番。

普眼現見主山神,得令一切衆生,乃至夢中,增長善根解脫門。

這位普眼現見主山神,他的眼睛能普徧觀察很遠的地方所現出的境界。他得到佛的境界,使令一切衆生,不但在醒的時候,能作善事,增長善根、修福修慧、布施說法、利益衆生。就是在夢寐之中,也能令衆生得到法益。他為衆生說苦空無常無我種種的法,等衆生醒時,便證道果,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有時候,佛菩薩會在衆生夢寐中,現出夜叉或羅刹可怖的樣子,來威嚇人。被威嚇的人,一駭怕一驚恐,心裡就想:「啊!還是快點修道,這個無常鬼會來找麻煩,我無法應付他,實在沒有把握」!因此而生出修道心。

不要認為作了恐怖的夢,就是不吉祥的預兆;其實是最吉祥的。因為教你發菩提心,明白人生是虛妄的。這樣能令你增長善根,發菩提心,求無上道,得菩提果。這就是佛菩薩的方便法門。

金剛堅固眼主山神,得出現無邊大義海解脫門。

這位金剛堅固眼主山神,他的眼睛猶如金剛一般的光明而銳利,非常堅固,任何東西也不能破壞。這種金剛堅固眼,能認識一切魔王、一切夜叉、一切羅刹、一切鬼怪。因為有這種作用,所以他所管理的山,都非常安寧。他出現無量無邊大法的義理,如大海般深廣。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爾時,開華帀地主山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山神衆,而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開華帀地主山神,他仰承釋迦牟尼佛的大威神力,才能普徧觀察在華嚴法會中的一切主山神衆。為什麼不說是自己的力量?是自己的神通力?因為釋迦牟尼佛是華嚴法會說法主,為尊重起見,而如是說。這十位主山神,是代表無量無邊的主山神衆,作為他們的上首。如果一一說出來,恐怕盡未來際也說不完。這首偈頌是開華帀地主山神說的。其餘主山神各說一首偈頌來讚歎佛境界。

往修勝行無有邊 今獲神通亦無量

法門廣闢如塵數 悉使衆生深悟喜

【往修勝行無有邊】:佛在往昔的時候,修行種種殊勝的行門。可是,這種勝行是沒有邊際,沒有一個數量。

【今獲神通亦無量】:因為佛在往昔所修行的勝行是無邊,所以得到的神通也是無量,是沒有法子可知道的。

【法門廣闢如塵數】:教海的法門,廣大地開闢,好像微塵數那樣多。為什麼要有這樣多的法門呢?因為衆生如微塵一樣多,所以用微塵數的法門來教化微塵數的衆生。

【悉使衆生深悟喜】:雖然有微塵數的法門,但是能令一切衆生,完全明白佛法的眞實義,都深深的了悟而生出歡喜。

衆相嚴身徧世間 毛孔光明悉清淨

大慈方便示一切 華林妙髻悟此門

【衆相嚴身徧世間】:衆相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嚴身就是莊嚴其身。徧世間就是徧滿一切世間。佛身是相好光明無等倫,無在無不在,所以能徧世間。

【毛孔光明悉清淨】:佛每根毛孔都放無量的光明。在無量光明之中,又放無量光明,重重無盡,光光相照,照耀一切世間都清淨。

【大慈方便示一切】:佛用大慈悲心,來給衆生一切樂,拔衆生一切苦。佛用種種方便法門,使令衆生生出信心、願心、行心。又用種種方便法來開示衆生,令其覺悟世間法是無常、苦、空、無我、不淨;而出世法是常、樂、我、淨、不空的道理。

【華林妙髻悟此門】:這是華林妙髻主山神,他所了悟的解脫門。

佛身普現無有邊 十方世界皆充滿

諸根嚴淨見者喜 此法高幢能悟入

【佛身普現無有邊】:佛的法身,是盡虛空徧法界;沒有一個微塵的地方不是佛的法身所在處。所以說佛身普現無有邊。

【十方世界皆充滿】:佛的法身,不是只在一個世界中出現,而是在十方所有的世界都充滿了佛的法身。

【諸根嚴淨見者喜】: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莊嚴而清淨。凡是能見到佛的衆生,都能生出歡喜心。

【此法高幢能悟入】:這種的境界,是高幢普照主山神,他所能悟解而明了,入這種解脫門。

歷劫勤修無懈倦 不染世法如虛空

種種方便化群生 悟此法門名寳髻

【歷劫勤修無懈倦】:歷劫就是經過無量大劫,也就是由無始劫以來,一直到現在。勤修就是不懶惰,時時刻刻勤勞修行。無懈倦就是沒有懈怠和疲倦。佛經過無量大劫,勤修行而無懈怠,精進又精進。

我們打佛七,從早晨四點鐘開始,到晚上十點鐘為止,一天沒有休息的時間,都在用功念佛,這就是勤修。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這是佛教的基本法門。

我們打禪七,就是一秒鐘的時間也不空過。可能你就在這一秒鐘的時間開悟。所以更要精進。從早晨兩點三刻開始,到晚上十二點鐘才休息,一天只能睡兩個多小時的覺,這就是勤修。為什麼要這樣苦呢?因為苦行才是開悟的鑰匙,能把智慧門打開。

我們的勤修是有時間性,打佛七是一個禮拜,連著打禪七是兩個禮拜。(以後增加為三個禮拜)。但佛是沒有定期性的修行,而是天天精進,月月精進,年年精進。也就是時刻勤精進,沒有半點的懈怠。

【不染世法如虛空】:世間法就是財色名食睡五欲。虛空就是清淨而無染汚。佛只知勤修出世法,所以不染世法,好像虛空一樣。

我們世間人,所願意的事,就是歡喜吃好東西,願意穿好衣服,希望住好房子。因為有這樣的染汚法,所以修出世法就不成功。如果把這邊的世間法看重,那邊的出世法就輕了;能把那邊的出世法看重,那麼,這邊的世間法就輕了。這個道理很淺顯,只要把五欲放下,一切問題都能解決。

【種種方便化群生】:佛因為勤修無上道,不染世間法,而成佛道。佛成道之後,用種種方便法來教化群生。為什麼要用種種方便法呢?因為衆生的種類很多,有四生、有九生、有十二生之類別。所以用種種方便法來教化衆生。

【悟此法門名寳髻】:能了悟這種解脫門的主山神,名叫離塵寳髻主山神。他明白這種境界。

衆生盲暗入險道 佛哀愍彼舒光照

普使世間從睡覺 威光悟此心生喜

【衆生盲暗入險道】:衆生就是有血有氣的動物,你我他都包括在內。盲暗就是沒有眼睛的人,看不見光明。險道就是崎嶇不平的危險道路。衆生太愚癡,雖然想走平坦的道路,但因為沒有眼睛,所以就走到黑暗的險道上。這條危險的道路,不但有坑、又有絆脚石。或有豺狼虎豹、或有妖魔鬼怪。也許有夜叉和羅刹在險道上等著你。

世間的一切衆生,本想尋求善法修行,得到解脫。可是,因為太愚癡了,好的法也不認識,所以容易誤入歧途,墮入旁門外道。而自己還不知道,認為所修的法是正法,所行的道是正道。結果死了之後,到地獄去,仍不知是險道。所以修道人,要有擇法眼,才能走向正大光明的道路,直達湼槃之境。

【佛哀愍彼舒光照】:佛可憐盲暗的衆生,所以放出大光明,來照耀這類的衆生,令他們開智慧眼。不要以是為非,以非為是;更不要以黑為白,以白為黑。離開顚倒夢想,得到究竟湼槃。

【普使世間從睡覺】:佛放光照衆生,為使令世間上的衆生,從夢中覺悟吧!要明白世間是苦,是無常的。

【威光悟此心生喜】:這是光照十方主山神,他所明了的道理,所悟解的境界,而心生大歡喜。

昔在諸有廣修行 供養刹塵無數佛

令衆生見發大願 此地大力能明入

【昔在諸有廣修行】:佛在以前沒有成佛的時候,也和我們衆生是一樣。佛能在三界二十五有(有生滅、有煩惱)裏邊,發廣大的願心,修廣大的行門,所以成佛。

【供養刹塵無數佛】:佛在往昔是怎樣的修行呢?是供養刹塵數那樣多的佛。為什麼要供養佛?因為佛是世出世間最有道德的人,最有修行的人,最有智慧的人。佛是兩足尊圓滿覺的大聖人。福也足,慧也足,證得圓滿大覺的果位,所以要供養佛。

有人說:「我想供養衆生,不知可否」?可以的。供養一條狗,或養一隻貓,都是供養。養馬養牛,或養豬養羊,也是供養。雖然是供養,但是,沒有功德。在四十二章經說得很明白。

供養一百個惡人,不如供養一個善人有功德;供養一千個善人,不如供養一個持五戒人有功德;供養一萬個持五戒人,不如供養一個比丘或比丘尼有功德;供養一百萬個比丘或比丘尼,不如供養一個初果聖人有功德;供養一千萬個初果聖人,不如供養一個二果聖人有功德;供養一萬萬個二果聖人,不如供養一個三果聖人有功德;供養百萬萬個三果聖人,不如供養一個四果阿羅漢有功德,(所以一般在家人,要供千僧齋。在一千個和尚之中,一定有個阿羅漢)供養無量四果阿羅漢,不如供養一位無修無證者(就是佛——不需要修、也不需要證)有功德」。因為佛所作己辦,不受後有、三覺圓、萬德具,所以要供養佛。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時,就供養佛。不只供養一位佛,而是供養刹塵無量佛。因為供養那樣多的佛,所以增長無量的善根和相好而莊嚴。

【令衆生見發大願】:使令衆生見到佛,都發大願。願就是渡河的船,不發願就渡不過生死河到彼岸。所以我們金山寺的規矩,凡是出家當沙彌或沙彌尼,一定要發大願,然後才能成大果。不發願不成果。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就是最好的說明。觀世音菩薩發十二大願,地藏王菩薩發十八大願。最低限度也要發四宏誓願:就是①衆生無邊誓願度②煩惱無盡誓願斷③法門無量誓願學④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金山寺的出家人,最低限度要證得四果羅漢,才不辜負十方善信來供養的一番誠心。所以都要發大願,成大菩薩。

【此地大力能明入】:這種法門、這種境界、這種解脫門,是大力光明主山神,他所明白而能悟入的。

見諸衆生流轉苦 一切業障恒纒覆

以智慧光悉滅除 此普勝神之解脫

【見諸衆生流轉苦】:佛看一切衆生,在六道輪廻裏轉來轉去,沒有完了。流轉生死,實在痛苦。

【一切業障恒纒覆】:衆生為什麼流轉生死?因為有一切業障。這業障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是從迷惑而來。有了迷惑,就不能修道。不修道,就恒常被業惑所纒繞而覆蓋。

【以智慧光悉滅除】:佛用智慧光來破除衆生的無明,滅除衆生的愚癡暗障。所有一切的障礙都消滅除盡。

【此普勝神之解脫】:這是威光普勝主山神,他所明了的解脫門。

一一毛孔出妙音 隨衆生心讚諸佛

悉徧十方無量劫 此是光輪所入門

【一一毛孔出妙音】:佛身每一根毛孔中,都能放出妙不可言的音聲。這妙音是給衆生演說不可思議的妙法。

【隨衆生心讚諸佛】:能隨順衆生的心,來讚歎一切佛。

【悉徧十方無量劫】:佛不是在一個世界出妙音,教化衆生。而是悉徧十方世界,為衆生說妙法。也不是在很短的時間演說妙音,而是在無量劫那樣長的時間,來教化衆生。

【此是光輪所入門】:這是微密光輪主山神,他所明了的境界,而能入的解脫門。

佛徧十方普現前 種種方便說妙法

廣益衆生諸行海 此現見神之所悟

【佛徧十方普現前】:佛的法身是盡虛空徧法界。所以能徧滿十方,普徧的現示於衆生前。

【種種方便說妙法】:佛用種種權巧方便法門,來演說妙法,教化衆生。乃至衆生在睡夢中,佛也來到夢中為衆生說妙法,何況衆生在清醒的時候,佛更是用種種方便法門來教化愚癡的衆生。

【廣益衆生諸行海】:佛為要廣利益衆生,所以修種種行門,所修的行門,猶如大海般無邊際,所以叫諸行海。

【此現見神之所悟】:這是普眼現見主山神,他所悟解的解脫門。

法門如海無邊量 一音為說悉令解

一切劫中演不窮 入此方便金剛目

【法門如海無邊量】:佛的法門猶如大海,是無量無邊。也沒有邊,也沒有量。

【一音為說悉令解】: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天人聽之是天語、人聽之是人間語、畜生聽之是畜生語。六道的衆生都能聽明白。

【一切劫中演不窮】:佛說法,不厭倦、不疲勞。時時為衆生說法,時時教化衆生。這種妙法,經過一切大劫,也演說不窮盡。

【入此方便金剛目】:入這種方便解脫門,是金剛堅固眼主山神,他所明白的境界。

復次,普德淨華主地神,得以慈悲心,念念普觀一切衆生解脫門。

把前邊沒有說完的義理再說一次。這位普德淨華主地神,他能普徧令一切衆生心中生出功德,開清淨莊嚴的華。他是主管土地的神。如果沒有神來管理土地,那麼,地的微塵便會飛散,就沒有地球的存在。他在佛法中所得的境界,知道佛以慈悲心,念念中普徧觀察衆生,拔衆生苦,給衆生樂。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堅福莊嚴主地神,得普現一切衆生福德力解脫門。

這位堅福莊嚴主地神,他能令一切衆生發菩提心而入功德海,得到金剛堅固的福莊嚴。他普徧令衆生增長福德的力量,即是修福修慧修德,修到圓滿就解脫了。他得到這樣的解脫門。

妙華嚴樹主地神,得普入諸法,出生一切佛刹莊嚴解脫門。

這位妙華嚴樹主地神,他所生長的樹非常莊嚴,所開的華非常微妙而清淨。他能普徧入一切法,而生出十方諸佛一切的刹土的微妙莊嚴。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普散衆寳主地神,得修習種種諸三昧,令衆生除障垢解脫門。

這位普散衆寳主地神,他知道衆生歡喜寳貝,所以普散金、銀、琉璃、玻瓈、硨磲、赤珠、瑪瑙等七寳,布施給衆生。他明白佛在往昔因地修種種諸三昧,能在定中令一切衆生的障垢消除而沒有染汚心。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淨目觀時主地神,得令一切衆生常遊戲快樂解脫門。

這位淨目觀時主地神,他的清淨眼能觀察三世的因緣。他能觀機逗教,知道衆生願意遊戱,歡喜快樂,他用這種三昧來教化衆生,令衆生常遊戱常快樂。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金色妙眼主地神,得示現一切清淨身,調伏衆生解脫門。

這位金色妙眼主地神,他的身能放金色的光,他的妙眼能觀察十方衆生的根性。他普現一切清淨的妙法身,來調伏一切難調難伏的衆生。令剛強的衆生,變成柔和。令瞋恚的衆生,生出歡喜。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香毛髮光主地神,得了知一切佛功德海大威力解脫門。

這位香毛髮光主地神,他全身的毛孔都放出香味。因為他嚴持戒律。我們持戒如果清淨,身體就放出香氣。持戒不清淨的人,身體就放出狐臭味。這位主地神,不但放香,而且也放光。其香光普照衆生,令衆生歡喜學習佛法。他了知一切諸佛所修的功德海,而有大威德力。這種大威德力,是我們修道人應該具有的。好像講經,沒有大威德力的人,到某種場所就不敢講了,因為聽經人的威德比他強大,所以他被嚇住了。要是有大威德力的人,無論有什麼人在場,也不懼怕,就是皇帝總統來聽經,他仍然照講不誤,一樣說法。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寂音悅意主地神,得普攝持一切衆生言音海解脫門。

這位寂音悅意主地神,他的音聲雖然聽不到,可是能令人生出歡喜的,他能普徧的攝持一切衆生言音海,把衆生的語言音聲都收過來。這是以寂靜音而收衆生的動音。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妙華旋髻主地神,得充滿佛刹離垢性解脫門。

這位妙華旋髻主地神,他有微妙不可思議的香華。這些香華向右旋轉,結成寳髻。他得到佛的境界,覺得佛是香光普照。每一根毛孔都放出香華雲,徧滿十方法界,所以能充滿佛刹。令一切衆生見到這種雲或嗅到這種香,皆遠離一切染汚心,而得到清淨的本體。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金剛普持主地神,得一切佛法輪所攝持普出現解脫門。

這位金剛普持主地神,他所管理的土地,普徧猶如金剛一般的堅固,無法能破壞。他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法輪所攝持。我們雖然生在釋迦牟尼佛入湼槃之後,可是現在所講的佛法,也就是過去諸佛所講的法。這種法是互相攝持——此法通於彼法、彼法也通於此法。互相圓融,互相無礙。因為佛佛道同的關係,所以佛的法輪也是循環無端、周而復始。佛在大轉法輪時,攝持一切衆生,令其依法修行,普徧出現成佛道。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爾時,普德淨華主地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地神衆,而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普德淨華主地神,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主地神衆,而說出這四句偈頌來讚歎佛的境界。

如來往昔念念中 大慈悲門不可說

如是修行無有已 故得堅牢不壞身

【如來往昔念念中】:佛在過去因地修種種行門的時候,在念念中不忘衆生。佛常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常修慈悲三昧法,來救度衆生出離苦海而得解脫。

【大慈悲門不可說】:大慈悲門就是用大慈心和大悲心來平等待遇衆生。也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行門。大慈悲門也就是沒有瞋恚心的表現。好像常不輕菩薩,他行菩薩道時,見到衆生就頂禮。口中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可是衆生有的罵他太愚癡,有的打他太發狂。但是,無論衆生對他如何不尊敬,他還是以慈悲心來寬恕這一類的衆生,絕對不生瞋恨心。又好像忍辱仙人在山中修道時,被不講道理的歌利王,割解他的肢體,他也不生瞋恨心。這都是修大慈悲門的表現。

【如是修行無有已】:好像修慈心三昧,即是對一切衆生,生出大慈悲心。這樣的行門,就是修無量無邊的大劫,也沒有修完的時候,所以說無有已。換言之,就是修成佛,仍然還是不斷的要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故得堅牢不壞身】:因為佛絕對不傷害一切衆生的生命,所以佛身堅牢如金剛,永不損壞。我們的身體為什麼不堅牢而多病呢?就因為沒有修圓滿戒殺之律。要明白因果——為什麼會被人所殺?就因為在過去生中殺過人。為什麼被人打罵?就因為在過去生中打過人或罵過人。等到因緣會遇的時候,就要受果報。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如果修慈心三昧,不殺生不瞋恚,將來的身體,也一定堅牢不壞,無病而健康。

三世衆生及菩薩 所有一切衆福聚

悉現如來毛孔中 福嚴見已生歡喜

【三世衆生及菩薩】: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所有一切的衆生和一切的菩薩,佛都看得清清楚楚。因為佛能觀察無量大劫的因緣。

【所有一切衆福聚】:三世的衆生和三世的菩薩,所有一切的福聚,佛都知道。

【悉現如來毛孔中】:都出現於佛的毛孔裏邊。

【福嚴見已生歡喜】:堅福莊嚴主地神,他見到這種境界,心中便生出一種大歡喜。

有人對這四句偈頌發生疑問,懷疑佛應該只能看見過去的衆生和菩薩以及現在的衆生和菩薩,而不能看見未來的衆生和菩薩。因為未來還沒有來,怎麼能現出來?

你要知道佛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佛能把過去搬到現在,把現在搬到未來,又將未來搬到過去,這是三而一、一而三的道理。所以能把未來的衆生和菩薩的功德,皆顯現於一毛孔中。

譬如電視機,所放映的故事,就是把三世合在一起。把過去的事,搬囘現在演出;把未來的事,也搬囘現在演出,能使三世成為一體。電視機尚有這種能力,何況是佛的毛孔,更有不可思議的境界!佛的一一毛孔就如同一個電視機。

又有人說:「我還是不相信這個道理」。那麼,我再擧出一譬喩——好像作夢,在夢裏能夢見未來的事,幾十年前的事情,在現在的夢中就出現。又能夢見過去的事,在幾十年後的事情,在現在夢中出現。這就是把過去搬到現在,把未來搬到現在。這是人人都會夢到的境界,沒有什麼的玄妙,你總該相信了吧!

我還記得在四十五年前,作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夢,夢見我坐在法座上,為很多外國人講經說法,講的經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當時,也不覺得稀奇,還以為只是一個夢而已。現在這種境界果然實現了。不但夢到這個境界,還夢到很多的境界。現在一想,原來如此。

人在夢中尚且能知道過去現在未來,何況是佛。佛能在一毛孔中周徧法界,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衆生和菩薩,所有的福德,都在一毛中現出來。凡是開五眼的人,都可以看見三世一切的事情,甚至自己在地上爬的樣子或者自己坐在那裏死亡的樣子,都看得清清楚楚,一點也不奇怪。

廣大寂靜三摩地 不生不滅無來去

嚴淨國土示衆生 此樹華神之解脫

【廣大寂靜三摩地】:廣大是形容詞,既廣又大的意思。寂靜是沒有聲音、清靜的意思。三摩地是定的意思。這種廣大而寂靜的定,是不可思議的。

【不生不滅無來去】:三摩地,即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這是說明佛的定就是這種境界。

【嚴淨國土示衆生】:莊嚴一切諸佛國土,清淨一切諸佛國土,來指示一切衆生了生脫死的法門。

【此樹華神之解脫】:這是妙華嚴樹主地神,他所得到的解脫門。

佛於往昔修諸行 為令衆生消重障

普散衆寳主地神 見此解脫生歡喜

【佛於往昔修諸行】:佛是為衆生而修行,因為佛見衆生的業障太重,所以佛在往昔修種種的行門。來救度衆生,令衆生消除業障而得解脫。

【為令衆生消重障】:衆生自己不想法子來消除重業障,還是佛大慈大悲,助衆生將業障消除,得到清淨。

【普散衆寳主地神】:這位普散衆寳主地神,他能看見佛這種境界。

【見此解脫生歡喜】:這位主地神見到這種解脫門,生出大歡喜心。

如來境界無邊際 念念普現於世間

淨目觀時主地神 見佛所行心慶悅

【如來境界無邊際】:如來所修的境界是沒有邊際的。

【念念普現於世間】:佛在念念憶念衆生,所以普徧現於十方世界。

【淨目觀時主地神】:這位淨目觀時主地神,他得到佛的境界。

【見佛所行心慶悅】:他見到佛過去所修的行門和現在教化衆生的法門,心中非常的慶幸而欣悅。

妙音無限不思議 普為衆生滅煩惱

金色眼神能了悟 見佛無邊勝功德

【妙音無限不思議】:佛所演說的微妙音聲,是沒有限量的,是不可思議的。

【普為衆生滅煩惱】:佛所說的妙音,就是為滅除衆生的煩惱障。

【金色眼神能了悟】:這位金色妙眼主地神,他能了悟這個道理。

【見佛無邊勝功德】:他能見到佛無量無邊的殊勝功德。

一切色形皆化現 十方法界悉充滿

香毛發光常見佛 如是普化諸衆生

【一切色形皆化現】:所有一切有色有形的衆生,佛皆隨類化現,而來教化各類的衆生。

【十方法界悉充滿】:佛不但在一個世界化現,而且在十方法界都化現,因此完全充滿所有的法界。

【香毛發光常見佛】:凡是地上所生長的五穀和水果,都是香。這位香毛發光主地神,他常常見到佛的這種境界。

【如是普化諸衆生】:佛這樣大慈大悲來普徧教化一切衆生。不但教化有情的衆生,而且也教化無情的衆生。

妙音普徧於十方 無量劫中為衆說

悅意地神心了達 從佛得聞深敬喜

【妙音普徧於十方】:佛說法的微妙音聲,能普徧於十方。

【無量劫中為衆說】:佛的妙音是橫徧十方。說法的時間是豎窮三際。在無量劫中,都為衆生說妙法。

【悅意地神心了達】:這位寂音悅意主地神,他心中能了達這種境界。

【從佛得聞深敬喜】:在佛處得聞這種妙法,他深深的恭敬而歡喜。

佛毛孔出香燄雲 隨衆生心徧世間

一切見者皆成熟 此是華旋所觀處

【佛毛孔出香燄雲】:在佛的每一根毛孔中,都能生出香燄的雲。

【隨衆生心徧世間】:隨順衆生的心,而周徧世間。

【一切見者皆成熟】:令一切見到佛境界的衆生,善根都能成熟。

【此是華旋所觀處】:這是妙華旋髻主地神,他所觀察而明白的道理。

堅固難壞如金剛 不可傾動踰須彌

佛身如是處世間 普持得見生歡喜

【堅固難壞如金剛】:佛身是堅固不可壞的金剛體。佛身為什麼這樣的堅固?因為佛修大慈悲行門,修慈心三昧,所以才得到堅固不壞身。佛又發護法的心,所以成就金剛身,常住不壞。就因為護持正法,本身持戒律,修威儀,手還拿刀劍弓箭來守護持戒清淨的比丘。

在往昔有位持戒清淨的覺德比丘,他行住坐臥四大威儀都非常莊嚴。可是有些不守戒律的比丘反對他、欺負他。當時的國王,名叫有德,替他護法。此國王乃和不守戒律比丘打鬥起來,不幸被打成重傷。覺德比丘對國王非常讚歎,國王聞法後即命終。

這位國王,因為護法有功德,所以死後即生到東方阿門鞞佛世界去,作阿門鞞佛第一個大弟子。後來這位覺德比丘圓寂了,也往生到東方阿門鞞佛世界去,作為阿門鞞佛的第二個弟子。由此可知,護法功德比被護者的功德更大。

【不可傾動踰須彌】:佛的金剛身,好像須彌山那樣不可搖動,不可傾倒。

【佛身如是處世間】:佛的身好像須彌山處於這世間,非常的安穩堅固。

【普持得見生歡喜】:這位金剛普持主地神,他見到佛的這種境界,心生大歡喜。

復次,寳峰光曜主城神,得方便利益衆生解脫門。

將前邊沒有說完的道理再說一次。這位寳峰光曜主城神。他的七寳山峰,所放的光耀,能徧滿十方法界。他是管理城隍的神,能破城中一切煩惱的臭氣,而令生出一切智慧的香氣,使令城中的衆生,都得到解脫。他用種種方便法門來利益衆生,得到這種解脫門。

妙嚴宮殿主城神,得知衆生根教化成熟解脫門。

這位妙嚴宮殿主城神,他令一切宮殿都能微妙莊嚴。他知道每個衆生的根性,無論是善根深厚的衆生和善根淺薄的衆生,他們歡喜聽什麼法門?就用什麼法門來教化,令他們的善根都能成熟。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清淨喜寳主城神,得常歡喜令一切衆生受諸福德解脫門。

這位清淨喜寳主城神,他有清淨的喜寳,能令衆生常歡喜。他能令一切衆生的善根增長,增福增慧增德,使衆生受到一切福德的利益。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離憂清淨主城神,得救諸怖畏大悲藏解脫門。

這位離憂清淨主城神,他能保護城裏衆生的安全,消災解難,逢凶化吉,令一切衆生離開憂愁而得清淨心。他用無畏施來救護衆生,令衆生沒有恐怖和畏懼。因為他很慈悲,所以叫大悲藏。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華燈燄眼主城神,得普明了大智慧解脫門。

這位華燈燄眼主城神,他能用華製的燈,放出火燄般的光明,令一切衆生普徧明了大智慧的妙用。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燄幢明現主城神,得普方便示現解脫門。

這位燄幢明現主城神,他那火燄般的寳幢所放的光明,能普現於世間。他用普徧方便的法門來示現,令衆生從這些方便而得救度。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盛福威光主城神,得普觀察一切衆生,令修廣大福德海解脫門。

這位盛福威光主城神,他的盛福德有大威光力,能令衆生的福德增加。他普徧觀察十方一切衆生。那個機緣成熟了,就應化去度那個衆生,使令那個衆生修福修德,修到廣大如海。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淨光明身主城神,得開悟一切愚暗衆生解脫門。

這位淨光明身主城神,他的身體又清淨又光明。他能令愚癡的衆生得到智慧,盲暗的衆生得到光明。令愚癡和盲暗的衆生,都能開悟,得到智慧解脫。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盲暗的衆生,就是生來沒有眼睛的人,什麼也沒有見過,什麼也不知道。不明白佛法的人,對佛教的道理一點也不懂,就和生盲人一樣,十分可憐。

在湼槃經有這樣的記載:「有一個生盲人,不知牛乳是什麼顏色?乃問於人。有人對他說:『好像貝一樣的白』。貝就是蚌的殼。盲人又問:『啊!牛乳的顏色好像貝那樣的硬嗎?還有聲嗎』?他人答:『不是的』。盲人又問:『貝的顏色又像什麼樣子』?他人囘答:『好像稻米末』。盲人又問:『乳色柔軟,好像稻米末那樣柔軟嗎?那麼,稻米末又像什麼樣子呢』?他人囘答:『好像雪一樣』。盲人又問:『稻米末冷如雪嗎?雪又是什麼樣子』?他人答:『猶如白鶴』。盲人又問:『鶴是動的嗎』?結果擧出四個譬喩,盲人一個也不懂。究竟乳的眞色是什麼樣子?還是不知道。

這是說外道不明白涅槃四德,常樂我淨是什麼樣子?好像盲人不知道牛乳的顏色,而是那麼愚癡。貝表示常德、稻米末表示樂德、雪表示淨德、鶴表示我德。

一般愚癡的人,不明白佛法,不知佛法是什麼?如果對他講出世法,他說:『出世法就在世間法裏邊包括著』。不錯!講的也對。六祖大師曾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這四句的意思,就是說在世間法裏邊就可以找到出世法,並不是說沒有出世法。把世間法一轉,就是出世法。把出世法一轉,又囘到世間法。如果捨去世間法,那是永遠找不著出世法。出世法雖然在世間法裏包括,但是,你要了解。要是不了解,根本就沒有出世法。明了之後,才能在世間法裏修出世法。這是佛法本來的道理。主要是在世間覺上用功夫。世間要是不覺,根本就沒有佛法,你要是覺,就有出世法,所以不要離開這個世界。到另外一個世界去找這個覺,那是永遠找不到,好像在兔頭上找犄角一樣的不可能。

不明白佛法的人,看到這四句,便以為沒有出世法,那是根本不知道出世法是什麼?只知道有世間法,而將六祖大師的意思曲解了。

香幢莊嚴主城神,得觀如來自在力,普徧世間調伏衆生解脫門。

這位香幢莊嚴主城神,他用香幢來莊嚴城。他能觀察如來自在神通力,徧滿十方一切世間,用自在大威神力來調伏一切衆生。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寳峰光目主城神,得能以大光明,破一切衆生障礙山解脫門。

這位寶峰光目主城神,他的寶峰,放出七寶的大光明,照耀衆生,破除一切障礙山,什麼是障礙山呢?就是貪瞋癡,好像山一樣,能障礙菩提覺道。如果把障礙山破了,就現出大智慧光明,但怎樣破除這個障礙山呢?就是要勤修戒定慧,修到圓滿時,菩提大道也就無障礙了。這位主城神,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爾時,寳峰光曜主城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城神衆,而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寶峰光曜主城神,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主城神衆,而說這四句偈頌。

導師如是不思議 光明徧照於十方

衆生現前悉見佛 教化成熟無央數

【導師如是不思議】:導師就是接引衆生成佛道,為衆生作一個領路的人。因為佛是過來人,佛把他所修行而成就佛果的法門,教化一令衆生,也成就無上道,所以叫導師。

如是就是中道,也是修行用功的方法,能明白中道,就是如是;不能明白,就沒有如是。中道是成佛是的根本,能出生無量諸佛、無量菩薩、無量羅漢、無量祖師。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聖人都從中道所生,所以不思議。

中道的妙處不可思議,是沒有法子可以講完,沒有法子可以明白,不修中道沒有法子能成佛果。所謂中道,就是眞空,也就是妙有,眞空不空,才生妙有;妙有非有,不礙眞空。是變化無窮,奧妙無比。

【光明徧照於十方】:一切諸佛都修中道,修成功時,便有大定力,大慧力,大光明,周徧照滿十方法界。

【衆生現前悉見佛】:十方所有的衆生,在自己的面前都見到佛。每個衆生都覺得佛是在對他自己說法。

【教化成熟無央數】:佛教化衆生,令衆生成熟佛果,已經成熟佛果的衆生,有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所以說無央數。

諸衆生根各差別 佛悉了知無有餘

妙嚴宮殿主城神 入此法門心慶悅

【諸衆生根各差別】:衆生各種各的因,各結各的果,所以各有各的根性。衆生的因果業報是不同的,衆生的根性也不相同,有的善根深厚,有的善根淺薄。有的修行多年,有的才開始修行。有的是利根,有的是鈍根。所以說各有差別。

【佛悉了知無有餘】:衆生的根性雖然不同,可是佛完全明瞭,知道得一清二楚,沒有遺漏。知道明瞭衆生的根性以後,然後才對機說法。

【妙嚴宮殿主城神】:這種境界是妙嚴宮殿主城神,他所知道的。

【入此法門心慶悅】:這位主城神能入這種法門,心生慶悅。

如來無量劫修行 護持往昔諸佛法

意常承奉生歡喜 妙寳城神悟此門

【如來無量劫修行】:佛在無量劫以來就修護持佛法的行門。

【護持往昔諸佛法】:佛在往昔時,儘量護持過去諸佛所說的法,不令佛法消滅。

【意常承奉生歡喜】:佛的心意,常常仰承諸佛的法,奉行諸佛的法,心中生大歡喜。

【妙寶城神悟此門】:這種清淨妙寶主城神,他明白佛的境界,他入這種解脫門。

護法和教化衆生,要用種種方便法門,才能成功,好像佛的大弟子迦旃延尊者,他常在夢中教化衆生,令衆生覺悟,發菩提心,成無上道,有一個故事可以證明。

迦旃延尊者有位弟子,名叫眉希羅王。因為看破紅塵,放下一切,捨去王位出家修行。他日中一食,樹下夜宿,修頭陀行,頭髮也不剪,鬍鬚也不剃,好像原始人的樣子。

有一天,鄰國的國王,名叫阿槃地王,率領武士及宮女妃子來到山上打獵。為了遊戲消遣,乃興高采烈的大開殺戒。不久,國王疲倦得睡着了。這些美麗的女人,覺得無聊,乃去採野花或捕蝴蝶,發現樹下有位修苦行的比丘。這些女人便圍繞著他請求開示,於是比丘就為她們講佛法。

此時,國王醒了,發現宮娥嬪妃不在身邊,向四方一望,見她們都在和一個怪物講話。在盛怒之下,乃命武士將比丘打成重傷。這位比丘便生出瞋恨心來,發願要報今天之仇,於是來到師父處請求還俗。迦旃延尊者安慰他說:「這是因果,因為你在前生打過他,所以今生他要打你,你要相信這是循環報應」。但這位比丘仍然決心要報復。迦旃延尊者無可奈何,便要他多住一宿,第二天再還俗囘去作國王也不遲。

當夜,迦旃延尊者便運用神通力,在眉希羅王的夢中,教化他了知因果的絲毫不爽。這個比丘夢見他返國,臣民皆歡迎,立他為國王。他當了國王之後,就立刻整軍備戰,率領十萬大軍來征伐阿槃地王。可是每戰必敗,最後被擒,判為戰犯,要斬首示衆。正在執刑時,他生出大懺悔心來,後悔自己不聽師父的教誨,才有今天的下場。於是便乞求師父慈悲,快來救我吧!正在祈禱中便被斬首,人頭落地。大吃一驚,一嚇而醒,原來是個夢!

第二天早晨,他向尊者講出夢中的境界,並且頂禮懺悔。決心不再還俗,這個比丘,雖然出家,可是,心尚未清淨,還有想不開的執著。迦旃延尊者用權巧方便法來教化他,令他覺悟,所以教化衆生,要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才有效果。

迦旃延尊者是論議第一,有辯才無礙的境界,當時的外道論師都佩服他高明的論議。有一次,執斷論師來問難:「惡人死後受苦,應當囘來說其苦。死而不還?故知無他世」。尊者答:「如罪人被囚,寧得歸否?」又問:「善人生天,何亦不歸說其樂?」答:「如人墜廁得出,肯再入否?」所以他是論議第一,人無可比。

如來昔已能除遣 一切衆生諸恐怖

而恒於彼起慈悲 此離憂神心悟喜

【如來昔已能除遣】:佛在很早以前,就能除遣一切衆生的怖畏,能救護一切衆生令得到安樂。

【一切衆生諸恐怖】:令一切衆生遠離一切憂愁、煩惱、恐怖。

【而恆於彼起慈悲】:佛憐愍衆生,而生起大慈悲心。有時用有形慈悲來拔出衆生的憂愁苦惱,有時用無形慈悲來給與衆生的快樂喜悅。

【此離憂神心悟喜】:佛這種境界,衆生是不容易明白的。而離憂清淨主城神,他能明白,所以心生歡喜。

佛智廣大無有邊 譬如虛空不可量

華目城神斯悟悅 能學如來之妙慧

【佛智廣大無有邊】:佛的智慧是廣大沒有邊際。任何聖人也不能和佛比較智慧。因為佛智是無有邊。

【譬如虛空不可量】:佛的智慧,好像虛空一樣。因為虛空是不可度量的,所以無法能知道它有多大。

【華目城神斯悟悅】:這種境界,只有華燈燄目主城神所能了悟,所以生出喜悅。

【能學如來之妙慧】:這位主城神,他能學習如來這種廣大無邊的妙智慧。

如來色相等衆生 隨其樂欲皆令見

燄幢明現心能悟 習此方便生歡喜

【如來色相等衆生】:如來的色身隨處應現,只要衆生歡喜見佛,佛就滿足衆生的願。因為佛的色身相等於衆生。換言之,有多少衆生,佛就示現多少色身。

【隨其樂欲皆令見】:佛能隨順衆生的願,凡是想看見佛的衆生,都令得見。

【燄幢明現心能悟】:這種境界,是燄幢明現主城神,他能了悟的道理。

【習此方便生歡喜】:這位主城神,他學習這種方便法門。心生歡喜而慶悅。

如來往修衆福海 清淨廣大無邊際

福德幢光於此門 觀察了悟心欣慶

【如來往修衆福海】:佛在以前修福修慧的時候,非常認眞修行,即使像一根頭髮那樣微細的福,一粒微塵那樣小的福也未曾捨棄,所以積福如海。

【清淨廣大無邊際】:如來的一擧一動,都能令衆生廣生歡喜而不生煩惱,所以修的是清淨福。這種清淨福是廣大無有邊際的。

【福德幢光於此門】:這種境界,是福德幢光主城神,他所明白而能得到這種解脫門。

【觀察了悟心欣慶】:他審諦觀察而明了,心中生出一種欣慰的慶悅。

衆生愚迷諸有中 如世生盲卒無覩

佛為利益興於世 清淨光神入此門

【衆生愚迷諸有中】:所有一切衆生,因為愚癡而迷惑,所以在三界二十五有裏輾轉受苦,不知如何跳脫出輪廻。

【如世生盲卒無覩】:好像世間生盲的人,生出時就沒有眼睛,雖然能聽到聲音,但是看不見形色。根本不知道太陽和月亮是什麼形狀?所以生盲人是很苦的。

不明白佛法的人,不知出離三界的人,就和生盲人一樣的可憐。出家修行的目的,就是出離二十五有,得到清淨法身。但是出家不是容易的事。所謂「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屢世種菩提」。要是沒有善根的人,根本就不能出家修行。想出家也不能有所成就,更不能滿其願望。所以要有大善根,才能有大成就,才能滿大願力。

有人說:「那個人應該出家,所以他出了家。我不應該出家,所以我不出家」。這種想法要不得!什麼是應該?什麼是不應該?你能出家就是應該,你不能出家就是不應該。只看你行不行。好像有位女居士,她應該出家的,可是有人不教她出家,她就無法出家。今天不幸遇到車禍。這是一種警告。她應該死而不死,因為她還有出家心。在佛經上說:「無有定法」。應該死的人,要是修行就不會死。不該死的人,要是不修行就會死。這是用功德來增壽,並非威脅。明朝袁了凡先生就是最好的證明。他本應在五十歲時死,後來因作功德,於是活到八十歲才無疾而終。如果本有八十歲的壽命,但多行不義,傷天害理,損人利已,也許早年便夭亡。

我在東北三緣寺的時候,有一天,同方丈和尚去化緣。到二道溝村莊時,走到一位姓王的人家裏化緣。當我們走到門口,只見這家主人跪在門口,就問他為何跪在門口呢?他說:「因為我的兒子患肚痛症,病了很久,百醫無效。今天聽說老善人(明白佛法的人,稱老和尚為老修行;不明白佛法的人,稱為老善人,一般人稱我們方丈和尚為王孝子)來化緣,請老善人慈悲,救救我兒子的命」。這時,方丈和尚囘頭對我說:「你想辦法治一治!」我說:「我不會治病呀!有什麼辦法可想呢?」這時,方丈和尚又說:「你在大壩那地方,不是治好一個要死的小孩子嗎?」我對那個人說:「把你的小孩子領來,先看看病情再說。」於是父子跪在地上頂禮。我一看那小孩子,年約十歲左右,面貌是出家相。我便對那個人說:「你的兒子病好之後,一定要送他出家,才沒有危險,你願意嗎」?那個人當時不考慮的說:「當然可以,只要我兒子病好,什麼條件我都願意」。我又對他說:「你兒子的病不需要醫治,也不用吃藥,半個月之後,一定會好的」。他本來沒有什麼錢,但樂捐了十元。不久,小孩子的病果然不藥而愈。

一個多月之後,我經過那個村莊,特意去看看這個小孩的病如何?(那時候,我很注意那個小孩子,希望他能出家修行)知道他已完全恢復健康。我對小孩的父親說:「趕快送他出家去。」不料,他父親却變卦,推辭地說:「再等幾天看看情形」。小孩子病好了他就捨不得;這是人之常情。

過一個月,我又去看小孩的情況如何?這次小孩子的精神更好,歡天喜地和我談話。我又催他父親早點送他出家。小孩的父親沒有表示。於是我對他說:「如果再不送他出家的話,你兒子的病會再復發,那時我不能再管了。你要仔細的考慮,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他認為這是威脅,所以不理。後來,我便到他處辦事去了。

大約過了半年以後,我又經過該村到他處去,可是這次沒有去看小孩子,因為我已經知道小孩子的病又發作,這個小孩子因病躺在炕上,却能知道我從村中走過去。對他父親說:「剛才三緣寺某某人,經過我們的村莊,但他沒有來看我,我的病不會好了」。他父親安慰他說:「不要緊,我明天去三緣寺請他來」

第二天,他父親來到廟裏。當時,我外出不在廟中,他和方丈和尚談幾句話就囘家去。他一進家門,小孩子就對他父親說:「爸爸!爸爸!我剛才也跟著你到三緣寺去了。」他爸爸一聽,很驚奇的說:「我怎沒有看見你去呢?」這個小孩子笑著說:「你沒有看見我,我可是看見你和老善人在那個房間談話,有什麼人在旁邊?經過什麼地方?又有往生殿及功德牌位。」說的清清楚楚,(這個小孩子從來沒有到三緣寺)他父親感覺很奇怪。

後來,我又經過他們的村莊,這個小孩子,就對他爸爸說:「三緣寺某某人,今天又經過我們村莊,他不到咱家來坐,大概我不能出家吧」!就在當天晚上,小孩子忽然對他爸爸說:「爸爸!快點把燈點著,看我坐的姿勢端正不端正?」他父親急忙點亮油燈一看,小孩已居炕上結雙跏趺坐往生了。

這個小孩子本來應該出家的,也有人教他出家。可是病好了,他父母却捨不得他出家,結果死了,由這一點看來,出家不出家是沒有一定的,這個小孩子雖然死了多年,可是常常跟隨在我左右。他活的時候,無緣出家,死後還知道修行。所以生死的問題,是不容易解決的。

【佛為利益興於世】:佛為利益一切衆生,才出興於世,所謂「倒駕慈航」來娑婆世界度有緣的衆生。

【清淨光神入此門】:這位淨光明身主城神,他入這種解脫門。

如來自在無有邊 如雲普徧於世間

乃至現夢令調伏 此是香幢所觀見

【如來自在無有邊】:佛用一種自在神通妙用來教化一切有情,能普徧十方法界的衆生,所以說無有邊。

【如雲普徧於世間】:好像空中的雲一樣,能普徧於世間。

【乃至現夢令調伏】:佛不但可以在衆生清醒的時候教化衆生,就是衆生在夢寐中,也可以調伏,令他發菩提心。

【此是香幢所觀見】:這種佛的境界,是香幢莊嚴主城神,他所觀察看見的。

衆生癡暗如盲瞽 種種障蓋所纒覆

佛光照徹普令開 如是寳峰之所入

【衆生癡暗如盲瞽】:衆生的愚癡黑暗,好像盲瞽的人一樣,盲瞽也就是沒有眼睛的人。

【種種障蓋所纒覆】:衆生的愚癡法,好像猴子一樣,沒有安靜的時候,這隻手拿起來,那隻手放下,無事找事幹。雖然沒有閑著,但是,作不出什麼好事情來。衆生也是一樣,把這個欲放下,那個欲又起來了,譬如有的人,把財放下,又把色拿起來,甚至名食睡種種貪心也生出來。這五欲就是障蓋,又是纒覆。因為有種種的障蓋和纒覆,所以得不到解脫。

【佛光照徹普令開】:佛放大智慧光明,能把衆生的愚癡照破了。黑暗也照破了。令衆生普徧開智慧。

【如是寳峰之所入】:這種境界,是寶峰光目主城神,他所明了,而能入的解脫門。

復次,淨莊嚴幢道場神,得出現供養佛廣大莊嚴具誓願力解脫門。

這部華嚴經的義理是重重無盡的,所以把前邊沒有說完的義理,繼續來說一說,所以說復次。

這位淨莊嚴幢道場神,他又清淨又莊嚴,猶如寶幢。他是護持道場的神。就是講經說法修行的處所都是道場。譬如,參禪、就是參禪道場。念佛、就是念佛道場。學教、就是講教道場。持咒、就是持咒道場。持戒、就是持戒道場。總之,修什麼法門?就是什麼道場。

我們修道人,必須先有道場,才能修道,必須有護法。如果沒有護法,就要受一切障礙。所以要有護持道場的善神。他們能將旁門左道以及天魔外道等逐出,不致擾亂修道人的清淨心。

這位道場神,他得到一種境界,就是能知道佛在過去生中所修的菩提行。是修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在修六度萬行的時候,歡喜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又發廣大心來莊嚴所有一切道場。又發大誓願力,大菩提心,來廣度一切衆生,令皆成佛道,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須彌寳光道場神,得現一切衆生前,成就廣大菩提行解脫門。

這位須彌宝光道場神,他得到佛的境界。佛在因地修行六度萬行的時候,就發大願要成就衆生的廣大菩提行,所以現於一切衆生前,令衆生從凡位修成聖位。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雷音幢相道場神,得隨一切衆生心所樂,令見佛於夢中為說法解脫門。

這位雷音幢相道場神,他得到佛的一種境界,能隨順一切衆生心所歡喜的事,令一切衆生在夢中能見到佛為他說法。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夢有多種,在白天所遇到的境界,在夢中又會現出來,這是囘憶的夢。有時候,境界還沒有來,可是在夢中先現出;以後夢中的境界會兌現,這是神通的夢。一般的夢,即是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境界,或者受到環境的影響。譬如熱氣多夢火、冷氣多夢水、風多夢飛行等等。

有過去的夢,有現在的夢,有未來的夢,這些夢都是不清淨的夢,夢境也不清楚。如果夢見諸佛,夢見菩薩,夢見羅漢,來為你說法,令你開大智慧,這是清淨的夢,夢境特別清楚,甚至有紅光或金光,這是感應道交的表現。假如虔誠的念佛,一定會夢見阿彌陀佛身放金光。

雨華妙眼道場神,得能雨一切難捨衆寳莊嚴具解脫門。

這位雨華妙眼道場神,他得到一種境界,能將稀有的寶貝布施給一切衆生。他明白佛在往昔就修外捨國城妻子,內捨頭目腦髓的行門,所以他能雨一切難捨衆寶莊嚴具,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清淨燄形道場神,得能現妙莊嚴道場,廣化衆生,令成熟解脫門。

這位清淨燄形道場神,他得到佛的境界,能普徧現出,微妙莊嚴的道場,來廣度教化一切衆生,令他們都成熟佛道,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華纓垂髻道場神,得隨根說法,令生正念解脫門。

這位華纓垂髻道場神,他得到佛的境界,是隨順衆生的根性來說法。對大根大智的人,佛就說最上乘的法。中根中智的人,就說中乘的法。小根小智的人,就說小乘的法。令一切衆生捨邪念歸正念。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什麼是邪念?就是貪瞋癡;執著貪瞋癡,行著貪瞋癡。什麼是正念?就是戒定慧。勤修戒定慧,來息滅貪瞋癡,這樣,就得到解脫。令一切衆生都修戒定慧的法門。

雨寳莊嚴道場神,得能以辯才普雨無邊歡喜法解脫門。

這位雨寶莊嚴道場神,他得到的境界,是普雨一切妙法來莊嚴所有道場,能以無礙辯才來散布無邊的歡喜法,令衆生開法得樂,皆大歡喜。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勇猛香眼道場神,得廣稱讚諸佛功德解脫門。

這位勇猛香眼道場神,他明白佛的境界,能廣大稱讚佛的功德,在所有十方盡虛空徧法界諸佛國土裏,都稱讚諸佛廣大無有邊際的功德,猶如虛空。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有人以世俗的見解說,「啊!諸佛也歡喜人讚歎?這還是有情的表現,所以說諸佛也有情感。」魚目混珠的佛教徒也說:「佛就是有情,有情就是佛。」那麼,是不是這樣呢?不是的!佛是聖人,並不歡喜衆生來讚歎他的功德。就是讚歎也不歡喜;誹謗他也不生氣。毁譽不動,順逆如如。無論遇着順境或逆境也都是如如不動,所以照了諸法實相。

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覺悟者,明白一切道理,所以能寂然不動,覺照常明。不像我們衆生有所執着。說他兩句好話,好像吃糖一般的歡喜。說他一句不好的話,比吃黃蓮還要苦,甚至比吃辣椒還要辣!這就是衆生的知見。

為什麼我們要讚歎佛呢?因為讚歎佛功德,可以增長自己的功德。又可以說讚佛就是讚自己,讚自己也就是讚歎佛,所以要讚歎佛。

有人正在打妄想:「呃!那麼,我自己讚歎自己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你要是有眞正的大智慧,可以自讚。可是,如果只想圖虛名,那是沒有用的。要有眞實功夫才能百戰百勝。沒有眞實功夫,一定百戰百敗,毫無僥倖可言。

佛是怎樣成佛的?是廣讚諸佛的功德,不單讚歎過去諸佛功德,也讚歎現在諸佛功德,又讚歎未來諸佛功德。三世諸佛都讚歎,後來自己也成佛了。

金剛彩雲道場神,得示現無邊色相樹,莊嚴道場解脫門。

這位金剛彩雲道場神,他得佛的境界,能在菩提道場示現無量無邊美麗而莊嚴的樹,來莊嚴道場,令道場的氣氛濃厚,令衆生見了七重行樹的形象而發無上菩提心,得無上菩提道。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蓮華光明道場神,得菩提樹下寂然不動,而充徧十方解脫門。

這位蓮華光明道場神,他得到佛的境界,坐在菩提樹下寂然不動。雖然入定,可是光明仍是充滿周徧於十方法界,用光來教化一切衆生。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妙光照曜道場神,得顯示如來種種力解脫門。

這位妙光照曜道場神,他得到如來種種的力量。雖然如來有十力,但是詳細說來,如來有百力、千力、萬力、無量力。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爾時,淨莊嚴幢道場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道場神衆,而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淨莊嚴幢道場神,仰承諸佛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道場中的神衆,而用偈頌來讚歎佛功德。

我念如來往昔時 於無量劫所修行

諸佛出興咸供養 故獲如空大功德

【我念如來往昔時】:淨莊嚴幢道場神說:我囘憶佛在無量劫以前的時候,就修行無量的行門。

【於無量劫所修行】:佛在因地的時候,經過無量劫的時間,而修行廣大供養諸佛法門,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中的「廣修供養」行門。

【諸佛出興咸供養】: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一齊供養十方佛。每一位佛出興於世,他都供養承事這位佛。

【故獲如空大功德】:所以才能獲得盡虛空徧法界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大的功德。

佛昔修行無盡施 無量刹土微塵等

須彌光照菩提神 憶念善逝心欣慶

【佛昔修行無盡施】:佛在以前修行布施法門,甚至國城妻子,頭目腦髓等都能布施於衆生。所以說修行無盡施。

【無量刹土微塵等】:佛所修的無盡施,等於無量刹土中的微塵數那樣多。

【須彌光照菩提神】:這位須彌光照道場神,他明白這種境界。

【憶念善逝心欣慶】:這位道場神說:「我現在囘憶想念佛在昔時所修的行門,心裏非常歡喜而讚歎,願意學習這種法門。」

如來色相無有窮 變化周流一切刹

乃至夢中常示現 雷幢見此生歡喜

【如來色相無有窮】:清淨的法身、莊嚴的報身、千億的化身,佛的種種色相都是無有窮盡的。

【變化周流一切刹】:佛的神變,是妙不可言。好像水一樣,到處流通,周徧於一切刹土,周而復始來教化一切衆生。

【乃至夢中常示現】:不但衆生在清醒的時候,佛來教化救度一切衆生,乃至於衆生在夢中,佛也示現,來教化衆生,令衆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求無上道,證無上果。

【雷幢見此生歡喜】:這位雷音幢相道場神,他見到這種境界,心中非常歡喜,是無法可形容內心之欣慶。

昔行捨行無量劫 能捨難捨眼如海

如是捨行為衆生 此妙眼神能悟悅

【昔行捨行無量劫】:釋迦牟尼佛在往昔所修行捨的行門,已經修了無量無邊劫海。

【能捨難捨眼如海】:佛能捨人所不能捨的東西,單單所捨的眼睛便猶如大海那麼多。眼睛是人所不能捨的根,而佛却能捨。不只捨一個,而是捨如海一般多。這種捨行,是多麼偉大!

【如是捨行為衆生】:像這樣施捨的行門,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一切衆生。令衆生得到智慧的光明。佛好像蠟燭一樣,犧牲自己,而照亮世間。

【此妙眼神能悟悅】:這是雨華妙眼道場神,他能領悟而喜悅的境界。

無邊色相寳燄雲 現菩提場徧世間

燄形清淨道場神 見佛自在生歡喜

【無邊色相寶燄雲】:佛有無量無邊莊嚴的色相,猶如寶燄雲一樣。他遊化於無量無邊的國土,教化一切衆生,令衆生得到智慧光明,而能了生脫死,直達空間涅槃。

【現菩提場徧世間】:普徧現示於菩提道場,徧滿於所有的世間。

【燄形清淨道場神】:這位燄形清淨道場神,他見到這種境界。

【見佛自在生歡喜】:見到佛有這種變化自在,不可思議的神通妙用,所以心生讚歎而歡喜。

衆生行海無有邊 佛普彌綸雨法雨

隨其根解除疑惑 華纓悟此心歡喜

【衆生行海無有邊】:衆生所造的業和所受的報,猶如大海,沒有邊際。

【佛普彌綸雨法雨】:佛普徧令衆生消除清淨所有的業障,來教化衆生。令衆生得到法雨,滋潤善根,令其增長,令其成熟,令其解脫。

【隨其根解除疑惑】:隨順衆生的根性,來解除衆生的疑惑,就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四果阿羅漢是已斷除見思惑,菩薩是已斷除塵沙惑,佛是完全斷除了無明惑。

【華纓悟此心歡喜】:這位華纓垂髻道場神,他明白這種道理,心生大歡喜。

無量法門差別義 辯才大海皆能入

雨寳嚴具道場神 於心念念恒如是

【無量法門差別義】:因為法門無量,所以義理也無量。義理無量,就有很多的分別。

【辯才大海皆能入】:一切法門和諸法的妙義,需有具足辯才猶如大海,才能入一切法門,了解諸法的眞實義。

【雨寳嚴具道場神】:這位雨寶嚴具道場神,他明白這種境界。

【於心念念恆如是】:在他心裏恆常念念不忘這種的解脫門。

於不可說一切土 盡世言辭稱讚佛

故獲名譽大功德 此勇眼神能憶念

【於不可說一切土】:因為國土像微塵那樣多,所以稱為不可說不可說一切的國土。

【盡世言辭稱讚佛】:佛在因地的時候,於不可說無量的佛土,用世間所有的言辭來稱讚諸佛。也就是用各種語言來讚歎諸佛的功德。

【故獲名譽大功德】:因為在往昔因地時便讚歎諸佛,所以在果地時便得到最好的名譽和最大的功德。

【此勇眼神能憶念】:這是勇猛香眼道場神,他所能囘憶想念的解脫門。

種種色相無邊樹 普現菩提樹王下

金剛彩雲悟此門 恒觀道樹生歡喜

【種種色相無邊樹】:在菩提道場裏邊有種種無邊妙色莊嚴相的樹。

【普現菩提樹王下】:這種無邊色相樹,普徧現在菩提樹王的下邊。

【金剛彩雲悟此門】:這位金剛彩雲道場神,他明白這種解脫門。

【恆觀道樹生歡喜】:他時常觀看道王樹的色相,而生出一種歡喜心。

十方邊際不可得 佛坐道場智亦然

蓮華步光淨信心 入此解脫深生喜

【十方邊際不可得】:十方的邊際,是無法測量,不知究竟有多大?這乃是不可思議。

【佛坐道場智亦然】:佛坐道場的智慧,也是這樣子,沒有邊際。

【蓮華步光淨信心】:這位蓮華步光道場神,他見到這種境界,便明白這種法門,生出清淨的信心。

【入此解脫深生喜】:他入這種解脫門,心中深深的生出一種歡喜。

道場一切出妙音 讚佛難思清淨力

及以成就諸因行 此妙光神能聽受

【道場一切出妙音】:一切道場都在宣演微妙的法音。

【讚佛難思清淨力】:稱讚佛這種不可思議的清淨力量。

【及以成就諸因行】:並且還成就衆生一切因地行門,也成就自己的因地行門。

【此妙光神能聽受】:這是妙光照曜道場神,他能聽到這種妙音,而受到其中的法益,去依法修行。

復次,寳印手足行神,得普雨衆寳生廣大歡喜解脫門。

復次就是再說一次。這位寶印手足行神,他有寶印,能降伏旁門左道。他是管理足行衆生的神。足行有很多種類:有二足、四足、六足、八足、十足,甚至百足。凡是用足走路者,都稱為足行。好像八部中的大腹行神,就是足行神。

這位足行神,他善於布施,能如降雨一般地普徧布施衆生所需要的諸寶,令一切衆生皆生大歡喜心。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蓮華光足行神,得示現佛身坐一切光色蓮華座,令見者歡喜解脫門。

這位蓮華光足行神,他有四色的蓮華,能放出四種顏色的光;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其味芬芳,微妙香潔。他得到佛的境界,能示現佛身,坐在一切光色蓮華座上,令一切衆生見著,皆生大歡喜心,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最勝華髻足行神,得一一心念中,建立一切如來衆會道場解脫門。

這位最勝華髻足行神,他能在每一心念裏,建立佛的法會道場,和十方諸佛的法會道場,來演說妙法。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攝諸善見足行神,得擧足發步,悉調伏無邊衆生解脫門。

這位攝諸善見足行神,他得到的境界,是能攝受所有衆生的一種善見解。他一擧手,一投足,都能調伏無邊的衆生,令他們得到快樂。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妙寳星幢足行神,得念念中化現種種蓮華網光明,普雨衆寳出妙音聲解脫門。

這位妙寶星幢足行神,他在念念之中,能化現種種的妙蓮華網光明。也就是無量光明而雨無量法寶。在衆寶裏,在蓮華網裏,在光色裏,又發出無上甚深微妙法的音聲,來教化一切衆生。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樂吐妙音足行神,得出生無邊歡喜海解脫門。

這位樂吐妙音足行神,他得到佛的境界,能快樂地唱出無邊的妙音。一切衆生聽到這種微妙的音聲,皆生猶如大海般廣大的歡喜心。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栴檀樹光足行神,得以香風普覺一切道場衆會解脫門。

這位栴檀樹光足行神,他得到的境界,是用栴檀的香風來說法,令在所有道場中的衆生,聞到這種香風之後,都發菩提心,生覺悟心。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蓮華光明足行神,得一切毛孔放光明,演微妙法音解脫門。

這位蓮華光明足行神,他得到佛的境界。佛在一毛孔中都放出大光明,徧照十方,而演說微妙甚深的法音,令衆生聞得佛法的眞實義,而能依法修行,於定中得解脫。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微妙光明足行神,得其身徧出種種光明網普照曜解脫門。

這位微妙光明足行神,他得到佛的境界,是在佛身普徧放出光明網,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將黑暗破除。令十方法界的衆生,皆得到光明,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積集妙華足行神,得開悟一切衆生,令生善根海解脫門。

這位積集妙華足行神,他所得到的境界,不但能令一切衆生開悟,而得到超人的智慧。並且,又能令一切沒有種善根的衆生,都生出大善根。他所生出的善根猶如大海一樣多。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爾時,寳印手足行神,承佛神力。普觀一切足行神衆,而說頌言。

就在那個時候。這位寶印手足行神,承仗著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足行神衆的因緣,而說出這四句偈頌。

佛昔修行無量劫 供養一切諸如來

心恒慶悅不疲厭 喜門深大猶如海

【佛昔修行無量劫】:佛從無量劫以來就修供養諸佛的一切行門。

【供養一切諸如來】: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他都供養所有一切諸佛。

【心恆慶悅不疲厭】:雖然供養諸佛,但無疲倦心。供養佛越多,越生慶悅心。

【喜門深大猶如海】:佛所修喜捨的行門,是非常深遠,非常廣大,好像大海一樣的深廣。

念念神通不可量 化現蓮華種種香

佛坐其上普遊往 紅色光神皆覩見

【念念神通不可量】:在念念之中,想念佛的神通是不可以思量,沒有法子知道,究竟有多少數量?

【化現蓮華種種香】:以佛的神通,來變化示現一切妙蓮華。在蓮華上又放出種種芬芳的清香味,令嗅者身心清涼而自在。

【佛坐其上普遊往】:佛端坐紫金蓮華上面,而能普徧周遊十方法界所有國土,去教化衆生,令衆生離苦得樂。

【紅色光神皆覩見】:這種妙不可言的境界,是紅色光足行神,他所看見的。所以他明白這種道理,而進入這種解脫門。

諸佛如來法如是 廣大衆會徧十方

普現神通不可議 最勝華神悉明矚

【諸佛如來法如是】:十方諸佛,一切如來,所有的佛法,都是這樣子。

【廣大衆會徧十方】:無論那位佛,都化現於廣大衆會,徧滿十方廣大會場。

【普現神通不可議】:佛普徧現出廣大無比的神通力,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

【最勝華神悉明矚】:這是最勝華髻足行神,他所見到的境界和他所明白的道理。

十方國土一切處 於中擧足若下足

悉能成就諸群生 此善見神心悟喜

【十方國土一切處】:在十方國土裏,以及所有一切的地方。

【於中擧足若下足】:在每一個國土中,佛或擧足或下足。

【悉能成就諸群生】:佛的一擧一動,一言一行,都是為教化衆生,成就衆生,令衆生得到利益。

【此善見神心悟喜】:這是攝諸善見足行神,他心悟而歡喜的解脫門。

如衆生數普現身 此一一身充法界

悉放淨光雨衆寳 如是解脫星幢入

【如衆生數普現身】:有多少衆生?佛就現多少身。佛的身和衆生的數量是相等的。

【此一一身充法界】:雖然現衆生數身,但是每一身,都是充滿法界。

【悉放淨光雨衆寶】:充滿法界的佛身,都放出清淨的光明,雨下衆寶。

【如是解脫星幢入】:像這樣的解脫門,是妙寶星幢足行神,所能深入的。

如來境界無邊際 普雨法雨皆充滿

衆會覩佛生歡喜 此妙音聲之所見

【如來境界無邊際】:佛的境界,猶如虛空,是無邊無際。

【普雨法雨皆充滿】:普徧雨一切的法雨,而充滿十方法界。

【衆會覩佛生歡喜】:十方法界中一切道場的衆會,見到佛時,都生大歡喜。

【此妙音聲之所見】:這是妙音聲幢足行神,他所覺悟的道理,所見到的境界。

佛音聲量等虛空 一切音聲悉在中

調伏衆生靡不徧 如是旃檀能聽受

【佛音聲量等虛空】:佛的音聲,是盡虛空徧法界,沒有一個地方沒有佛的音聲。所以說佛的音聲,等於虛空一樣。

【一切音聲悉在中】:「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東方人聽見是東方語言;西方人聽見是西方語言。總之,那類衆生聽見就是那類的語言,不需要翻譯,但聽者都可以明白瞭解。

【調伏衆生靡不徧】:佛的音聲,能調伏剛強的衆生。就是老虎聽到佛音,也會皈依三寶;獅子聽到佛音,也會皈依三寶,信受奉行。佛的音聲是徧滿一切處,而為衆生說法,令難調難伏的衆生,能依法修行。

【如是栴檀能聽受】:像這種境界,是栴檀樹光足行神,他能聽受而明瞭的。

華嚴經的境界是充滿法界,不要說是聽經,單單只念一念經文,或者聽一聽這個音聲,便已經種下無量的善根。若能再明白它的義理,更能增長無量的善根。所以說華嚴經的境界是妙不可言。

不要以為天天講這部經,我已經明白了,再講有什麼意思?將這個時間來做旁的事情,不是一樣嗎?你在心中一天到晚打這個妄想。你要知道,如果不聽經,去做旁的事;那麼,妄想會更多,所以每天在這個時候一定要講經說法,以便淨化妄想,轉識成智。

早晨起來要做早課、坐禪、譯經、晚上要做晚課、聽經。這些都是除去我們的習氣毛病,也就是教我們不打妄想。我們為什麼不開悟?就因為有妄想。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為滅妄想。但是,我們還在打妄想,這豈不是太可憐嗎?

一切毛孔出化音 闡揚三世諸佛名

聞此音者皆歡喜 蓮華光神如是見

【一切毛孔出化音】:在佛身上每一根毛孔中,都能生出變化的妙音。

【闡揚三世諸佛名】:在這種變化妙法音,是闡揚稱讚三世一切佛的名號。

【聞此音者皆歡喜】:令一切衆生,凡是能聽到這種妙音者,都生歡喜心。

【蓮華光神如是見】:這位蓮華光明足行神,他所見到的是這種情形。

佛身變現不思議 步步色相猶如海

隨衆生心悉令見 此妙光明之所得

【佛身變現不思議】:佛身是變化無窮,所謂「千百億化身」。這種境界是不可思議的。

【步步色相猶如海】:佛所變化一切妙色相,猶如大海一樣的廣大。

【隨衆生心悉令見】:隨順衆生的心念,都令衆生能得見佛的身。

【此妙光明之所得】:這是微妙光明足行神,他所明白的境界,而所得到的解脫門。

十方普現大神通 一切衆生悉開悟

衆妙華神於此法 見已心生大歡喜

【十方普現大神通】:佛於十方法界,普徧現出廣大的神通。

【一切衆生悉開悟】:令一切衆生從愚癡中得到智慧。

【衆妙華神於此法】:這位積集妙華足行神,對這種妙法,很感興趣。

【見已心生大歡喜】:他看到這種妙法之後,得到法喜充滿,生歡喜心。

復次,淨喜境界身衆神,得憶佛往昔誓願海解脫門。

把前邊經義的道理再說一次。這位淨喜境界身衆神。他有清淨歡喜的境界,他是千變萬化多身的神,能囘憶釋迦牟尼佛在往昔所發的誓願:即是廣行布施,供養諸佛,普度衆生,皆成佛道。這些誓願,猶如大海般深廣,是無邊無際。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我們要向佛看齊,向佛學習。佛發無量大願,我們即然是佛的弟子,也要發無量願,求無上道。尤其我們修道人,更須要發大願,然後才能得到大果報。大願等於渡海的船。如果想渡大海,若是沒有船,是無法可以達到彼岸,所以發願是很重要的。

光照十方身衆神,得光明普照無邊世界解脫門。

這位光照十方身衆神,他的光明能普徧照耀十方世界。所有國土的衆生都能得到此光照,而生出大智大慧,明白世間法是無常、空、苦、無我。出世間法是常、樂、我、淨的道理,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海音調伏身衆神,得大音普覺一切衆生,令歡喜調伏解脫門。

這位海音調伏身衆神,他的音聲好像海潮音一般,普徧能令一切衆生聞聲得悟。又能調伏剛強的衆生,令他們都生大歡喜,願意接受教化,改變不好的習氣毛病。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淨華嚴髻身衆神,得身如虛空周徧住解脫門。

這位淨華嚴髻身衆神,他明白佛身如虛空,是無邊無際,不僅是周徧於十方法界,而又住於法界。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無量威儀身衆神,得示一切衆生諸佛境界解脫門。

這位無量威儀身衆神,他明白佛指示一切衆生改邪歸正,反迷歸覺的法門。他又明白諸佛的境界是不可思議。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最勝光嚴身衆神,得令一切飢乏衆生色力滿足解脫門。

這位最勝光嚴身衆神,他明白佛能令一切貧窮和疲乏的衆生,都得到禪悅為食,法喜充滿,氣色和力量都飽滿具足。衆生沒有得到禪定,就是法飢;沒有得到法喜,就是法乏。修道能得到禪定和法喜才是色力滿足。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淨光香雲身衆神,得除一切衆生煩惱垢解脫門。

這位淨光香雲身衆神,他明白佛能滅除一切衆生的煩惱垢。煩惱就是染汚,染汚就是煩惱,二者同體。我們修道的目的,就是將煩惱變為菩提。菩提即是清淨,清淨即是菩提,同體異名。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修道人,如果捨不了煩惱垢,是白費工夫,等於沒有修行一樣,沒有半點價值。我們金山寺的比丘、比丘尼以及居士們,一定要將煩惱垢清除乾淨。不要和人家爭意氣,而要和人家比忍辱。所謂「忍片刻風平泿靜,退一步海濶天空」。能這樣,大家便和平相處,化敵為友。要知道有緣才能在一起共同研究佛法。如果用煩惱來做事,始終是不會成功,也不能夠成就三昧。所以無論做什麼事,要除去煩惱,才能生菩提心。

有人說:「現在這世界壞了」。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世界根本沒有壞,又有人說:「世界既然沒有壞,可是人變壞了。」這也是一個錯誤的判斷。人也沒有壞。這時,有人問:「那麼,世界沒有壞,人也沒有壞。可是這世界却不太平,人們互相勾心鬥角,你爭我奪。究竟是什麼壞了?」就是人的心壞了。因為人的心壞了。因為人心太壞,所以把世界弄壞了,把人也弄壞了。心壞了,就會造惡業,造惡業就要受惡報;受惡報,便造成世界不平安。要想人好世界好,先得從人心作起,人心好了,世界自然就沒有戰爭。

好像金山寺有兩位比丘,發心三步一拜朝向西雅圖最高的山峰。那是諸佛菩薩集會的地方。可是這兩位行者不是拜諸佛菩薩,而是為祈禱世界和平,祈禱世界人心改惡向善,消滅世界一切災難,使人類平安,世界和平。人人先從自己的內心作起,沒有自私自利,沒有貪瞋癡,這樣世界就會和平。

為什麼現在世界不和平?就因為人人的貪心太大。大人物有大的貪心,小人物有小的貪心。每一個人都有貪心。貪財、色、名、食、睡,這五欲的享受。執政者的貪心是希望自己本國的國土擴大,經濟繁榮,所以採取武力侵略弱小國家的方式,或者用文化侵略、經濟侵略、政治侵略,最後導致戰爭爆發。所以世界不能和平相處。老百姓想發財,想享受。有汽車想洋房,有嬌妻想美妾。從生到死,就是想錢,認為錢是萬能,有錢萬事亨通,無錢寸步難行,以錢至上,以錢每一,所以造成今日社會不良的風氣——「笑貧不笑娼」。把古時的道德觀念都推翻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形呢?一言以蔽之,是物質的引誘。所以人心不古,用盡心機,絞盡腦汁不擇手段的求達成目的。有這種貪心,社會焉能安寧?

修道人要注重精神上的修養,而不要注重物質的享受。所以提倡三衣一食,令去欲心,而無貪心。佛教六度中第一法門,就是布施。能布施於衆生,就是沒有貪心,而有慈悲心。所以各位要發供養心、布施心、慈悲心。

守護攝持身衆神,得轉一切衆生愚癡魔業解脫門。

這位守護攝持身衆神,他能轉變一切衆生的愚癡而令生智慧,轉煩惱變菩提,轉魔業(染汚)成清淨業。只要修行戒律,就會有所成就。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普現攝化身衆神,得普於一切世主宮殿中,顯示莊嚴相解脫門。

這位普現攝化身衆神,他能普徧在一切世主所居住的宮殿中,顯示出宮殿的莊嚴堂皇。令衆生見之而生信心和敬心。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不動光明身衆神,得普攝一切衆生,皆令生清淨善根解脫門。

這位不動光明身衆神,他能普徧攝化一切衆生,令他們生出清淨的善根。這些善根,都是無漏的善,究竟的善。雖然作善,而不執著善相,作過就算了,這是清淨的善根。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爾時,淨喜境界身衆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身衆神衆,而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淨善境界身衆神,他承仗著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身衆神衆,用偈頌來說前邊長行的道理。

我憶須彌塵劫前 有佛妙光出興世

世尊於彼如來所 發心供養一切佛

【我憶須彌塵劫前】:淨喜境界身衆神說:「我囘憶起在無量須彌(譯為妙高山)那樣多的塵劫以前的時候。」

【有佛妙光出興世】:當時有位佛,名妙光,他來到這個世界成佛。

【世尊於彼如來所】:釋迦牟尼世尊,在妙光佛出世的時候,便發大願。

【發心供養一切佛】:發心供養妙光佛,及供養十方一切所有諸佛。

如來身放大光明 其光法界靡不充

衆生遇者心調伏 此照方神之所見

【如來身放大光明】:佛的身為什麼會放光?因為佛把一切習氣毛病都清淨了,一切煩惱變成菩提,一切黑暗變成光明,所以如來身放大光明。

修道人,功夫到家,就開大智慧。有了大智慧,身上便會放出五色的光。這種光能破除黑暗。和誰有緣?誰便會見到光。凡是見到光的人,都會發菩提心。現在不發心,將來一定會發心。今生不發心,來生一定會發心。總之,等到機緣成熟時,一定會出家修道,以救人救世為己任。所以佛常放大光明,照耀衆生,令其背塵覺,就路返囘到如來家。

【其光法界靡不充】:佛的光明,是盡虛空徧法界,沒有一處不充滿佛光,所謂「佛光普照」。我們如果把愚癡煩惱都掃清,就能轉煩惱為智慧菩提。這時,就會見到佛光。佛光好像月光,衆生心好像水;如果水清淨,佛光就現前。衆生心清,則「水淨月自現」

【衆生遇者心調伏】:凡是遇到佛的光,剛強的衆生也不剛強,愚癡的衆生也不愚癡,煩惱的衆生也不煩惱。反而接受佛光的感化,把習氣毛病都降伏了。

【此照方神之所見】:這是光照十方身衆神,他所見到的解脫門,是這樣的境界。

如來聲震十方國 一切言音悉圓滿

普覺群生無有餘 調伏聞此心歡慶

【如來聲震十方國】:如來的光是充滿十方法界,如來的聲是徧震十方國土。

【一切言音悉圓滿】:佛所說的言語和音聲,都是圓滿的。

【普覺群生無有餘】:普徧覺悟一切衆生。沒有一個衆生被遺漏,而沒有得到覺悟。

【調伏聞此心歡慶】:這位海音調伏身衆神,他聽到這種聲音,心生歡喜而慶幸。

佛身清淨恒寂滅 普現衆色無諸相

如是徧住於世間 此淨華神之所入

【佛身清淨恒寂滅】:佛身是清淨,常寂滅的。佛身是不動於本處。

【普現衆色無諸相】:佛身普徧現出一切妙有的色身,可是妙有的色身沒有一切相。因為是眞空。在眞空見妙有,妙有就是眞空。所以無諸相。所謂「諸法從本來,常集寂滅相,不生亦不滅,不可以言詮」。就是這個道理。

【如是徧住於世間】:像這樣的眞空妙有,普徧住於十方世間。

【此淨華神之所入】:這是淨華嚴髻身衆神,他所進入的解脫門。

導師如是不思議 隨衆生心悉令見

或坐或行或時住 無量威儀所悟門

【導師如是不思議】:接引大導師,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有這樣妙不可言的威儀。有威可畏,有儀可象。

【隨衆生心悉令見】:隨順衆生的心念,而令得見佛行住坐臥的大威儀相。

【或坐或行或時住】:衆生見佛無論行、住、坐、臥,都是莊嚴具足威儀。也就是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都能如法。

什麼是三千威儀?就是比丘要具足二百五十條戒。各條具備行住坐臥四種威儀,成為一千。循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變為三千。這是三千威儀。

什麼是八萬細行?就是三千威儀,配合身業三支(殺、盜、淫)及口業四支(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成為二萬壹千。再配合於貪瞋癡三毒及等分之四煩惱。則為八萬四千威儀。今只簡言八萬。

【無量威儀所悟門】:這是無量威儀身衆神,他所了解而明白的解脫門。

佛百千劫難逢遇 出興利益能自在

令世悉離貧窮苦 最勝光嚴入斯處

【佛百千劫難逢遇】:我們出世的時候,佛已經入大涅槃,所以不容易見到佛。我們在八難之中是處於佛後之難。因之,在百千劫也不容易遇到佛。就是和佛相逢,也不認識佛。

【出興利益能自在】:佛為什麼要出興於世呢?因為要利益衆生,救度衆生離苦得樂。他用自在神通妙用法來拔衆生的苦,而給與衆生樂。

【令世悉離貧窮苦】:佛令一切世界所有的衆生,都離開貧窮的苦,得到法的利益。不明白佛法,就是貧窮。明白佛法,就是富貴。所以修道人,是法的大富翁,是眞富貴!

【最勝光嚴入斯處】:這是最勝光嚴身衆神,他所進入的解脫門。

如來一一齒相間 普放香燈光燄雲

滅除一切衆生惑 離垢雲神如是見

【如來一一齒相間】:佛有四十個齒,在每一齒相間都放出光明。佛演說大方廣佛華嚴經,於初會菩提道場,就放齒光。

【普放香燈光燄雲】:普徧放出一種香燈光燄雲,有各種的光而成一種燄雲。

【滅除一切衆生惑】:這種燄雲,能滅除一切衆生的迷惑。迷惑就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和煩惱障、所知障。

【離垢雲神如是見】:這位離垢雲身衆神,他是見到這樣的境界,而入這種解脫門。

衆生染惑為重障 隨逐魔徑常流轉

如來開示解脫道 守護執持能悟入

【衆生染惑為重障】:衆生因被染汚法所迷惑,所以不清淨。不清淨就生出種種的重障,這些重障能把自性光明遮住,所以般若的智慧光就不現前。

【隨逐魔徑常流轉】:因為被重障所覆,沒有智慧的緣故,所以隨逐魔徑(不清淨的道路)常流轉。

好像我們金山寺這裏是說正法的法會,教人改邪歸正。可是來聽法的人,並不踴躍,冷冷清清只有二三十位在這裏研究佛法。若是以開歌舞大會作號召,便如吸鐵石一樣,吸來幾千幾萬人,爭先恐後的來欣賞不清淨的表演,看對身心沒有益處的東西。因為衆生的思想不清淨,所以歡喜不清淨的境界。

【如來開示解脫道】:佛為這些顚倒的衆生開示,令其走向解脫的道路上,不要走到魔鬼的歧路上。

【守護執持能悟入】:這位守護執持身衆神,他能悟入這種解脫門。

我觀如來自在力 光布法界悉充滿

處王宮殿化衆生 此普現神之境界

【我觀如來自在力】:普現攝化身衆神說:「我觀察佛的自在大威神力」

【光布法界悉充滿】:佛身所放出的大光明,皆散布到十方法界,所有的法界,統統充滿了佛光。

【處王宮殿化衆生】:佛住在王的宮殿裏,來教化一切衆生。

【此普現神之境界】:這是普現攝化身衆生,他所明瞭的境界。

衆生迷妄具衆苦 佛在其中常救護

皆令滅惑生喜心 不動光神所觀見

【衆生迷妄具衆苦】:所有的衆生,因為顚倒而迷失正路,導致妄想紛飛,具足所有衆苦。

【佛在其中常救護】:佛常常在六道輪廻中救護一切苦惱的衆生。

【皆令滅惑生喜心】:普徧令所有的衆生,都把迷惑滅除,生出歡喜快樂的心。

【不動光神所觀見】:這是不動光明身衆神,他所觀見的解脫門。

復次,妙色那羅執持金剛神,得見如來示現無邊色相身解脫門。

把前邊的義理還有沒說完的,現在再說一次。這位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那羅延譯為堅固。他的色相是堅固,不容易破壞,所以作為持金剛神。手中持著金剛寶杵,或者金剛王寶劍。來作護法善神。他明白佛的境界,見佛示現(先無後有)無邊的色相身。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日輪速疾幢執金剛神,得佛身一一毛如日輪,現種種光明雲解脫門。

這位日輪速疾幢執金剛神,他明白佛的境界。佛身上的每一根毫毛上,都有一道光輪,好像日輪一樣的光明。在這光輪中,能放出五色光明雲,在虛空飄渺,也就是所謂的「五色祥雲」。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須彌華光執金剛神,得化現無量身大神變解脫門。

這位須彌華光執金剛神,他明白佛的境界,佛能化現無量身,顯現一種廣大神通的變化。本來,魔有魔相,佛有佛相,但有時為了要降魔,佛就現魔相。所現之魔相,比魔還要高大,譬如這個魔身高一百丈,佛就現化高一千丈的化魔身。這樣才能把魔降伏,魔才會五體投地,依教奉行。這是降魔方便法門。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佛法會應用,是奧妙無窮。不會應用,就好像窮子不知在衣服裏有夜明寶珠。因為不知道,所以是窮人,能知道便是富人。這顆明珠能生出一切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誰能得到明珠,誰便是富有的人。這夜明珠就是佛法,也即是無盡的法寶。

清淨雲音執金剛神,得無邊隨類音解脫門。

這位清淨雲音執金剛神,他明白佛的境界是能隨順衆生的種類而現身說法。譬如佛要度魚,就現魚身而說魚言的法。要度龍,就現龍身而說龍言的法。要度虎,就現虎身而說虎言的法。要度鳥,就現鳥身而說鳥言的法。所以現無邊身說無邊音。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妙臂天主執金剛神,得現為一切世間主,開悟衆生解脫門。

這位妙臂天主執金剛神,他明白佛的境界,知曉佛示現一切世間主,來教化衆生,令衆生都能開悟。為什麼要示現世間主?因為世間主有領導的能力,衆生相信他們國王所說的話,容易被引導致正路,因此現此身。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可愛樂光明執金剛神,得普開示一切佛法差別門,咸盡無遺解脫門。

這位可愛樂光明執金剛神,他明白佛的境界是能普徧令一切衆生明瞭一切佛法的義理。所有差別法門,他都完全明白,沒有遺剩不明之處。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大樹雷音執金剛神,得以可愛樂莊嚴具,攝一切樹神解脫門。

這位大樹雷音執金剛神,他明白佛的境界能用可愛樂的莊嚴具,來管理一切樹神。因為樹神多數是歡喜莊嚴具。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師子王光明執金剛神,得如來廣大福莊嚴聚皆具足明了解脫門。

這位師子王光明執金剛神。他明白佛的境界是不捨小福而成就廣大福。因為福多了,就具足莊嚴;國土也莊嚴、宮殿也莊嚴、法相也莊嚴。總之,一切都是莊嚴。不但莊嚴,而且福慧變足,能明了一切衆生的根性。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密燄吉祥目執金剛神,得普觀察險惡衆生心,為現威嚴身解脫門。

這位密燄吉祥目執金剛神,他明白佛的境界,能普徧觀察一切最險惡的衆生心。所以現出又威儀又莊嚴的身,令這類的衆生,見到這種大威德、大勢力、大功德、大權威的身,就生出恐懼心,最後被降伏,而生出服從心。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蓮華摩尼髻執金剛神,得普雨一切菩薩莊嚴具摩尼髻解脫門。

這位蓮華摩尼髻執金剛神,他明白佛的境界,能普徧雨一切瓔珞寶珠之類的莊嚴具。他現出摩尼寶的髻,非常莊嚴。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爾時,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執金剛神衆,而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他仰承佛的大威神力,能普徧觀察一切執金剛神衆,而說出這首偈頌。

汝應觀法王 法王法如是

色相無有邊 普現於世間

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說:「你應該觀看法王,觀看法王的法。法王的法身,示現無邊無際的色相,普現於十方法界的世間,來教化一切衆生」

佛身一一毛 光網不思議

譬如淨日輪 普照十方國

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可是佛身每一根毫毛都放大光明,而成光網,光光相照,孔孔相通,互相織成不可思議的光網,好像清淨的太陽光輪,在虛空中並不是只有一個日輪,而是有很多的日輪,(在銀河中有很多太陽系)。這光網普徧照耀十方世界諸佛國土,十方國土的衆生,都是佛光普照。

如來神通力 法界悉周徧

一切衆生前 示現無盡身

佛的大威神力是盡虛空徧法界,完全周徧。所有法界的衆生,都見到佛現在其面前說法。因為衆生是無盡無量的,所以佛示身也是無盡無量,以無盡身來度無量衆生。

如來說法音 十方莫不聞

隨諸衆生類 悉令心滿足

因為佛身是周徧法界,所以佛音也是周徧於法界,佛說法的妙音,在十方世界的衆生,都能聞到。隨順各類的衆生,都得到法喜充滿,令他們心滿意足,皆大歡喜,依法奉行。

衆見牟尼尊 處世宮殿中

普為諸群生 闡揚於大法

所有的衆生,都見到釋迦牟尼佛居住在世間的宮殿中講經說法,普徧為一切衆生闡明佛法,宣揚光大。

法海漩澓處 一切差別義

種種方便門 演說無窮盡

佛法有八萬四千種法門,能用種種方便法來宣說,好像水流旋轉,周而復始,說了一遍又一遍,把不同的道理說明白;用種種方便法門,來演說重重無盡的義理。

無邊大方便 普應十方國

遇佛淨光明 悉見如來身

用無量無邊的大方便法門,普徧應化十方國土的衆生,令他們聞到佛說法的音聲,或遇到佛的清淨光明,都能見到佛的相好莊嚴身。

供養於諸佛 億刹微塵數

功德如虛空 一切所瞻仰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發願要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和諸佛國土,其數目有如刹塵那樣的無量無邊,佛都供養,因此功德有如虛空一般廣大。所以一切衆生都瞻仰於佛,羡慕於佛,恭敬於佛,禮拜於佛。

神通力平等 一切刹皆現

安坐妙道場 普現衆生前

佛的大威神力,是平等救護一切衆生。為了普度一切衆生,佛在所有的國土內,皆現身說法。佛安穩地坐在十方法界所有國土中的妙道場,於菩提樹下成道。而又普徧現於一切衆生的面前。

燄雲普照世 種種光圓滿

法界無不及 示佛所行處

佛有一種光燄雲,能普照十方世界。這種光燄雲是由種種光圓滿成就的。這種光燄雲能徧照於所有法界,來指示衆生,佛是如何修行而成佛。

以上是異生衆中的諸神十九衆,現在已經解釋完畢。在後邊開始解說同生衆中的二十一位大菩薩他們所得的法門。

學佛法,必須要認識瞭解佛法的重要性。如果認識不清楚,或者不徹底的瞭解;那麼,就不會老老實實的去修行。不會去修行,就不能有所得,也就不會有智慧。

有智慧的人,不會居住在黑暗的地方;愚癡的人,不會居住在光明的地方。為什麼?因為愚癡的人,居住在黑暗的地方,不覺得是黑暗,所謂習慣成自然。但是,有智慧的人,知道黑暗是不對的,所以要找有光明的地方去住。光明就是沒有瞋恨心,黑暗是有瞋恨心。所謂正大光明,就是心地光明,而不存黑暗障礙。

修道人,要時刻廻光反照,也就是反省一天所行所作,是否合乎戒律?合則勉之,不合者改之。時時管著自己,不要令自己念念生愚癡,而是要念念生智慧。生智慧就不會發脾氣。愚癡人才愛發脾氣。有修養的人,絕對不發脾氣。人有涵養的功夫,能令人肅然起敬,覺得他平易近人。學佛法,要一天比一天聰明,不要一天比一天愚癡。對於這一點,要切記!切記!時刻注意。

能被人罵,而不罵人,這才是眞正的忍辱功夫,也就是有定力。不但對待師兄弟要和氣,就是對待晚輩的徒弟或徒姪,也要和睦,千萬不能發脾氣。古德說:「無明火,老虎神,這是前生罪孽根」。既然知道有罪孽根,應該連根拔去,否則,將演變成修道的大障礙,不能增長善根。

修道人,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逆境,都要逆來順受,不要動肝火,不要發脾氣。在永嘉大師的證道歌上說:「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大意是這樣:如有人罵你,便當作是功德。罵你的人,就是你的善知識。他能幫助你增長功德,他能幫助你修道,不要因為他的誹謗而起瞋恨心,應該生慈悲心,所謂「出家人,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怎能證明有慈悲心呢?有人來罵你,有人來打你,甚至有人來殺你,這是來試驗你的定力夠不夠?有定力者不動於心,無定力者便動於心,即是發脾氣。

修道人被人罵,這是考驗你的定力如何?有定力的人,被人讚歎也不歡喜,被人誹謗也不瞋恚。這就是八風吹不動的境界。把罵聲當作歌聲來欣賞,或者當作外國語聽不懂,有這種功夫,自然化干戈為玉帛,有事變無事了!

修道人,就是修忍不了也要忍,受不了也要受的功夫。能忍能受這是有定力。不能忍不能受,這是沒有定力。定力怎樣修呢?首先要持戒。持戒就是止惡防非,也就是「諸惡莫做,衆善奉行」。持戒律,要常律己,檢討自己,要作善事,不要作惡事。對世界有功,不妨繼續去做;對世界有過,即刻悔改。這樣,就能生出定力。生出定力之後,還要經得起考驗。如果有人來罵你,或者來打你,能如如不動,到無人無我之境界,才算是有定力。所謂「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覿面若不識,須再從頭煉」

修道人,不可障礙其他人發菩提心。尤其不可令其他人生退道心,如果有這種的思想,自己修道也不會有所成就,無論什麼人要發菩提心,應該幫助他,成就他。不可破壞他,令他生退轉心。要是這樣,一定會墮地獄的。

持戒要清淨,要慈悲、要恭敬、要和氣。所以要有「六和敬」的精神。修道人以六和敬為標準,才算守戒律的人。什麼是六和敬呢?在下邊淺略說一說。

(1)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共同修行,互相研究。不能說這個地方,只可有我,不能有你,更不能有他。不能和師兄弟或同參道友,一天到晚,用身來鬪爭,用口來鬪爭,用意來鬪爭,這種思想是不可存在的。如果有這種情形的,趕緊糾正過來。不能只知有自己,而不知有他人,反而用地位,勢力來壓廹他人,令他人服從,這更是不可以。如果壓廹他人自由,就談不到身和同住。

(2)口和無諍:不能用口來辯論,用口來戰爭,總覺自己是對,而他人是不對。這是口不和的表現。修道人要修無諍三昧。口和就沒有諍論,所謂「話到快時留半句,理從直處讓三分」。如果有這種涵養功夫,大家一定相敬如賓。

至 此 已 整 理 完 畢

(3)意和同悅:你的意念要和他人的意念相和合,不要有歧見。能這樣大家便同悅。要知道!道場不是一個人的道場,而是大家的道場,不能用強廹手段來壓廹人,令人不喜悅,而種下三惡道的種子。

(4)見和同解:不能別開生面,獨出心裁,另創謬論。認為他人的見解都不對,唯獨我的特別見解是勝過他們,這種思想實在要不得。要明白有共同的見解,才可以實行。也就是服從多數人的意見為意見,不可獨裁,不可專制。現在是民主時代,一切都要講究民主。

(5)戒和同修:戒律是大家所遵守的,好像國家的法律,人人必須遵守,不能說這戒律是你守的,而不是我守的。這種人的想法,簡直是佛教中的敗類。大家應該群起而攻之,摒除「獅子蟲」,使令佛門清淨。

(6)利和同均:所有利益,大家應共同平均分配,不可一人獨得。一人所得,那是偏重,不是公平。古德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平則鳴,如果相等,便無怨言,所謂「人平不語,水平不流」,就是這個道理。

修道人,要明白六和合的道理,才能不障礙其他同修,不壓廹其他同道,這是最要緊的一件大事,希望大家注意,不可明知故犯。要把「性定魔伏朝朝樂,妄念不起處處安」這兩句話,作為座右銘。

什麼是「性定魔伏朝朝樂」?持戒能令性定。性定、什麼魔也沒有了。性不定,也會有魔來擾亂。性定能降魔,所謂「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你如果有高深的道業,說出一句話來,諸佛菩薩,天龍八部都會來擁護你所說的話。這時,龍也盤起來,虎也臥起來。你如果有高尚的德行,說出的話,都很有靈驗。因此鬼神也欽佩你,見到你便叩頭頂禮,非常恭敬。所以說性定魔伏朝朝是快樂的。

什麼是「妄念不起處處安」?你的妄想心要是生起,無論到什麼地方去,也不會平安,也不會吉祥。有妄想的人,就是貪心不足,在這山望那山高,到那山上把脚蹺,蹺起脚尖望那山更加高。這是貪心人的表現,好像種田人的貪心,春天擴種一點種子,希望秋天豐收糧食。讀書人的貪心,是希望讀完四書五經,將來作大官,工人有工人的貪心,商人有商人的貪心,總之,希望多賺錢,好享受。可是欲望無止境。永遠不會滿足的。有這樣一首勸人要知足向善的歌:

「終日忙忙只為飢,得了飽飯又思衣;衣食兩般皆具足,房中缺少美貌妻。娶下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騾馬成群轎已備,又無官職被人欺。五品四品嫌官小,三品二品也嫌低;一品當朝作宰相,又想南面去登基。一朝登基坐了殿,又想神仙下盤棋」。這是貪心人的妄想,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好像一條小蛇想吞下大象,怎能作得到?等於癡人說夢一樣的渺茫。

修道人,要注重德行,也就是注重道德。道德是利益他人,不是利益自己。對自己有害處的事情,一定要接受。對他人有害處的事情,一定幫助解決困難。總之,道德是利人,不是害人。這是基本的原則。

修道最重要就是修道德。道是在外邊,德是在裏邊。栽培外邊的道,就是修一切道。在外邊有了道,內邊覺得很快樂,有德於心,這叫德行。「有德人人敬,有道人人尊」。你要有德行,人人便對你敬佩,對你崇拜,就是你在罵人,或是打人,被罵者或被打者,都會覺得很榮幸,而生歡喜。若是沒有德行,就是向人家頂禮,人家還要踢你兩脚,討厭你無道無德嘛!所以德行是修道人必修的行門。

修道人,要把道德二字,掛在眉梢上,一睜眼睛就能看得見。「道德」,在西方國家,根本就不注重,只講科學不講道德。所以把根本忘得一乾二淨。沒有道德的修行人,是不能成就道業,不能成佛作祖。佛是萬德莊嚴、萬德圓滿、萬德成就。有種種的德行,所以才能成佛。

道德就是正氣,道德譬如日月,道德就等於天地。所以道德二字,人人不可忽略。道德就是道場,道德就是修行。要修行才能有道德。所謂「道是要行的,不行則要道何用?德是要修的,不修則德從何來」?所以修道人,如果不注重道德,就沒有法子來修行。

道德就是捨己為人,沒有自私自利心。所以修道人,一擧一動、一言一行,都要注重道德。自己有力量的時候,儘量幫助他人。護持道場,供養三寶,就是幫助他人的行為。令道場沒有一點麻煩,這都是修道德最佳的方法。所以各位應該盡心竭力臻至圓滿,這樣才能有所成就。千言萬語一句話:「一切為衆生,而不為自己」,這就是行菩薩道。行菩薩道的人,一定要無我。自覺雖然重要,但是覺他更重要。這一點,希望大家要注意,就是要時時刻刻利益衆生。

前邊已經把異生衆淺釋完,現在淺釋同生衆。在同生衆中分為三部分:①說明普賢菩薩所得一切法門。②說明十位普字菩薩各所得的法門。③說明十位異名菩薩各得一門。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第五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五

復次。普賢菩薩摩訶薩,入不思議解脫門方便海。入如來功德海。

前邊經文的義理,還沒有完全表達出來,所以現在再繼續說一次。

這位普賢菩薩,他是四大菩薩之一。他和文殊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兩大脇侍,文殊菩薩在左,普賢菩薩在右,文殊代表智慧證三德,所以重於一切般若。普賢代表理定行三德,所以重於一切三昧。

普賢大菩薩的行力最大,願力最大,他所發的十大願王,包括一切行願在內,所以是願中之王。十大行願就是:①禮敬諸佛,②稱讚如來,③廣修供養,④懺悔業障,⑤隨喜功德,⑥請轉法輪,⑦請佛住世,⑧常隨佛學,⑨恆順衆生,⑩普皆廻向。他所修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所入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修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入不可思議的境界。他自己入不可思議的境界,同時也希望一切衆生入不可思議的境界。如何入法?即勸導衆生廣修十大行願,就能達到不思議的解脫門。

普賢大菩薩,他已經入不可思議的解脫門方便海。什麼是不思議?不思就是不可用心意來思量它,不議就是不可用言語來說明它。什麼是方便海?佛的境界和普賢菩薩所入的境界,不是說在常寂光淨土中,或起一念,或打一妄想,要來這世界教化衆生;他不需要這樣。就在眞諦理上不需要動,就能成就俗諦的事,這是理事無礙不可思議的境界,也就是理不礙事,事不礙理。即在理上也有事,在事上也有理。所以這是理事無礙方便海。

又有一種方便,是在因地上就能成就圓滿的覺果。所以即因即果,即果即因,因果交徹,這是事事無礙方便海。(事和事本來應該是有障礙,可是沒有礙,這就是不思議的境界)在楞嚴經上說:「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這是理事無礙的境界)。於一毫端,現寳王刹。坐微塵裏,轉大法輪(這是事事無礙的境界)。」前邊是理事無礙不可思議的境界,後邊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叫方便海。

能入不可思議解脫門方便海,隨著入佛的功德海。佛修功德的時候,就是像一粒微塵那般小的功德,也不會空放過。因日積月累所積的功德有如海,所以說如來功德海。

所謂有解脫門。名嚴淨一切佛國土,調伏衆生令究竟出離。

這十個解脫門,是普賢大菩薩他自己所證得的,他却不保留的說出來。我們知道這種解脫門,也要照這種解脫門來修行。

所說有這個解脫門,名叫嚴淨一切佛國土,調伏衆生,令究竟出離。這解脫門能令一切諸佛國土特別莊嚴和清淨,能調伏剛強的衆生,令他們究竟出離生死大海。

世間的莊嚴和出世的莊嚴不同。世間莊嚴一件事,因為離不開染汚法,所以有塵俗的氣味在內。出世間的莊嚴,是清淨而無染汚法的存在。什麼是染汚?有貪心就是染汚,有瞋心也是染汚,有癡心更是染汚。甚至有淫慾心、嫉妬心,這都是染汚。如有這些染汚,絕對不能出離三界六道之苦。

現在莊嚴清淨盡虛空徧法界一切諸佛國土。為什麼要莊嚴諸佛國土?是不是諸佛歡喜漂亮?不是的。因為要教化不容易教化的衆生,令他們見到如此莊嚴清淨的國土,而自然除去一切的貪瞋癡三毒,而令身心清涼。

什麼是調伏?調是調順,伏是降伏。把剛強的衆生調順和降伏,也就是令有習氣毛病的衆生把一切染汚的東西清理得乾乾淨淨,就可以返本還原,究竟出離生死苦海。

我們人在這世界上,也就是在苦海中,有時覺得這樣是好,那樣是不好;有時歡喜這件事,不滿意那件事,這些都是苦。也就是一直都在妄想裏旋轉,在輪廻中浮沉。這個輪廻不是死後的輪廻,而是活著的輪廻。你能生一個善念,這有如生天。所謂「為善最樂」,如做一件善事,心中非常的愉快,飄飄然如神仙。如生出一個惡念,便有如墮地獄,要受良心的譴責,等於受罪。總之,你打什麼妄想?就在六道中打轉,因為在第八識中有了這種妄念,然後就造成外邊的妄業。如果沒有妄念,妄業也就不生。所以一切業都是由迷惑所造成的。造了業要受果報,而永遠不能出離生死六道的輪廻。那麼,怎能出離三界?要不受輪廻唯一辦法,就是修行,即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把這三毒滅盡,就能夠究竟出離三界和輪廻。

有解脫門。名普詣一切如來所修具足功德境界。

又有一個解脫門,名叫普詣一切如來所修具足功德境界。即是普徧到一切佛所住的地方去,因佛所修的功德都圓滿,福也具足,慧也具足,所以用福慧來莊嚴功德境界。

有解脫門。名安立一切菩薩地諸大願海。

又有一個解脫門,名叫安立一切菩薩地諸大願海。能修種種菩薩行,才能成就菩薩的功德,才有諸大願海。菩薩的功德有六種①地位,②願力,③十勝行,④十方便,⑤十如是,⑥證法界。

有解脫門。名普現法界微塵數無量身。

又有一個解脫門,名叫普現法界微塵數無量身。他能普徧現出來好像法界中的微塵數那樣多的無量無邊的化身,或現佛身,或現菩薩身,或現緣覺身,或現聲聞身。總之,應機普現,演所證法。

有解脫門。名演說徧一切國土不可思議數差別名。

又有一個解脫門,名叫演說徧一切國土不可思議數差別名。天天演說不可思議佛和菩薩種種分別的名字妙法,普徧於一切國土。

有解脫門。名一切微塵中悉現無邊諸菩薩神通境界。

又有一個解脫門,名叫一切微塵中悉現無邊諸菩薩神通境界。有微塵數世界的微塵,每一粒微塵作為一個世界。在每一個世界中,有無邊諸菩薩,悉現各有各的神通境界。微塵雖然是一樣,可是諸菩薩所現的神通境界是不一樣,所以有無量的微塵,又現出無量菩薩。無量菩薩又現無量神通境界。這是不可思議的解脫門。

有解脫門。名一念中現三世劫成壞事。

又有一個解脫門,名叫一念中現三世劫成壞事。他能在最短的時間中,現出來過去世劫、現在世劫、未來世劫,這三世中的成住壞空四中劫的事。

劫是梵語,譯為時分,也就是時間的分別。譬如無量劫,就是無量的時間。三世劫,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時間。關於劫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①以十三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劫。一千個十三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小劫,二十個小劫為一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大劫。

②以人壽為單位,從八萬四千歲開始減。每一百年減去一歲,身量高度減去一寸。減到人壽十歲時止;然後每一百年,增加一歲,身量也增高一寸,增到人壽八萬四千歲為止。這樣一增一減為一小劫。八十個小劫為一大劫。

世界成的時候,有二十個小劫的時間,住也有二十個小劫,壞也有二十個小劫,空也有二十個小劫,所以一個大劫中有成住壞空四個階段。過去世有過去的成住壞空,現在世有現在的成住壞空,未來世有未來的成住壞空。

我們人的身體,也有成住壞空,但是不叫成住壞空,而叫生住異滅。出生二十年為成,以後二十年為住,住後二十年為異,異後二十年為滅。異是變壞,滅是空無。這是按人壽八十歲的計算法。總之,在物質上有成住壞空,在人體上有生住異滅。或者在物質有成住壞空,在身體有生老病死,在思想上有生住異滅,這是無常的現象。在一念中,就現出這種境界。

有解脫門,名示現一切菩薩諸根海,各入自境界。

又有一個解脫門,名叫示現一切菩薩諸根海,各入自境界。菩薩的眼、耳、鼻、舌、身、意諸根是互相使用。菩薩的眼睛,不但能見,而且又能聞嗅嘗覺知,具足五種功能。耳朵也是這樣,除了能聞之外,也能見嗅嘗覺知。甚至其他四根,亦復如是,皆能六根互用,一根就具足五根,所以菩薩的境界,是各入自的境界。每一根入每一根的境界各有所不同。

有解脫門。名能以神通力,化現種種身徧,無邊法界。

又有一個解脫門,名叫能以神通力,化現種種身,徧無邊法界。菩薩能以神通的力量,來變化示現種種的身。有時現菩薩身,有時現天龍八部身,總之,應以什麼身得度者,就現什麼身而度之,這種化身普徧於十方無邊法界。

有解脫門。名顯示一切菩薩修行法次第門,入一切智廣大方便。

又有一個解脫門,名叫顯示一切菩薩修行法次第門,入一切智廣大方便。很明顯的指示出來,一切菩薩修行六度萬行之法,是依次第法門而修,即是先修布施,然後修持戒,修忍辱、精進、禪定,最後修般若,修行圓滿之後,就得到一切的智慧,這種智慧是最廣最大無量的方便門。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以自功德,復承如來威神之力。普觀一切衆會海已,即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普賢大菩薩,以自己在過去生生世世一切劫海中所修行而得的功德,又承仗著如來大威神力,普徧觀察在法會中猶如大海那樣多的大衆。觀看完後,即刻用偈頌來把前邊長行中的意思,再重複詳細說明白。

佛所莊嚴廣大刹 等於一切微塵數

清淨佛子悉滿中 雨不思議最妙法

【佛所莊嚴廣大刹】: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他莊嚴廣大諸佛刹土。

【等於一切微塵數】:他所莊嚴的刹土,等於盡虛空徧法界那樣多的微塵數量。

【清淨佛子悉滿中】:在每一個國土中,都有修清淨行的佛子,身清淨,就是沒有殺盜淫的染汚。口清淨,就是沒有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的染汚。意清淨,就是沒有貪瞋癡的染汚。這種大菩薩充滿於一切佛土。

什麼是佛子?就是佛的弟子。佛子分為三種:①外子,②庶子,③眞子。

①外子:就是凡夫,在佛法之外的弟子。雖然沒有明白佛法,但是有佛性。所以佛說:「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只要是衆生,不管信佛不信佛,將來都有成佛的機會。所以,所有的衆生,都是佛子。

②庶子:就是二乘人,聲聞緣覺,不是從佛眞正大法所生。庶子從世俗的意思來講,是妾所生之子,不是正統,所以沒有繼承權。

③眞子:就是菩薩。是名眞佛子,是從佛口所生,從佛法化生,是眞正大法所生。現在所講的清淨佛子,就是眞子,眞正的佛子。

【雨不思議最妙法】:佛和清淨佛子,在清淨國土說不可思議最妙的法,好像下雨似的,令一切衆生得到不可思議最微妙的法益,而增長善根。

如於此會見佛坐 一切塵中悉如是

佛身無去亦無來 所有國土皆明現

【如於此會見佛坐】:假如你在這個法會中,見到佛坐在師子座上,為衆生現身說法。

【一切塵中悉如是】:所有一切微塵國土中,也是這樣情形,佛皆為衆生演說妙法。

【佛身無去亦無來】:佛身是如如不動,了了常明,不來不去,不去不來。

【所有國土皆明現】:雖然佛身是無去亦無來,可是所有的國土,都有佛身明顯的現出來。

顯示菩薩所修行 無量趣地諸方便

及說難思眞實理 令諸佛子入法界

【顯示菩薩所修行】:很明顯的指示出來一切菩薩所修行的法門。

【無量趣地諸方便】:菩薩的地位,菩薩的願力,所修十種波羅蜜殊勝的行門,以及所起十種的方便,都是無量無邊的。

十種方便就是①布施方便②持戒方便③忍辱方便④精進方便⑤禪定方便⑥智慧方便⑦大慈方便⑧大悲方便⑨覺悟方便⑩轉不退法輪方便。

【及說難思眞實理】:又說十種如是,證得微妙不可思議的眞實道理。

所謂十種如是就是①相如是②性如是③體如是④力如是⑤作如是⑥因如是⑦緣如是⑧果如是⑨報如是⑩本末究竟等如是。

【令諸佛子入法界】:能令一切佛子,都入法界。他的心量充滿法界,他的神通充滿法界,他的說法充滿法界,一切一切都充滿法界。

出生化佛如塵數 普應群生心所欲

入深法界方便門 廣大無邊悉開演

【出生化佛如塵數】:這位菩薩,他能化佛如塵數之多。

【普應群生心所欲】:他能普徧的感應一切衆生心中所歡喜的法,而對機說法。

【入深法界方便門】:他能入最深法界的方便法門,也就是權巧方便的法門。

【廣大無邊悉開演】:這種法門是廣大無邊,都能開演一切妙法。

如來名號等世間 十方國土悉充徧

一切方便無空過 調伏衆生皆離垢

【如來名號等世間】:佛的名號,等於世間所有微塵數那樣之多,無法計數。

【十方國土悉充徧】:所有十方國土,完全充滿著佛的名號。

【一切方便無空過】:佛用一切方便法門來教化一切衆生,沒有令一個衆生空過。

【調伏衆生皆離垢】:調伏一切剛強的衆生,令他們遠離一切染汚法,而生清淨心。

染汚法就是世間人所行所作的一切事情。清淨法就是出世間人所行所作的一切事情。這一點,你們要認識清楚,明白瞭解,什麼是染汚法?什麼是清淨法?

佛於一切微塵中 示現無邊大神力

悉坐道場能演說 如佛往昔菩提行

【佛於一切微塵中】:佛在一切微塵國土中。

【示現無邊大神力】:顯明示現出來無邊無際的大威神通力。

【悉坐道場能演說】:佛在每一個塵刹中坐道場,演說無上微妙法。

【如佛往昔菩提行】:好像佛在往昔所修的菩提行門,指示衆生,令其發菩提心。

三世所有廣大劫 佛念念中皆示現

彼諸成壞一切事 不思議智無不了

【三世所有廣大劫】:在三世所有的廣大劫那樣長的時間。三世已經是很長的時間,廣大劫更是長。

【佛念念中皆示現】:佛在每一念之中,都把這種境界示現出來。

【彼諸成壞一切事】:在三世中,有成住壞空四個中劫。成劫是如何成的?住劫是如何住的?壞劫是如何壞的?空劫是如何空的?佛都清清楚楚的把它說明白。

【不思議智無不了】:佛有不可思議的妙智慧,對這種境界沒有不明瞭的。

佛子衆會廣無限 欲共測量諸佛地

諸佛法門無有邊 能悉了知甚為難

【佛子衆會廣無限】:諸大菩薩和二乘聖人,以及凡夫等,這一切佛子,在大衆法會,非常之多,不知有多少?無法計算。

【欲共測量諸佛地】:他們都想明白諸佛的境界,究竟是怎樣?

【諸佛法門無有邊】:可是諸佛的境界和諸佛的法門,是無量無邊,無法可以測量。

【能悉了知甚為難】:想要測量佛的境界,想要明白佛的法門,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佛如虛空無分別 等眞法界無所依

化現周行靡不至 悉坐道場成正覺

【佛如虛空無分別】:佛的法身是徧滿一切處,無所在,也無所不在,好像虛空一樣。說他有嗎?却視而不見。說他沒有嗎?又徧滿虛空。譬如虛空,說它沒有,它還存在;說它有,它又是空的。佛的法身也是這樣,和虛空沒有分別。

【等眞法界無所依】:平等一眞法界,它本身是無所依,而為一切萬物所依。

【化現周行靡不至】:佛的法身,化現於每個國土中,周徧於法界,沒有一個地方沒有佛的化身。

【悉坐道場成正覺】:佛的法身周徧於所有的國土,皆坐在菩提樹下成正覺。

佛以妙音廣宣暢 一切諸地皆明了

普現一一衆生前 盡與如來平等法

【佛以妙音廣宣暢】:佛以微妙的法音,到處廣大宣揚佛法,將佛法暢流到各處,令一切衆生都明白佛法的眞實義。

【一切諸地皆明瞭】:從初地到等覺地位的法身大士,他們對於所修的眞實法和一切諸地都明白瞭解。

【普現一一衆生前】:普徧出現在所有衆生的面前,而為說法。

【盡與如來平等法】:為衆生說平等的妙法,也就是沒有分別的法。所謂「心佛與衆生,是三無差別」。令衆生知道自性就是佛性,只要修行,照樣可以成佛。

復次,淨德妙光菩薩摩訶薩。得徧往十方菩薩衆會莊嚴道場解脫門。

把前邊經文的義理再說一次。這位淨德妙光大菩薩,他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也就是法身大士。他得到的境界是能普徧到十方法界菩薩大衆法會的莊嚴道場去,他入這種解脫門。

這位大菩薩,在前邊沒有列出其名,因為在普字菩薩中將普賢菩薩別說,所以加上為十,以表示圓滿具足。

普德最勝燈光照菩薩摩訶薩,得一念中現無盡成正覺門,教化成熟不思議衆生界解脫門。

這位普德最勝燈光照大菩薩,他得到的境界,是能在一念之中,就現出無盡佛成正覺的法門。又教化成熟的衆生,皆得成熟的佛果。這是不可思議衆生界中的一個境界。他入這種解脫門。

普光師子幢菩薩摩訶薩,得修習菩薩福德莊嚴出生一切佛國土解脫門。

這位普光師子幢大菩薩,他得到的境界是能修行學習菩薩的福德。就是修六度萬行種種善事,來莊嚴現出一切諸佛國土,他入這種解脫門。

普寳燄妙光菩薩摩訶薩,得觀察佛神通境界無迷惑解脫門。

這位普寳燄妙光大菩薩,他得到的境界是能觀察諸佛神通妙用的境界,而自己又不迷惑。他入這種解脫門。

普音功德海幢菩薩摩訶薩,得於一切衆會道場中示現一切佛土莊嚴解脫門。

這位普音功德海幢大菩薩,他得到的境界是能令一切大衆法會中,現出一切莊嚴諸佛國土,一切莊嚴的道場,他入這種解脫門。

普智光照如來境菩薩摩訶薩,得隨逐如來觀察甚深廣大法界藏解脫門。

這位普智光照如來境大菩薩,他得到的境界是他的光明能照耀佛的境界,跟著佛來觀察無上甚深廣大法界藏,而能明白法界的道理,他入這種解脫門。

普覺悅意聲菩薩摩訶薩,得親近承事一切諸佛供養藏解脫門。

這位普覺悅意聲大菩薩,他得到的境界是能普徧令一切衆生覺悟,而親近諸佛,承事諸佛,供養諸佛。也就是常常服侍諸佛,他入這種解脫門。

普清淨無盡福威光菩薩摩訶薩,得出生一切神變廣大加持解脫門。

這位普清淨無盡福威光大菩薩,他得到的境界是能以神通變化來廣大加持一切衆生,令發菩提心,他入這種解脫門。

普寳髻華幢菩薩摩訶薩,得普入一切世間行,出生菩薩無邊行門解脫門。

這位寳髻華幢大菩薩,他得到的境界是能普徧入於一切世間所行的行門,而生出菩薩所修行的無邊行門。他入這種解脫門。

普相最勝光菩薩摩訶薩,得能於無相法界中,出現一切諸佛境界解脫門。

這位普相最勝光大菩薩,他得到的境界是能在無相法界中,又現出一切諸佛的境界。無相本來沒有形相可見的,但是能從無相中現出有相來,這就是神通妙用,他入這種解脫門。

爾時,淨德妙光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菩薩解脫門海已。即說頌言。

在這個時候,當普相最勝光大菩薩說完他所得的解脫門之後。這位淨德妙光大菩薩,仰承佛的大威德神力,普徧觀察一切菩薩的解脫海之後,即刻用偈頌說出這種道理。

十方所有諸國土 一刹那中悉嚴淨

以妙音聲轉法輪 普徧世間無與等

【十方所有諸國土】:十方即是上、下、四方、四隅此十方。在十方所有的諸佛國土裏,每一個佛國土中都有佛在那兒演說妙法。

【一刹那中悉嚴淨】:在很短很短的時間內,能把十方諸佛國土都在莊嚴清淨,一塵不染,萬念不生。

【以妙音聲轉法輪】:佛以微妙不可思議的音聲,來轉大法輪,為衆生說法。

【普徧世間無與等】:普徧十方諸佛國土一切世界裏,沒有可以比佛的音聲再微妙,也沒有比佛所說的道理更圓滿的。

如來境界無邊際 一念法界悉充滿

一一塵中建道場 悉證菩提起神變

【如來境界無邊際】:佛的境界是無有邊際,無法能知道。

【一念法界悉充滿】:就在一念之間,就能充滿十方法界一切微塵中。

【一一塵中建道場】:佛的境界是能在每一粒微塵中,建立大道場,轉大法輪,教化衆生。

【悉證菩提起神變】:令一切衆生,都證得菩提覺道,而且都有神通變化的妙用。

世尊往昔修諸行 經於百千無量劫

一切佛刹皆莊嚴 出現無礙如虛空

【世尊往昔修諸行】:佛在往昔便修行一切的行門。也就是所有的行門都修行而不空過。

【經於百千無量劫】:佛經過百千無量大劫而圓滿修行六度萬行。

【一切佛刹皆莊嚴】:因為有無量的功德,所以令一切諸佛國土都莊嚴清淨。

【出現無礙如虛空】:佛的法身是無礙的,好像虛空一般。歡喜到那個國土去,就在那個國土現身。

佛神通力無限量 充滿無邊一切劫

假使經於無量劫 念念觀察無疲厭

【佛神通力無限量】:佛的法身是周徧法界,佛的神通力也是無限量,無人能知,無人能曉。

【充滿無邊一切劫】:佛的神通力,能充滿無邊無際那樣多的大劫。

【假使經於無量劫】:假設經過無量無邊那樣多的大劫,那樣長的時間。

【念念觀察無疲厭】:在每一念中都觀察佛的神通變化力,沒有疲倦或厭煩的時候。

汝應觀佛神通境 十方國土皆嚴淨

一切於此悉現前 念念不同無量種

【汝應觀佛神通境】:你們應該觀看佛的神通妙用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

【十方國土皆嚴淨】:佛的神通能把十方諸佛國土,都莊嚴清淨。

【一切於此悉現前】:佛能現在一切國土中,在每一個衆生面前說妙法。

【念念不同無量種】:在念念中現出不同的樣子,有無量無邊那樣多的種類。

觀佛百千無量劫 不得一毛之分限

如來無礙方便門 此光普照難思刹

【觀佛百千無量劫】:觀看諸佛,在百千無量劫那樣長的時間,都不休息。

【不得一毛之分限】:連一毛的時間和一毛的距離都不分開,所以不得一毛之分限。

【如來無礙方便門】:佛有互相無礙的方便法門,來教化衆生。

【此光普照難思刹】:佛這種般若光,在百千無量劫,都能普照不可思議的諸佛刹土。

如來往劫在世間 承事無邊諸佛海

是故一切如川騖 咸來供養世所尊

【如來往劫在世間】:佛以前在世間的時候,便修持一切的佛法和一切的法門。

【承事無邊諸佛海】:佛所修行的法門,是供養無量無邊一切諸佛。禮敬一切諸佛,以至誠懇切的心,來承奉諸佛。所供養的諸佛,猶如大海那麼多,所以叫諸佛海。

【是故一切如川騖】:因為這樣,所以一切菩薩、阿羅漢、衆生,好像百川的水流,皆流到大海裏。

【咸來供養世所尊】:世所尊就是佛,大家一齊來供養於佛,承事於佛,禮敬於佛。

如來出現徧十方 一一塵中無量土

其中境界皆無量 悉住無邊無盡劫

【如來出現徧十方】:佛常常出現普徧於十方,到諸佛國土去說法。

【一一塵中無量土】:佛出現在每一粒微塵的國土,在那裏轉大法輪。

【其中境界皆無量】:在其中的境界各各差別都是無量無邊。

【悉住無邊無盡劫】:佛一切一切的神通變化,都是無邊無盡,在無邊無盡劫中,已經修成了。

佛于曩劫為衆生 修習無邊大悲海

隨諸衆生入生死 普化衆會令清淨

【佛于曩劫為衆生】:佛在往昔作衆生的時候,就有悲天憫人的思想。

【修習無邊大悲海】:在那個時候,佛就修習大悲心的法門,見著受苦的衆生,就生出大悲心,憐愍衆生,願拔衆生苦,令衆生得到快樂。因為日積月累修行這種法門,久而久之成為大海,所以叫大悲海。

【隨諸衆生入生死】:為了要教化衆生,佛願意捨了自己而為衆生,所以常隨衆生入生死大海。

【普化衆會令清淨】:佛普徧教化一切有情的衆生,令他們會得到清淨本體。

佛住眞如法界藏 無相無形離諸垢

衆生觀見種種身 一切苦難皆消滅

【佛住眞如法界藏】:佛住眞如法界藏中。眞如是眞實離虛妄,常住不變。法界是一切衆生身心之本體。

【無相無形離諸垢】:佛在眞如法界藏中住,是無相無形的。為什麼是無相無形呢?因為離開一切相和一切形,也離開一切不清淨的染汚法,所以得到涅槃的快樂,也就是眞如自在平等的快樂。

【衆生觀見種種身】:衆生觀見佛種種的身。有清淨的法身,有圓滿的報身,有千百億的化身,乃至十身等。

【一切苦難皆消滅】:衆生見到佛的種種身,就把一切苦難都消滅無餘。

復次,海月光大明菩薩摩訶薩,得出生菩薩諸地諸波羅蜜,教化衆生,及嚴淨一切佛國土方便解脫門。

把前面經文的義理再說一次。這位海月光大明大菩薩,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現出菩薩從初地到等覺的諸地,又能生出從布施到般若的諸波羅蜜。波羅蜜是梵語,譯為到彼岸。用這些方法來教化衆生,和莊嚴清淨一切諸佛國土的方便法門,他入這種解脫門。

雲音海光離垢藏菩薩摩訶薩,得念念中普入法界種種差別處解脫門。

這位雲音海光離垢藏大菩薩,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在每一念中,普徧入一切法界中,種種不同的處所和種種不同的道場。他入這種解脫門。

智生寳髻菩薩摩訶薩,得不可思議劫,于一切衆生前,現清淨大功德解脫門。

這位智生寳髻大菩薩,他所得的境界是在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這樣長的時間裏,在一切衆生的面前,現出一種清淨而無貪瞋癡的大功德藏。他入這種解脫門。

功德自在王淨光菩薩摩訶薩,得普見十方一切菩薩初詣道場時種種莊嚴解脫門。

這位功德自在王淨光菩薩摩訶薩,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普徧見到十方三世一切的菩薩,最初來到佛的道場時,見到種種莊嚴,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他入這種解脫門。

善勇猛蓮華髻菩薩摩訶薩,得隨諸衆生根解海,普為顯示一切佛法解脫門。

這位善勇猛蓮華髻大菩薩,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隨順一切衆生的根性,所明白的道理,所瞭解的義理,猶如大海,所以叫根解海。若是顯示少法,衆生不能滿足,因之,才普為顯示一切佛法。他入這種解脫門。

諸衆生的「諸」字,可以當多字講,又可以當一字講。當多字講的意思是所有一切的衆生,他的根性和他所瞭解的,猶如大海那樣的寬廣。當一字講的意思是這個衆生,他的根性是利而不是鈍,他所明白的道理是廣大。有這兩個意思,所以在這方面要注意。

為什麼把「諸」字當作一字來講呢?因為它既然是多,所以當多講,也可以當一講。在經上說:「多就是一,一就是多,一多不二」。因為多是從一字那裏來的,一是多中的一部分。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華嚴經的境界,就是這樣,是要破人的執著。所以講經,只要圓融無礙,都可以講的。因之,把「諸」當一字講。

普智雲日幢菩薩摩訶薩,得成就如來智,永住無量劫解脫門。

這位普智雲日幢大菩薩,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成就佛的智慧,永久居住在無量劫這樣長的時間,來行菩薩道。他入這種解脫門。

大精進金剛臍菩薩摩訶薩,得普入一切無邊法印力解脫門。

這位大精進金剛臍大菩薩,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普徧入一切法印力的解脫門。也就是普了諸法實相。法法圓融,心心相印,法和心是圓融而相印。他入這種解脫門。

香燄光幢菩薩摩訶薩,得顯示現在一切佛始修菩薩行,乃至成就智慧聚解脫門。

這位香燄光幢大菩薩,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顯明示現出現在一切佛,一開始修行菩薩行,行菩薩道的時候,乃至成就佛的智慧,佛的果位。這中間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所謂「三祗修福慧,百劫種相好」。他入這種解脫門。

大明德深美音菩薩摩訶薩,得安住毗盧遮那一切大願海解脫門。

這位大明德深美音大菩薩,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安穩住在毗盧遮那佛的大願海中來生活。也就是實行毗盧遮那佛所發一切的大願力。毗盧遮那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盧舍那佛是釋迦牟尼佛的報身。他入這種解脫門。

大福光智生菩薩摩訶薩,得顯示如來徧法界甚深境界解脫門。

這位大福光智生大菩薩,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顯示佛身徧滿法界,這種甚深不容易明白的境界,就是佛的大光明藏。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爾時,海月光大明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菩薩衆莊嚴海已。即說頌言。

在這個時候。這位海月光大明大菩薩,仰承佛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菩薩大衆,莊嚴法會道場,猶如大海一般的多,所以叫莊嚴海。他觀察這種因緣完了之後,即刻用偈頌把前邊長行的意思重複再說一遍。

諸波羅蜜及諸地 廣大難思悉圓滿

無量衆生盡調伏 一切佛土皆嚴淨

【諸波羅蜜及諸地】:修行六度之法才能到彼岸,才能證十地果位。十地是菩薩的地位,消滅一分無明惑,便證一分法身,更進一位。

【廣大難思悉圓滿】:雖然諸波羅蜜和諸地,都是廣大難思的境界,可是現在都圓滿。

【無量衆生盡調伏】:所有一切的衆生都得到調伏。剛強的衆生都柔和了,有貪心的衆生不貪了,瞋心的衆生不瞋了,有癡心的衆生也不癡了。

【一切佛土皆嚴淨】:一切諸佛國土,都莊嚴清淨。

如佛教化衆生界 十方國土皆充滿

一念心中轉法輪 普應群情無不徧

【如佛教化衆生界】:好像佛為教化衆生,而入一切衆生界。

【十方國土皆充滿】:所以十方的國土,都充滿佛所教化的法。

【一念心中轉法輪】:在一念心中,就轉大法輪,說大妙法。

【普應群情無不徧】:普徧感應一切衆生,沒有一個衆生不周徧而聞不到正法。

佛於無量廣大劫 普現一切衆生前

如其往昔廣修治 示彼所行清淨處

【佛于無量廣大劫】:佛在無量無邊廣大劫以前,作什麼事情呢?

【普現一切衆生前】:普徧示現在一切衆生的面前,教化衆生如何學習佛法。

【如其往昔廣修治】:好像佛在以前廣修六度萬行一切法,去除治理習氣毛病。

【示彼所行清淨處】:指示一切衆生,佛所修行的清淨處。

我睹十方無有餘 亦見諸佛現神通

悉坐道場成正覺 衆會聞法共圍繞

【我睹十方無有餘】:我看見十方所有的諸佛,沒有看不見的,所以說無有餘。

【亦見諸佛現神通】:也看見諸佛大現神通,千變萬化,不可思議。

【悉坐道場成正覺】:一切諸佛正坐於道場而成正覺。

【衆會聞法共圍繞】:一切衆會中的菩薩,緣覺、聲聞、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聞法之後,大家共同來圍繞諸佛,供養諸佛。

廣大光明佛法身 能以方便現世間

普隨衆生心所樂 悉稱其根而雨法

【廣大光明佛法身】:佛有般若智慧,能現出廣大的光明,這是由佛法身所成就的境界。

【能以方便現世間】:佛的光明是廣大無邊,佛的法身是無影無形。可是,佛用方便法門,出現於世間,由無形現有形。

【普隨衆生心所樂】:普徧隨順一切衆生的根性,和心中所歡喜的。

【悉稱其根而雨法】:佛所雨的法雨,是不多不少恰到好處。衆生好像花草樹木一樣,大根大智的衆生,就多得法雨的滋潤;小根小智的衆生,就少得法雨的滋潤。衆生的根分為兩種,一為利根,就是聰明人。二為鈍根,就是愚癡人。有智慧如大樹,多得法益;無智慧如小草,少得法益。各得其所應得的法雨。

眞如平等無相身 離垢光明淨法身

智慧寂靜身無量 普應十方而演法

【眞如平等無相身】:佛是最平等,所以說眞如平等。眞如又叫實相,又叫一眞法界,這是佛法身的體,也是無形無相的體。這種妙眞如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是不因墮落在三惡道,或者成佛,而有所差別。這就是眞如平等無相身。

【離垢光明淨法身】:離垢就是離開一切煩惱障和所知障。如果能把一切煩惱無明離開,光明智慧的清淨法身就現前。

【智慧寂靜身無量】:智慧是具足般若智和一切種智,寂靜是寂然不動,可是能感而隨通。寂靜不動是佛的圓滿報身,感而隨通是佛的千百億化身,所以說身無量。

不但佛有化身,我們人也有化身,臂如,教授,他把自己所明白的道理教授於學生,學生明白他的道理之後,依照他的志願去實行,這就是等於教授的化身。學生的學生,這樣去傳授,也教出很多,這是化化不已。豈不就是有千百億化身嗎?

講經說法,要使佛法靈活起來,不要死板板的照一個道理來講,那就沒有多大意思。所以講經不要太深,令人不懂;也不要太淺,令人生厭。要平易適度深入淺出,才能令人歡喜聽,而得到利益。

【普應十方而演法】:為什麼要現出億化身?就因為要普徧去感應十方一切衆生的機緣,而演說妙法。

法王諸力皆清淨 智慧如空無有邊

悉為開示無遺隱 普使衆生同悟入

【法王諸力皆清淨】:法王就是聖人已修到了極位,也就是佛。佛所修的十力,都清淨而圓滿。十力在下邊座內衆流有詳細的解釋。

【智慧如空無有邊】:佛的智慧好像虛空一樣,沒有邊際。虛空雖然無有邊際,但是還知道有虛空的存在。

【悉為開示無遺隱】:佛所說的法,完全是為開示一切衆生而說,全盤托出,沒有遺漏,也沒有隱藏。

【普使衆生同悟入】:普徧使令一切衆生都開悟,而能入無上覺道,共同得到佛果。

如佛往昔所修治 乃至成於一切智

今放光明徧法界 於中顯現悉明了

【如佛往昔所修治】:好像佛以前所修行的六度萬行,在多生多劫中,才把無明習氣煩惱治理清除沒有了。即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

【乃至成於一切智】:佛修行這樣長的時間,才能成佛。

【今放光明徧法界】:現在佛放大光明,徧滿十方法界。

【於中顯現悉明了】:在法界中放大光明,把一切都顯現出來,清清楚楚沒有看不見的。

佛以本願現神通 一切十方無不照

如佛往昔修治行 光明網中皆演說

【佛以本願現神通】:佛為什麼要現神通?因為佛本來有這種願力,要現神通來教化衆生。

【一切十方無不照】:所有一切十方法界,沒有不被佛的般若光明所徧照的。

【如佛往昔修治行】:好像佛在以前所修行所治理的行門。

【光明網中皆演說】:在佛的大光明網中,把以前所修治的行門,都對衆生演說出來,令衆生依法修行。

十方境界無有盡 無等無邊各差別

佛無礙力發大光 一切國土皆明顯

【十方境界無有盡】:十方國土的境界,是沒有窮盡的。佛的神通變化也是沒有窮盡的。

【無等無邊各差別】:沒有其他可以與佛的神通妙用同等,這種神通妙用是沒有邊際,而十方境界就有種種的分別。

【佛無礙力發大光】:佛有無礙的力量,能發出一種大光明。

【一切國土皆明顯】:所有十方的國土,都在佛的大光明藏裏顯現出來。

現在已把二十一位大菩薩所得的解脫門和偈頌淺釋完畢。在下邊繼續說明座內衆流。

爾時,如來師子之座,衆寳妙華,輪臺基陛,及諸戶牖,如是一切莊嚴具中。一一各出佛刹微塵數菩薩摩訶薩。

在二十一位大菩薩說完他們的解脫門的時候。佛坐在師子座上,來為一切衆生說法。在師子座的旁邊,有很多的摩尼衆寳,又有很美麗的妙蓮華,又有法輪、臺階、地基、高陛、以及一切門和窗等來莊嚴道場。還有很多的微細莊嚴具,好像道場中香爐、燈燭、花瓶等。在這些莊嚴具中,又現出來其他佛的刹土中有微塵數菩薩中的大菩薩,也就是法身大士。現在用十位大菩薩來代表,作為大菩薩中的上首。

佛所坐的座,稱為師子座。佛所說的法,稱為師子吼。為什麼叫師子呢?因為它是百獸之王,師子一吼,百獸皆懼。在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龍寂聽生欣悅」。這意思是說師子吼是無所畏怖。所有的獸類,聞到這聲都被攝服,甚至嚇得頭破腦裂。就是大笨象聞到此聲,也失却牠的威風。天龍八部聽到佛說法的音聲,便生出歡喜心。所以佛說法好像師子吼一樣,能將旁門左道降伏,放棄邪法而來學正法。

好像舍利弗和目犍連等,他們都是先學習外道,後聞佛說法,才棄暗投明,跟佛學正法,證得阿羅漢果位。舍利弗為智慧第一,目犍連為神通第一。智慧和神通這兩種法門,是學佛者都應該證得的,也是所應求的。希望大家都證得這兩種法。

其名曰。海慧自在神通王菩薩摩訶薩。雷音普震菩薩摩訶薩。衆寳光明髻菩薩摩訶薩。大智日勇猛慧菩薩摩訶薩。不思議功德寳智印菩薩摩訶薩。百目蓮華髻菩薩摩訶薩。金燄圓滿光菩薩摩訶薩。法界普音菩薩摩訶薩。雲音淨月菩薩摩訶薩。善勇猛光明幢菩薩摩訶薩。

在每一種的莊嚴具中,現出微塵數中的微塵數菩薩。這些菩薩都有自己的名稱,現在簡略擧出十位大菩薩的名字作為代表。

第一位大菩薩,名叫海慧自在神通王。他的智慧特別廣大而無邊,猶如大海。他也很自在,又有大神通,能不動本座而化現於十方法界。故得此名。

第二位大菩薩,名叫雷音普震。他說法的音聲,如同雷音普徧震動於十方法界,能把正在睡覺的衆生,從迷夢中驚醒,而知道反迷歸覺。故得此名。

第三位大菩薩,名叫衆寳光明髻。他用衆寳製成光明寳髻,非常美麗莊嚴。因這寳髻所放的光明,能代替說法,而令衆生離苦得樂,故得此名。

第四位大菩薩,名叫大智日勇猛慧。他的智慧,猶如太陽那樣的光明,能照徧十方法界。他有勇猛精進的智慧,不會去修行無益的苦行。故得此名。

第五位大菩薩,名叫不思議功德寳智印。他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又有特別的智慧,猶如寳智印一樣,故得此名。

第六位大菩薩,名叫百目蓮華髻。他有百目的莊嚴相(觀世音菩薩有千目,藥王菩薩有萬目),又有蓮華來莊嚴髮髻,故得此名。

第七位大菩薩,名叫金燄圓滿光。他所放的光燄是金色的,其光圓滿。凡是諸佛和菩薩以及阿羅漢的頭頂都有光輪。換言之,證道之人,皆有此種現象。故得此名。

第八位大菩薩,名叫法界普音。他說法的妙音,能普徧法界,即是「盡虛空,徧法界」,到處都有他的法音,故得此名。

第九位大菩薩,名叫雲音淨月。他現出光明雲,雲中有妙音。又現出清淨月,月是圓滿而光輝。故得此名。

第十位大菩薩,名叫善勇猛光明幢。他無論修什麼法門,善於勇猛精進,絕對不退轉。因之,得到智慧光明,這種光明猶如寳幢。故得此名。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衆多佛刹微塵數,同時出現。此諸菩薩,各興種種供養雲。

前邊所擧出來十位大菩薩,是代表微塵數菩薩中的領袖。現在又有衆多佛刹微塵數的大菩薩同時出現,這些大菩薩用種種法雲來供養佛。

佛刹微塵數究竟是多少?有微塵數那樣多的佛刹,在此種佛刹中的第一粒微塵裏,又變成微塵數的佛刹,也就是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的佛刹。

所謂一切摩尼寳華雲,一切蓮華妙香雲,一切寳圓滿光雲,無邊境界香燄雲,日藏摩尼輪光明雲,一切悅意樂音雲,無邊色相一切寳燈光燄雲,衆寳樹枝華果雲,無盡寳清淨光明摩尼王雲,一切莊嚴具摩尼王雲。如是等諸供養雲,有佛世界微塵數。

華嚴經的境界是重重無盡,道理也是圓融無礙的。無論是講鬼也好,講神也好,講菩薩也好,講事也好,講理也好,都說為十。以十為成數。這個「十」是表示重重無盡的意思。現在說出種種供養雲,也是表示華嚴境界的重重無盡,猶如雲一樣。雲在虛空中也是無盡重重。所以華嚴經的妙法,處處都是重重無盡。

這些大菩薩的供養雲,以其中有十種雲來作代表。第一種雲,是一切摩尼寳華的雲。第二種雲,是一切蓮華微妙香的雲。第三種雲,是一切寳發出圓滿光的雲。第四種雲,是種種無邊境界香燄的雲。第五種雲,是日藏摩尼輪光明的雲。第六種雲,是一切悅意音樂的雲。第七種雲,是種種無邊色相和一切寳燈光燄的雲。第八種雲,是衆寳樹的枝華果的雲。第九種雲,是無盡寳清淨光明摩尼王的雲。第十種雲,是一切莊嚴具摩尼王雲。前邊所說的種種供養雲,有佛世界微塵數那樣的多。

彼諸菩薩,一一皆興如是供養雲,雨於一切道場衆海,相續不絕。

那些大菩薩,每位都興起像雨一般的供養雲。種種的寳、種種的雲,來莊嚴道場中大衆海會。這種供養雲是接二連三不斷絕。也就是說,此雲過去,彼雲又來了,總是顯現不已。

現是雲已,右繞世尊,經無量百千帀。隨其方面,去佛不遠,化作無量種種寳蓮華師子之座。各於其上,結跏跌坐。

那些微塵數諸菩薩,現出種種供養雲以後,又向右邊繞佛,經過無量數的百千帀之後,然後隨各菩薩所坐的方面而去,或在佛的左右,或在佛的前後,各在各的方面,都離佛不太遠。各以自己的神通妙用,而變現出種種無量妙寳蓮華,在蓮華上,又有師子之座。每位菩薩結跏趺坐在自己所現之座上。結跏趺坐,也就是結雙盤端坐的姿勢。在顯教中把雙跏趺坐稱為吉祥坐,又稱為降魔坐。單跏趺坐稱為菩薩坐。在密教中把雙跏趺坐稱為蓮華坐,單跏趺坐稱為金剛坐,其實功用是一樣,不過,名稱不同而已。

是諸菩薩,所行清淨,廣大如海。

這一切諸菩薩,他們所修行的清淨廣大法門,猶如大海那樣多。

得智慧光照普門法。隨順諸佛所行無礙。能入一切辯才法海。

這些菩薩,得到眞正的智慧光明,普徧的來救度一切衆生,又得到平等示現普門的法。他們在過去生中,都隨順諸佛所修無礙的法門。他們都有無量三昧的辯才。這種辯才如海一般的深,不可測量。所以叫辯才法海。

得不思議解脫法門。住於如來普門之地。已得一切陀羅尼門,悉能容受一切法海。

他們又得到不可思議微妙難測的解脫法門,住在佛的平等法門裏,也就是普光明地。已經得到所有的總持法門(陀羅尼譯為總持。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也就是總身口意三業清淨,持戒定慧三學圓明)。他們都能容納接受一切諸佛的法海。

善住三世平等智地。已得深信廣大喜樂。

這些諸菩薩,善於住在三世一切諸佛平等的智慧之地,也就是智慧的果位。已經得深信廣大的喜樂,也就是法喜充滿的快樂。

無邊福聚,極善清淨。虛空法界,靡不觀察。十方世界,一切國土,所有佛興,咸勤供養。

一切菩薩,皆用無邊的福來莊嚴,到極完善而清淨。能在虛空法界中普徧的觀察,而無障礙。在十方一切世界所有諸佛國土中,如有新佛出興於世的時候,他們都來到佛處,慇懃的供養新佛。

爾時,海慧自在神通王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道場衆海,即說頌言。

在佛為大衆說法的時候,也是大衆在聽法的時候。這位海慧自在神通王大菩薩,也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仰承佛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道場中大衆海會,即刻用偈頌講出前邊的道理。下邊的十首偈頌,是海慧自在神通王大菩薩一人所說。和前邊的偈頌不同,前邊是每位菩薩或神各說一首偈頌。

諸佛所悟悉已知 如空無礙皆明照

光徧十方無量土 處於衆會普嚴潔

【諸佛所悟悉已知】:諸佛所應該悟的已經悟了,所應覺的也覺了。所有一切法,統統都知曉了。

【如空無礙皆明照】:佛得到如虛空的智慧,如虛空的法身,無所障礙,皆能明照於盡虛空徧法界。

【光徧十方無量土】:佛的光是普徧於十方諸佛世界無量的國土。也就是普徧照明一切處。

【處於衆會普嚴潔】:所有的道場,所有的法會,都普徧莊嚴而清潔。

如來功德不可量 十方法界悉充滿

普坐一切樹王下 諸大自在共雲集

【如來功德不可量】:佛的功德究竟有多少?是無人可知的,所謂「刹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說盡佛功德」。所以佛的功德不可測量。

【十方法界悉充滿】:所有十方法界,都是佛功德的所在處。所以說十方法界悉充滿。

【普坐一切樹王下】:佛以每個國土中的菩提樹下作為道場,普徧坐在那裏開悟成佛,宣講此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妙法。

【諸大自在共雲集】:那些大菩薩,都是法身大士,已得到大自在,而無煩惱。他們好像雲一樣,共同聚集於菩提道場中,聆聽妙法。

佛有如是神通力 一念現於無盡相

如來境界無有邊 各隨解脫能觀見

【佛有如是神通力】:佛有這樣不可思議神通變化的力量。

【一念現於無盡相】:在一念之間,能現出無窮無盡的相。無論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有無量境界,都在一念中現出。所謂「一念現出無量劫,無量劫收歸一念」,這種境界是諸佛神通力之所變化。

【如來境界無有邊】:想要知道佛的境界?就要觀虛空。因為虛空是無有邊際的,佛的境界也如同虛空一樣無有邊際。

【各隨解脫能觀見】:隨順衆生的根性,而說解脫門,令衆生能觀見佛所示現神通妙用的殊勝境界。

如來往昔經劫海 在於諸有勤修行

種種方便化衆生 令彼受行諸佛法

【如來往昔經劫海】:佛在往昔的時候,所經過的無量劫,猶如大海那樣的多,所以叫劫海。

【在於諸有勤修行】:佛在未成佛之前,和你我他是一樣,也是住在三界二十五有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可是佛在二十五有中,時時修行刻刻精進,在每一念中,都是勇猛向前,精進而不懈怠,所以叫勤修行。

【種種方便化衆生】:佛不但自己勤修行,而且又用種種善巧方便法門來教化衆生。將自己所悟得的眞理,來教化衆生,令衆生也明白這種了生脫死,而入湼槃的道理。

【令彼受行諸佛法】:使令一切衆生,都能接受佛所說的諸佛法,要依法修行,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毗盧遮那具嚴好 坐蓮華藏師子座

一切衆會皆清淨 寂然而住同瞻仰

【毗盧遮那具嚴好】:佛有三身:①法身:即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②報身:即圓滿報身盧舍那佛。③應化身:即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應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來莊嚴其身。所謂「相好莊嚴無等倫」

【坐蓮華藏師子座】:佛坐在大妙蓮華藏的師子座,為一切衆生說法,調伏剛強的衆生,令其反迷歸覺,走向菩提覺道。

【一切衆會皆清淨】:十方諸佛國土中,所有法會中的大衆,一心聽佛演說妙法,同時都能清淨其心。

【寂然而住同瞻仰】:大家都寂靜無譁的住在法會中,一同來瞻仰佛,目不暫捨,聆聽佛法。

摩尼寳藏放光明 普發無邊香燄雲

無量華瓔共垂布 如是座上如來坐

【摩尼寳藏放光明】:在摩尼寳珠藏放大光明,萬道霞光,璨爛奪目,既莊嚴又清淨。

【普發無邊香燄雲】:在大光明中又普徧發出無邊際的香燄雲,徧滿於十方法界。

【無量華瓔共垂布】:又有無量美麗的妙華和豪華的瓔珞,共同垂布而來莊嚴。

【如是座上如來坐】:像這樣的莊嚴雲和摩尼寳座,佛坐其上而來說妙法。

種種嚴飾吉祥門 恒放燈光寳燄雲

廣大熾然無不照 牟尼處上增嚴好

【種種嚴飾吉祥門】:又有用種種衆寳來莊嚴修飾吉祥的門。

【恒放燈光寳燄雲】:常放出燈光的寳燄雲。這燈光是五光十色,如寳燄雲一樣的美觀。

【廣大熾然無不照】:這種燈光是廣大無邊,所熾放的光,無怕不照,無所不徧。

【牟尼處上增嚴好】:在牟尼處上,更增加一種莊嚴相好的威儀。

種種摩尼綺麗窗 妙寳蓮華所垂飾

恒出妙音聞者悅 佛坐其上特明顯

【種種摩尼綺麗窗】:用種種摩尼寳珠來莊嚴美麗的窗戶。

【妙寳蓮華所垂飾】:這種窗和門,都用微妙珠寳和蓮華來垂飾,掛在其上而向下垂布,非常莊嚴且美觀。

【恒出妙音聞者悅】:在戶牖上的嚴飾品,常常發出不可思議的妙法音,令聞者都生出喜悅的心。

【佛坐其上特明顯】:佛坐在師子座上,特別光明而顯耀。因為佛身所放的光明,勝於一切的光明,所以特明顯。

寳輪承座半月形 金剛為臺色燄明

持髻菩薩常圍繞 佛在其中最光耀

【寳輪承座半月形】:佛所坐的座是寳輪,好像半月的形狀。

【金剛為臺色燄明】:佛說法的臺,是用金剛石所建的,這個臺的顏色,好像火燄一般,向四方散射出光明。

【持髻菩薩常圍繞】:持髻的菩薩,(髻是自然而成)常常圍繞佛的法座,來親近佛。

【佛在其中最光耀】:佛在所有持髻菩薩之中,是最光明而顯耀。

種種變化滿十方 演說如來廣大願

一切影像於中現 如是座上佛安坐

【種種變化滿十方】:又有種種的變化雲,徧滿於十方法界。

【演說如來廣大願】:在這種變化雲中,有一種音聲,來演說佛所發的廣大願。什麼大願?就是願救度一切衆生得到解脫。

【一切影像於中現】:佛在過去生中所發的大願,其一切影像都在變化雲中現出來。

【如是座上佛安坐】:像這樣的種種雲,四周圍繞,佛安穩坐在師子座上,而為大衆說法。

爾時,雷音普震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道場衆海,即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雷音普震大菩薩,仰承佛大威神通力,普徧觀察一切道場中來參加法會的大衆。即刻用偈頌來說佛功德。

世尊往集菩提行 供養十方無量佛

善逝威力所加持 如來座中無不覩

【世尊往集菩提行】:佛在過去無量劫以前,所修行所聚集的功德,而成就菩提的行門。

【供養十方無量佛】:佛在未成佛之前,專修供養十方三世一切無量佛的行門。

【善逝威力所加持】:善逝就是佛。過去佛威力所持,現在佛威力所加持。

什麼是加持?本來沒有神通,現在有了神通。本來沒有智慧,現在有了智慧。這就是諸佛菩薩加持於你,令你得到神通和智慧。

【如來座中無不覩】:佛坐在師子座上,一切菩薩沒有看不見佛的。

香燄摩尼如意王 填飾妙華師子座

種種莊嚴皆影現 一切衆會悉明矚

【香燄摩尼如意王】:用這種又香又明的摩尼如意王珠。

【填飾妙華師子座】:把這種寳珠填鑲在師子座上,來裝飾妙蓮華的寳座。

【種種莊嚴皆影現】:在佛的師子座上,又有種種的裝飾品,皆在光影中現出來。

【一切衆會悉明矚】:所有一切海會大衆,都能清楚的看見這種境界。

佛座普現莊嚴相 念念色類各差別

隨諸衆生解不同 各見佛坐於其上

【佛座普現莊嚴相】:佛坐在師子座,普徧現出莊嚴法相。

【念念色類各差別】:在每一念之間,就現出無量的光和無量的色。在無量色中又現出無量的相,各有差別而不相同。

【隨諸衆生解不同】:佛所現出的境界,是隨著一切衆生的根性而所現。衆生各有不同的見解,所明白的道理也不同,所得到的智慧也不同。

【各見佛坐於其上】:雖然有種種不同的境界,但是,每個衆生都見佛坐在自己的上邊,面對著自己。譬如太陽,每個人都覺得太陽是在自己的頭上。

寳枝垂布蓮華網 華開涌現諸菩薩

各出微妙悅意聲 稱讚如來坐於座

【寳枝垂布蓮華網】:有寳樹的枝向下垂布著,猶如蓮華網一般的莊嚴。

【華開涌現諸菩薩】:在蓮華網上的蓮華,有的開放,而從其中湧現出無量諸菩薩。

【各出微妙悅意聲】:每位菩薩,各演出微妙悅耳的聲音,如同奏樂一般,令聞者心曠神悅,精神愉快。

【稱讚如來坐於座】:這種微妙的音聲,都是稱讚佛法僧。也讚歎佛坐在師子座為衆生說法的功德。

佛功德量如虛空 一切莊嚴從此生

一一地中嚴飾事 一切衆生不能了

【佛功德量如虛空】:佛的功德有多少?有無數量,是無法計算。勉強用虛空來代表。

【一切莊嚴從此生】: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種莊嚴相,都是因為於無量劫前所作的功德而成就的。

【一一地中嚴飾事】:佛從初地菩薩乃至十地菩薩,所作的功德,是莊嚴修飾事。

【一切衆生不能了】:這種事,所有的衆生是不能知道的。因為佛的功德無量無邊,不是衆生的知見所能瞭解。

金剛為地無能壞 廣博清淨極夷坦

摩尼為網垂布空 菩提樹下皆周徧

【金剛為地無能壞】:菩提道場是用金剛石鋪地,永遠不會被破壞。

【廣博清淨極夷坦】:這種金剛地,又廣博又清淨,又很平坦。

【摩尼為網垂布空】:又用摩尼寳珠製成的網,在空中垂布,發出璨爛的霞光。

【菩提樹下皆周徧】:佛坐在菩提樹下,皆周徧於法界。

其地無邊色相殊 眞金為末布其中

普散名華及衆寳 悉以光瑩如來座

【其地無邊色相殊】:菩提道場的地,又有無邊特別不同的色相。

【眞金為末布其中】:這地又用眞金粉末敷在上邊,金光閃耀,非常莊嚴。

我以前遇見一個人,他生病的時候,在病中到極樂世界去,但只走到邊緣而沒有到裏邊去,看見極樂世界裏邊都是黃金為地,寳樹成行。他看到這種境界,對念佛法門特別增加信心。病癒以後,便虔誠的修念佛法門,行住坐臥都不離念珠,口念佛,手捻珠,沒有停止的時候。幾年後,自己知道往生的時間,沐浴後,念佛無疾而往生到極樂世界。當時有種種不可思議境界出現,覩者皆稱為未曾有。

【普散名華及衆寳】:在地面上,又普徧散布名貴的香華和一切的衆寳。

【悉以光瑩如來座】:為什麼要這樣來莊嚴呢?因為佛要說第一部經——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大衆都以光瑩來莊飾佛的法座。

地神歡喜而踊躍 刹那示現無有盡

普興一切莊嚴雲 恒在佛前瞻仰住

【地神歡喜而踴躍】:每一個地方都有地神,地神也歡喜見到佛,他們見到佛,便手舞足蹈,表示歡喜到極點。

【刹那示現無有盡】:在很短的時間,佛所示現的光明,是沒有窮盡的時候。

【普興一切莊嚴雲】:又普徧興起一切莊嚴祥瑞之雲。

【恒在佛前瞻仰住】:地神常常住在佛前,瞻仰佛,目不暫捨的觀望佛。

寳燈廣大極熾然 香燄流光無斷絕

隨時示現各差別 地神以此為供養

【寳燈廣大極熾然】:有摩尼寳燈,非常廣大,這寳燈的火燄最旺盛。

【香燄流光無斷絕】:這寳燈所放的光燄,不但明亮,而且芬香,而且沒有斷絕不明的時候。

【隨時示現各差別】:隨著時間所示現出來的境界,各有不同,各有差別。

【地神以此為供養】:地神以這種莊嚴境界,來供養於佛。

十方一切刹土中 彼地所有諸莊嚴

今此道場無不現 以佛威神故能爾

【十方一切刹土中】:所有十方一切諸佛國土中。

【彼地所有諸莊嚴】:在佛那個地方,所有一切諸莊嚴。

【今此道場無不現】:現在這個道場所有的莊嚴都現出來。

【以佛威神故能爾】:怎會有這種境界呢?這是因為佛的大威德神通的力量,所以才能這樣。

爾時,衆寳光明髻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道場衆海,即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衆寳光明髻大菩薩,他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道場中大衆海會,即刻說出這十首的偈頌。

世尊往昔修行時 見諸佛土皆圓滿

如是所見地無盡 此道場中皆顯現

【世尊往昔修行時】:佛在以前因地修行的時候。

【見諸佛土皆圓滿】:見一切諸佛國土,都是圓滿的莊嚴。

【如是所見地無盡】:佛經過無量劫的修行,所見圓滿莊嚴地,也是沒有窮盡。

【此道場中皆顯現】:在現在佛成佛的道場中,把過去一切地的境界都顯現出來。

世尊廣大神通力 舒光普雨摩尼寳

如是寳藏散道場 其地周廻悉嚴麗

【世尊廣大神通力】:佛有廣大無邊的神通變化力。

【舒光普雨摩尼寳】:佛放光普徧雨降摩尼寳珠。

【如是寳藏散道場】:像這樣的摩尼寳珠非常之多,散在道場地上。

【其地周廻悉嚴麗】:這個道場地的周圍,都是莊嚴而美麗。

如來福德神通力 摩尼妙寳普莊嚴

其地及以菩提樹 遞發光音而演說

【如來福德神通力】:佛的福德和神通力,是不可思議的。

【摩尼妙寳普莊嚴】:用摩尼寳來普徧莊嚴所有的地。

【其地及以菩提樹】:這個地以及菩提樹王,它們都有作用。

【遞發光音而演說】:互相傳遞發出光和音,在光中演說妙法,這是無情說法。

寳燈無量從空雨 寳王間錯為嚴飾

悉吐微妙演法音 如是地神之所現

【寳燈無量從空雨】:有無量無數的摩尼寳燈,從空中如雨一般的降下來。

【寳王間錯為嚴飾】:寳燈和摩尼寳王,互相間錯而嚴飾道場。

【悉吐微妙演法音】:不但其地及菩提樹能演說法,就是寳燈和摩尼寳王也都吐出微妙的法音。

【如是地神之所現】:像這樣的境界,是地神護持道場所現莊嚴的境界。

寳地普現妙光雲 寳炬燄明如電發

寳網遐張覆其上 寳枝雜布為嚴好

【寳地普現妙光雲】:在寳地上又普徧現出一種妙光的雲。

【寳炬燄明如電發】:寳炬的燄光非常明亮,放出一種好像電發光一樣的光明。

【寳網遐張覆其上】:寳網伸展到很廣濶的地方,覆蓋在寳炬光的上邊。

【寳枝雜布為嚴好】:菩提樹的寳枝,雜布於道場,莊嚴美好。

汝等普觀於此地 種種妙寳所莊嚴

顯示衆生諸業海 令彼了知眞法性

【汝等普觀於此地】:你們各位!普徧來觀察這個地。

【種種妙寳所莊嚴】:都是用種種妙寳所莊嚴、所成就的。

【顯示衆生諸業海】:在這地上,顯示出來一切衆生所有的諸業因,猶如大海。

【令彼了知眞法性】:為什麼要現這種境界?因為要使令一切衆生明白眞法性,也就是自性。

普徧十方一切佛 所有圓滿菩提樹

莫不皆現道場中 演說如來清淨法

【普徧十方一切佛】:普徧十方所有的一切佛。

【所有圓滿菩提樹】:十方所有圓滿的菩提樹。

【莫不皆現道場中】:所有一切佛及一切菩提樹,都現於道場之中。

【演說如來清淨法】:都演說佛的清淨妙法。

隨諸衆生心所樂 其地普出妙音聲

如佛座上所應演 一一法門咸具說

【隨諸衆生心所樂】:隨順衆生心裏所喜樂的事情。

【其地普出妙音聲】:就在地上普徧放出微妙的音聲,能令衆生心歡喜。

【如佛座上所應演】:好像佛在師子座上所應演說的一樣。

【一一法門咸具說】:所有八萬四千法門,都現出說法的妙音。令一切衆生聞法開悟而早成佛。

其地恒出妙香光 光中普演清淨音

若有衆生堪受法 悉使得聞煩惱滅

【其地恆出妙香光】:佛說法的道場上,常放出香的光,令一切衆生聞之或見之,都發菩提心。

【光中普演清淨音】:在妙香光中,普徧演出清淨的妙音,說清淨的妙法。

【若有衆生堪受法】:假設有機緣成熟的衆生,和佛法有緣,才能接受。

【悉使得聞煩惱滅】:完全使令這一類的衆生,都能得到聞法的利益,能將煩惱消滅。

佛說法的時候,衆生雖然都在法會中,但是有緣的才可以聞到佛法,無緣的聽不見佛法。能聽見的衆生,都能心生清涼而無煩惱。

一一莊嚴悉圓滿 假使億劫無能說

如來神力靡不周 是故其地皆嚴淨

【一一莊嚴悉圓滿】:所有地上的莊嚴,都是圓滿而清淨。

【假使億劫無能說】:這種莊嚴圓滿的境界,就是說億劫那樣長的時間,也說不盡。

【如來神力靡不周】:可是佛的神通妙有,沒有一個地方不周徧,不顯現的。

【是故其地皆嚴淨】:因為這樣,所以一切地都變成莊嚴而清淨。

爾時,大智日勇猛慧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道場衆海,即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大智日勇猛慧大菩薩,仰承佛的大威德神力,普徧觀察一切道場中的大衆海會,即刻用偈頌說出佛的功德。

世尊凝睟處法堂 炳然照耀宮殿中

隨諸衆生心所樂 其身普現十方土

【世尊凝睟處法堂】:佛的眼睛,清明而光潤,凝然不動的處於說法堂上。

【炳然照耀宮殿中】:很顯明的照耀諸佛的宮殿中。

【隨諸衆生心所樂】:隨順一切衆生的心中所歡喜樂悅的事。

【其身普現十方土】:佛能滿足衆生的願,將其身普徧顯現於十方法界去,令一切衆生都能見到佛,聽到法。

如來宮殿不思議 摩尼寳藏為嚴飾

諸莊嚴具咸光耀 佛坐其中特明顯

【如來宮殿不思議】:佛的宮殿是不可思議,又莊嚴又堂皇。

【摩尼寳藏為嚴飾】:佛所住的宮殿,都是用摩尼珠來莊嚴修飾。

【諸莊嚴具咸光耀】:所有一切莊嚴的器具,都發出五光十色的光輝而閃耀。

【佛坐其中特明顯】:佛坐在宮殿中,特別明顯,照耀於十方法界。

摩尼為柱種種色 眞金鈴鐸如雲布

寳階四面列成行 門闥隨方咸洞啟

【摩尼為柱種種色】:宮殿中的柱子,都是用種種顏色的摩尼寳做的。

【眞金鈴鐸如雲布】:用眞金所鑄的鈴和鐸,掛在宮殿簷下的四周,好像雲一樣的布列。

【寳階四面列成行】:在宮殿的四面台階,每一級都是用衆寳所建築,非常整齊,排列成行。

【門闥隨方咸洞啟】:無論是大門或是小門,都是隨著方向而敞開著。

妙華繒綺莊嚴帳 寳樹枝條共嚴飾

摩尼瓔珞四面垂 智海於中湛然坐

【妙華繒綺莊嚴帳】:用妙蓮華和綢絲之類的布來做莊嚴的寳帳。

【寳樹枝條共嚴飾】:寳樹的枝條,生長得非常美麗莊嚴,來作嚴飾。

【摩尼瓔珞四面垂】:在宮殿中,又有用摩尼寳珠所編織的瓔珞,在四面垂布。

【智海於中湛然坐】:佛端坐在宮殿中的師子座上,清靜且莊嚴。

摩尼為網妙香幢 光燄燈明若雲布

覆以種種莊嚴具 超世正知於此坐

【摩尼為網妙香幢】:用摩尼製成的網,和妙香的寳幢,都懸掛在宮殿的裏邊。

【光燄燈明若雲布】:這種摩尼網所放的光燄,好像燈光一般明亮,又好像重重無盡的白雲散布於空中。

【覆以種種莊嚴具】:這種寳網覆於種種莊嚴具之上,令其反光四射。

【超世正知於此坐】:超出世間的正徧知,也就是佛,在宮殿中法座上結跏趺坐。

十方普現變化雲 其雲演說徧世間

一切衆生悉調伏 如是皆從佛宮現

【十方普現變化雲】:在十方所有的地方,普徧現出變化的雲。

【其雲演說徧世間】:在變化雲中,又出現種種法音,演說一切諸法實相的眞理,其音普徧一切世間。

【一切衆生悉調伏】:演說妙法的目的,就是調伏一切頑固剛強的衆生。

【如是皆從佛宮現】:像這樣的妙法音,都是從佛宮殿變化而現出來。

摩尼為樹發妙華 十方所有無能匹

三世國土莊嚴事 莫不於中現其影

【摩尼為樹發妙華】:用摩尼寳所莊嚴的樹,能生出一種微妙的香華。

【十方所有無能匹】:十方法界所有的樹,都不能和菩提樹王比較。

【三世國土莊嚴事】: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國土,所以一切莊嚴的事。

【莫不於中現其影】:三世國土如何莊嚴的情形,統統都在妙光蓮華中顯現出來。

處處皆有摩尼聚 光燄熾然無量種

門牖隨方相間開 棟宇莊嚴極殊麗

【處處皆有摩尼聚】:佛的宮殿,處處都是用摩尼寳來莊嚴。

【光燄熾然無量種】:摩尼寳所放的火燄,用種種光和色,各有不同,十分燦爛。

【門牖隨方相間開】:所有的門窗,是隨著方向而開著,相隔的距離非常相配。

【棟宇莊嚴極殊麗】:宮殿中的棟樑和明柱,以及牆壁,都是用摩尼寳來莊嚴,非常的殊勝美麗。

如來宮殿不思議 清淨光明具衆相

一切宮殿於中現 一一皆有如來坐

【如來宮殿不思議】:佛所住的宮殿,其境界是不可思議。

【清淨光明具衆相】:這宮殿中又清淨又光明,具備種種的相。

【一切宮殿於中現】:十方諸佛的宮殿,皆在這個宮殿中現出來。這個宮殿,又能現於十方諸佛宮殿中。這是光相和色相,互相交映,現現不已。

【一一皆有如來坐】:每個宮殿中,皆有佛坐在那裏,轉大法輪,宣揚佛法。

如來宮殿無有邊 自然覺者處其中

十方一切諸衆會 莫不向佛而來集

【如來宮殿無有邊】:佛宮殿的數量,是沒有邊際的,何況其他一切,更是無量無邊。

【自然覺者處其中】:所有的宮殿,佛很自然的住於其中。

【十方一切諸衆會】:在十方法界,所有一切諸佛的衆會。

【莫不向佛而來集】:衆會中的大衆,沒有不向佛的宮殿來雲集而聚會。

爾時,不思議功德寳智印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道場衆海,即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不思議功德寳智印大菩薩,仰承佛的大威德神通力,普徧觀察一切道場中的大衆海會。即刻說出這十首偈頌。

佛昔修治衆福海 一切刹土微塵數

神通願力所出生 道場嚴淨無諸垢

【佛昔修治衆福海】:佛在以前因地修道的時候,又修福又修慧。所謂「三祗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所修治一切的福慧,猶如大海,故稱為衆福海。

【一切刹土微塵數】:修了多少的福慧呢?好像所有一切刹土中的微塵數那樣之多。

【神通願力所出生】:這都是佛的神通妙用所變化。以及過去在因地所發的願力所出生。

【道場嚴淨無諸垢】:所有的道場,非常莊嚴而清淨,沒有一切的塵垢。

如意珠王作樹根 金剛摩尼以為身

寳網遐施覆其上 妙香氛氳共旋繞

【如意珠王作樹根】:用如意珠王來作菩提樹的根。

【金剛摩尼以為身】:用金剛摩尼寳來作菩提樹的身體。

【寳網遐施覆其上】:用摩尼寳珠所織的網,伸展開來覆蓋在菩提樹的上邊。

【妙香氛氳共旋繞】:又有妙香和異香,所放出芬芳的氣味,盈盛共同旋繞著菩提樹。

樹枝嚴飾備衆寳 摩尼為幹爭聳擢

枝條密布如重雲 佛於其下坐道場

【樹枝嚴飾備衆寳】:菩提樹的枝,非常的莊嚴,是用衆寳所嚴飾。

【摩尼為幹爭聳擢】:用摩尼寳來作樹的幹,其樹幹爭先恐後的向上拔擢生長。

【枝條密布如重雲】:樹的枝條,互相密布,好像重重無盡的雲。

【佛於其下坐道場】:菩提樹是這樣的莊嚴,佛於樹下坐道場,轉法輪而為衆生說法。

道場廣大不思議 其樹周廻盡彌覆

密葉繁華相庇映 華中悉結摩尼果

【道場廣大不思議】:菩提道場的廣大,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

【其樹周廻盡彌覆】:菩提樹王,其枝葉異常之茂盛,周圍的面積極廣大,能覆蓋很寬濶的地方。

【密葉繁華相庇映】:有濃密的枝葉,有繁複的華朵,互相庇護而照映。

【華中悉結摩尼果】:在每朵華里,又結成摩尼寳果。

一切枝間發妙光 其光徧照道場中

清淨熾然無有盡 以佛願力如斯現

【一切枝間發妙光】:在所有的樹枝之間,又發出一種微妙的光。

【其光徧照道場中】:這種光,普徧照耀道場之中。

【清淨熾然無有盡】:這種清淨和熾然的光,沒有窮盡的時候。

【以佛願力如斯現】:為什麼現出這種光?這是佛在因地所發的願力,所以菩提樹王才會現出這種境界。

摩尼寳藏以為華 布影騰輝若綺雲

帀樹垂芳無不徧 於道場中普嚴飾

【摩尼寳藏以為華】:用摩尼寳來作菩提樹的華,不但美麗,而且莊嚴。

【布影騰輝若綺雲】:所排列的樹影,和所騰起的光輝,好像空中的五色祥雲一樣的美麗。

【帀樹垂芳無不徧】:這種綺雲,周帀圍繞菩提樹,垂下很芳香的氣氛,普徧布滿所有的地方。

【于道場中普嚴飾】:在菩提道場之中,普徧布置非常美麗而莊嚴。

汝觀善逝道場中 蓮華寳網俱清淨

光燄成輪從此現 鈴音鐸響雲間發

【汝觀善逝道場中】:你觀察佛所住的這個道場裏。

這個汝觀,在佛說法的時候,指當時在法會中的一切大衆。現在的汝觀,就是叫你我他一切衆生來觀。如果不觀?這經文就沒有什麼用處。因為佛說法是為度衆生,你我皆包括在內。不要以為這句經文和你沒有關係,你要用自己身心來想,這是自己的事,而不是他人的事。你能這樣去想,對經文的義理才算沒有空過。

觀什麼?觀善逝。善逝有二義:①按字議來講,去眞善美的地方。②按經文來講,去不生不滅的湼槃,不再還復生死海。善逝也就是佛。

【蓮華寳網俱清淨】:菩提道場中的蓮華寳網都是清淨而無塵垢。

【光燄成輪從此現】:在蓮華寳網中,又現出種種的光,光中現出種種色和種種燄。這種火燄自然而成一種輪。

【鈴音鐸響雲間發】:這光不但現出光輪,而且又有鈴的音聲和鐸的響聲,都在雲中發出來。

鈴是小型的鐘,內有鐵丸,手搖可以發音。鐸是鈴的一種,比鈴大,木柄金身。鐸有兩種,一為金鐸,二為木鐸。古時,孔子的弟子說:「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以孔子作為天的木鐸,也就是其響的聲音,遠近皆聞。

十方一切國土中 所有妙色莊嚴樹

菩提樹中無不現 佛於其下離衆垢

【十方一切國土中】:上、下、四方、四維為十方。所有十方一切諸佛國土中。

【所有妙色莊嚴樹】:所有一切的菩提樹,有種種的形相,有種種的顏色,非常莊嚴,非常美麗。衆生一見到這種菩提樹,就發菩提心,就結菩提果,就證得佛位。

【菩提樹中無不現】:在菩提樹中,包羅萬象,無所不現。八萬四千法門都在菩提樹中現出來。因為要對治衆生的八萬四千煩惱病,衆生有這樣多的病,所以現出這麼多的法。如果衆生的煩惱病沒有了,這一切法也用不著了。因此,在菩提樹下現出種種的光、種種的色、種種的音、種種的法。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等,都是從菩提樹中現出。

小乘的道理是講四諦法和十二因緣法。大乘的道理是講六度萬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將來達到福慧雙足,證得三覺圓萬德備的境界,圓滿成佛果。

【佛於其下離衆垢】:這句經文,按我的意思,應該將「佛」字改為「衆生」。什麼?因為佛在菩提樹下已經離開衆垢,如果有垢,怎能成佛呢?衆生到了菩提樹下,都能離開衆垢,一塵不染的到清涼的境界。雖然是這樣講,但是經文是佛說的,不可以擅自更改。不過,這句經文要明白,佛是沒有垢的聖人。垢就是不清淨,我們衆生才是不清淨。佛本來是清淨,不是說到了菩提樹下才清淨,才離衆垢。佛不在菩提樹下時,已經離衆垢。我們衆生到菩提樹下,發菩提心,行菩提道,證菩提果,就離衆垢。要想離衆垢,就要修行,修行能斷煩惱,無煩惱即是離垢。

道場廣大福所成 樹枝雨寳恒無盡

寳中出現諸菩薩 悉往十方供事佛

【道場廣大福所成】:佛說法的道場非常廣大,是修無邊廣大的福慧而成就的,所以才有這樣廣大的道場。

【樹枝雨寳恆無盡】:在菩提樹上,每一枝和每一葉,都雨降無窮盡的寳,繽紛而下。

【寳中出現諸菩薩】:在每一種寳中,又有諸菩薩化現。

【悉往十方供事佛】:這些菩薩,都前往十方佛國土中去供養承事諸佛。

諸佛境界不思議 普令其樹出樂音

如昔所集菩提道 衆會聞音咸得見

【諸佛境界不思議】:諸佛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的言語可以形容,可以心思的,所以說不思議。

【普令其樹出樂音】:普徧令菩提樹發出一種樂音,令一切衆生聞之,皆發菩提心。

【如昔所集菩提道】:好像佛在以前所修行的菩提道,都集聚在一起。

【衆會聞音咸得見】:在華嚴海會的大衆,聞到這種樂音都能得見這種境界。

爾時,百目蓮華髻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道場衆海,即說頌言。

就在那個時候,這位百目蓮華髻大菩薩,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道場中大衆海會,而說出這十首的偈頌。

這位大菩薩很謙虛。他說:「我不會說偈頌,這十首偈頌,是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所加持,才能說出來」。不像我們凡夫有知見,常常認為這是我做的,那是我做的,如果一切一切沒有我,是不會成功的,任何事必須要有我來做,然後,事情才會有所成就。

這位大菩薩用偈頌把前邊沒有說完的道理再說一遍。因為要使令一般愚癡的衆生,容易明白多點道理。由此觀之,佛菩薩對我們衆生是如何的慈悲!如何的憐愍!對我們這樣愛護,這樣瞭解,可以說是無微不至。沒有一樣不替我們愚癡衆生設想周到,我們凡夫太幸運了,如果再不專一去修行,眞是辜負諸佛菩薩一番的苦心。

一切摩尼出妙音 稱揚三世諸佛名

彼佛無量神通事 此道場中皆現覩

【一切摩尼出妙音】:在一切摩尼寳珠中,皆發出一種不可思議的妙音。為什麼說是妙音?因為這種妙音,如果愚癡的衆生聽到之後,即刻生出智慧,你說這妙不妙?其妙不可言。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這種妙音就是經藏,衆生聞到此妙音,智慧生出猶如大海。

若有瞋心的衆生,當聽到這種妙音,不知不覺便把瞋心消除。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心平氣和的來處理,決不會發無明火。對任何人,都是和顏悅色的謙讓,絕對不發脾氣,這是妙音的功效。

有貪心的衆生,聽到這種妙音,也不貪了。本來是貪而無厭,越多越好。聞妙音之後,不但不貪,反而布施。所謂「知足常樂」「為善最樂」,改變過去慳貪的作風,你說這音聲妙不妙?

這種妙音,能把人的貪瞋癡轉變為戒定慧,你說妙不妙?就有這樣大的力量,甚至有病不病,該死不死,有這樣不思議的功效。有人說:「法師!你講的法,太不合乎道理,那有該病的人不病,該死的人不死?」如果不是有這樣的奇蹟,怎能說是妙音?妙音就是你想也想不到的境界,它就是那樣子。不可能的事就可能,和不通的事就行通,這才是妙。譬如煩惱不容斷,聽到妙音之後,煩惱就斷了。

【稱揚三世諸佛名】:為什麼說貪而不貪?瞋而不瞋?癡而不癡?病而不病?死而不死?因為都在妙中,所以要稱揚讚歎三世諸佛的名號,如果能虔誠的念聖號,一切煩惱定能轉為菩提,一切貪轉成布施,一切瞋轉成慈悲,一切癡轉成智慧。因為這妙音是不可思議的。雖然稱揚讚歎三世諸佛名號,可是它的力量也是妙不可言。

【彼佛無量神通事】:有什麼證據來證明有這樣大的力量呢?那是佛的無量神通妙用所致,這就是證據的說明。

【此道場中皆現覩】:在這個菩提道場中,統統都現出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既然能完全現出神通妙用,可是方才我所說的法,只不過是大海中之一滴,刹塵中之一粒而已,並不是全部。這是「知一反無量」,也就是「一通萬事通」,知道一件事,其他事也都知道。

這種神通妙用,有不可思議感應道交的力量,不僅是愚癡得智慧。生死不了的衆生,聽到這種妙法,立即了生死而證湼槃。

衆華競發如纓布 光雲流演徧十方

菩提樹神持向佛 一心瞻仰為供養

【衆華競發如纓布】:在菩提樹上開著無量的華,這些菩提華,爭妍鬪麗花朵如瓔珞一般在垂布,瓔珞的繐在空中飄著,這一枝的華很美麗,那一枝的華更美麗,令人見之,因為莊嚴而發菩提心。

【光雲流演徧十方】:這種光,好像白雲,流動演暢而徧於十方法界。

【菩提樹神持向佛】:菩提樹神,用這種華和光來供養十方一切諸佛。

【一心瞻仰為供養】:專一其心來瞻仰於佛,也就是目不暫捨的瞻仰佛,這是為供養於佛。

摩尼光燄悉成幢 幢中熾然發妙香

其香普熏一切衆 是故其處皆嚴潔

【摩尼光燄悉成幢】:在菩提樹上的摩尼寳珠,都放出美麗的光燄,其光燄又結成一個大法幢。

【幢中熾然發妙香】:在這個大法幢中,又放出一種非常旺盛的燄。在火燄中又放出妙香,其香徧於一切處。

【其香普熏一切衆】:這種微妙的香氣,能普徧熏習一切衆生,令發菩提心,行菩提道。

【是故其處皆嚴潔】:因為這種香氣,熏習衆生的心,令其清涼,所以道場非常莊嚴妙好,清潔無染,衆生皆發無上道心。

蓮華垂布金色光 其光演佛妙聲雲

普蔭十方諸刹土 永息衆生煩惱熱

【蓮華垂布金色光】:在道場中有妙蓮華,這華又放出金色的光,垂布於周圍。

【其光演佛妙聲雲】:在蓮華上所放的光,其光演說佛的法音,這種妙音聲如雲一般的普徧,令衆生聽的清清楚楚。

【普蔭十方諸刹土】:這種妙聲雲,是普徧向十方法界去,為一切衆生演說妙法。又普徧蔭護十方諸佛國土中的衆生。

【永息衆生煩惱熱】:這種光,能把一切衆生的煩惱熱和無明火都息滅了。去除貪瞋癡三毒的病,恢復身心健康。

菩提樹王自在力 常放光明極清淨

十方衆會無有邊 莫不影現道場中

【菩提樹王自在力】:菩提樹是樹中之王,這樹王本身就有自在的神力。

【常放光明極清淨】:菩提樹王常放光明,其光清淨到極點。

【十方衆會無有邊】:在十方法界中的衆會,是有無數量之多,沒法可計其數。

【莫不影現道場中】:雖然有無邊的衆會,但是都影現於菩提樹王的道場中。此道場也影現於彼道場中,互相輝映。

寳枝光燄若明燈 其光演音宣大願

如佛往昔於諸有 本所修行皆具說

【寳枝光燄若明燈】:菩提樹王的摩尼寳枝都放出光明,好像明燈一樣。

【其光演音宣大願】:在這光中,演說微妙的法音,宣揚諸佛過去的大願。

【如佛往昔於諸有】:好像佛在過去因地修行的時候,也是在三界二十五有裏修行。

【本所修行皆具說】:佛本來修行什麼行門?都把它具足的宣說出來,好像看電視一樣,一幕一幕的影現出來。

樹下諸神刹塵數 悉共依於此道場

各各如來道樹前 念念宣揚解脫門

【樹下諸神刹塵數】:在菩提樹下有無邊的樹神,好像刹塵數那樣的多。

【悉共依於此道場】:這些樹神,也是共同來護持菩提道場。

【各各如來道樹前】:所有一切諸佛,在成佛時,一定要在菩提樹下證道。

【念念宣揚解脫門】:樹神不但護持道場,而且又助佛宣揚教化,令佛法發揚光大。在念念之中,都是宣揚華嚴經諸解脫門的眞理。

世尊往昔修諸行 供養一切諸如來

本所修行及名聞 摩尼寳中皆悉現

【世尊往昔修諸行】:佛在往昔因地中,所修的六度萬行一切法門。

【供養一切諸如來】:主要的行門,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本所修行及名聞】:佛在以前所修行的境界中,大大有名聞,誰都知道他是怎樣修行。

【摩尼寳中皆悉現】:在菩提樹摩尼寳珠中,都現出過去所有一切的境界,令衆生見之,受其影響,而發菩提心,修無上佛果。

道場一切出妙音 其音廣大徧十方

若有衆生堪受法 莫不調伏令清淨

【道場一切出妙音】:在菩提道場中,無論是菩提樹,或是師子座,以及光和華等,都放出一種妙音,宣揚一切妙法。

【其音廣大徧十方】:這種妙音的傳播非常廣大,而能徧滿十方法界。

【若有衆生堪受法】:假設有衆生可以接受這種法,和這法有緣的話。

【莫不調伏令清淨】:沒有不受法的調伏,而得清淨,也就是沒有貪瞋癡不清淨的煩惱,而生出清淨的快樂。

如來往昔普修治 一切無量莊嚴事

十方一切菩提樹 一一莊嚴無量種

【如來往昔普修治】:佛在往昔因地修行一切法門的時候,普徧修行和治理,令一切法門都清淨無染。

【一切無量莊嚴事】:佛修行無量的法門,所以才有無量莊嚴事。

【十方一切菩提樹】:在十方諸佛的國土中,所有一切菩提樹。

【一一莊嚴無量種】:在每一株菩提樹上的裝飾都不同,每個道場所莊嚴的也不同。在無量的道場中,有無量種的莊嚴。

爾時,金燄圓滿光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道場衆海,即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金燄圓滿光大菩薩,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道場中大衆海會,即刻說出這十首偈頌。這是讚歎佛的十力有不可思議的境界。茲將十力名記之如下:①處非處智力②過未現在業報智力③根勝劣智力④種種解智力⑤種種界智力⑥一切至處道智力⑦禪定解脫三昧智力⑧宿住念智力⑨天眼智力⑩漏盡智力。

佛昔修習菩提行 於諸境界解明了

處與非處淨無疑 此是如來初智力

【佛昔修習菩提行】:佛在往昔修行菩提的時候。

【於諸境界解明了】:佛對於一切所有的境界,都瞭解而明白。

【處與非處淨無疑】:無論什麼法都明白,無論什麼道理也都瞭解,無論什麼境界都曉得。一切諸法,佛都知道;一切衆生心,佛也知道。所有一切處和非處境界都沒有疑惑,為什麼沒有疑惑?因為完全明白了。

什麼是處非處?譬如種善因結善果,這是合乎理的處。假設說種善因而結苦果,這是不合乎理的處,也就是非處。

這個「處」是建立的意思,把一切是的法和不是的法,都建立起來,佛有這種智慧的力量。

【此是如來初智力】:這是佛的第一種智慧的力量。也就是處非處智力。

如昔等觀諸法性 一切業海皆明徹

如是今於光網中 普徧十方能具演

【如昔等觀諸法性】:好像佛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中,普徧觀察一切諸法性,也就是這個人在過去,是怎樣起惑造業受報?現在怎樣起惑造業受報?未來怎樣起惑造業受報?

【一切業海皆明徹】: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的業障,猶如大海,可是佛的智力,都能徹底的明瞭。

【如是今於光網中】:像這樣業海的境界,現在於菩提樹所放光網之中,都影現出來。

【普徧十方能具演】:這種境界,不是只在一方菩提樹下顯現,而是在十方菩提樹下顯現。也就是盡虛空徧法界,所有的菩提樹下,亦復如是。換言之,互相顯現,此方菩提樹現到十方,十方菩提樹現到此方,有重重無盡的境界。這是佛第二種智慧的力量,也就是過未現在業報智力。

往劫修治大方便 隨衆生根而化誘

普使衆會心清淨 故佛能成根智力

【往劫修治大方便】:佛在往劫修行菩薩道時,得到權巧大方便的法門。

【隨衆生根而化誘】:佛知道衆生的根性是勝還是劣?勝是善根,劣是惡根。佛隨順衆生的根性,來教化衆生,誘導衆生,令他們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所謂「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要想教化這個衆生,救度這個衆生,必須觀察他所歡喜的是什麼?先給他一點所喜歡的。然後,再為他說法,循循善誘,而達事半功倍之效。這就是誘導的方法。譬如佛空拳度子的公案,就是用方便法門來教化衆生。

要想救度這個人,首先要瞭解他的根性,是勝是劣?歡喜什麼?討厭什麼?所謂「因人說法」,才有成就。所以修道人,要眞正明白心理學,知道衆生的根性,說方便法,以收功效。

【普使衆會心清淨】:佛因為知道衆生的根性,所以能普徧使令十方世界一切衆法會中的大衆,心都清淨而無雜染。

【故佛能成根智力】:因為佛修的大方便,所以能成就根的智慧力。這是佛的第三種智慧力量,也就是根勝劣智力。

如諸衆生解不同 欲樂諸行各差別

隨其所應為說法 佛以智力能如是

【如諸衆生解不同】:明白一切衆生的根性之後,又能瞭解一切衆生。各有各的秉性,人具有人性,狗具有狗性,貓具有貓性,鼠具有鼠性。各有各的能力、智慧。好像青蛙會跳、兎子會跑、魚在水中會遊、鳥在空中會飛,這是他們的能力和智慧。

【欲樂諸行各差別】:第一種衆生,都有牠們的喜好,好像狗見到生人就吠、貓見到老鼠就咬。雞司晨、犬守門,各有所用,不能勉強教牠們相同。所以要明白衆生的根性,才能教化衆生。

【隨其所應為說法】:佛能隨順衆生所應該接受什麼法?就為衆生說什麼法?對勝根的衆生說深法,對劣根的衆生說淺法。

【佛以智力能如是】:佛能觀機逗教,觀看衆生的機緣,應該說什麼法?就說什麼法。這是佛第四種智慧的力量,也就是種種解智力。

普盡十方諸刹海 所有一切衆生界

佛智平等如虛空 悉能顯現毛孔中

【普盡十方諸刹海】:普徧的盡於十方諸佛的刹海。

【所有一切衆生界】:十方所有的國土界,衆生界。

【佛智平等如虛空】:佛的智慧是平等的,猶如虛空。

【悉能顯現毛孔中】:一切諸佛刹海,一切衆生界,雖然是廣大無邊,可是都能顯現於佛的毛孔中。這是什麼道理?乃大中現小,小中現大,大小無礙的道理。三千大千世界是大,佛的毛孔是小。佛的智力能窮盡這種種界。佛知道種種的界,所以用種種的法,來劃分種種界。這是佛第五種智慧的力量,也就是種種界智力。

一切處行佛盡知 一念三世畢無餘

十方刹劫衆生時 悉能開示令現了

【一切處行佛盡知】:所修的道要清淨,才能得到覺悟,如果修染汚法,就不能離苦得樂,也不能得到覺悟。這種道理,佛都知道。所以一切至處道,又叫徧趣行。徧就是一切,趣就是至處,行就是道。要想離苦得樂,就得修清淨法。不想離苦得樂,那麼,就跟著染汚法去跑。佛盡知一切至處道這種的智慧。

【一念三世畢無餘】:佛在一念之間,能將三世完全顯現出來,沒有不現的情形,所以說畢無餘。

【十方刹劫衆生時】:不但是這個,乃至十方刹土一切劫,所有的衆生,所有的時間。

【悉能開示令現了】:佛能完全的開示衆生,令衆生見到這種境界,並且明瞭這種境界。這是佛第六種智慧的力量,也就是一切至處道智力。

禪定解脫力無邊 三昧方便亦復然

佛為示現令歡喜 普使滌除煩惱暗

【禪定解脫力無邊】:佛有禪定和解脫的力,這種力量是無量無邊。何謂禪定?就是妄想不生,坐見本性。何謂解脫?解惑業之繫縛,脫三界之苦果。

【三昧方便亦復然】:佛有無量無邊的定力和方便力,何謂三昧?就是正定,不偏不邪為正,不思不想為定。何謂方便?就是善巧的方法,便利的使用。

【佛為示現令歡喜】:佛為一切衆生示現以上種種力量,令他們得到歡喜。

【普使滌除煩惱暗】:普徧使令一切衆生,使用三昧智慧水,把貪瞋癡的煩惱暗,滌除清淨,能返本還原。這是佛第七種智慧的力量,也就是禪定解脫三昧智力。

佛智無礙包三世 刹那悉現毛孔中

佛法國土及衆生 所現皆由隨念力

【佛智無礙包三世】:佛的智慧,是無所障礙,無所不知,無所不明。包括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皆明瞭。

【刹那悉現毛孔中】:在很短很短時間內,就可以把三世一切因緣,都在毛孔中現出來。

【佛法國土及衆生】:在毛孔中現出什麼境界?現出轉法輪說妙法,諸佛國土及一切衆生。

【所現皆由隨念力】:所現這種境界,都是由宿住隨念的智力而現出。這是佛第八種智慧的力量,也就是宿住隨念智力。

佛眼廣大如虛空 普見法界盡無餘

無礙地中無等用 彼眼無量佛能演

【佛眼廣大如虛空】:佛的眼睛,是廣大而無邊際,猶如虛空,這是表示智慧眼的廣大。

【普見法界盡無餘】:普徧能看見十方法界衆生的心在想什麼?佛都看見,沒有看不見的。

【無礙地中無等用】:佛在往昔因地中,修無礙的法門,所以得無可比的用,沒有人和他相等的。

【彼眼無量佛能演】:佛的眼睛有無量無邊的用處,也只有佛才能演說證得這種境界,這是佛第九種智慧的力量,也就是天眼智力。

一切衆生具諸結 所有隨眠與習氣

如來出現徧世間 悉以方便令除滅

【一切衆生具諸結】:諸結就是一切業障。有這個結,就得不到解脫,也就是被綁住了。被什麼所綁住呢?被所造的業障綁住。為什麼會造業障?因為貪瞋癡三毒在作怪,專門造染汚的業,所以黑暗而不見光明,沒有智慧。如何能消除業障?就要修行。修什麼?修戒定慧,行菩薩道,功德圓滿時,業障自然消除。

【所有隨眠與習氣】:現行業障的種子,是存在第八識因中,和所有生生世世所做隨眠習氣的事情。

什麼叫習氣?也就是餘習。好像吸煙的人,雖然把煙戒了,但是有時候還想吸煙,這是餘習。喝酒的人,也是這樣,甚至在夢中,仍然作吸煙或喝酒的夢。凡是各種不良習慣毛病,都叫習氣。貪、瞋、癡等也是習氣。好像佛的弟子,賓頭盧頗羅墮尊者,有貪的習氣,貪旃檀木缽,便以神通力取之。舍利佛尊者,有瞋的習氣,雖然智慧第一,但是還會發脾氣。周利槃陀伽尊者,有癡的習氣,雖然開悟,可是還有愚癡的樣子。

【如來出現徧世間】:佛的出現能徧滿一切世間,所謂「盡虛空,徧法界」

【悉以方便令除滅】:佛完全以方便法門,使令一切衆生的習氣都除滅。令衆生得到無漏,令衆生成佛,有這種智力。因為佛自己已無漏而成佛,所以可以令衆生成佛。這是佛第十種智慧的力量,也就是漏盡智力。

爾時,法界普音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道場衆會海已。即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法界普音大菩薩,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觀一切道場中的大衆海會之後,又用十一首偈頌來解說前邊沒有說完的道理。

這十一首偈頌中的第一首偈頌是總,總起來說十種波羅蜜的大概意思;後十首是別,分別來說。這十種波羅蜜必須認眞去修行,才能到彼岸。十波羅蜜又為十度,也就是①布施度②持戒度③忍辱度④精進度⑤禪定度⑥般若度⑦方便度⑧願度⑨力度⑩智度。度就是度你到究竟湼槃去。也就是船,度生死大海的船。這十隻船,都可以到彼岸。

佛威神力徧十方 廣大示現無分別

大菩提行波羅蜜 昔所滿足皆令見

【佛威神力徧十方】:佛的大威德、大神通、大力量,是徧滿十方,盡虛空、徧法界。

【廣大示現無分別】:佛的威神力是廣大而平等,示現到各地方去,沒有高下的分別。

【大菩提行波羅蜜】:佛是修大菩提的行門,也發大的覺悟心,修大的波羅蜜。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一切到彼岸的法門,都勇猛精進去修行。

【昔所滿足皆令見】:佛在往昔所修十度萬行這種法門,都圓滿具足,令在法會中的大衆,都能親自見到這種境界。

昔於衆生起大悲 修行布施波羅蜜

以是其身最殊妙 能令見者生歡喜

這四句偈頌是講布施波羅蜜。波羅蜜譯為到彼岸。凡是事情作完了,或者成功了,都叫到彼岸,這是印度當時的辭語。

為什麼要布施?因為衆生有六種蔽,遮住自己的菩提路。

①慳吝蔽:就是捨不得。一分錢也不肯布施於人,所謂「捨錢如割肉」。無論什麼事情都精打細算,對己有利益的事情,就去做;對己不利的事,絕對不做,算得清清楚楚,這是吝嗇的思想。

從前有位慳貪吝嗇的人,他的朋友過生日要送禮物,他想,無論送什麼東西,都要花錢去買,既浪費金錢,又沒有紀念的價值。不如在紙上畫一個大壽糕,又省錢又有紀念性。於是他便畫了一個生日祝壽糕,到朋友家去祝壽,見到朋友就鞠躬作揖的說:「恭喜!恭喜!祝你生日快樂,萬壽無疆!我沒有特別的禮物相贈,送個餅為壽禮」。他的朋友更慳吝,接過來一看,生日壽餅是畫在紙上。便對慳吝人說:「等老兄生日時,我送這樣大(用手在虛空中劃一個大圓圈)的壽餅,現在就送給你,作為暖壽的禮物」。這個人連一張紙也不捨得,一文錢也不花,就作了人情,這是慳吝的笑話。

②犯戒蔽:信佛人受戒之後,不保守金剛寳戒,常常殺生、偸盜、邪淫、妄語、飲酒,犯這五種根本大戒。

③瞋恚蔽:無論遇到什麼事情,無緣無故便發脾氣,無明火三丈高,自己還不知道,以發脾氣當作家常便飯。

④懈怠蔽:覺得做什麼事情都沒有意思,不如睡覺舒服,這就是懶惰的表現。

⑤散亂蔽:一天到晚打妄想,精神不集中,無心修行。一旦懶惰就散亂,散亂就無智慧,無智慧便得不到解脫。

⑥惡慧蔽:智慧也有善惡之分別。用到正當地方是善智慧,用到不正當地方是惡智慧。好像不良少年,他們就有惡智慧,所行所作,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事。

有了這種的蔽,就不能行布施。他在這樣想,我為什麼要布施給你?你為何不布施給我?好像出家人,不想布施於人,專想人布施自己。一天到晚打居士的主意。這位居士有多少錢?那位居士有多少錢?算得非常清楚,盡打這種妄想。

【昔於衆生起大悲】:佛在往昔因地修行的時候,對於衆生生起一種大悲心,悲能拔苦,衆生有苦,便布施予樂,令衆生離苦得樂。

【修行布施波羅蜜】:佛所修行的法門,就是布施。願意把衆生的苦統統拔去,令衆生得到眞正的快樂。

修行布施要相續不斷,無論是大布施或是小布施,都要布施。要有三輪體空的思想。○A布施的人○B所施的物○C受施的人,這三種要空,就沒有執著。如有執著的話,就沒有功德,乃是求名利的布施,是有所企圖的。布施有三種。

○A財施:財施又分為兩種:內財和外財。內財是頭目腦髓;外財是國城妻子。外財容易布施,可以把國家城市布施於人,又可以把太太和兒子都布施給人。但是內財就不容易布施了。可是行菩薩道的人,因為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就捨得布施。

○B法施:就是講經說法,這是以法供養,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以法施勝於財施。財施是有形布施,法施是無形布施。若無財無法可施者,可以布施其力,將身獻於佛,為佛教而工作,只要虔誠而無所求,或掃地或清潔廁所,也是功德。莊嚴道場,美化環境,也是布施,布施勞力。

○C無畏施:令人不生一種恐懼心,常常感覺很平安。好像有人發生意外的災難,要用言語來安慰,要用行動來援助。令難者得到安全感,這是佛教慈悲大無畏的精神。

【以是其身最殊妙】:因為佛修行布施波羅蜜,所以佛身相好莊嚴,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這樣殊勝的妙相身。

佛修行布施時,任何的東西都布施於衆生,衆生需要什麼?佛就布施給衆生什麼,甚至自己的身心性命,都可以布施。這種慈悲喜捨的精神多麼偉大!不像我們這些愚癡的人,以為布施是吃虧的事。為什麼要把自己的錢布施給他,這是划不來的事。不應這樣想,要知道布施有無量的功德。所謂「吃虧就是佔便宜」。明是吃虧,暗是便宜。這種境界,只有布施者,才能體會其眞理。

【能令見者生歡喜】:能令所有看見佛的衆生,都生出一種大歡喜心。因為佛在因地修行時,廣結善緣,所以人人見佛都歡喜、恭敬、供養、愛戀不捨。

昔在無邊大劫海 修治淨戒波羅蜜

故獲淨身徧十方 普滅世間諸重苦

這四句偈頌,是講持戒波羅蜜。什麼是戒?就是止惡防非。也就是「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諸惡莫作:就是身口意三業清淨。身不犯殺、盜、淫三惡。口不犯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四惡。意不犯貪、瞋、癡三惡。這十惡不犯,三業才清淨。衆善奉行:就是作有利益衆生的善事,也就是勤修戒、定、慧。

唐宣宗(曾經作過沙彌)問荐福辨禪師:「如何是戒定慧?」禪師答:「防非止惡,名戒。六根涉境不隨緣,名定。心境俱空,照鑑為慧」。這是戒定慧的說明。

戒律是預防犯罪,佛教的戒律和世間的法律不同。世間的法律,是懲罰已經犯罪的人,而沒有的防範功效。有所戒,就會諸惡莫作。有所持,就會衆善奉行。所以佛法能輔助法律達不到的地方,令人曉得因果報應的道理,而不致作違背良心的惡業。簡而言之,勤修戒定慧,就是衆善奉行;息滅貪瞋癡,就是諸惡莫作。

唐朝白居易為杭州太守時,去訪鳥窠禪師,問:「什麼是佛法?」禪師說:「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白說:「這個道理,三歲小兒都知道」!禪師說:「雖然三歲小兒都知道,可是八十歲老翁行不得」。的確是這樣,所以佛教注重行解相應。知而不行,等於零。

【昔在無邊大劫海】:佛在往昔,經過無量無邊那樣多的大劫,猶如大海。所以叫大劫海。

【修治淨戒波羅蜜】:修行治理清淨的金剛光明寳戒。戒有五戒,就是戒殺、盜、淫、妄、酒。又有八戒,也就是八關齋戒。這兩種是在家人所受持的。又有十戒,這是沙彌和沙彌尼所受持的。比丘有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條戒。這是出家人所受持的。還有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戒,這是在家人和出家人,同時可以受的戒。種種戒相裏邊,都要身心受持這種淨戒波羅蜜。能修持淨戒,才能達到清淨湼槃的彼岸。

茲將八關齋戒淺釋:八是八種式,關是禁閉的意思,齋是清心之不淨。戒是禁身之過非,就是禁闍殺盜淫等八罪不犯。①不殺②不盜③不淫④不妄語⑤不飲酒⑥身不塗飾香鬘,舞歌觀聽(不欣賞歌舞)⑦不眠坐高廣嚴床⑧不非時食。

【故獲淨身徧十方】:因為佛修行一切戒律,修行種種善法,教化一切衆生,所以證得清淨法身,才能徧滿十方法界。

【普滅世間諸重苦】:佛普徧平等的來消滅世間所有的重苦,令世間一切衆生都得到安樂。

往昔修行忍清淨 信解眞實無分別

是故色相皆圓滿 普放光明照十方

這四句偈頌是講忍辱波羅蜜,就是被人所擾亂或欺負,要忍受不發作。忍人所不能忍的事。不能忍也要忍,這是修行人最重要的行門。要明白佛法,就是不能忘記忍辱的法。有人罵你要忍,有人打你也要忍。甚至有人殺你更要忍受,不生恐懼心,這種忍是最大的忍力,沒有深厚的功夫是辦不到的。不但身要忍,心也要忍。有人罵你,不但不還口,就是心也不生瞋恚。有人打你,不但不還手,心裏也不生報復的心。你能這樣的忍,就有無量的功德。

我常對你們講:「忍是無價寳,人人使不好;若能會用它,事事都能好」。這個忍辱波羅蜜,就是無價的寳,人人都不會使用它。假設會用這個忍,無論作什麼事情,一定能辦得很好很圓滿。

彌勒菩薩說:「老僧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我這個老僧只穿一件補上加補的破衲襖。我只吃粗茶淡飯,什麼滋味也沒有,可是肚子已吃飽。我補好我的破襖,穿上能遮寒。無論什麼事?都要隨緣分。過去就算了,不要執著。

又說:「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只睡倒」。假設有人來罵我,我便說罵得好。若有人要打我,我自己便倒在地上,好像睡著了,沒有知覺。

又說:「涕唾在面上,隨它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有人把口水,唾在我的臉上,我也不擦去,讓它自己乾了,這樣,我也省力氣,他也沒有煩惱。

又說:「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寳;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這種忍辱波羅蜜,就是妙中之寳貝,如果知道這個消息,何愁道業不成就呢!

各位!你們誰能修忍辱波羅蜜,誰的度量就會很大,你們看!彌勒菩薩的肚子為什麼會那麼大?因為他能忍天下不能忍的事。所謂「宰相肚裏能撐船」寬宏大量,能忍受一切的事,所以形容能行船。彌勒菩薩的肚子能容納一切。不像我們的肚皮,不能容納芝麻粒大的一點小事。人家說一句就受不了,或者見到什麼境界便容不下。那個人對我如何如何?那個人對我又怎樣怎樣?一天到晚,把雞毛蒜皮的小事,把肚子都裝滿了,不但船撐不開,就是一根火柴棒也容不下。

有一首讚歎彌勒菩薩的偈頌:「開口笑,少說話。布袋沒有肚皮大,眼前嚴福常飛來,為他萬物容得下」。彌勒菩薩笑口常開,很少講話,他所揹的布袋(後人稱為布袋和尚)還沒有他的肚子大。常常有很大的福報,會飛到他的面前來。為什麼他有這麼大的福報呢?因為他有忍耐功夫,無論什麼事情?都不和人諍論,證得無諍三昧。一切的一切都包容在肚裏。有副對聯:「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包容,容天下難忍之事」。所謂「心寬體胖」。凡是樂觀的人,差不多都是肥胖型。彌勒菩薩是代表樂天派的象徵。他是未來的教祖,將來會來人間弘揚正法,現正在兜率天宮內院宣講妙法。

【往昔修行忍清淨】:佛在往昔因地的時候,是修行忍辱清淨的法門。

【信解眞實無分別】:佛的信解眞實沒有分別,對待一切衆生,都是平等相待,看一切衆生,都是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佛。既然是過去的父母,則不應該不孝順父母。既然是未來的諸佛,就不應該不恭敬諸佛,所以要修忍辱行門。

【是故色相皆圓滿】: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當佛成佛的時候,身體特別圓滿,相貌特別莊嚴。

【普放光明照十方】:佛的忍辱光,普徧照耀十方。令一切修忍辱的衆生,早成佛道。

往昔勤修多劫海 能轉衆生深重障

故能分身徧十方 悉現菩提樹王下

這四句偈頌是講精進波羅蜜。精進有三種意思。①被甲②攝善③利樂。茲淺釋於下:

①被甲:好像古代作戰的軍人,都披甲戴盔,防範敵人的武器。現在所說的被甲,是被精進的甲,只能向前進,不能向後退,好像作戰一樣,一定要勝利,不能打敗仗。

這種勝利的信念,是以什麼來支持?就是發大誓、發大願。以大誓願來支持。好像出家人,一定要發大誓願,只有向前進,不可向後轉。不能天天打還俗的妄想,否則就是沒有被精進甲。無論遇到什麼境界,都不能生退轉心。要為佛教努力奮鬪,為佛教志願犧牲。總之,一切一切都是為佛教,這是被精進甲,發大誓願。

②攝善:就是用種種方便法門,來向菩提道前進。不但自己走菩提道路,也教人生走菩提道路。大家一齊向前進,大家一齊來修行。這就是攝持善根的衆生,共成佛道。

③利樂:就是利益快樂一切衆生,勸導教化一切衆生,令一切衆生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

【往昔勤修多劫海】:佛在往昔的時候,勤修精進的行門。一天比一天精進,一天比一天用功。經過多劫海那樣長的時間,才修成功,證得佛果。

【能轉衆生深重障】:佛能把衆生障礙菩提道的深重業障轉過來。也就是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成湼槃。

【故能分身徧十方】:所以佛的分身,能徧滿十方法界。

【悉現菩提樹王下】:所有的分身,完全現於菩提樹王的道場。

佛久修行無量劫 禪定大海普清淨

故令見者深歡喜 煩惱障垢悉除滅

這四句偈頌是講禪定波羅蜜。禪定二字是中印合璧的名詞。禪是印度語,應讀禪那,譯為靜慮,是止息思慮的意思,將妄想停止。定是中國語,就是正定的意思。不偏不邪為正,不思不想為定。什麼時候沒有妄想,什麼時候便證得開悟的境界。

禪宗是中國佛教的一宗,在東晉時,道生法師提出頓悟的理論,種下菩提種子,到唐朝六祖慧能大師時,才開花結果。這種情形可以說是佛教的革命,不重形式,專修其心。從此之後,立下四大目標:①教外別傳,②不立文字,③直指人心,④見性成佛。

禪有多種,大部分只講如來禪和祖師禪。如來禪是印度的始禪,也就是小乘禪,坐時謹愼、調心調息,手足姿勢都有規定。祖師禪是經過諸祖師的改革,形式比較自由,就是在山林河畔,都是參禪處,不必一定在禪堂或靜室;只要一心不亂,不塵不染,就能開悟。不注重儀式,而參其心。所以在唐武宗害佛滅法時,其他宗派的佛教皆一蹶不振。唯有禪宗,能一枝獨秀,就因為不需要有形的寺廟,也不需要有形的經典,所以不受法難的影響。因此之故,能將中國佛法保存下來,而沒有被毁滅,可以說是「續佛慧命」。否則的話,眞不堪設想。

【佛久修行無量劫】:佛時時刻刻都在修行,經過長久的無量大劫,從不懈怠而勤精進。

【禪定大海普清淨】:佛修禪定法門,經過如劫海那樣多的時間,普徧的清淨。將妄想滅盡,智慧生出,也就是智慧解脫。

【故令見者深歡喜】:所以才能令見佛的衆生,深深的生出歡喜戀慕之心。

【煩惱障垢悉除滅】:因為歡喜,所以把煩惱障垢都消除滅盡。智慧也現前。

如來往修諸行海 具足般若波羅蜜

是故舒光普照明 克殄一切愚癡暗

這四句偈頌是講般若波羅蜜。般若譯為智慧。因為這種智慧是出世的智慧,而不是世間的智慧。世間的智慧,可以為善,又可以為惡。出世間的智慧,是為善不為惡;為尊重其意,所以稱為般若。般若有三種,一為文字般若:就是用文字來說明眞理,如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二為觀照般若:就是要觀察要照明一切經典,才能瞭解眞理。好像用燭光照東西一樣的道理。三為實相般若:實相是無相,所謂「般若能破諸相」。無論什麼東西,什麼景象,都是沒有形相的。無相是什麼?就是自有的智慧,也就是自心。這個自心清淨了,就是菩薩。這個自心迷惑了,就是衆生。

【如來往修諸行海】:佛在往昔所修行一切行門如海之多,也就是修行般若的智慧門。

【具足般若波羅蜜】:為什麼要修諸行海?因為要得般若波羅蜜。如果修行具足了,就能安全渡過愚癡的煩惱海,而到達智慧的彼岸。

【是故舒光普照明】:因為修般若的行門,所以能發出智慧的光明,普照十方法界。

【克殄一切愚癡暗】:佛把一切的愚癡和妄想,統統克服,把一切的愚癡黑暗破了,而只有智慧光明存在,令一切衆生也現出本有的智慧。如何現出本有智慧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坐禪,這是直截了當修根本智的方法。坐到「何處惹塵埃」的時候,也就是開悟的時候。

種種方便化衆生 令所修治悉成就

一切十方皆徧往 無邊際劫不休息

這四句偈頌是講方便波羅蜜。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也就是善巧。方便有兩種,就是廻向方便和拔濟方便。由大智的緣故,廻前六度,向大菩提,這是廻向方便。由大悲的緣故,廻前六度,拔濟有情,這是拔濟方便。在本偈頌上說:「種種方便化衆生」是拔濟方便。「令所修治悉成就」是廻向方便。淺言之,這一度是調伏一切,拔濟一切,行化的方法。

【種種方便化衆生】:佛用種種善巧方便法門來教化一切衆生。令一切衆生先由方便法而後得到眞實法。

【令所修治悉成就】:使令一切衆生,對於所修治的行門,完全都會有成就。

【一切十方皆徧往】:佛到十方所有一切諸佛國土去,去演說妙法。也就是演說此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妙法。

【無邊際劫不休息】:佛在無邊無際那樣多的大劫中,都去教化衆生,永不休息。佛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一切衆生,所以才來度一切衆生,令衆生離開諸苦,得到諸樂。我們應該學習佛這樣修行,才能報佛恩。

佛昔修行大劫海 淨治諸願波羅蜜

是故出現徧世間 盡未來際救衆生

這四句偈頌是講願波羅蜜,這個願,好像船一樣,不但度己,還能度人,是同生淨土的大願。願有兩種,一為菩提願,就是上求佛道,下化衆生,也就是「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二為利樂他願,也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把有利益、快樂的事,統統給他人。這就是菩薩的精神。華嚴經說法的對角是法身大士,處處以菩薩為目標,以六度萬行為行門。所謂「修行不發願,開花不結果」

【佛昔修行大劫海】:佛在往昔修行的時候,經過很多大劫海那樣長的時間。

【淨治諸願波羅蜜】:佛修行一切大願,按照所發的願而修行,每一願都修治清淨,沒有一點塵垢。每一個修道人,都要發大願,人人照願去行。發什麼願?就要依什麼願去修行。不是說今天發的願,等到明天就忘了。要時時刻刻依自己所發的願去行,一點也不可懈怠。這樣,就不會打那樣多的妄想,也不會不守規矩,所以人人要發願。佛為什麼成佛?因為佛往昔發過願,所以能成佛。我們也要發願,將來也會成佛。

我們發願,要時時刻刻教化人生,永不休息。譬如發坐單不臥的願,就要時時刻刻坐單,(坐眠不臥);發日中一食的願,就要天天吃一餐;發持銀錢戒的願,就要時時刻刻注意不要把錢看得那麼重;發生生世世要出家學習佛法,弘揚佛法的願,那麼,就不要打妄想,儘想還俗;發護持佛法的願,就要時時護持三寳、莊嚴三寳、供養三寳。必須要依照自己的願力去修行,這才是淨治。

【是故出現徧世間】:佛因修行願的波羅蜜,所以出現在所有的世間。

【盡未來際救衆生】:佛所發的大願,是生生世世盡未來際,都要去救度一切衆生。

佛無量劫廣修治 一切法力波羅蜜

由是能成自然力 普現十方諸國土

這四句偈頌是講力波羅蜜,力就是力量,不可屈服,能消滅一切煩惱。也就是法力,能思擇諸法而修習,這種力可以直達彼岸。

【佛無量劫廣修治】:佛在無量大劫的時間內,廣修行而治理。在修行的時候,有時會生出一些麻煩,常常有魔障來考驗你的定力。這時,「不動心」是為法寳,用它來治理魔障,自然平安無事。

擧個例子來說:好像自己想修布施波羅蜜,正在要實行布施的時候,忽然第二個念頭生出來:「我不能布施。如果布施,我就沒有吃飯的錢。或者沒有乘車的錢等等」,於是就不修布施波羅蜜。這時候,就要用治來處理。比如生了病,一定要把病治好。如果能這樣想:「啊!這個人很苦,我布施給他吧!我少吃一頓飯,沒有什麼關係。無錢坐車,走路也可以」。這樣想就把慳貪不捨的病治好了。不但一件事是這樣,所有的事都是這樣。這就是廣修治。

【一切法力波羅蜜】:佛所修行的一切法和所有八萬四千法門,皆是以法的力量到達彼岸。

【由是能成自然力】:因為修行種種法,得到種種法力到彼岸,而能成就自然智慧力。

【普現十方諸國土】:佛的法身智慧光明,普徧現於十方諸佛國土去為衆生現身說法。這是佛力。

佛昔修治普門智 一切智性如虛空

是故得成無礙力 舒光普照十方刹

這四句偈頌是講智波羅蜜。這個智,是由前六波羅蜜所成就的,(布施乃至般若),為後得智。又由此智,成立前六波羅蜜,也就是成就一切智能。所謂「受用法樂,成熟有情」之智。

【佛昔修治普門智】:佛在往昔因地修行的時候,修治普門示現的智慧,也就是平等智。

【一切智性如虛空】:智的本體是什麼樣子?和虛空一樣,是無形無相。

【是故得成無礙力】:因為它像虛空,所以成就無礙的智慧力。無所障礙,就是把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都包括在內。

【舒光普照十方刹】:佛所放出的智慧光明,普徧照耀到十方一切黑暗的世界,教化一切六道中的衆生,令他們早脫離輪廻,開大智慧,成就佛果。

有人問:「修治和淨治有什麼不同?修治的意思,就是當初想作這件事情,不太自然,以後用種種方便法來對治,把這個毛病治好了,這叫修治。淨治的意思,是有很多的妄想,教它清淨;有很多的染汚,教它清淨。修治和淨治的意思差不多。不過,修治是消極的治理,淨治是積極的治理,不同之點在於此。

爾時,雲音淨月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道場衆海已。即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雲音淨月大菩薩,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一切道場中的大衆海會之後,即刻說出這十一首偈頌。

在這十一首偈頌中的第一首是總括十地大概的意思。其餘十首是分別解釋十地的道理。十地就是①歡喜地,②離垢地,③發光地,④燄慧地,⑤難勝地,⑥現前地,⑦遠行地,⑧不動地,⑨善慧地,⑩法雲地。

神通境界等虛空 十方衆生靡不見

如昔修行所成地 摩尼果中咸具說

【神通境界等虛空】:佛的神通境界,猶如虛空一樣,是無邊無際的。

【十方衆生靡不見】:因為它像虛空一般的廣大,所以十方的衆生都能看得見。

【如昔修行所成地】:好像在以前修行所成就的果位,也就是十地的行果。

【摩尼果中咸具說】:佛在摩尼果中,完全具足的說出來一切神通妙用的境界,而令一切衆生聽聞,令衆生知道這種神通妙用是不可思議。

清淨勤修無量劫 入於初地極歡喜

出生法界廣大智 普見十方無量佛

這四句偈頌,是講初地的境界,名叫歡喜地。為什麼歡喜呢?因為已破了見思二惑,證得人法二空之理,得到法喜充滿的受用,瞭解諸佛的境界,所以歡喜,故為歡喜地。

【清淨勤修無量劫】:清淨是沒有一切的染汚。染汚法有兩種:①有形染汚法,就是外邊的境界。②無形染汚法,就是自己的心意。在有形的時候,行不淨的行門,造出無量無邊的業,就不清淨了。在無形的時候,打不淨的思想,造出無量無邊的業,就不清淨了。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時時刻刻持戒,所以得到清淨。清淨之後,又加勤修。

勤修是不懶惰,不放逸。懶惰就是不精進,放逸就是不守規矩。勤修就是精進,精進不是只用功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更不是一生兩生,而是一直不斷的在無量劫海那麼長的時間裏用功,勤修戒、定、慧。

【入於初地極歡喜】:因為在無量劫中,勤修戒定慧;在無量劫中,熄滅貪瞋癡,這樣才能入於初地,證得菩薩果位。這時,覺心和自性通達,法喜充滿,禪悅為食,歡喜到了極點,所以叫歡喜地。

【出生法界廣大智】:登到初地的菩薩,就有如法界那麼廣大的智慧。

【普見十方無量佛】:有了廣大智慧之後,這時,才能普徧見到十方無量無數的諸佛,而恭敬、供養、親近十方無量佛。

一切法中離垢地 等衆生數持淨戒

已於多劫廣修行 供養無邊諸佛海

這四句偈頌,是講二地的境界,名叫離垢地。為什麼叫離垢地?因為已經離開一切染汚地,使身心清淨。如何能離垢?就要認眞的修行,才會有所感應,才會離垢。如果不認眞修行,就不會有所感應,更不能離開煩惱垢。所謂「初地不知二地的境界,十地不知等覺的境界」。在佛法裏,差之毫釐,謬之千里。覺得差不多,結果越走離家越遠,越遠越不知囘頭。

離垢是不容易做得到的。垢就是染汚法,離垢就是得到清淨。這種染汚法,到處都是。各位!你們天天來聽經,來研究佛法,覺得很平常。但不知有些人,想聽經,想研究佛法而不能的痛苦。

我在以前講經的時候,有這樣事情發生。有的是夫婦一同來聽經,有的是丈夫不准太太來聽經,有的是太太不准丈夫來聽經。有一位太太虔誠信佛,歡喜聽經。可是她的丈夫百般的阻止,不准她到廟上焚香拜佛,更不准她到道場來聽經聞法,常用離婚二字來威脅她太太。有一天,他對太太說:「如果你再去聽經,我們就離婚」。可是太太不受離婚的威脅,仍然照去不誤。他實在沒有辦法,已經七十多歲了!焉能離婚?乃將結婚的照片,用剪刀剪成兩半,拋到臥室地板上。這就表示離婚了。等太太囘家時,見到這種情形,啼笑皆非。這就是魔障,阻礙這位太太增長善根。

人在世上,有很多類似這種情形,都是好中有垢,垢中有好。想要眞正離垢得到解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想眞正得到自由自在,也是一件困難的事。

【一切法中離垢地】:離垢地就是離開一切染汚法。能把染汚法放下,清淨法就成就了。

【等衆生數持淨戒】:修到二地,等於用衆生數那樣多的劫,來修持清淨的戒法。有的人,受過五戒之後,不但不去守戒,自己還不知改過自新,仍然我行我素,不聽勸告。所以,一定要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已於多劫廣修行】:登到二地的菩薩,必須在很多大劫以前,廣大的修行,不懈怠、不懶惰、不放逸。只有向前勤精進,沒有向後退轉。

【供養無邊諸佛海】:二地菩薩在因地修行時,要廣修供養的行門。所以供養無邊無盡的諸佛,猶如大海,才能證得此地位。

在四十二章經上說:「供養一百個惡人,不如供養一個善人。供養一千個善人,不如供養一個受五戒的人。供養一個萬個受五戒的人,不如供養一個比丘。供養十萬個比丘,不如供養一個證初果羅漢。供養一百萬個初果羅漢,不如供養一個證二果羅漢。供養一千萬個二果羅漢,不如供養一個證三果羅漢。供養一萬萬個三果羅漢,不如供養一個證四果羅漢。供養無數無量個四果羅漢,不如供養一位無修無證的佛」。所以菩薩在修行一切法之中,專修供養無邊諸佛海的法門。

積集福德發光地 奢摩他藏堅固忍

法雲廣大悉已聞 摩尼果中如是說

這四句偈頌,是講第三發光地的境界。為什麼叫發光地?因為在二地時,積集無量的功德,這時,內心清淨到極點,自性光明就發出來。

我們修行佛法,要積集福德。不要以為小的功德而不去做,要知道小的功德做多了,就能成為大功德。大功德是由小功德積集而成的。古時的人,省吃省穿,用省下來的財物來作功德。功德雖然少,可是仍要去做,才會有功德。不去做,當然是沒有功德。我們為什麼遭遇困難的環境?就是因為我們在往昔不去做功德,所以今生的生活艱難,環境困苦,一切一切都不順利。如果功德做多了,就有光輝,這是福德的表現。

【積集福德發光地】:積集是由小而大,由少而多,聚在一起的意思。積集的福德越多,所發的光輝越大。這種光輝是福德的表現,所以叫發光地。

【奢摩他藏堅固忍】:奢摩他是寂靜的意思,要寂靜,必須要有堅固忍。怎樣會有堅固忍?就要修寂靜法、靜慮法,也就是修止、修定。沒有妄想,止於至善,要有堅固的忍力。

【法雲廣大悉已聞】:這種法雲是廣大無邊,所以一切衆生都已聞到。

【摩尼果中如是說】:在菩提樹上的摩尼果中是這樣的說法,好像前邊所說的道理。

燄海慧明無等地 善了境界起慈悲

一切國土平等身 如佛所治皆演暢

這四句偈頌,是講第四燄慧地的境界。因為這一地的智慧很高,能使慧性熾盛。這時,自性的光明,已達到極點,正覺已經圓滿了。

【燄海慧明無等地】:第四地菩薩的智慧光明,猶如大海,所以是無等地。

【善了境界起慈悲】:善於明瞭一切世法的境界。一切清淨境界也明白,一切染汚境界也認識,對於一切愚癡昏暗的衆生,皆發慈悲心,而救護這一類的衆生。遇到有善根的衆生,令其善根增長。

【一切國土平等身】:在十方一切所有的國土中,都現出平等身,來教化一切衆生。

【如佛所治皆演暢】:好像佛所修的法門,佛所說的妙法。他也來演說暢流,歡喜說什麼法?就說什麼法。想說什麼道理?就說什麼道理。沒有拘束,沒有限制,也就是隨機說法,隨緣說法。所謂「觀機逗教」。見到什麼人?就說什麼法。也就是因人說法,應病與藥。

普藏等門難勝地 動寂相順無違反

佛法境界悉平等 如佛所淨皆能說

這四句偈頌,是講第五地的境界,名叫難勝地。為什麼叫難勝地?因為眞俗二智極相互違,使之會合,令其相順。又可以說,一切諸法之同異,都不可得,是故為其名。

【普藏等門難勝地】:它是普徧平等的法界藏,其他都勝不過它,所以叫難勝地。

【動寂相順無違反】:為什麼說它是難勝呢?因為動不礙靜,靜不礙動。動也是靜,靜也是動。動靜互相隨順,而不相違反。在凡夫來看,動就是動,靜就是靜,不知不相違反的道理。到了難勝地的時候,動靜一如,動靜不二,動中和靜時一樣;靜中和動時一樣,沒有分別。

【佛法境界悉平等】:一切一切的佛法,一切一切的境界,都是平等。

【如佛所淨皆能說】:好像佛所修行的法門,此地菩薩都能說出。都可以代表佛來說法,教化衆生。

廣大修行慧海地 一切法門咸徧了

普現國土如虛空 樹中演暢此法音

這四句偈頌,是講第六地的境界,名叫現前地。為什麼叫現前地?因為發出最殊勝的智慧,現前沒有淨染的分別。又叫慧海地,此地菩薩的智慧,猶如大海。

【廣大修行慧海地】:廣大而精細修行一切所有的法門,得到如海的智慧,所以叫慧海地。

【一切法門咸徧了】:因為修行廣大,所以八萬四千法門都徧知,都修行成功了。

【普現國土如虛空】:普徧現出十方所有的諸佛國土,猶如虛空。

【樹中演暢此法音】:在十方所有國土中的菩提樹王,演暢一切法音,來教化一切衆生。

周徧法界虛空身 普照衆生智慧燈

一切方便皆清淨 昔所遠行今具演

這四句偈頌,是講第七地的境界,名叫遠行地。為什麼叫遠行地?因為窮盡眞如自性的邊際。發大悲心,離二乘之自度的緣故。

【周徧法界虛空身】:到了遠行地的時候,所現的法身,可以周徧法界,等於虛空身。

【普照衆生智慧燈】:既然能普照法界,就能普照衆生。遠行地菩薩的智慧燈所放的光明,能普徧照耀於衆生,令其轉染為淨。

【一切方便皆清淨】:所有一切方便法門,令一切衆生由染汚轉為清淨,得到清淨妙法身。

【昔所遠行今具演】:在以前所修行的遠行地,現在又向一切衆生宣說這種妙法。

一切願行所莊嚴 無量刹海皆清淨

所有分別無能動 此無等地咸宣說

這四句偈頌,是講第八地的境界,名叫不動地。為什麼叫不動地?因為是由一切願力所成就,到了此地的菩薩,如如不動,了了常明,所以叫不動地。我們修行,要發堅固願,和長久願,要生生世世照著自己所發的願力去修行,才能一步一步進到不動地。

【一切願行所莊嚴】:過去諸佛和一切菩薩,都是由一切願所莊嚴而成就。願只能增加,不能退囘。退願是懶惰的表現,是圖方便的行為。本來應該快成佛,因為退願而把功夫消退了,不能有所成就。

各位!要認清目標,發了願就不能改願。如果改願,等於自動墮於地獄。凡是妄語,皆墮地獄。這是佛經上所說的。你們看!諸佛菩薩,都遵守自己的願去行。地藏王菩薩所發的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雖然代替釋迦牟尼佛為教主(在彌勒菩薩出世以前的時期),但是仍然在地獄中度衆生。這表示諾言。

【無量刹海皆清淨】:佛所發願力而莊嚴的福德,經過無量刹海都是清淨無染的。

【所有分別無能動】:所有一切的分別心,也不能搖動,堅固如金剛,無法能破壞。

【此等地咸宣說】:這種不動地,沒有可以比它再妙的,所以把它全部說出來。

無量境界神通力 善入教法光明力

此是清淨善慧地 劫海所行皆備闡

這四句偈頌,是講第九地的境界。名叫善慧地。為什麼叫善慧地?因為有具足十力的智慧,求於一切處,知道可度不可度的衆生,能為說法。所以為善慧地。

【無量境界神通力】:佛的境界猶如大海,所以說是無量,這種境界是由神通力所變化。

【善入教法光明力】:這種神通力,善演一切教和一切法。令一切衆生明白這個教和這個法,得到智慧光明的力量。

【此是清淨善慧地】:這地是清淨的善慧地,得到自性的本體。

【劫海所行皆備闡】:要得到善慧地這種境界,須修行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成就。現在把它完全演說闡明出來,令一切衆生知道諸佛過去是修這種的行門。

法雲廣大第十地 含藏一切徧虛空

諸佛境界聲中演 此聲是佛威神力

這四句偈頌,是講第十地的境界,名叫法雲地。為什麼叫法雲地?因為成就智波羅蜜,生出功德法水,好像大雲一樣出清淨之衆水,猶如甘露,令聞法者,身心清涼。

【法雲廣大第十地】:這種法雲是廣大徧於十方。這是最後一地——法雲地。在修習菩薩行,功德已經圓滿。

【含藏一切徧虛空】:法雲普徧於虛空,在虛空中又含藏一切,一切也在虛空中包圍著。

【諸佛境界聲中演】: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境界,都在法雲地不可思議的法音中演說出來。

【此聲是佛威神力】:這種法聲,是十方三世諸佛的大威神力,所共同演說出來的妙音。

這十個地的境界,是由修十個波羅蜜所成就的。譬如修布施波羅蜜,而成就初地,乃至修智波羅蜜,而成就十地。現在將十地的道理略釋,到第二十六卷時,再詳細的解釋十地的義理。

爾時,善勇猛光幢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觀察十方,即說頌言。

在那個時候,這位善勇猛光幢大菩薩,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十方法界,即刻說出這十首偈頌。

無量衆生處會中 種種信解心清淨

悉能悟入如來智 了達一切莊嚴境

【無量衆生處會中】:在佛說法的法會中,有無量無邊的衆生在聽法。

【種種信解心清淨】:每類的衆生,所得的利益,雖然不同,可是信解的心,却是一樣,都得到清淨。

【悉能悟入如來智】:完全都能明白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就是大圓鏡智。

【了達一切莊嚴境】:一切莊嚴佛的境界,他都明瞭而通達。

各起淨願修諸行 悉曾供養無量佛

能見如來眞實體 及以一切諸神變

【各起淨願修諸行】:所有諸佛和諸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時候,都要發清淨的願,才能修種種的行門。每位佛和每位菩薩,都是由願力所成就的。釋迦牟尼佛發四大願,藥師佛發十二大願,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文殊、普賢、觀音、地藏諸大菩薩,都發過大願。若是沒有願力,便不會成就佛或菩薩。所以發願是修行人必須有的。

【悉曾供養無量佛】:所有的佛,所有的菩薩,他們都曾經供養過無量無數那樣多的佛,自己才能成佛成菩薩,才能受一切衆生的供養。

【能見如來眞實體】:才能見到佛的眞實體。也就是佛的法身。

【及以一切諸神變】:和所有一切的神通變化。這種神變有無窮的妙用。

或有能見佛法身 無等無礙普周徧

所有無邊諸法性 悉入其身無不盡

【或有能見佛法身】:或者有的衆生,在佛的法身裏邊能見到佛法身。因為一切衆生,都在佛的法身中,所以不能見到佛的法身。不過,有大善根的衆生,便能看見佛的法身。

【無等無礙普周徧】:佛的法身是無在無不在,所謂「盡虛空,徧法界」。佛的法身是殊勝的,所以沒有能和佛法身相等。佛的法身是特別清淨,所以沒有一切的障礙。因為殊勝清淨,無等無礙,所以普通而周徧,廣大無際,無所不包,無所不容。

【所有無邊諸法性】:所有一切無邊衆生的一切法性,無不在佛的法身中。

【悉入其身無不盡】:所以一切佛法,衆生法、心法,都在佛的法身裏邊。雖然衆生在佛的法身中,可是也不覺得在佛法身中。為什麼?因為被無明障礙太深,所以見不到佛的法身。譬如一個小螞蟻在大船上,這個螞蟻始終見不到船的邊際,就不知道這個船是什麼?

佛的法身好像大船,我們衆生好像小螞蟻。螞蟻看不到船的邊際。我們雖然在佛法身中,不知有佛法身,看不見佛的法身。因為看不見,所以不知道。但是,其中有的衆生會看得見佛的法身。因為有大善根,生生世世修行佛法,所以有這種機緣,也就是感應道交。擧一個例來說,如果虔誠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眞言,永不停止,到往生的時候,一定會見到西方三聖來接引。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在盧山東林寺提倡念佛,成立蓮社。不但他自己看見阿彌陀佛三次而往生,就是蓮友劉遺民居士也是見到三聖兩次而往生。歷代以來,凡是誠心念佛,都有此種境界。

或有見佛妙色身 無邊色相光熾然

隨諸衆生解不同 種種變現十方中

【或有見佛妙色身】:在前邊說佛的法身,現在說佛的色身。法身是無形無相,色身是有形有相。色身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身。或者有的衆生能見到佛的妙色身。

【無邊色相光熾然】:有無邊的相好光明,熾然而發,所發的光色是無窮無盡的樣子。

【隨諸衆生解不同】:隨著衆生的根性不同,而見解也不同,每一個衆生所明白的道理都不一樣,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

【種種變現十方中】:雖然各解不同,但是佛有種種神通變化,而現示於十方法界中,來教化一切衆生。

或見無礙智慧身 三世平等如虛空

普隨衆生心樂轉 種種差別皆令見

【或見無礙智慧身】:或者有一類衆生,能見到佛的無礙智慧身。

【三世平等如虛空】:過去佛也有智慧身。現在佛也有智慧身,未來佛也有智慧身,所以說三世平等。

智慧身是什麼樣子?好像虛空。虛空又是什麼樣子?是無邊無際的樣子。能知道虛空的樣子,就知道智慧身的樣子。

【普隨衆生心樂轉】:這種智慧身是隨著衆生的心所歡喜而轉法輪,教化衆生,令衆生明白佛法。

【種種差別皆令見】:用種種不同的方便法,令衆生領悟而見智慧身。這智慧身就是十身中之智身,佛身所具能證之實智。

或有能了佛音聲 普徧十方諸國土

隨諸衆生所應解 為出言音無障礙

【或有能了佛音聲】:有的衆生,能明瞭佛所說法的音聲,佛的音聲雖然是一種,但是,天上的人聽之是天語,人間的人聽之是人語,畜生聽之是畜生的言語,餓鬼聽之是餓鬼的言語,不需要翻譯,統統都能明白其意。可是,也有衆生不能明白的。因為與佛沒有深厚的緣,所以不能明白佛的音聲。就是聽見了也不懂其意。

【普徧十方諸國土】:佛的慈音普徧的傳播到十方一切諸佛國土去。

【隨諸衆生所應解】:隨順一切衆生所能瞭解的,而得到應得的法益。你能瞭解多少?便明白多少。好像下雨一樣,大樹就得多量的雨水來滋潤其根。小草就得少量的雨水來滋潤其根。各得其所得的法益。

【為出言音無障礙】:為每一類衆生所說的言語和音聲,都沒有障礙。

或見如來種種光 種種照耀徧世間

或有於佛光明中 復見諸佛現神通

【或見如來種種光】:或者有一類衆生,能見到佛多種的光。

【種種照耀徧世間】:這種種光,普徧照耀十方世界,令一切衆生發菩提心,修菩提行,齊成佛道。

【或有于佛光明中】:或者又有一類衆生,能在佛的光明中,見到現出諸佛菩薩在光中說法。

【復見諸佛現神通】:又見到在光中所現的諸佛菩薩,現出種種神通妙用,有不可思議的境界,一切衆生見到這種境界,都出歡喜信受的心。

或有見佛海雲光 從毛孔出色熾然

示現往昔修行道 令生深信入佛智

【或有見佛海雲光】:或者有一類衆生,他能見到佛的海雲光。這表示佛光好像大海那樣的廣,又好像雲那樣的多。

【從毛孔出色熾然】:這種光明,是從佛的毛孔中現出來。在每一根毛孔中,都現出無量無邊的海雲光,光有種種的顏色,熾然非常的盛旺。

【示現往昔修行道】:從毛孔中所現出的種種光和種種色,又示現出佛在因地的時候,所修行的種種法門,種種的道。好像演電影一般,一幕一幕現於衆生的面前,令衆生如法修行。

【令生深信入佛智】:為什麼要示現這種境界?因為要令在法會中的大衆,深信此法而能開悟,得到佛的大智大慧。

或見佛相福莊嚴 及見此福所從生

往昔修行諸度海 皆佛相中明了見

【或見佛相福莊嚴】:或者有一類衆生,又見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莊嚴妙色身。因為佛在往昔修行時,修福修慧,所以福慧二嚴。福也莊嚴,慧也莊嚴。所謂「兩足尊」,也就是福也具足,慧也具足。

這兩足尊,不是兩條腿,也不是兩隻脚,而是福慧雙足的意思,不可望文生義。有這樣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戲論。有人將「南無」二字誤解南方沒有佛。他的理論是按五行來說,因為南方屬於火,而佛像不是金鑄,就是木雕,或是紙繪泥塑,這四種東西最怕火燒,所以南方沒有佛。他又說西方才有佛,因為西方屬於金,金能鑄佛,所以佛都到西方去了。這就是「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

【及見此福所從生】:有見佛百福莊嚴的相,但不知道這個福是從何處來的?這福是從修行中得來的。所以要修福、修慧,福慧雙修。好像一車二輪,一大一小,絕對不能前進。要平衡發展,才有效果。所謂「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怎樣修福?就是利益衆生,多作功德。怎樣修慧?就是講經說法,勤誦經典。利益衆生,增長福報;誦持經典,就開智慧。

【往昔修行諸度海】:在往昔修十度的行門,修到彼岸時,再修萬行,這叫諸度海。

【皆佛相中明了見】:都從佛的相中,明明了了,清清楚楚看到福的來處。

如來功德不可量 充滿法界無邊際

及以神通諸境界 以佛力故能宣說

【如來功德不可量】:佛的功德是廣大無邊,不可測量。

【充滿法界無邊際】:佛的功德能充滿法界,沒有邊際。

【及以神通諸境界】:和境界是神通所現。這種神通妙用和神通諸境界,是不可思議。

【以佛力故能宣說】:以十方諸佛及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大威神力,才能宣說這種道理,這種妙用,這種境界。

現在把座內衆流淺釋完了,在下邊解釋天地徵祥的境界。

爾時,華藏莊嚴世界海。以佛神力。其地一切六種十八相震動。所謂動、徧動、普徧動。起、徧起、普徧起。踊、徧踊、普徧踊。震、徧震、普徧震。吼、徧吼、普徧吼。擊、徧擊、普徧擊。

在講完前邊偈頌的時候,在華藏莊嚴世界海,以佛的大威神力,發生六種震動的情形,這是表示天地徵祥的境界。

華藏世界海是由種種世界的種而成的。我們的世界——娑婆世界——是在華藏世界海中第十三重蓮華藏世界裏邊。這個世界中,有無量無邊的世界。不是只有我們所住的世界,還有其他的世界。所謂「此世界,他世界,諸世界」。為什麼地要動呢?因為佛的大威神通的力量,所以才能震動。這地有六種不同的震動,每一種又有三樣的情形發生,所以為十八相震動。

是那六種的震動呢?就是震、吼、擊、動、踊、起。震吼擊是屬於聲,動踊起是屬於形。地動和地震,這六種震動,是有種種的因緣而發生的。地震,就是震盪而搖擺不定,會造成巨大的災害。地動,只是動動而已,而無災害。

十種震動的因緣:①水大動的時候,地也會震動。②一切尊貴的神,想試一試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地也會震動。③佛將要成佛而入胎的時候,地也會震動。④佛出胎的時候,地也會震動。⑤佛修行成道證果的時候,地也會震動。⑥佛轉法輪的時候,地也會震動。⑦佛不說法,不教化衆生,地也會震動。⑧佛入湼槃的時候,地也會震動。⑨有神足通的大比丘,心得到自在的時候,觀地無相,用神通令地震動。⑩有菩薩授記的時候,佛對他說:「你於某世界成佛」,此時,地神歡喜,地也會震動。

另外尚有七種震動的因緣:①令一切魔恐怖,也會有地動的情形。②說法的時候,令衆生心不散亂,也會有地動的情形。③令放逸的衆生,生出覺悟的心,也會有地動的情形。④令所有一切衆生,能知道法相,也會有地動的情形。⑤令一切衆生,能觀察到說法處,也會有地動的情形。⑥令善根成熟的衆生,得到解脫,也會有地動的情形。⑦令隨順衆生,問正義的緣故,也會有地動的情形。

另外還有四種震動的因緣:①使令不善的衆生,改惡向善,這時地會震動。②使令種種信天的衆生,知道天是不究竟的,這時地會震動。③使令一切我慢的衆生,生慚愧心,這時地會震動。

什麼是十八相震動?①動:是有形相的,能看得見,一方動為動。②徧動:是四方次第動。③普徧動:是八方同時動。④起:是下向上起,速度比較慢,一方起為起。⑤徧起:是四方起。⑥普徧起:是八方起。⑦涌:是從下向上涌,速度比較快,一方涌為涌。⑧徧涌:是四方涌。⑨普徧涌:是八方涌。⑩震:是有聲音的,彼此互相震動,一方震為震。⑪徧震:是四方震。⑫普徧震:是八方震。⑬吼:是很大叫吼的聲音,一方吼為吼。⑭徧吼:是四方吼。⑮普徧吼:是八方吼。⑯擊:是互相撞擊,一方擊為擊。⑰徧擊:是四方擊。⑱普徧擊:是八方擊。

又有一說,是四方震為震,八方震為徧震,十方震為普徧震。這種說法,我認為不太恰當。為什麼?因為上方的六種震動,我們不會知道。我們既然不會知道,只可以說是九方,不可以說是十方。一般說法,以一方、四方、八方為標準,這樣比較合理。

還有一種說法,是一方震為震,四方次第而震為徧震,八方次第而震為普徧震。次第和同時不一樣。次第是依次序而動,在這方震完之後再在那方震,一方一方的震。同時是在同一個時候而震,或者一方,或者四方,或者八方。

這十八種震動,也就是代表十八界。什麼是十八界?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像震動一樣。

此諸世主,一一皆現不思議諸供養雲,雨於如來道場衆海。

這些諸世主之中,有佛、菩薩、諸神、轉輪聖王(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都在法會道場的裏邊。每位世主都現出不可思議供養於佛的雲,這種雲好像下雨一般,雨在佛的菩提道場,一切大衆海會的地方。

所謂一切香華莊嚴雲。一切摩尼妙飾雲。一切寳燄華網雲。無邊種類摩尼寳圓光雲。一切衆色寳眞珠藏雲。一切寳栴檀香雲。一切寳蓋雲。清淨妙聲摩尼王雲。日光摩尼瓔珞輪雲。一切寳光明藏雲。一切各別莊嚴具雲。如是等諸供養雲,其數無量,不可思議。

世主所供養於佛的雲,都是什麼樣的雲?有十一種不可思議的供養雲。①有種種的香和種種的華來莊嚴的雲。②有種種摩尼寳珠來妙飾的雲。③有種種寳珠所放的光燄而織成華網的雲。④有種種無邊種類摩尼寳放圓光的雲。⑤有種種衆色寳和珍珠藏的雲。⑥有種種寳貴栴檀香的雲。⑦有種種寳珠結成傘蓋的雲。⑧有清淨妙聲珠王的雲。⑨有日光摩尼寳製成瓔珞輪的雲。⑩有種種寳放光明藏的雲。⑪有種種各別不同莊嚴器具的雲。以上所提出十一種供養雲,為代表雲,還有無數無量的供養雲,也有不可心思不可言議那樣之多的供養雲。

此諸世主,一一皆現如是供養雲。雨於如來道場衆海,靡不周徧。

這一切的世主,每位世主都現出來像前邊所說的供養雲。在佛成道的菩提樹王下的道場衆海,沒有一個地方不周徧這種供養雲。

如此世界中,一一世主,心生歡喜,如是供養。

好像我們的世界裏,每一國的世主,或每一地的神,他們心中生出大歡喜,都像這樣來供養於佛。

其華藏莊嚴世界海中,一切世界所有世主,悉亦如是,而為供養。

在華藏莊嚴世界海中,有無量世界種,每一世界種中,又有無量世界。在一切所有無量世界中,所有一切的世主,他們都用前邊所說的供養雲來供養於佛。也就是每個國土中所有的國王,他們都發心像這樣來供養。在每個國土中,都見到佛在菩提樹王下成佛,所以發心供養於佛,來興供養雲。

其一切世界中,悉有如來坐於道場。

在華藏世界海裏,所有一切世界的菩提樹下,佛都坐在那裏成正覺,作為道場,演說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妙理。

一一世主,各各信解。各各所緣。各各三昧方便門。各各修習助道法。各各成就。各各歡喜。各各趣入。各各悟解諸法門。各各入如來神通境界。各各入如來力境界。各各入如來解脫門。

每個世界,各有世主,也就是國王,每位國王,都生出深信的心而瞭解佛法。聞法能有三種利益。①聞益:因為聞見能生信解心,聽見佛所說的法,而明白其中的道理,這叫信解,也叫聞益。②思益:聞後而思,能諦觀語言的眞實理。③修益:在修益中又有七種利益。(A)修門:修種種三昧的法門,而成就聖果。(B)修法:依法修行,得到法喜充滿。法主要的是要有信心、願心,然後要行。(C)修果:因修而明白道理,證得聖果。(D)修益:要去修行,才能得到種種的利益。(E)修轉:能轉凡成聖。(F)修同:我們所悟解的法門,和過去諸聖人所證的法門是相同的。(G)修極:修到極點。在修極中又分三類:○一大悲極:入佛神通境。為什麼要入佛的神通境界呢?因為要利益一切衆生的緣故,這是成就佛的恩德。○二大智極:入佛力境。入佛的智慧力,這時,悲智超絕,沒有可比的。這是成就佛的智慧。○三自在極:入佛解脫門。除盡一切障礙,心境都自在。也就是心境如如,心境不二。這是成就佛的斷德。也就是成就佛的一切的解脫門。每位世主,都得到聞、思、修三種的利益。

每位世主,深心信解之後,各各依照自己的因緣來修行,修自己所修的三昧方便門。又要修習自己所修的助道法,也就是做一切善事,用善功德來幫助修道。自己修自己所修的法門,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成就。所以各各生出大歡喜。他們更加深入所修的法門,而能都悟解所修諸法門,所修得佛的神通妙用,都入佛的境界,也入佛智慧力的境界。最後,都入佛的解脫門。這種解脫門,就是佛的斷德,斷一切煩惱,得到解脫。

如於此華藏世界海。十方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海中,悉亦如是。

在這個華藏世界海裏。十方所有的法界,所有的虛空界,十方一切世界海中,每個世界,統統都像這個樣子。每個世界的世主,興供養雲,然後,所有世主,都入佛的解脫門。

現在把第一品世主妙嚴品淺釋完了。今用讚頌來解釋:「華嚴海會,寳藏靈文。大千經卷一微塵,剖出在當人。花雨繽紛,法界普薰聞」。這是讚歎這一品華嚴經的偈頌。

【華嚴海會】:華嚴經的海會是無窮無盡。

【寳藏靈文】:這部經是寳藏,又是靈文。無論誰念它,誰就有功德和利益。功不唐捐,一定會有好處。

【大千經卷一微塵】:這部經卷,好像大千世界那樣的大,在一粒微塵中裝著。

【剖出在當人】:用刀把一粒微塵用刀剖開,把大千經卷現出來。你自己,如有這種本事,就能將一粒微塵剖開,就能明白華嚴經的道理。

【花雨繽紛】:你能這個樣子,天雨寳華,繽紛而下。

【法界普薰聞】:法界一切衆生,普徧被華嚴經的法味功德所熏習,一切衆生普徧熏聞。

◎ 回 向 偈 ◎

願 以 此 功 德 莊 嚴 佛 淨 土

上 報 四 重 恩 下 濟 三 途 苦

若 有 見 聞 者 悉 發 菩 提 心

盡 此 一 報 身 同 生 極 樂 國

此經書由尹國富(普覺)請,上海徐麗莉居士發心打字智誠法師校對,有錯誤之處敬請大家體諒,並指點。全套二十四冊總共歷時三年,讓大家共同研究佛法,共同精進,共勉。願把此經廻向給各人父母、師長,以及法界一切衆生,願生者消災免難,增福延壽,闔家平安,生活幸福,身體健康!社會和諧,大家都能了生脫死,百年以後都能往生極樂,各人各姓堂中亡者老祖宗、歷代宗親、各人過去七世父母、冤親債主齊超生!

Word文档转为PDF版以及网页易读版:生死书 2011.02.13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目錄 疏序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Word版下载 PDF版下载

生死书 回到顶部